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面。这就使得杨锐两个历史知识主要来源——穿越小说和历史课本——都出了问题,以致他根本就不了解蔡元培的真实历史。
杨锐看着墙角一张粘了灰尘的坏凳子,端出来,一口气吹过去,灰尘纷飞,再拍一拍,凳子立即干净了。杨锐放下凳子说:“吹掉灰尘是很容易的,怎么样把凳子修好这个却很不容易啊。”
蔡元培看着这种破凳子,若有所思,半响才道:“灰尘除去后,行自由民主之政,即使不能成为列强,但也可以政治清明,民富国安。”
杨锐听了却在心里叹了口气,不敢和他辩论、较真,穿越小说里常说现在的革命人士都是满腔热血型的,因为年龄和阅历的关系都把革命想的很简单,把建设国家想的更简单,基本是认为满清一倒,共和国一建就完事了。杨锐抓住蔡元培的手臂:“孑民兄,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好好教书啊。”
相关……
本想多存稿,但是每日看到书页上点击数、推荐数、收藏数惨淡,还是觉得正常更吧。感谢之前的书友sfddfsdf、掠夺天下、兰歌儿、混世金鲤和各位游客,以及众多广告达人,无名书友的大力支持,你们的点击、推荐和收藏给了在下无穷的动力。另、本书存稿已经写到了1904年(开通写书账号前,在下就准备了不少资料,书也写了不少了),相信这么多的内容本书是绝不会太监的。
和其他穿越小说一样,本书的目的也是假设另外一种历史的可能。但是本书和其他书有些不同的是,是希望能在能收集到的史料里,去构建一种真正的穿越可能——符合社会的真实性和逻辑的合理性。主角除了随身物品、多一百多年的信息及思想之外,将没有其他的附加功能。不同于外星科技、无尽潜能,本书是想让穿越的复兴中华之梦做的更真实些,不想让入梦者一看到主角的特意功能就想起这原来是游戏,而是希望认为这是真实。当然,这很难,除了文笔有限外,随着情节的铺开,人物的增多,要把这个梦做的更真实是极其艰难的。但在下还是阿Q般的认为,只要尽力去写,也许还可能会有一个较好的结果。
中华文明的复兴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整个世界的体系都是由西方文明缔造的,除了英国这个纯粹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外,包括德、法、美、奥、意等国都是强行跃入这个资本主义体系的,至于东亚、南美诸国,那就更是直接从封建社会或经过殖民,或直接跃入资本主义体系。作为日不落帝国,英国几百年来一直在把控这种自由竞争为特点的世界体系。她对体系的把握能力,纵使经历两次惨烈的世界大战方才易主。而中华文明把控东亚或者说整个亚洲是一千年多年的事情,那时候整个亚洲从经济到文化到思想,都是被中华文明所控制。但是从鸦片战争之后,这种体系正在被打破,中华的沉沦不是国土被侵占、不是财富被掠夺,而是文明被割裂。纵使今天,中国重新富强,但仍然是这一体系的中的一员,只不过这一员稍微强大一点罢了。
记得很多人在争论鸦片战争不断用现代的文明——所谓的现代文明就是西方文明——的程序正义、公平、文明等要素去重新看待那些往事,感觉到很悲哀。按照中华昔日文明,根本不存在什么程序正义,公平等等这些现代普及的东西,那个天下就是礼教的天下,即使是皇帝也不得违反,虽然他有兵权,但仍会有诤臣和史书去评判他。因此在那时西方的做法完全是万恶的,非礼教的,因此那些人死得其所,没有什么理由可言的,但是这些做法在今天的文明人看来是难以饶恕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整个中华文明其实是从根本上崩塌的,哪怕你有钱、有军队,但这世界是西方文明所把控的。
本书不想如其他书一样,只是大搞工业、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然后在结尾的时候就告诉读者,中国已经是世界强国,中华已经复兴了,如是这样真是愧对了那么多金手指、黑科技了。本书将通过穿越建立一种中华文明的复兴路径,当然,鉴于学识,这种文明复兴是不是被认可还未可知,但写本书的意义也在这里——力求真实的写一本复兴中华文明的小说,纵使有错也无怨无悔了。
在下也做好了被五毛、五分们拍的准备了。很是悲哀,西方用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个两相对立的思想体现瓦解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文明、皇权,苏联的大沙文主义、美国现在推行的美式全球化都是这两种思想的延续,这两种思想看上去是相对的:一种认为一切属于人民,另一种认为一切属于个人,但其最终的目的就是将世界纳入一个以倡导者为首并左右的世界体系。因为中国近代的特殊性,在中国这两种体系的崇拜者都不在少数,并且狂热异常,书中的文明复兴一定会被深受两种思想所影响的粉丝们用剥削、自由两种东西所质疑的。质疑就质疑吧,还是要感谢他们的批评教育。
在下向来脸薄,很难死皮赖脸朝三暮四的在章节开头结尾没完没了发言拉票求票,当然新人新书也难以得到大家的认同,只是写历史文,找资料再码字实在是幸苦,有的时候写一段就要找资料找半天,更有的时候找资料翻出来一些和以前不同的东西,又要把几十万存稿里的内容重新更改,有些甚至还要改动情节——这也是为什么在下前期不敢多发文的原因,万一错了就没得改了。若是有喜欢本书的读者,还望多点击、多收藏、多推荐,在下感激不尽!
