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唐-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已经驾崩了,真的驾崩了!”李氏族人说道。
“张绣这厮,总是派人谣言这等消息,他烦不烦?!”李袭志有些愤怒,自从年初,张绣每隔几日就派人进城劝降,说陛下已经驾崩,说是宇文化及弑君。
李袭志压根不信,陛下对宇文化及一家,可谓恩重如山,宇文化及又是一个胆小鬼,怎么可能做出这等事情?
“太守,消息确凿,陛下真的被杀了。以前张绣之言,便是真的!”李氏族人说着,他跪倒在地上,眼中含着泪水:“这一次说出这话的,是一个商人,他昨日带着粮食偷偷潜入城内,以牟取暴利。是他说的,肯定没有错!”
“陛下死了?真的死了?!”李袭志默默念着,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为大隋苦苦支撑,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就是为了陛下,可是陛下竟然死了!
这个消息让他无比震惊,他忽然站起身来,一把抓起族人,道:“那名商人在何处,带我去见他!”
李氏族人急忙点头,带着李袭志朝着府外走去,李袭志跨上已经赢弱不堪的瘦马,在族人的带领下朝着一家客栈走去,进了客栈,李氏族人问着客栈老板,那名商人的所在。
客栈老板这时一指楼上,道:“就是他!”
李袭志抬头望去,那是一个个子不高,肥肥胖胖的中年男子,长着圆脸,蒜头鼻,厚嘴唇,但眼睛却是小小,狡猾的眼珠子不停地转动着,显示出他的确是一个商人。
身高马大的李袭志也不说话,他上前一把抓住了商人,一边走,一边问道:“你住在那间屋子!”
商人没有多大力气,被李袭志一把抓住,挣扎不脱,只得道:“左手第三间!”
李袭志将他带进了房间,李氏族人进来关上了门,李袭志这才看着商人,道:“你是从哪里来?”
“苍梧,我是苍梧人!”商人挣扎着,李袭志依旧抓住了他的衣领。
李袭志松开了手,显得有些焦躁不安:“我听族人说,你在城中散播谣言,说陛下被宇文化及杀死?”
商人脸色一变,道:“这绝对不是谣言,这已经是去年夏日的事情了,天下人尽所皆知,小人犯不着造谣啊!”
李袭志只觉得头嗡地一声响,他急忙扶住了一旁的案几,目光直瞪瞪地看着商人:“这是真的?”
“真的!”商人这时喘过气来,肥胖的脸上带着血色,他十分肯定地道:“苍梧不比始安,始安被张绣围困一年多,消息不通,想必你们不知道。”
“但岭南多处,都知道是宇文化及弑君,杀了陛下!”商人说着,显得义愤填膺的样子,他何等机灵,已经看出这人似乎是忠于大隋的官员,因此急着表明态度,以免被愤怒的此人杀了。
“那么,大隋还有皇帝吗?”良久,喘过气来的李袭志问道。
“有,有的!”商人忙不迭地说道,他竖起了手指,说道:“要说大隋的皇帝嘛,第一个便是当初镇守大兴城的代王,他曾经被先帝封为皇太孙,是大隋的合法继承人。不过他丢了大兴城,在成都建立了一个朝廷,前些日子,听说他屯兵汉中,正要攻打关中,夺回大兴城呢!”
“这第二嘛,便是洛阳的越王,先帝驾崩的消息传开,洛阳的几个大臣,听说叫什么卢楚、元文都的,拥立他做了皇帝。不过我看悬,瓦岗李密打的洛阳灰头土脸,恐怕洛阳保不住。”
商人本来还想说一下感想,但看到李袭志阴沉的脸色,急忙竖起第三根手指:“第三嘛,便是宇文化及拥立的燕王,去年年底北上了,抵达了彭城一带,但不知道为何又回到江都了,听说在江都一带四处抢劫,搞的鸡飞狗跳。”
商人说完,愣愣地看着李袭志。李袭志深深呼吸一口气,问道:“没了?”
“没了!”商人点点头,他忍不住擦了擦汗。
李袭志撑起了身子,他忽然问道:“你是说只有成都朝廷的代王殿下,才是大隋皇帝的合法继承人?”
第239章 死意
商人有些手足无措,他不明白李袭志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咬咬牙,道:“代王殿下是先帝传令天下,人人皆知的皇太孙,我认为他代表的大隋才是正宗的大隋!”
