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1855美国大亨 >

第274章

1855美国大亨-第274章

小说: 1855美国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堂大人。”容闳说,“小弟在美国看到了一些消息,不知道中堂大人可知道。”

“什么消息?”李鸿章问道。

“日本向英国购买巡洋舰的消息。”容闳回答说。

李鸿章听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这事情我倒也听说了,的确是一条好船。只是纯甫贤弟就为了这件事情就不远万里的跑回来?”

“当然不仅仅是这个。”容闳回答说,“我听说这些年来,北洋水师一直都没有买入新船了,不知道可是真的?”

“不错。”李鸿章回答说,“贤弟也知道,朝中有些人舍不得在海军身上花钱。总觉得以现在我北洋舰队的实力,已经足以雄踞亚洲了。”

“中堂大人可还记得那个叫做王启年的发匪?”容闳想了想问道。

“这人自然记得。这人的性子极差,但办事情却极为认真,也算是个很有意思的家伙。”李鸿章的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想是想起了王启年当年在做麦克唐纳的技术代表的时候的一些事情。

“中堂大人,这个王启年,给我看了一份情报,我不知道这份情报算不算是危言耸听,但听了却让我连觉都睡不着了。”容闳说。

“什么情报?说来听听。”李鸿章倒是来了兴趣。

“是有关日本海军舰队的火力和我们的舰队的火力的对比的。”容闳说,“依照他的说法,日本舰队的火力已经远远超过我舰队,甚至是我舰队的七倍以上。”

听了这话,李鸿章的脸色阴沉了下来,说道:“这人又在危言耸听。我北洋舰队船坚炮利,虽然日本这些年来增购了不少的军舰,但是论吨位和大炮数量,我们还是要稍微多一点。”

“中堂大人,我们的军舰买回来后,可换过大炮没有?有没有把老式的大炮换成新的速射炮?”容闳又追问道。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一些“机密”了,虽然对于我大清这样的工业薄弱的国家来说,这种所谓的“机密”,外国人真想知道,其实非常容易。因为我大清根本没有制造管退速射炮的能力,所以如果我大清真的给舰队的军舰换上了新的速射炮,那就只能是从外国进口的。这样一来,想要查到这些消息,对于一些有需要的外国人来说,其实是相当的简单的。李鸿章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略微考虑了一下,就告诉容闳:

“新式火炮价格太贵,再说军舰上的舰炮状态还都不错,哪能都换掉。再加上如果要换,又要请英国人施工改造,英国人的要价更是高得离谱。如果不让英国人来改,英国人就声称不再负责军舰的保养维护……”说到这里,李鸿章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说起来当年王启年反对我们买英国老军舰,虽说是为了卖他们自己的军舰,但他说英国人肯定会通过卡住零备件和维修来把便宜出来的钱再捞回去,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听了这个回答,容闳知道,王启年和他说的,北洋舰队连一门速射炮都没有估计是真的了。于是他就说:“王启年给我看了日本所有外购军舰的配置,以及近些年来日本采购速射炮的情况的表格。按照这张表格上的数字,日本几乎所有的外购军舰上面的主炮都换成了速射炮。这些炮的射速十倍于老式火炮。要真是这样,只怕王启年所说的日本舰队的火力数倍于我军也不全是危言耸听了。”

听了这话李鸿章沉默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才这样说:“王启年是在给麦克唐纳兵工厂拉生意呀。说不定就会夸大其词。不过纯甫贤弟,你说到的那个表格可能给老哥我看看?”

这份表格王启年并没有允许容闳抄录,不过容闳的记性非常好,多看了几遍之后,就将这里面的内容几乎全背了下来,等王启年走后,他就将这些对比表格全都默写了出来。如今见到李鸿章问起,就从随身的皮包里取出了这些表格,递了过去。

李鸿章接过这几份表格,对容闳说:“先让老哥我慢慢看看。”就细细的看了起来。话说列表格这种东西,最初还是从外国人那里传来的,尤其是当年和麦克唐纳财团做买卖的时候,李鸿章见过了不少的各种各样的表格,所以对这类东西,李鸿章已经相当熟悉了。

