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125章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125章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一个好的机会,可代表大清朝廷体验西洋之法制。这一点真是可圈可点啊,莫非将来大清还要学习西洋的法制不成?有心者如曾国藩、李鸿章都看到了朝廷前所未有的励精图治的决心。保守派官员则因此要上表弹劾此文作者“扰乱朝纲”之类的罪名了。

关于西洋宗教,不需畏之如虎,虽基督教的教义荒诞不经,却也是劝人向善,给人的生老病死以安慰的一个门路,跟佛、道、回有相似之处。臣民们可对其姑且听之。

与洋人的条约虽有允许其自由传教的权力,但我大清臣民也有不信的权力,各地方官员须厘清双方的权力,既要遵守条约允许传教,又要保障大清子民不信的自由。更不可把太平军拜上帝教所谓的神灵附体等无稽之谈当成基督教。

这个时候,有心的读者已经注意到大清新闻报对粤匪的措辞相当温和,不再大量使用蔑称,这是什么节奏?

咸丰帝对于华工出洋有疑虑也是有一定的依据的,在唐宁不断改善航海的卫生、医疗、食品和通讯条件之前,大量华工像被强卖的黑奴一样,通过逼仄、肮脏的小船航海,经历过极高的死亡率时代,现在大清新闻报要澄清一下,如果选用的是从上海到欧洲、美洲的万吨级天青色远洋巨轮,旅途相当舒适和安全。

最后,把英国的陪审团制度介绍一番,并附上有节制的溢美之辞,让大清国民相信洋大人在中国犯罪,也是要受审的,只是法制跟大清原来的迥异,如果大清国民想体验一下,请到香港、上海租界去,朝廷以开放的姿态看等西洋的一切事务,可取则取之,中华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可再受制于祖宗成法。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话就像是我说出来的一样,李鸿章大人感叹,如果经过这一场战败朝廷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反省水准,也可说是因祸得福啊。

长篇大论的文末,有咸丰帝的亲笔字迹:“大清国皇帝爱新觉罗·弈裕笤模氪笄骞窆裁恪薄�

咸丰帝完全不赞同唐宁亲手撰写的这篇怪文,但听过焦佑瀛在酷刑下嚎叫的他不敢提出像样的抗议,只能签上这违心的批语。

这篇“雄文”不仅要发行给全大清的国民看,连被软禁的肃顺等大臣得以一观,给他们科普一下当今天下大势。

兵部右侍郎匡源对那幅全彩的世界地图表示了一点兴趣,还问了一个问题:“整个天下就这么大吗?”

唐宁给他讲解地球是个球,以及为什么站在球上面、下面的人不会掉下去,因为万有吸力啊,大球把所有东西都吸附在表面。空口无凭,眼见为实。科技派艺术除了绘画之外还有摄影,有摄影师拍到了万吨级大船庞大的躯在远处被海平面遮挡一部分视线的样子,再也没有比这个更能体现地球是圆球的形象的图画了。

如果是在陆地上,那么还有托辞可以说是因为地势的起伏,但是在海上,谁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不可能是因为地势起伏。

现在的大清人估计多多少少听说过洋人那种地球是圆的论调,但很少人相信,你就是把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做一遍,他们仍然理不清引力产生的加速度这种需要抽象思维的东西,科学艺术派的魅力就在于此,用直观的方式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不要说在东方,基督教流行的西方一样大部分的民众转不过弯来,认为地球是大方块的大有人在。

彩色的照片难道可以通过传真的方式从大英博物馆到达热河?当然!把彩色分成三原色三个通道分别传输都已经是过去式,现在由于液晶随机存储器的强大计算辅助能力,传真技术干脆升级到通过光电效应转换成数字信号,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无损的传播,万里之外照样可以得到栩栩如生的彩色照片,皇帝之宝的印就是用这种方式传递过去的,赫然入目,一下子把皇室威严体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被囚禁的自皇帝、皇后、皇妃、大臣以下,所有人都感觉到贼酋大人决非等闲之辈,彩色照片都可以瞬间在万里之遥传递,西洋技术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为什么自己闻所未闻?