“冯盎也是这样认为吗?”岭南酋长冯盎是冯仆之子,南朝赫赫有名的冼夫人之孙,冼夫人世居岭南,是南梁时期高凉太守冯宝之妻,曾经参与平定侯景之乱,因此认识了陈霸先。
后来陈霸先建立南陈,次年,冯宝死,岭南大乱,冼夫人带着儿子冯仆平定乱局,被陈霸先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后来南陈被隋军灭掉,当时的晋王杨广取出当年冼夫人献给陈霸先的扶南犀杖,证明南陈已亡,冼夫人这才投降了大隋,并帮助隋军稳定了岭南。
文帝得到消息,大喜,加封她为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至今高州仍然有冼太庙,冼夫人因为他的功勋被岭南人称为“岭南圣母”。
冯盎是冼夫人的孙子,虽然身上有岭南俚族的血统,却自幼受到汉化,取字明远,号佳漳,表达他对汉学的崇拜之情。
在仁寿二年,岭南潮、成五州僚人造反。当时冼夫人已故,冯盎亲自前往京师请旨讨伐。左仆射杨素亲自考察他,与他议论敌方形势,冯盎却分析得头头是道。
杨素很为惊叹,说:“想不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物。”于是命冯盎领江岭兵进行讨伐。平乱后,冯盎因公授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
去年,天下大乱之际,他听说萧铣正在攻打岭南,林世弘也对岭南虎视眈眈,出于对故乡的眷念之情,他带着儿子冯智戴逃回岭南,聚集各部落酋长,拥兵马五万,守土防乱,保家卫国。
李袭志自然之道冯盎的种种过去,此时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冯盎的态度决定了他所掌控的岭南该何去何从,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他李袭志如何办。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冯总管依然使用的是大隋旗帜!”商人说道。
李袭志的眼中充满了失落,这等于没有说,不过此人不过是商人,又哪里知道军国大事呢?李袭志带着族人走出了客栈,他的心中充满了失落,陛下果然被宇文狗贼杀死了,而他,将投靠那个朝廷呢?
但无论那个朝廷,离他太远,根本无法解救他的危机,张绣的三万大军就在城外虎视眈眈,随时要将始安郡给一口吞下。被围困了一年多,军心民心都已经非常低落,该怎样才能抵挡张绣的进攻?
李袭志刚刚回到府衙,亲兵禀告着:“太守,张绣又派人来了。”
“直娘贼,又来了!”李袭志心中暗骂一声,他掐指一算,果然距离上次劝降隔了五日。
“让他滚!”李袭志说道,亲兵正要离开,李袭志又突然叫住了他,“等一等,带他来书房见我!”
李袭志回到了书房,片刻之后,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在亲兵带领下进来,这名书生叫陈盛,是张绣的心腹谋士,有三寸不烂之舌。
陈盛进来之后,一拱手,笑着道:“李太守!”陈盛的脸上带着笑意,李袭志肯见他,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让他开口,他就有信心说服李袭志。
李袭志冷冷地看着他,忽然一挥手,道:“来人,将他砍了,首级挂到城头上去!”
陈盛大吃一惊,他正是看出了始安城没有了粮食,说服李袭志应该有很大机会,而且李袭志一向从不杀来使,也就是说性命无碍,这一次,为何不同?
他并不知道李袭志在听到杨广被杀的消息之后,心中悲愤万分,此时在李袭志心中,只有为国捐躯四个大字,陈盛此时出现,刚好撞在了枪头之上。
亲兵也目瞪口呆地看着李袭志,道:“太守!”
“将他砍了,砍了!”李袭志大声的喊道,他眼圈已经红了,不就是为国捐躯吗?有什么害怕?他只恨不能杀死宇文化及这个奸贼,不能为国锄奸。
陈盛这时反应过来,道:“我是齐王派来的,我是齐王派来的!”
“齐王?就算是萧铣派来的,你也要死!”李袭志喝道。
“两国交锋,不斩来使,不斩来使啊!”陈盛又急忙说道,他已经害怕的,今日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了啊!