这份表格极其的细致,上面不但包括日本舰队的军舰购买时的各种情况,包括排水量,速度,火力配备,甚至还包括这些军舰在日本以外进行修理改装的各种情况,以及历年来日本从国外购进各种配件,以及用于改进军舰的武器或其他设备的情况。

“这些消息他都是从哪里来的?”李鸿章忍不住问道。

“大部分都是从公开的各种报纸上来的。”容闳回答说,“小弟也去查了一下,很多数据确实是在当地的报纸上能够查到的。”

“嗯。”李鸿章轻轻地嗯了一声,又低下头看起了表格,不一会儿,第一页就看完了,李鸿章顺手翻到第二页接着看。就这样连看了好几页之后,突然,他翻页的手微微的停顿了一下,因为在这一页的表格的起首处写着这样的一行字:北洋水师军舰状况一览表。

这一份表格的内容和上面也没有什么不同,凡是北洋水师外购的舰艇的初始状态,历年来在国外维护的次数,以及购买各种配件的数字。有关日本的情报是不是真的,李鸿章不是很清楚,但是有关北洋水师的情况的分析靠不靠谱,李鸿章的心里还是很有数的。而就他知道的一些情况来看,这份表格上的情报相当的准确。

“唉!”李鸿章长长的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表格,对容闳说,“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日看来,我大清和西人交战,几无一胜,实在是事出有因。人家一个做买卖的都能弄出这样细致的情报,这真是……这真是……唉……”李鸿章想要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却猛的发现自己居然找不出什么合适的话来,只得又叹了口气。

容闳又说道:“中堂,我这里还有王启年给我的日本近年来财政收支的一份表格,不过非常粗略。”

“哦,快给我看看。”李鸿章说道。

容闳将这份表格也递了过去。李鸿章看了看,这份表格相比上面的表格的确是粗略很多,只有每年财政收支的大数字,从这来看,至少最近几年,日本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一亿日元的水平,换算成库平银大概是七千多万两,相比我大清每年八千万两的财政收入,也差不了太多了。而这里面有一个数字却格外的惊人,那就是日本的军费开支居然达到了整个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仅仅海军军费,就占据了整个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五。

李鸿章知道,我大清的海军费最多也不过占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点几,仅仅够勉强维持舰队的存在而已。于是另一个问题立刻就从他的脑袋里冒了出来:“日本人支付着这样高的海军军费,从长远看,如何承受得起?如果花了这么多的钱,不能赚到什么,那钱不是白白花掉了吗?”

第三百九十一章,解决方案

“纯甫贤弟,”李鸿章沉默了一下,然后这样对容闳说,“美国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把这个消息给你。他们嘛,这些美国人一个个的都是一头钻进了钱眼里面的主,这些情报不是那个发匪自己能搞得出来的,即使所有的消息都是从报纸上弄出来的,要收集得这样全面,怕也需要花掉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美国佬既然在这个时候给你看这些东西,怕是他们也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了吧?”

“中堂大人,我和王启年细细的谈过,他也确实是代表着麦克唐纳财团来和我接触的。”容闳说,“他们倒是提出了几条办法。”

“哦,说来听听。”

“第一条嘛,当然是朝廷拿出钱来,向他们订购军舰。”容闳说,“美国人说,英国人卖给日本人的船,虽然能跑到25节,但其实用的发动机还是老式的往复式蒸汽机的改进型号,而不是蒸汽轮机。这主要是英国人想要控制蒸汽轮机的技术不要扩散。虽然靠着改进型的往复式蒸汽机,也能让船跑到25节,但是往复式蒸汽机的效率还是远远比不上蒸汽轮机。所以英国人给日本造的那条船大量的吨位都用在了蒸汽机上面。而如果我们愿意向他们订货的话,他们可以用同样的价格,卖一条装备有蒸汽轮机的快速巡洋舰给我们。美国人保证,他们的船,无论是速度还是装甲还是火力还是航海性能都能超过日本人购置的那条军舰。如果大量订购,价格还可以有优惠。另外,美国人还承诺,如果我们能把老军舰的火炮改进的生意都交给他们,他们就愿意转让一定的技术给我们,帮我们在威海卫建造一座修船厂。”