为了把自己挟持天子的消息尽可能地封锁,唐宁允许这些囚犯们有自己的办公场所,以便处理他这个外来者不可能处理的政务,否则不出几天就有外面的朝臣怀疑起来。当然,所有的往来信件都得通过审查以免某些人居心不良。

咸丰帝仍然可以有限制地处理朝政,为了帮助皇帝传递无线电报,懿贵妃还带着她的侍女们在学习威妥玛拼音,唐宁偶然撞见这个场面,不由得喜感顿生。这也看出懿贵妃的与众不同,别的大臣和妃子全都好吃懒做,反正信件都可以毛笔写下之后扫描传送,他们才懒得去学习。

整个热河被唐宁的一千冒牌侍卫控制,成了一个很特殊的监狱。

《大清新闻》的创刊号那真是全国大卖特卖,加印了一次又一次,火爆得不得了,整张报纸除了上面陈述的重点之外,还罗列了大量的关于欧洲的事实和数据,成为普及常识的天字一号载体,加上报纸本身相当便宜,仅售8文,比一斤米还便宜。唐宁当然不可能把这个事业当赚钱的生意,这是超低价,成本价。

就算是被洋人打跑躲了起来,不少的老百姓还是看到了一个忽然醒悟且勇猛精进的咸丰大帝形象。

虽然咸丰帝原来给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倒霉的二货,但再废再渣的人渣也有浪子回头的可能。据说唐三藏从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得到皇帝赏识,允许他从全国所有人当中挑选弟子以帮助翻译梵语的经文,三藏大师偶然经过一家妓院,忽然心念一动,这里面有我要找的人!然后把正在嫖娼的宰相公子从妓院里拽了出来,收他为弟子。皇命难违,这位吃喝嫖赌无所不精的公子哥无奈,带着自己的三妻四妾小三小四就入住了三藏大师的译经场所。三年之后,这位天下最不靠谱的公子爷竟然成了一代高僧。

这个故事估计是扯的,但咸丰大帝现在就给人以这种极度改观的印象。

155。第155章演员

差不多正是这个时候,日本联邦政府基本收拾好了国内的反对势力,全国昂首阔步地迈向新社会,外务省委员岛津齐彬心中一直还认为日本走向现代化之后应当向西扩张,要么是朝鲜,要么是台湾,前者是大清的属国,后者是大清的领土,也就是与邻居的超级大国大清较量,所以他一直关注大清时局,很快《大清新闻》创刊的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并且他还弄来了一份报纸细研,然后大吃一惊,原本昏聩无能的大清帝国竟然一下子全国范围内掀起开眼看世界的*,再也不以天朝上国自居,这真是大出齐彬的意料。

有些怨妇般的历史学家武断地认为所有日本、欧洲列强就是想欺负、瓜分大清,也有些一厢情愿的学者认为西方是想帮助大清走向现代文明的。这些都是片面的看法,哪有这么团结整齐的好人或者坏人?像岛津齐彬、西乡隆盛等军事背景的人那是很自然地产生对抗心理,军事与政治对抗本来就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而像桂小五郎、三菱汽船会社的岩崎弥太郎等重商的人却希望大清制度与世界接轨,以便双方展开平等对话和贸易,如果大清仍然视自己为中央帝国,那是连生意都做不成,打仗的话,双方的代价都太高。现在的日本可万分没想跟大清全面战争,自己还靠东印度公司保护才免于俄国的入侵,明明买下了阿拉斯加都没能力去争取。唐宁则跟他们说,兄弟们再等等,等我的先进重巡洋舰造出来,再给俄国人一点颜色瞧瞧。

泰晤士报的记者跟着英国的外交官到大清来交涉,也一同遭到戕害,他们当然是相当愤怒的,不过,即使是这样,泰晤士报也不得不承认大清官办的《大清新闻》相当有水准,跟以往大清的所作所为相比,有一股子开天眼的范儿。

英法得寸进尺,要求派外交官亲眼看到大清皇帝在《北京条约》上签字,而且外交官会有一千名士兵随行保护。恭亲王认为皇兄绝不可能答应,不料“咸丰”竟答应了,令他大掉眼珠。

于是,一千英军和一千法军耀武扬威地开赴热河面圣,将他们胜利的荣耀推向最*,而大清的臣民则把心肝提到了嗓子眼处,洋人不会乱来吧?这两千大兵已经可以把大清的战五渣御前侍卫碾个粉碎了。

谁也不曾想到现在皇帝的“御前侍卫”已经装备了沙漠之鹰,一千对两千,只有这两千英法士兵香消玉殒的份儿。沙漠之鹰就有这个好处,平时收起来你都看不见,高深莫测。如果是装备了fn1855,洋瞎子都看得出来这根本就是伦敦公爵的人嘛!

