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落千丈,不光是商家,即便是那些为日军干活的苦力,都因为日军只发军票而大规模逃亡。满清朝廷终于爱民如子了一回,外务部总理及领班军机大臣奕劻照会日本,请其用日币代替军票,并同时知会各国奉天军票问题,在舆论及和调停大势的背景下,日本于次日宣布横滨正金银行在盛京、辽阳、大连、牛庄等地的出张所下月起办理军票兑换业务,而安东据说也将设立一个正金银行的出张所,负责兑换军票。
闻讯前来的杜亚泉听着张坤讲前次的事情,最后问道,“行健,假军票那么多,要是日本人连真票都不兑换,那百姓不是遭殃了吗?”
“不会的,秋帆兄。当初印票子的时候,我特意交代印刷厂不要印的那么深,那种假军票,图案、纸质都是真的,就是上面颜色印的浅,用力挫几下那色就掉下来了。”张坤早就想好了这些东西。
“哦。”杜亚泉不懂所谓的印的深印的浅,听张坤所说不害及百姓那他就是放心了,不过,“那我们印一场下来不是都亏了啊,那些成本、工资怎么办?”
见杜亚泉又担心票多贻害百姓,又担心自己亏本,张坤脸上笑了起来,说道:“这种印的浅的只是大部分,还有三百万是印的深的,这些日本人分辨不出来。日本人一直在收军票,只有到最后结束的时候,对照印钞数才知道自己把假票也收进来了。这三百多万,减去成本、人工,还是很有些赚头的。”
张坤说罢,杜亚泉便是彻底的放心了,只是杜亚泉放心可张坤却一直是忧心的,军票造假的虽然使得日本军票信誉顿失,但是现在正金银行却要上来了,复兴会钱虽多,但是再多也没用办法跟有国家背景的正金银行比。
“秋帆兄,新来的总督赵尔巽可有关系?”张坤问道,此次杜亚泉来只想看他是不是已经没事了,而张坤要见杜亚泉则是另有他事。
“有一些关系。”张蓉之忘年交黄中慧之父,商部状元黄思永和他还是有些交情的,这个黄思永可是曾经在太平军中做了多年文书的。“行健你待如何?”
“现在日人军票虽毁,但是正金银行却又上来了,我感觉日本人有所图谋,所以……”张坤只想说下去,却被杜亚泉打断了。
“有所图谋?难道是要进攻通化?”杜亚泉惊道,通化这一带都没有俄军,所以日军没有借口进入,只是战事结束和谈开始,日本人便开始四处乱窜了,即使是通化新城都会有日本人要求参观,不过,新城属于私人地盘,护厂队不会放这些日本人进去的。
“不是。不是。”张坤知道杜亚泉误会了。“我说的是钱业之事,日本的这个横滨正金银行已经在牛庄、大连、旅顺、盛京、铁岭、丹东都设了点,现在回收军票又是用正金银行的银行券,他们只是要下一盘大旗啊。”
“那这不是说我们之前做的都无用了吗?”杜亚泉明白他的意思,日本图谋的是金融权。
“这个不是了。日本军票是强制发行的,不收也好收也好,都得拿着。而正金银行是商业机构,之前他们就已经发行了银行券,这银行券是可以兑换成银元的,再说它是日本政府指定的对外贸易银行,负责结汇和对外扩张,不可能倒闭,把那些草纸一样的军票变成正金的银行券,老百姓口袋里的钱算是安稳了,不再试只能买日本货才能把军票花出去。不过,我担心正金银行会借着这次兑换会扩大他的银行券的发行范围,老百姓知道这个能换银子就未必会着急把银行券换出去。”
“难道不能当时就把军票换作银子吗?”