第十一章仪器馆上
蔡元培正还要说什么,却见有人进来,急忙停住,只见一个年轻老师进来了,他见是熟人才高声道:“宪鬯兄,你下完课了啊。辛苦辛苦。”见杨锐和宪鬯不熟,就介绍道:“这是宪鬯兄,现在在教学社的化学。”又指着杨锐说:“这是竟成兄,教的是经济。”
杨锐忙拱手说:“鄙姓杨,字竟成,幸会,幸会。”
对方也是拱手,幸会之类。当下三人坐下聊天了,蔡元培今天倒也是得空。这位教化学的先生姓钟,宁波人氏,早年在浦东设立造磷工厂,去年在沪上创沪上科学仪器馆,因为学社缺少老师,蔡元培就把他请来了。
杨锐对钟先生的科学仪器馆兴趣多多,当即说希望去那看看,钟观光是个喜欢朋友的人,为人尔雅,也是一面圆眼镜——杨锐发现好像这时代都是哈利波特式的圆眼镜,就没有见过其他形状的,就顺着他到了四马路的仪器馆。
科学仪器馆这名字挺起来有点公益的味道,其实不是,只是因为这里买的东西都是教学用的教具和实验室设备一类等东西,门面到有好几间,客人倒是络绎不绝。科学馆主事的是两位虞先生,年纪大的是虞辉祖,年纪小一点的是虞自勋,两人都是宁波人,和钟观光是老乡,之前三人建造磷工厂失败,后面就一起办了这个科学仪器管,刚开办时没有生意,后来新学盛行,生意就好起来了。
杨锐其实就来看看科学仪器馆的,还有就是味精项目要先做实验,要买些试剂和工具,当下提出要买浓盐酸、烧碱、酒精灯、烧瓶等,钟观光却说道:“不要买了,你买回去也没地方做实验,索性就在这里做好,我还能搭把手呢。”
杨锐见他说的坦诚,再加上就自己对化学实验也是不懂,这里有熟手也再好不过了。当下就在仪器馆的阁楼实验室搞研究,先去面馆里找些面筋过来,按照记忆中的办法先把面筋蒸干磨成粉,再加到烧瓶里加入浓盐酸,开始加热,钟观光也在一旁帮忙,顺带记录实验步骤。乘着加热的时间,两人轮流吃了饭,差不多四个小时的时候,面筋不见了,烧瓶里的液体变成了黑色。关火后取下烧瓶,过滤多次后加热浓缩,之后再加入浓盐酸,这样析出的就是盐酸谷氨酸盐了。
下面的过程杨锐就没谱了,他看的毕竟只是公司案例,案例上只写到这一步,后面的过程只说用烧碱,析出谷氨酸,然后把谷氨酸晶体溶解再加烧碱,中和析出谷氨酸钠。但是应该加多少烧碱,溶液PH度是多少,杨锐就迷茫了,这可是没人告诉他的。有些问题他也不是很明白,就只能问钟观光了,钟观光只听说杨锐要发明一种新物质,兴趣非常大,他很好奇能做出什么东西来,特别是盐酸的水解,他以前是没有玩过的,现在又在把面筋加入烧瓶,继续水解,他还真是不亦说乎的。
杨锐在记不住的情况下,只能用穷举法了,好在PH值也就是七个,而且谷氨酸盐溶液的析出的PH值也不可能是1啊,当下溶了刚才的谷氨酸盐晶体,把溶液分成七份,分别加入烧碱达到不同的PH度,最终的结果是在PH3-4之间析出最多晶体。这些晶体就是谷氨酸了,离谷氨酸钠又进了一步。
谷氨酸盐的晶体又没有了,两人干脆把所有面筋都用掉,一时间实验室都是酒精灯。等歇下来的时候,外头已经天黑了,虞自勋已经把饭送过来了。两人吃完饭又开始讨论实验的细节,杨锐是以前学过化学,虽然学的不少,但是太久没有用了,而且后世的教习都是轻实验,重书本,水平不是一般的低;而钟观光没有正规学过化学,只是自己自学,基础不扎实,但是动手能力很强,上次办造磷工厂的工艺就是他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成功之后他们几个把样品呈现给商部大臣盛宣怀,说到这,钟观光的声音亮了起来:“那时盛大人派人看过我们制成的成品后,说我们的黄磷制造得法,不让外洋,并且准了十五年的专利,后来大家就头脑发热,我和含章就筹借一万块,在浦东开了个黄磷工厂,谁知道实验室制出来的放到工厂里却常常出问题,后来亏的厉害,就把厂关了。”钟观光叹了口气,没往下说了。
