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483章

清末英雄-第483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一百多万公务员,在后世不算什么,但是现在提出来还是很有震撼力的,钟观光道:“竟成,一百多万官员也太多了吧。还有你这一百多万人,薪饷却只有七千万,那不是说,每人每年的薪饷不是只有六十多两,这样低的薪饷,有人会干么?”

“一个县里头六百人,但包含三百巡警和税警,真要是算官,加上门房也不会超过两百个人,这么算也就只有三四十万了,并不算多。至于薪饷,建国之后最高的月饷不超过一百两,十三个月算,一年不超过一千三百两。最低的巡警还有乡镇干部一个月拿五两银子,一年也就是六十五两。这个标准对于高官来说,是低了,但是对于底层的官员来说,并不是太低。”杨锐被问之下不得不扯到了薪资标准,他本来继续说政府开支的。

“确实是太低了,但是低的好!不如此怎么能断了那些靠当官求发财的人心思?!”章太炎扇起了白纸扇。“只要粮价不乱涨,一家五口人四两银子足以,就是有更多人,十两亦是足够,再说当官是不要付房租的,中午还有份盒饭,年终还能多发一个月薪饷,只要是居家过日子的人,不可谓不美。”

章太炎是民本主义,工资越低越好。不过杨锐提的工资确实太低了,满清动辄一两万的养廉银不算,便是日本首相的年奉也有一万日元,核算过来是中国丞相的七八倍。虞自勋倒是没管官员拿多少钱,只追问道:“那军队的呢,我是说海军那边是不是也要减薪?”

政府官员可以由法政学校的学生勉强充任,陆军复兴会自己有,但是海军那边可是没有发展什么势力的,便是有也是少数,而且低级军官占的多,所以虞自勋很担心归顺的海军无法接受这样的薪金。但要是更改海军标准,那么陆军自然会有意见,陆军一个少将只有几十两的月饷,海军一个管带,如果按照满清的标准,官奉船奉加起来一年三五千两,骤然减为一年几百两,一会有意见的。

“军队因为兵种还有执勤地点不同,薪饷是会有增加的,但主要是军官加,士兵还是维持在之前的标准,也就是包吃住一到二两一个月。自勋你说的海军那边是要大整顿的。”杨锐看着他,意外的停了一会,才声压抑着气愤道:“其实海军说起来都是一群垃圾,不要也罢。不过那些船还是值钱的,所以为了那些船,还是留下一些人来擦船的好。”

杨锐的话说不出什么味道,不过明显是对海军很不屑。他其是倒不是因为甲午海战的战败,那事情以他这个海军盲是分不清什么的,他对海军的不屑和鄙视因为军情局以及温树德的报告。作战能力、训练水平因为不是海军他不知道,但光看舰队里走私、贪污、排外、抽芙蓉膏这四点,他就可以断定,这是一支比北洋六镇新军还窝囊的军队,而且这些作风已经是一种堂而皇之的状态,只要进入这个体系的人,那就不得不拿钱、不得不贪污、不得不排外,虽然那些有操守的军官为了团结,只是稍微拿一点,但那些老人,则是多多益善。

金瓯舰管带温树德也是因为被福建帮排挤,这个才投诚过来的,而军情局根据他说的情况再去海军核实,报告最终到杨锐这里,只让他看得心凉。这样的风气,还能打战吗?现在里面的管带,居然还有甲午之战里临阵脱逃的吴敬荣,他这样的人都能重新做管带,那可见海军只有人情、只有银子,丝毫没有荣誉感。

徐华封和诸人不同,本是体制内的,大概能猜到杨锐愤怒的来由,便道:“竟成,这水师从建军开始就问题不断,不过里头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拉帮结派。官员船员因为都是马尾船政出来的,所以船上八九成都是福建人,不说英国的琅威理,就是提督丁汝昌都拿他们没办法。整顿是要的,但是没有大决心是没办法整好的。最好还是养着这些人,另外再组一个新舰队,老舰队的人如果能用,那就调到新舰队,不好用,那就让他们留在老舰队。”

徐华封的办法是温和的,但是杨锐却道:“海军每年的花费在三百多万两,真这么养着那还真是便宜他们了,还是等我们接受之后再考核吧,就按照海军操典来考核,不合格的全部滚蛋。这事情就让早前投靠过来金瓯舰的温树德去办,也正好可以让他报一箭之仇。”