“怎么可能?”张坤笑道,“现在日本大战方止,国内根本就没钱,日俄和谈若是俄国赔款还好,要是不能赔款,那日本可就背上八亿国债了。所以在谈判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正金银行一定会限制银元兑换数额,而在谈判之后,俄国如果没有赔款,国库里假如又没有新债借进来,那问题就很大了。到时候便可以挤兑正金银行了,即使日本会以国家的名义扶持他,可正金的信誉也就垮了。”
“哦。”杜亚泉又是哦的一声,他的工作主要是实业,对于钱业的东西一概不知,他觉得带回去可要好好看看钱业上面的东西,免得只会说“哦”。
“奉天之前有官钱银号,但庚子只是被俄人洗劫一空,前年官钱银号复业,但去年日俄战起,兵灾之后商业萧条、银根甚紧,官钱银号影响力式微,这也是关东银行券可以快速占领辽东山区的原因。现在新总督到,那自然会整顿钱业,若是能把官钱银号接受过来,变之为官督商办、或者官商合办,那对于我们操控东北钱业可有极大的好处,最少,该号发出的纸票能通行东北各地。”张坤把这个问题想了好久了,现在见正金银行有坐大之势,不由得放下谨慎,打算开始推动这件事情的发展。
“若是官督商办还好,若是官商合办那……”杜亚泉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是担心满清忽然来个翻脸不认人。
“不管是官督商办,还是官商合办,这个银号的主导权都要抓在我们手里,以后待借着官皮把各地的关系都熟悉了,那即使是以后满清把我们赶出银号,也无关紧要。只要熟悉了各处的商号、钱庄,关东银行的纸钞也是通行无助的。”
如果将纸钞也是作为一种商品的话,那么商号、钱庄、票号、当铺就是经销商了,这些经销商使什么钱,那最终到百姓手里就是什么钱。关东银行之所以能在安东立足是因为通化铁路公司,但通化铁路公司的铁路只在辽东山林一地。要想把纸钞商品推向全东北,还得靠“经销商”支持,可是现在中国金融业是丛林时代,再小的县政都有自己的钱庄、票号,复兴会不能把铁路修到全东北,但若是借着满清的官威,那就不一样了。张坤是想借鸡生蛋——即使以后满清把关东银行清出局,但只要各地分行的人还在,凭借之前的老关系,关东银行成为东北最大的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第三十二章风潮
张坤的办法确实是好,即便是杜亚泉这种外行人都能感觉到这个办法极为重要,他把张坤的提议记录下来,待等下再把这个构思发给杨锐。不过这时杜亚泉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来了,即杨锐交代的小额助农贷款。
通过资本渗透到农村,用借贷关系把农民和自己捆绑起来,这是当初杨锐订的东北站住脚的基本策略之一,这其实也是关东银行和农资公司开办的原因,张坤作为关东银行的总办能想到的自然是在钱业上自我实力及影响力的扩大,而杨锐作为一个革命者所希望的是银行和农资公司相配合,让所辖地区的百姓富裕起来,当然,这个过程中免不了会有“通化铁路公司就是好”之类的宣传,但是总体来说,百姓是得实惠的。特别是现在的农业,天灾水灾不少,只要有一两次歉收,那百姓就会被高利贷所套住,旧债未偿,新债又起,如此一直到失田失屋,沦为佃农。
杨锐希望的事情,是张坤不希望的,或者说是关东银行不希望的。现在的关东银行就是辽东的中央银行,除了对一些工商业户实业放贷外,他基本的客户就是钱庄,而这些钱庄在各地的分支下面又有一些大小地主、粮店、大车店,这三种人就是高利贷主,他们一般用自身的资本对农户放贷,但每每银钱不够的时候,就会到钱庄告贷,然后再转手加利贷给农户,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是农业从业者,对行业本身很是了解,加之各地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狭小的市场之下,丰收之时他们往往联合起来打压粮价,获得巨利并导致自耕农破产。关东银行要施行助农贷款,那么就会和最下层的地主、粮店、大车店争利,这对于关东银行以后的发展不利。
杜亚泉大致说完杨锐的小额助农贷款,张坤沉思了片刻道,“如果要让关东银行直接介入农村,那各个钱庄的老板对于我们就不会那么客气了。这个先不说,真要要放贷到农村,就要了解农村,现在农资公司那边做的怎么样了?”
“宽甸、怀仁、通化、辑安、临江、兴京、抚顺,还有新移民的地方都做的很好。而辽南要差一些、辽西那边就不太顺利了。”杜亚泉道。辽东是复兴会的老巢,又有军队压阵,还把地主土豪清了一遍,效果最好,辽南借着老张家的关系,也算站住了脚,就是辽西各种势力盘根错节,难以渗入。
光说好张坤是不信的,他要有实在的数据,他道:“那些地区业务员对本区的农户熟悉到什么程度了?”
