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官人-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拢稍蚴治仗煜氯ū俪腔乒碌拦眩墒且坏┦掳埽从挚芍蒙硎峦狻�
而如今,事败了,因为秦少游而败。
李旦会不仇视自己吗?
陛下在这时候的心软,只怕要为秦少游制造一个极大的麻烦。
好在秦少游是个洒脱的人,相王还在冀州呢,急个什么,现在一切都不明朗,何必要杞人忧天。
他的心思,反而是在天策军的炮队上头。
炮队有五百人。看上去人数不少,占了整个天策军的近两成,眼下天策军还在扩编,可即便如此,也占有一成左右,带队的乃是王二。王二如今已成了老军伍,之所以选择他,只是因为他性子比较冷静而已。
炮营暂时和天策军的军营分开,一个是在河南,一个则在河北,秦少游这几日每日清早,都要自庄子出发,泛舟渡河,旋即还有走十几里路。抵达炮营。
这儿附近十里,都是不许人靠近的,维持次序的乃是征发的民夫,为了需要,秦少游将所有的庄户编为二十个亭,一百个里,每里大致为四十户左右,而每月的时候。每个里都需要抽调三五个壮丁,负责以下民防。不过这和朝廷无偿征用不同,表面上庄子这儿也是无偿征用,可事实上,这儿的庄户绝大多数都有营生,而这些人虽然要为庄子出力,可是工坊或者其他地方。也肯放人,并且该给的薪水也都照样付给,你不出工被征去做民夫是这个钱,出了工去进行生产也是这个钱,因此大家到时乐于效命。许多里的征募名额,青壮们都是打抢去的,毕竟务工更枯燥乏味一些。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操练,或是维持治安,或是负责类似于炮营周边的警戒。
这炮营的操练,和其他不同,体力的要求其实并不比天策军那儿要少,盖因为这种经过无数次改良的‘红衣大炮’还是比较笨重,根据庄子里的计划,眼下也不过制造一百五十门而已,五十门用于仓储和更替,一百门则用于操练和作战。五个人伺候着一门火炮,设炮长一人,炮手二人,辅炮二人。
炮长的职责在于检查火炮的养护,这火炮固然是用百锻刚练就,可是毕竟和后世的钢铁差了许多,想要发挥最大的效用,养护是至关紧要的事,每一门炮每日所需耗费的茶油,就需半斤之多,而这种不能食用,但是能够专供养护的茶油价格虽然低廉,不过一斤七八个钱,可是储存和运输却是耗费不少。
除此之外,炮长还负责火药的保管,以及对炮手和辅炮的操练。
而炮手的职责,则是校准和引火,辅炮则进行火药的填充,以及铁弹的装填,这是很原始的火炮,笨重而粗犷,正因为如此,稳定性并不太高,若是寻常人去用,火药量用的过多,则有炸膛的危险,可是一旦用少,威力又明显不足,再加上校准方面,也必须全凭经验,因此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极高,在明清两朝,虽然火器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运用,可是往往不能作为决定战场的因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明清无法培养出一群真正专业性的炮手,往往都是随便派遣了差使,平时也极少去制定操练的计划,等到真正作战的时候,要嘛就是炮手经验不足,使得火炮的效用发挥到了最低,而作为武官,也因为敷衍了事,对火炮的运用并不热衷,因而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战术,再加上平时的养护不力,最后的结果,火器反而成了伤人的威力不足,却因为频频炸膛,反而成了伤己的利器。
在这方面,唐军或者是周军则是全然不同,这个时代职业的武人较多,再加上民风彪悍,行伍之人远不是后世那般,被文官集团大力压制,以至于入行伍之人,往往都是罪犯或是一些军户,几乎没有任何出身较好的良家子或者是平民子弟肯进这种下九流的行当。
至于天策军这里,对武人的推崇更是到了极致的地步,因为庄子有钱,而且对天策军也是极为重视,所以往往能进入天策军,薪水大多丰厚,待遇也是极好,兵精粮足,反而成了令人称羡的对象。