杨锐明显是不想息事宁人的,温树德是山东人,本是被福建帮所排斥,他这么一去考核,而且不合格的立即辞退,那可是要立马兵变的。不过其他人都不知道这里面的原委,只当这和陆军一样是正常程序,也就放过这件事情了。

杨锐不想多说海军的事情,既然说到税收那就顺着笔记本里的资料把政府的支出说一说。“支出主要是行政、军费、外债、关局、外交、河工、教育、官业八项,行政定在一亿两;军费,按照复兴军薪饷,虽然将要编练五十个野战师,但旧军的两千九百万两不要全付,旗饷六百万两可以取消,加上海军原有的五百六十八万两和潜艇部队一千万,一年的军费定九千八百万两,比满清满的军费多了一千万两;外债,明年要支付的外债在五千一百一十七万两……”

他话到这里,诸人都是一叹,如果财政收入没有增收,那么五千多万的外债居然要占整个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而且按照之前数据大家也知道,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而是年年都有的事情,比如庚子赔款就要还到1939年。不过他们的一叹并没有让杨锐停顿分毫,这几年他看赔款的数字看的多,早就麻木了。

“……关局也就是海关常关,在五百八十三万两;外交因为没有细算,参照满清的三百一十多万两,定在五百万两;河工,满清的预算是在四百万两,现在我们还没有对全国的河道做全面的普查,只能先定在一千万两;教育,因为现在教师还达不到我们要的三十万规模,所以只有参照满清定的一千二百万两,再加上教育会的六百万两,抛高一些算在两千万两;这些钱加起来有两亿两千八百八十多万。这里还有朱宽肅那边的钱没算进去,除去这些,五亿八千万两能剩下的三亿两左右,这些除了小部分用作技术研发,其他的都是实业投资。”

杨锐终于把一大堆数据念完,然后道:“五亿八千万的税收,即便有农会,也要三年的时间才能达到,今年因为革命造成了动乱,又是在七月举义,估计只能收上来一到两亿的税,要满足今年和明年的花费,只能靠我们的自有资金、满人贪官身上的截收,以及华侨那边的债券,但可以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洋人不借款,我们自己也能挺到明年税收的时候。

现在估计,清查田亩、把所有的盐场合并为中国盐业总公司、建立农村供销社以及专卖体系这几件事将要花三年的时间完成,由此判断12年的税收将在四亿左右,13年可以到达五亿,14年才能走入正轨。这样算的话,要想在欧洲大战前有一个好的实业基础,我们还是要向外借贷,最好能在明年借入一到两亿美元,然后投入到工业上去。13年税收五亿,那我们自己就可以拿出两亿投入到实业,除了实业外再就是一些原料,比如特种钢材、造枪炮的镍……这些要进口的战略资源,现在就要开始囤积。”

杨锐一脑子想着怎么在一战前把中国的工业体系完善并壮大起来。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那么中国准备的时间只有五年,要等16、17年欧洲死人无算、难分胜负的时候,因为战争而造成的涨价才能最高。除了对日之战的五亿战费外,加上借款,14年之前能投入实业的资金估计只有四亿到五亿两左右,最多不会超过六亿。但如果借不到外债,那就只有三亿两最多了。

“竟成,朱宽肅的费用定在多少?”没有人问工业投资的事情,钟观光倒问起了朱宽肅的费用,这个很重要吗?

“一年给他四十万两,再以他的名义花三百六十万两,加起来四百万两。”杨锐很不在乎的道,他现在想和大家讨论的是工业建设,而不是朱宽肅。

四十万两是不多的,毕竟紫禁城那么大,各门各类的人那么多,整个四百万两杨锐是参照后市满清的。钟观光道:“以他的名义花三百六十万两是什么意思?”