英国公使额尔金与咸丰会面时,唐宁躲在帘子后面“垂帘听政”,而咸丰帝因为已经过了强制戒除鸦片最难受的时期,精神还不错,只是他懒得说话,反正也不是自己做主,也不知道这辈子还有没有他作主的好日子。世界上最恐怕的成瘾性毒品要属******,它是一种鸦片的有效成份吗啡的衍生物,变成了脂溶性,因此可以迅速越过血脑屏障,与大脑中的μ鸦片受体结合,发挥药效。人要是染上******那就惨了,12小时之内便会剧烈毒瘾发作,生产身体都无法运作的强烈生理反应。而现在纯度一般的印度鸦片戒除的难度远远小于制药技术高明的后世。

不要说鸦片,就连******也是可以根除的,这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张学良。最初张于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吸食鸦片。1925年,张学良在讲武堂教官郭松龄倒戈反奉后,奉系情况危急,张压力过大借毒排愁,因此渐渐吸毒成瘾。1928年夏,张决心戒掉鸦片,听了杨宇霆建议采用了据说对戒除鸦片有特效的日本进口注射药巴文耐鲁,并让私人医生马扬武为其注射。但后来才知巴文耐鲁含有少量******,但张已因长期使用对吗啡针成瘾,张后来迁怒马医生不知药效,遂辞退马医生。1933年,后来张在上海身体愈加衰弱,宋子文、端纳劝张出国前再次戒毒,张在其戒毒后送负责戒毒的米勒医师5万银元表示感谢。自此,张已根除毒瘾。

唐宁本来可以用少量大麻的方式减轻咸丰帝戒毒的痛苦,但为了表示对为帝王者其身不正的惩罚,直接粗暴地强制其戒毒了。再次强调,大麻虽有致幻性,但它的成瘾性甚至小于烟和酒。唐宁没有发明止痛药之前,维多利亚女王缓解痛经的办法就是使用大麻。某些政府为了宣传戒毒把大麻、鸦片、******说得多么多么恐怖,那都是大人吓唬小孩的伎俩。万一有家人染了毒瘾怎么办?还不得因为无良政府的无良宣传而吓死?大可不必,赶紧送戒毒所完事。在自由主义达到极致的荷兰,恨不得连吸食******都是合法的。

为了表彰皇帝戒毒成功,“太上皇”唐宁特地允许咸丰帝与妃子同房,咸丰帝的小日子过得还有滋有味儿的,比宋徽宗父子在金国做俘虏的大日子那是强多了,因此他也愿意配合唐宁演戏。

不仅咸丰帝愿意演戏,逐渐认清了现实的几个大臣也都在那里配合,当他们一起出现在《大清新闻》的图片签约现场报导里时,大清百姓终于暂时再次认可了现在的耻辱的朝廷。原来有些怀疑皇帝性格大变样的朝臣也疑心尽去。

后来,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分别对自己的领导说,“看来大清国皇帝是上道了”。算是一件好事。

唐宁还派遣兵部右侍郎匡源跟额尔金商议,英军能不能帮助大清剿灭太平军,资费嘛,好商量,大清自己去打还更费钱,现在的大清军队,包括曾国藩的湘军都是废品,剿匪成功的日子还不知道在哪儿。

唐宁不是很喜欢湘军,曾国藩跟他的弟弟曾国荃都被冠以“曾剃头”的大号,湘军杀人如麻,烧杀成性,给这帮带着复仇心态的团练去攻下天京,还不知道要死多少无辜的百姓。

洋人有三好,效率高,明码标价,军纪严明,洗劫圆明园都被长官约束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唐宁主要想雇佣英军,反正大老远也来了,顺手把太平军灭了吧,洪杨也闹得太久,民生凋敝,越早平定越好。法军就算了,军纪差点,老是想洗劫一番。

匡源与洋人谈合作,又找回了一点做钦差大臣的感觉,不过,现在话事的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自以为是的咸丰帝了,匡源直接向唐宁汇报工作成果,心中泛起古怪的感觉。

额尔金向巴麦尊汇报,大清越来越靠谱了,居然请求军事合作,要不要帮一帮他们?要不太平军打到上海也影响咱们做生意。

巴麦尊也是一样的想法,授权额尔金全权代表英国政府谈剿匪。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匡源以500万两的代价为大清争取到了英军的军事合同,唐宁表示认可,允许大功臣匡源把自己的如夫人接到热河来团圆,其它大臣纷纷表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