这也是为何,红衣大炮虽是仿造佛郎机炮,可是在当时的东方,却远远没有意识到火炮的犀利之处,反观佛郎机人却因为能够更好的运用火器,反而见识到了火器的犀利之处,于是更加深入的去进行研究,最后终于脱颖而出,彻底将东方远远甩在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好在这时候还没有这样的风气,秦少游倒是并不担心明清对火器的种种弊病会出现在这个时代,反而更关注于火炮的改进。
每日他抵达这里的时候,炮队往往会士气一振,在经过了几个时辰的体力操练之后,旋即便是进行专业技能的操练了。
这当然也是秦少游最为感兴趣的地方,有时候杨务廉也会跟着秦少游来观摩,这厮最近的方向反而不是火炮,而是火药了,因为炮队的许多次操练中,他渐渐发现,火炮的改良固然能大大的发挥威力,可是火药也是重中之重,火炮要改良,就必须经过一次次的操练或者实战的检验,而后在根据其弊病进行一些修正,比如前几日,杨务廉就发现,火药气体的密封乃是关键中的关键,对火炮的威力提振效果极大,因而他对这个方向开始关注起来。
至于其他的尝试,他也颇有涉猎,因而跟秦少游说起来,简直是滔滔不绝。
今日二人就在校场不远处的溪流上游漫步,杨务廉显得红光满面,他几乎是不在乎秦少游对他说的东西感不感兴趣,又像是在自说自话:“公爷,原本这百锻钢来铸炮,好处固然是有的,可是坏处也是不少,一旦操作不善,就有炸膛的危险,本来在下想要用铜来试试,这铜的造价虽然高一些,可是若是能改善炸膛的问题,却也算是物有所值,只是可惜……这铜炮造出来,却发现还是在下想当然了,那铜炮什么都好,不易炸膛,却更加轻便一些,可是这铜质太软,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口扩张,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几乎点了十几炮,炮口内壁之处就开始生变了。因此在下想来想去,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眼下的问题,唯一的法子,看来也只有炼出更好的钢铁了,其实这也不难,无非就是百锻变成千锻而已,至于其他的,在下还要再试试。”
“火药的配给,也是个问题,药多了不成,少了更不成,得有个度,这个度我让炮营试了许多次,方知现在这火炮,一炮的药量在一斤四两八钱是最佳的,偏生这药量难以计量,难道每个炮队炮长都带着一个秤吗?”说到这里,杨务廉自嘲的笑了:“不过要解决,也不是没有法子,何不如弄出一个药量的作坊出来,让人专门计量药量,而后再用油纸包裹起来,一包药便是一斤四两八钱,也省了炮队的麻烦,操作也方便一些。”
“还有……”
一开始,秦少游还凝神静听,毕竟秦少游对此的兴趣确实也是不少,可是这家伙遇到自己,便是絮絮叨叨个没完没了,完全不顾及自己的感受,如此一来,秦少游便有些吃不消了,却只得忍着,偶尔附和几句。
既然秦少游假装自己成了一个最好的听众,这无意之间,却又助长了杨务廉的谈资,于是话匣子打开,更是泛滥。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龙子龙孙
这杨务廉虽是絮絮叨叨,秦少游却不得不忍受。
到了下午时,秦少游观摩了炮队的试射。
只听钟声一响,于是乎百炮齐发,浓烟滚滚,那乌黑的烟雾犹如飞龙,盘旋着升上云霄。
刺鼻的气息让秦少游吃不消,拼命的捂着鼻子咳嗽,坐在身边的杨务廉嗖一下,便往落弹的地方奔去了。
秦少游不禁无语,其实这场面可能在寻常人眼里实在壮观,可是他两世为人,这种程度的火炮试射出来,不过是小儿科罢了。
他关注的反而是每个炮位的一些动静,炮长在做什么,炮手又在做什么,辅炮又在做什么,大家各有分工,似乎还算熟稔,装药、填实、装弹也算是一气呵成,炮手放炮,只能凭着手感,这种东西,只能慢慢去体会,这些人虽是精兵强将,不过毕竟都是年轻人,似乎对火炮这玩意儿乐此不疲,而火炮的炮口此刻已是通红,还需要冷却,因此大家可以稍作休息,等到炮口冷却下来,辅炮兵则负责进行清理炮膛。
王二似乎在杨务廉的协助下,已经制定出了一个规范,而这规范虽然简单,似乎也蕴含着许多道理。
这些炮手自分出了天策军,便不再穿戴明光铠了,毕竟他们几乎没有短兵交接的机会,所以都是短衫的打扮,叫上绑了腿,下头是个鹿皮靴子,而庄子里什么都缺,唯独最不缺的反是皮货,这些自狼子堡送来的优良皮货最先便在天策军内部换装。
秦少游曾让下令为将士们打制皮衣,而皮衣的好处就在于,虽然单薄,但是却加保暖,若是到了冬日,将士们里头固然套着内衫。可是外头却罩着一件明光铠,寒意逼人,手脚都冻僵了,拿什么作战?
