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猛士回明 >

第113章

猛士回明-第113章

小说: 猛士回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铎确实有用骑兵突击扬州军的想法,骑兵还在营地里一动没动,只是做好了出击前的一切准备,若扬州军贸然出了营寨追击或者进城,骑兵就将快速突击,说不定整个局势就会翻转。

    多铎对扬州军会上当也没抱多大希望,他知道扬州军有一种东西可以看得极远,有这种东西,徐州城中的一切他们都看得清清楚楚,所谓埋伏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几万人怎么藏得住?

    直到中午城中物资和步军已经出了徐州城,也没见扬州军追来,多铎命令骑兵也开始撤出徐州。

    其实罗剑很想追击,多铎搜刮徐州一带这么久,携带的物资极多,大队人马行进也是极慢,如果能把这些物资给留下来,当然再好不过。

    只是目前的扬州军只有一师的特种大队装备了六七百支扬州一式步枪,这些步枪在阵地战时,当可发挥大的作用,而在追击战时,一发弹打完了,清军骑兵是不会给机会让你再装第二发。

    这也是目前扬州军还是三个四师抱团作战的主要原因,如果各师都配齐了扬州一式,哪怕是一半,每个师都必须单独作战了。

    想想以后,罗剑放弃了追击的念头。

    下午五点钟左右,清兵终于全部退出了徐州城,很快城里百姓打开了城门。

    高起潜第一次看扬州军作战,清兵撤出徐州直接颠覆了他的认知,在他的记忆中,一二百清兵都敢向明军上万人冲锋,现在徐州城里清兵有**万人,听说满人骑兵都有上万,怎么就不敢跟扬州军野战呢?

    天色已晚,罗剑并没有进入徐州,只派了几百人进城维持秩序,部队继续驻扎在徐州城外。

    吃过晚饭,罗剑一个人到了帐篷外面,思考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满清朝廷竟然主动找南明朝廷和谈,出乎罗剑的意料之外。

    是真如有些史书所说,满清入关并没有夺取全中国之意,难道他们真的准备退回关内?还是满清只是利用和谈让弘光朝廷阻止扬州军的进攻,以此来争取时间?

    罗剑觉得后一种可能性较大,从前面满清朝廷变招之快的情况来看,现在满清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清朝廷并非象以后的清廷一般不思进取,为了争取民心,他们甚至放弃了满人的诸多利益,仅从这一点来看,他们也没有退出中原之意。

    “大都督可在想和谈之事?”阎应元走到罗剑旁边,轻声问道。

    “是啊,满清朝廷到底安的什么心?”罗剑随口问道。

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个钦差有些不一样

    “大都督,依我之见,清廷无非就是为了争取时间罢了,我找高起潜问过了,满清只是同意停止向江西和两广进军,要求进湖南剿灭大顺军,还要求同朝廷合兵剿灭大顺军和大西军,表面上看起来是想仿南宋与大明共处,其真实用意乃是拖延时间。”阎应元说道。

    “哦,还有这些条件?”罗剑问道。

    “听说还要朝廷给满清每年进贡二百万两白银,这也是条件之一。”阎应元说道。

    罗剑一听,每年二百万两白银对南明来说,如果局势稳定下来,确实不算多,这也从另一角度说明满清要南明进贡只是个噱头。

    “大都督,我们扬州也需要时间啊!”阎应元接着说道。

    这个问题罗剑也在思考,满清拖延时间,扬州何尝不需要时间?同样的时间,以扬州的发展速度必然远远超过满清,这点自信罗剑还是有的。

    这次大军北上攻取淮安和徐州,罗剑的本意还是扩大扬州的生存空间,稳定局势,以争取发展的时间,现在满清竟然主动要求和谈,其实也是正中罗剑下怀。

    罗剑对目前扬州军的作战方式很不满意,几个作战师被迫抱团作战,这并非是罗剑当初改动兵制的原意,按罗剑的想法,这几个师都是必须独挡一面的。

    不管清廷是何用意,扬州总算迎来了短暂的和平,这个机会必须把握住了,罗剑心里暗暗想道。

    “丽亨兄,明天你把火炮给二师留上二十门,这些火炮你们炮兵以后可能就用不上了。”罗剑说道。

    “大都督,这是为啥?”阎应元对罗剑的话有些不理解。

    “以后会有更先进的火炮装备你们炮兵,等回扬州后,我再好好给你们上上课,先进的炮兵可不是现在的这种用法。”罗剑笑着说道。

    “真的?大都督,先进的火炮是咋样的?”阎应元眼里露出憧憬的神色。

    “先进的火炮啊,一是用的火药跟现在不一样,一炮能炸一大片,其次方向和高低的调整都是极为方便,摇摇手柄就可以了,再就是打得更远了,十几里地不在话下。”罗剑简单地介绍道。