“就是……比如,学校里的学生一年发三套衣服,以朱宽肅的名义发一套,让他们这些学生知道自己是受皇恩的,长大了要为国尽忠之类。”杨锐语无伦次,又否定道:“我这个比方打得不好,其实就是那些还信皇上的人,总是要给他们一点好处,比如封爵之后到家乡立牌坊之类。我们对百姓的控制分两种,识字明理、懂得国家是什么的,就宣扬爱国;不识字只知道皇上的,那就宣扬忠君,这算是一国两制吧。朱宽肅那边的话语权也是在我们手里,所以这两者并不矛盾。”

杨锐说的如此直白,诸人都点头放过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之前达成过一致的,没有必要再行讨论。岔开朱宽肅的年金,徐华封终于道:“竟成,这四亿两你准备干些什么?”

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件,杨锐道:“我准备上马五十六个项目,其中煤炭五项、石油一项、电力两项、水泥一项、钢铁两项、有色金属六项、化工八项、机械九项、医药两项、航空一项、轻工四项、医药两项、电子两项、军工六项、船舶两项,再加铁路三项,一共是五十六项。”

“这么多?”徐华封听到有五十六项,也是吓了一跳,不过在想哪里有四亿两,也就是开始捻胡子了,好一会他才道:“现在在国外买机器还是能买到的,但除了机器,还要有人、有技术啊,还有最要紧的是地方,竟成,这些项目你准备建在通化还是沪上?”

“船舶和轻工放在沪上或者沿海靠江的地方,有色金属矿也只能放在各处矿区,但是其他大部分项目都将放在山西。”杨锐合上自己的笔记本道。

“山西?”大家本以为杨锐会放在通化,但没想到却是在山西。

“嗯。山西比沈阳好。”杨锐不想再叫奉天了,“山西煤多铁多总之就是矿多,而且山西票号被我们打击过之后,会很老实,不会出来捣乱,再有就是京汉、正太两条铁路是现成的——不过我们最好要把这两条路给收回来。人的问题早就考虑到了,这两三年教育会已经把投资重点倾向山西,高中生已经有三四万人,还有诸多大学生、留学生,这些就是以后的技术人才。而建设工厂的时候,我们将高薪请洋人过来,签五年合同,等我们的大学生高中生合格了,他们就可以离开了。”

“就怕请来的洋人不好。”徐华封道。杨锐的做法徐华封挑不出什么毛病,他之前也在想工业基地放在哪里好,沪上只有交通、人才,但没有资源是不合适,而通化,那里离日本俄国太近了,现在那里的拖拉机厂和钢铁厂都他都很担心,却想不到杨锐会把工业基地选在山西。

“这样没有问题。从现在开始,军情局还有商业情报机构就会物色相关的人才。而我们的人就在国外招聘,可以按照应聘者提供的信息查证这个人的真实情况,更会亲自测试。反正不会再像以前那般,因为信息不畅、管事不懂,最后被花了钱,请来的人只会混饭吃。”杨锐很是肯定道。“还有实验室那边已经做了一些技术积累,没有洋人教,我们估计也能摸的出来,只是要花更多的时间和银子而已,请洋人只是图块。”

见杨锐都考虑好了,徐华封看了正听着的诸人一眼,笑道:“竟成都运筹好了,那我就按计划走好了。我就是担心我这老头子是不是能做好之后五十六个项目,要是耽误了事情,那就是误国误民了。”

“华封先生,五十六个项目听起来多,但最急迫的也就是化工、钢铁、制药、军工、船舶、铁路这几类,再有就是轴承、锅炉、纺织机械这几个厂比较重要,其他的并不是五年之内一定要建成。真要最要紧也就是二十七项,而且这些很多我们都是有技术储备,要做的无非是工业化或者扩大化而已。”杨锐把五十六个项目的细目递给了徐华封还有王季同、钟观光等人,好让们心里有个数,有什么问题也是可以及时反馈的。

趁着大家看文件的功夫,杨锐便喝茶了,国税局的问题引出了财政收支问题,这个说了半天。另外还有处理满人贪官士绅,以及嘉奖烈士有功人员这两个问题,不说后面的,就说前面的处理满人贪官士绅就很是麻烦,特别是针对士绅的土改方案估计就要谈论好几天。杨锐是想强行征收,然后象征性的给些补偿,而虞自勋几个估计就会选择赎买,让佃户花个二三十年把耕地买回去。

他们的办法放在平时是可以的,但是时间急迫下,杨锐一定要让佃户在短时间之内得到好处。这才能让农会的会员有积极性,建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