“呵呵,”李鸿章苦笑了两声,“说起来,当初我们从美国人手里买来的那些东西也还算良心货,至少和英国人法国人的东西比,还算不错。不过,纯甫贤弟,你也知道,这购买军舰是一大笔钱,朝廷怕是拿不出这一笔钱来。朝中的事情,你也是知道一点的。”

李鸿章所说的朝廷中的事情指的是朝中的一帮子“清流”,尤其是户部尚书翁同龢对洋务运动的干扰阻挠。就在去年,翁同龢还以国家财力不足为由,要求停止向海军拨款。而在此之前,他也一直致力于限制海军的军费。北洋水师自从建成之后,一直没有更新舰船,甚至就连更换舰炮的钱都没有,当时担任户部尚书的翁同龢是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的。而翁同龢之所以处处与李鸿章,以及北洋为难,除了理念不合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居然是私人恩怨。

当年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处事不利,被李鸿章弹劾,差一点被判砍头,翁同龢的父亲为此忧惧而死,他的哥哥也被流放新疆。这样的冤仇自然不会被轻易忘记。据后人记载,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眼看就要打起来了的时候,深知北洋水师和淮军虚实的李鸿章力主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因为他知道,此时和日本交战,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而此时,作为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则一力主战,虽然此前,以他为代表的“清流”将海军军费抠的死死的。但他们却起劲的宣称:“日本国小不足平,当能一鼓荡之。”甚至当有人对翁同龢提出兵凶战危,恐怕打不赢的时候,翁却说:“正好借此机会让他(李鸿章)到战场上试试,看他到底怎么样?将来就会有整顿他的余地了。”

容闳自然也是知道朝中的一些人和李鸿章不对付,甚至一直在拖他的后腿的。不过,这件事情事关国家安危,所以他还是说:“小弟也知道此时不易,只是这条办法若能实行,对国家最为有利。而且,中堂大人,美国人帮我们建工厂相比英国人,却又有一大便利。”

“哦,什么便利?”李鸿章问道。

“我国兴办洋务以来,也兴建了不少的工厂。但是其中的技术人员,一直都是洋人。我国虽然也想要从洋人那里学习技术,但是却困难重重。但是美国的这间造船厂却是大大不同,因为美国人同意,这里面的大部分技术人员都将是华人。”容闳立刻回答说,事实上,美国人的这个建议也正是让他特别喜欢这一方案的原因。

“都是华人?”这一点倒是让李鸿章相当的惊讶,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我记得当初召回留美幼。童的时候,有不少人都被那些美国人留了下来。你说的是这些人吧?”

“正是。大人,这些人其实当年留在美国,也不过是想要完成学业。他们对于我大清其实还是有感情的。若是让这些人回来,相比使用洋人员工,却要方便不少。一来那些洋人,与我国工人言语不通,中间要靠通译,翻译起来多有错漏,不如直接用他们来得方便,也省掉了雇佣通译的开支。二来洋人每每挟技要挟。也不肯真正把技术传授给我们的人。如今如果有了他们,自然就能避免这些弊端。我听说日本这些年送了大批的学生到海外留学,所以日本国内工业发展很快,如今岁入已经和我们相当了,军费更是远远超过我国。当初的幼。童留学计划若是没有半途而废,我们或许……”说到这里,容闳又想起了让自己失望郁闷的事情了。

“且不说这些了。”李鸿章也叹了口气,“美国人还有其他的计划是怎么样的?”

“美国人还有个变通的办法。”容闳说,“智利国将在未来的几年里为智利海军订购一批新式军舰。目前正苦于没有资金。麦克唐纳财团愿意给智利国提供贷款,当然,条件是智利人必须想麦克唐纳财团指定的船厂购买军舰。另外还需要可靠的担保。如果大人对这些船感兴趣,美国人可以牵线让大人的人和智利人谈谈。大人知道,西人多有不得出售武器给正在交战中的双方的规矩。战端开不开,不是我们一方能定的,而战端一开,我们即使拿出钱来,也买不到军舰了。况且军舰之类的东西,也要针对训练,不是拿到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