    “大都督,十几里?这么远?看不见目标怎么打?”阎应元疑惑地问道。

    “这些东西就是回去后我要教你们的,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现在你的炮兵部队文化课学习抓得如何了?”罗剑问道。

    “大都督,这个我们抓得很紧,柳姑娘拿给我们的教材大家都在学呢。”阎应元听罗剑的意思,这新式火炮的使用还得有文化才行呢。

    “嗯,不光是识字,算术和几何都得学,以后炮兵必须要学这些才行,等有空了,我去给你们上课。”罗剑强调说道。

    两人说着话,并没有注意黄得功和几个将领已经悄悄站在两人身后,听着两人说话。

    “大都督,如今我老黄也识得不少字了,咱也是读书人了吧?”黄得功终于憋不住,开始说话了。

    “呵呵,好啊,靖南侯也开始读书了,咱们扬州军大有希望啊!”罗剑笑着说道。

    “瞧大都督这话说得,合着我老黄不读书,扬州军就没希望了?”黄得功也是笑得不行。

    “有一个伟人说过,‘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我希望你们几个都记住了,拿下徐州,咱们扬州军也该歇息一阵子,部队要逐步换装,这期间部队的学习教育可不能放松了,到时候我可要组织考核,要是哪个部队完不成任务,你们几个都要回扬州上学去。”

    “这个也要考核啊?”李成栋惊讶地问道。

    “我决定,你们二师驻防徐州,给你们留二十门火炮,你给我把徐州守好了,部队军纪一点都不能放松!如果有违反军纪的事情,我不找别人,就找你李成栋!没事的时候就好好抓部队的教育训练,到时候我来检查如果不满意,你李成栋也得回扬州跟你儿子一起上学重新学习。”

    李成栋听了抓抓脑袋,想了想说道:“大都督,这你得给我留几个参谋才行,打仗俺老李不怕,这教育训练俺有些发怵。”

    “不会就学,参谋我给你留,你得尊重他们,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有什么问题派人到扬州找我,军中学习的教材我回去后尽快给你们发下来,你也一样要学!”

    “还有一点,徐州的地方官员我们会尽快安排过来,二师驻防徐州,对地方事务一律不准插手,你听明白了没有?”

    “大都督,我明白了,我们二师就是要守好徐州,抓好部队的教育训练,不插手地方事务,可是这样?”李成栋说道。

    罗剑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罗剑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了会,对下步的安排进行了详细部署,给二师留下了足够的粮草物资,四师带二十门火炮仍回凤阳驻防,五师带三十门火炮移防宿迁和淮安。

    军事会议并没有通知高起潜参加,听到开会消息的高起潜跑到会场外面,却被卫兵拦住了,根本不让他进去。

    作为扬州监军的高起潜现在边大都督的面都见不到,这让他感觉十分窝囊,想起崇祯年间,就连孙承宗孙太师都不敢对自己假以辞色,高起潜对罗剑心里可谓是恨到了极点。

    到了下午多铎大军确实已经撤向归德的消息报来,罗剑决定明天一早各师开始行动。

    就在各师准备机动之时,营门卫兵来报,又有钦差来了。

    罗剑听了极为恼火,这朝廷到底要干什么?徐州已经拿下了,难道还要拱手送还给满清不成?

    招手让人把钦差放进来,来的钦差级别并不高,乃是礼部的给事中章正宸。

    章正宸年纪不大,估计也就四十左右,看面相怎么也不象奸滑之人,倒是一脸的正气,罗剑暗暗奇怪。

    “下官恭贺大都督旗开得胜,收复徐州!”章正宸上来并没有宣读圣旨,而是对罗剑躬身施礼,祝贺扬州军大胜。

    罗剑一听,难道朝廷不是让自己撤军的?