杨锐见他郁闷,掏出烟给了他一支,点上,自己也点上。转移了一个话题,问道:“你们现在仪器馆也还不错啊,看这生意赚的也不少。”
钟观光抽了口烟,估计是吸的深了被呛到,咳了几下。良久平复之后说:“也是险之又险的走过来的,刚开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来,一个月只做出一单生意,收了十块钱。那时候大家都慌了,以为又要亏本关门,后来幸好朝廷兴办新学,生意就立马好起来了。真是运气啊。”
杨锐说道:“这个是冷门行业,只要站住了脚那么以后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可是对这我怎么也提不出精神来,就这样去日本把东西拉过来,然后再卖出去,钱是能赚,可是总是那么的没味道啊。”钟观光不满的说:“我还是想自己做出点什么来,今年我去了日本,本是为了进货,到了日本之后就想去化工厂看看,但就是不让我进……我想还是去日本留学几年,学学化学。”
杨锐见他心思流露,劝他道:“别去日本了,现在全世界化学最厉害的德国人,你应该去那里。”
钟观光有点吃惊:“德国人有那么厉害吗,现在不是英国第一嘛?”
杨锐笑了笑:“现在全世界的高级染料德国人占了80%,你说厉害不厉害?”
钟观光还是很吃惊,毕竟德国现在有点名不见经传的,自从占了青岛后,也不怎么闹腾,所以一时不能把德国和第一这词联系起来。他拍了下大腿,道:“那就去德国,”像是下定了决心,复又问:“德国怎么去,那边学校收人吗?”
&;amp;lt;/a&;amp;gt;&;amp;lt;a&;amp;gt;手机用户请到m。xuanshu。阅读。&;amp;lt;/a&;amp;gt;
第十一章仪器馆下
“应该没问题啊。”其实杨锐也不敢保证,后世在大学的时候因为学校就是德国人创建的,因此和德国有一种天然的亲近,留德的学生很多都在这里读预备班的,但这个时代不是他熟知的,又道:“改天我们去领事馆问问就知道了。对了忘记说了,德国的大学不要学费的。成绩好应该有奖学金的,你有路费就行了。”
钟观光听的有点兴奋了,站起来在杨锐面前走来走去。杨锐见状大笑,说道:“你急什么,德语都没学会呢,去德国还早着呢。”
钟观光这才坐下来,冷静了一会,又问道:“对了,我见你刚才算的办法很奇怪,是不是计算反应体真正重量的办法?”
杨锐心里说了一声,你真聪明,发现了我在用MOL在计算。回答道:“是的。是用一种单位在计算反应物质的质量。”说完停了一下,脑子里使劲在想怎么编这个六十年后才出现单位的来历。终于想好了,就开始说故事:“我在国外读到中学就没读了,后来就常常去大学里旁听教授讲课,有一次在街上遇见一个老头子,估计是个教授什么的,见他可怜就送他回家,后来我就照顾了他几年时间,他就教了很多东西给我,再后来有一天他就忽然不见了,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