听到张坤问的这么细,杜亚泉笑了起来,“他们已经对下辖的各村各庄的人丁、田亩、信用、农技、嗜赌程度都编了册,”他拍着张坤的手道:“绝对做的比日本人还细,有好好业务员就在本辖地娶了媳妇,算是在当地落了籍。”
农资公司的模式是一集一店,一店两门市,一门市收粮食收土产,一门市卖种子卖农具。除了门市以外,又按照集市影响范围的大小分区,每一区都有一个业务员,负责卖农资收粮食,这些业务员基本是山东逃荒过来的农民,选用的标准除了可靠之外就是能说会道,他们在忽悠同乡买种子卖粮食的时候,顺便把人家的闺女也忽悠了,算是完成了从无产者到有产者的转变。
张坤对于农资公司的内情不是很清楚,但是听闻杜亚泉说的这么细,他点头道,“好!如果真的对农村了解的这么细,那助农贷款是可以放得,就是……”说到着,张坤也无奈起来,“就是农业本是靠天吃饭的,风险极高,一不小心那就要……”
杜亚泉明白张坤的顾虑,笑着道,“这你就放心了。现在农资公司已经雇了一批洋人,准备在各地建立了气象站和水文站,虽说不能杜绝天灾,但灾前预警还是能做到的,另外像辽东的丝业,市场如美国、法国,产地如意大利、日本,还有江浙、四川、湖广都派了人去收集当地的丝业情报,届时全天下的丝绸销量、蚕茧产量如何我都知道,价高价低、早卖迟卖也是心知肚明。”说到这,杜亚泉叹道,“我现在才知道,种田应该是这样种的,哎!科学种田、紧跟市场,这两个有一个做不好,这农业也就做不好。”
杜亚泉像张坤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农业,在他的描绘里,农业不再是土里刨食的行当,而是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厂,百姓是工人,农资公司是管理者,而关东银行要做的就是提供资金让这个巨大的工厂轰隆隆的运作起来。
“嗯!我明白了。”张坤说道:“不过最后还有一个,就是为了维系住关东银行和各个钱庄的关系,小额助农贷款最好不要用关东银行的名义,最好是能再成立一个农业钱庄,然后用这个钱庄的名义给农户贷款。”
“哈哈。难怪竟成那么看重你,你们都想到一块去了。”杜亚泉笑了起来,“竟成已经把名字都想好了,这个钱庄就叫做农村信用合作钱庄。你负责把从沪上融来的钱放贷给他们就行了,一旦亏损,也是农资公司担着,影响不了你关东银行的声誉。不过还有,你手下那些干将要派几个人过去教教他们,不然等钱庄一开起来,他们那帮泥腿子可是要乱了套的。”
“好,好。秋帆兄,我明日就把人给派过去。”张坤笑道。“不过你给别忘记了官钱银号一事,只要能拿下它,那我们就真的可以自己印钱了。”
张坤和杜亚泉聊的畅快,同在一个城里,日本领事馆诸人聊的却极为憋屈,当然,这并不是完全是因为前段时间的军票一案,而是由关于日俄战争的赔款,在海战结束之后,日俄双方都有意和谈以结束战争,不过,当日本按照国际惯例向罗斯福委婉的提及赔款问题后,该消息被西方媒介所知晓,于是所有的报纸都批评日本人野蛮血腥,一家美国报纸评论道:“日本难道想把人类的鲜血当做讨价还价的工具吗?”甚至有报纸谩骂日本人是“黄色小猴子”,是基督教教徒的敌人。
“竹田君,米国报纸真的这样说我们吗?”冈部三郎的助手田村留着泪问道。
轻轻的谈了口气,竹田君道:“是的。高平阁下参照普法战争的赔款,提出俄国需要向我们支付十三亿卢布的赔款,并且希望罗斯福能在调停的时候提及此点,但是罗斯福只说,他希望只是和平!知道嘛,和平!当初让我们开战的时候,他们说露国是怎么的邪恶,怎么的贪婪,现在我们花了巨大的代价打败了露国,可他们只要和平。我们提出赔偿,他们说‘拿人类的鲜血当作讨价还价的工具’!我们的血,我们的牺牲已经变的毫无价值!我们……”叫竹田的日本人似乎喝的差不多了,“帝国被米畜和白皮猪欺骗了!打下的土地不能吞并,索要赔偿又不支持。帝国啊!几十万玉碎的将士啊!”
情绪太激动了,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