    章正宸走到罗剑身边,小声说道:“大都督,下官倒有些话想跟大都督说,不知可否方便?”

    罗剑一听,把章正宸领进了自己的帐篷,章正宸把手里卷着的圣旨甩到了案桌上,二人坐定之后,卫兵倒上茶之后走了出去。

    “大都督,这个差使倒是下官自己要来的,南京城中并不知大都督已经收复了徐州,皇上和马阁部都要大都督撤回扬州,下官觉得这个主意谬误之极,这才主动请了这个差使,想与大都督一谈。”章正宸说道。

    “哦?满清和谈的使者不是已经到了南京,与朝廷开始和谈了吗?”罗剑问道。

    “没有开始谈呢,听说清廷使者要求扬州军停止了攻势以后才肯跟朝廷谈。下官这次来求见大都督,就是想说,千万不能让清廷得逞了。”章正宸说道。

    “那请说说你的看法。”朝廷中还是有小部分人有着比较清醒的头脑,这点罗剑并不奇怪,他只是想听听这位钦差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想法。

    “下官以为清廷和谈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这段时间扬州军攻势太猛,清廷有些吃不住劲了,对付扬州军他们又没有好办法,否则以清兵在两湖两广的攻势而言,怎么肯停下来和谈。”章正宸慢慢说道,显然他经过了深入的思考。

    “那么清廷拖延时间的目的在哪儿呢?下官以为不外有几点,一是寻找对付扬州军的办法,其惧扬州军火器最甚,窃以为想清廷会着力发展火器;二是固其占领区之治理,最近一段时间,清廷虽停止了剃发易服之策略,但各地仍有不少反抗清廷的事情发生,其治下不固,后继也会无力。”

    看着罗剑以鼓励的眼光看着,章正宸接着说道:“而清廷仍然把大顺军和大西军作为其进攻目标,不过仍是蒙蔽朝廷的把戏,可叹皇上和马阁部却看不出来。下官以为目前扬州军攻势如潮,正可乘胜进军山东、河南,切不可因和谈而停止进攻,而让满清有喘息之机。”

    “哦,钦差可知清兵已加强山东防守,其正红旗二万和关宁军五万多人马已经进驻充州?”罗剑问道。

    “这个下官倒是不知。如此说来,扬州军也打算暂时停止攻势了?”章正宸问道。

    “呵呵,把拳头收回来,然后再打出去岂不是更加有力?钦差可是担心扬州的发展比不上清廷?”罗剑笑着问道,对这个钦差罗剑极有好感。

    “这个下官倒不敢妄言,毕竟扬州军目前所辖地域远逊清廷,对南京朝廷又不能指望他们能够有所作为,不扯扬州后腿就算不错。”章正宸说道。

    “钦差对朝廷就如此失望?”罗剑笑着说道。

    “唉,不瞒大都督说,岂止是下官一人,稍有些头脑的,对朝廷均是失望之极。满清朝廷这时候来和谈,其意明白人一看可知,而朝廷上下竟乐不可支,以为可仿南宋偏安一时,让大都督撤军的圣旨一个接一个,岂不是‘十二道金牌追回岳武穆’?”

    “还有南京城里对扬州军打了胜仗无人欢心,反倒满清来了和谈使者,满城皆庆,京城如是,这朝廷岂有救乎?”章正宸说这话时显得激愤之极。

    “羽侯(章正宸字)兄,朝中有你这种想法的人多吗?”罗剑问道。

    “唉,要是有很多人就好了。”章正宸叹了一口气说道。

第一百四十二章 筹划发展大计

    二人的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罗剑对章正宸并不了解,有些话也不好深谈,只是跟他说扬州军绝对不会与清兵妥协,让他放心就是。

    不过从章正宸的谈话中,罗剑感觉他还算思想比较开明,且思路明晰,算是一个不错的人才,遂起了把他挖过来的心思,只是这事得回扬州与史可法商量才行,他对朝中官员可是极为了解。

    被钦差担搁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各师开始向不同方向机动,罗剑也带领一师返回扬州。

    果然不出章正宸所料,一师才回到泗县,朝廷又派了钦差,要求扬州军撤军,此次来的却是宫里太监张成。

    张成见到罗剑,老实地跑到罗剑前面要跪下行礼,被罗剑给拦住了。

    “张公公,你知道我是最不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