但此时,面对愤怒的李袭志,面对什么话也不愿意听的李袭志,再是巧舌如簧,再是苏秦张仪转世,也无济于事了。亲兵将陈盛带了下去,很快奉上了人头。
李袭志冷笑一声,亲手抓起了仍然在滴血的头颅,朝着北门跑去。
齐王张绣年约四旬,身材中等,人很结实,他是沔阳郡人,出身低微,没有念过几年书,大字几乎不识一个。他在大业末年参军之后,由于心狠手辣,逐渐升职为校尉,天下大乱之际,他与董景珍、雷世猛等人拥立萧铣为主,因为这份功劳,他升职为齐公,萧铣称帝之后,更是被封为齐王,可谓一步登天。
萧铣派他向南经略岭南,但却被始安郡的李袭志死死挡住,这让他心中不甘。不过,张绣虽然大字不识,但却知道用人,他见李袭志颇有将才之风,自己又打不过他,这才有了招揽李袭志的心思。
陈盛进城已经有了半个多时辰了,虽然还没有消息,却比以前呆的时间更长了。果然是心腹谋士,巧舌如簧啊!或许能说服李袭志也不一定!
张绣想着,脸上忍不住露出了微笑,他知道李袭志在岭南多年,与冯盎、谈殿等人都认识,如果此人投降,冯盎、谈殿等人必定也会来投降,拿下岭南的大功,足有让他在萧梁国有更多的面子,成为萧铣跟前的红人。
这时,一名亲兵匆匆而来,到了张绣跟前,半跪下,道:“齐王,大事不好了!”
“大事不好了?”张绣有些疑惑。
“齐王,李袭志杀了陈军师,将他的人头吊在了城头之上!”亲兵说道。
“什么?!”张绣仿佛一只被烫的猫,忍不住跳了起来,震惊之后,他急忙道:“走,出去看看!”
张绣很快点齐了五千人马,朝着始安城进发,一路上,他赶得很急,陈盛是他的心腹谋士,常常为他出谋划策,是他甚为依仗之人,就这样死了,张绣心疼万分。
一炷香后,张绣快马赶到了始安城外,他凝目瞧去,果然,在北城门,一根高高挂起的杆子上,吊着一颗人头,还不停地转着圈,仿佛还有血滴滴下,似乎刚被杀不久。
当人头转向张绣这边的时候,他的眼睛登时瞪圆了,果然是陈盛,真的是陈盛!该死的李袭志,竟然杀了陈盛,那可是老子的心腹,老子的智囊啊!
张绣的眼睛登时红了,他冷哼一声,道:“来人,召集人马,给老子攻城!”
一名亲兵道:“齐王,此时天色已晚,攻城不易,是不是要等到明天?”
“直娘贼,你这是在教老子吗?!”张绣冷哼一声,手中的马鞭狠狠劈了过去,打在亲兵的脸上,顿时一道红红的印子出现在脸上。亲兵不敢再说话,生恐愤怒的张绣会一刀劈了自己。
另外的士兵听到,应了一声,策马向梁国大营奔去。
此时李袭志正站在城头上,默默的看着这一切,此时的他万念俱灰,想要为国捐躯,追随先帝而去,所以他才将陈盛给杀了。看到齐王张绣在调动兵马,李袭志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半个时辰后,齐王张绣已经将三万兵马尽数提出,阵列于始安城外,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萧梁军点燃了火把,拿在手中,对着始安城虎视眈眈。
三万大军有如一条火龙,将始安城外映照的如同白昼,火光映照在李袭志坚毅的脸上,张绣看见了,就是微微一惊。那是一种决然,一种视死如归,就像陈盛曾经给他说过的,什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李氏族人默默地陪在李袭志的身边,此时他也感到了李袭志心中的死意,只能叹息一声,他不想死,可是在这个时候,他还有选择吗?
李袭志此时已经冷静了下来,他苦笑着摇头,当初的冲动可能换回来的是张绣的报复,说不定他会屠城。冲动不好,不好啊!李袭志看着族人,道:“你后悔吗?”
李氏族人默默摇头,他知道杨广的死在李袭志的心中造成了多么大的伤,这个时候,既然已经无法选择,他就没有必要再伤李袭志的心。
“只是可惜了,我对不起着满城的百姓啊!”李袭志说道,摇摇头。
李氏族人摇摇头,道:“城中百姓也是多亏了李太守,这才得以保全,不然当初恐怕就会被曹武彻、林世弘屠城了!”尤其是曹武彻,此人生性暴烈,喜欢屠城,去年被萧铣抓住杀了,也算除了一个祸害。
李袭志苦笑一声,道:“如果我用我的生命,去换取满城百姓的存活,你觉得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