因此秦少游将大量的皮货弄出了一个皮具的作坊,起先是制造几乎所有的军中皮具所需,必须皮用的手套,皮用的靴子,除此之外,还有衣帽之类,这种皮具。最注重的就是实用性,比如尽力的紧身,既可保暖,又可提高身体的便利,谁晓得到了后来,这东西竟开始在孟津流行起来,实在的东西大家都是喜欢的,眼下的大唐,棉花还未大规模的引入。所以冬日的保暖,更多的只是靠皮具,而并非是什么达官贵人都能穿上皮裘,因而更多人不过是多穿几件麻衣来御寒罢了。其效果可想而知?
可是对庄子来说,这里的一张好皮,可能也就是一两钱茶叶换来的,用几乎一钱不值的东西换来的东西。经过了加工,价格上低廉一些不说,更重要的还是实用。
毕竟皮裘在此之前。因为广泛用于显贵,因此皮衣的制式,更多的倾向于雍容华贵,反而实用性很是一般,寻常人既买不起,就算买了,难道穿着这种华丽的裘衣去农耕、匠作?反而这种贴身的东西,穿着既暖和,又不影响行动,因而许多人攒下了一月半月的工钱,也肯去买一件,以至于如今,一到了现在天寒地冻的时节,孟津内外,人人都穿着这种军用的皮衣,许多南来北往的货商也看到了商机,毕竟这儿的皮货价格实在太有诱惑力,而且孟津能流行,其他地方购买力低一些,可是各州各县哪里没有一些小富人家,平头百姓买不起,他们会买不起吗?于是乎,不少商贾也纷纷下定,以至于庄子里的皮具作坊一再扩建,尚且不能满足所需,不得已之下,只得在河北之地,又新建了一个大工坊,招募了上千人在此劳作。
王二里头穿着的就是这样的皮衣,外头罩了一件衫,虽是天寒地冻,浑身上下却是升腾着热气,他行了个礼,道:“魏国公以为如何?”
秦少游只是点头:“尚可。”
并非是秦少游吝啬于溢美之词,而是他能察觉到许多不甚满意的地方。
王二脸腾地红了,忙道:“下官该死……”
秦少游摇摇头,道:“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将士们的错,这世上的事,无论是琴棋书画又或者是行军布阵之法,还是这操作火炮,其实无非就是一个道理——‘唯手熟尔’。要达到这唯手熟尔地境界,不过是日夜加紧操练罢了。你看,那位杨先生来了。”
果然,杨务廉抱着一个碎弹飞快而来,他脸色不太好,郁郁不乐的道:“国公,偏差实在太大了,这可未必就是炮手校准的原因,关键之处,还在那炮管的内壁,哎……倒是射程还能将就,学生告辞,有些事还得再琢磨琢磨。”
秦少游巴不得他走,忙是应了。
王二敬服的看了那杨务廉的身影远去,不禁道:“这位杨先生,实在教人佩服。”
秦少游饶有兴趣的道:“佩服什么?”
王二挠挠头:“制炮。”
秦少游莞尔一笑,道:“这位杨先生,其实也没什么,无非是认真而已,其实他这人,倒是有些疯,不过这人若是不疯,能办成一件事吗?能专精于一道吗?这显然是不成的,所以王校尉,你也得疯起来,什么时候你王二疯了,这炮营上下的人都会被你感染,你们这炮营若是疯了,咱们这天策军,才算的是天下第一精兵。”秦少游顿了顿,道:“本来择选人进炮营的时候,方都尉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