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意志-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也存在着地域间竞争关系,尤其在诸如资源分配的问题上,这给了国防部的文官体系‘插’手的机会,也带来了很多麻烦。现在陆军参谋长位置空缺,这几乎使得辛格一跃成为了三军司令,很多年前,这样的权势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但是现在,他能够感受到的知识如坐针毡。
“罗尔上尉不会让我失望的,他是我们最好的飞行员。”辛格站在办公室的尼赫鲁画像前,自言自语起来。新式的米格29正在换装当中,这些飞机原来属于海军,战争迫使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几个月来他在军界捅下的篓子够多的了,人事上的和物资分配上的,海军的陆军的,多得他他不敢一一罗列。如果战争胜利,这一切问题都会烟消云散,几年后他还可能以国家英雄的身份成为卡汗后,人民党的新一任总理候选提名人。但是如果失败的话,这个后果他不敢想象。
办公室主管‘阴’沉着脸快步走了进来,看来又带来了新的坏消息,辛格不由自主地想向转身退却,无意中看到面‘色’‘阴’郁的尼赫鲁正俯瞰着他。
“北面糟了。”卢贾德纳罕小声说道,“今天夜里他们发动了七次空袭,摧毁了我们最‘精’锐的榴弹炮营,新到的天空导弹阵地也遭到了重创,还有第七山地师的一个团部被巴基斯坦f16轰炸了一遍。巴基斯坦陆军在伊斯兰堡外围发起了一次反击,打死了我们120人。”
“三叉戟中队的反击怎么样?”
“现在知道损失一架战机,战果么,可能有一架,也可能没有。我们的2名飞行员还在搜寻中。已经查明,不是罗尔上尉的飞机。”
“怎么会这样?”辛格恼火地大喊起来。他此刻真的羡慕总理可以一头栽到,那样可以短暂地避开无穷无尽的压力,而他却不能这么做。
“梅内亚姆不停地发电报要求更多的战斗机支援。他已经开始收缩列城附近的防线了。另外,他明天可能会转移到集团军司令部,有参谋告诉他,那里的地下掩体更坚固些。”
“简直是个胆小鬼。南边呢?”
“第一装甲师在吉尔吉特山区遭遇了中国人的一支王牌装甲部队拦截,斯潘加的进展很慢,他……也要求空军派出更多的战斗机,立即夺取制空权。他说,他的坦克一旦冲出山区,就可能面临敌人空军的屠杀。”
“我在战前一直认为我们的作战飞机
足够了,现在看起来还远远不够。看起来我们在南北两个战场都让中国空军占据上风了。”
“是的,陆军的将军们都遭遇到了敌人空军的麻烦。”
“有没有什么好消息?”
“查拉比上尉的特种部队,在苏莱曼山区攻克了一个关键‘性’的山谷,摧毁了敌人的几部监视雷达,相信就是之前为地空导弹补充盲区的雷达。我觉得意义重大。”卢贾德纳罕说道。
“值得这么给予这样的评价吗?”
“是的,美国人正在提供中国预警机在阿富汗边境的活动信息。他们的航线很单调,理论上我们可能击落他们的预警机,但是必须压缩他们的预警时间,三倍音速中队一直在研究这个计划,利用山脉的掩护,在白天进行一次偷袭,现在航线上的钉子被拔掉了。”
“很好,”辛格向窗外眺望,东方的天际已经发白。他现在别无他法,只有赌一赌运气了。
吉尔吉特山区西侧。王镇北的指挥车隐藏在了一条河谷内,山头上警戒的地空导弹搜索雷达正在不停地旋转着,另一座山头上如墙一般的相控阵雷达只对准了大致东方,并没有开机。王镇北的指挥部,并没有重兵把守,尽管他离着敌人前锋只有20几公里,但是附近只部署了很少的步兵,看不到一辆坦克。对他而言,真正的威胁来自天空,他的指挥由几辆天线林立的指挥车构成,很容易被敌人潜藏在山区的的侦察部队,用被动的手段探测到,所以他必须经常‘性’地转移,他的指挥部直属营有一半的车辆随时都在山区寻找新的指挥所位置。
一架无人机带回了新的信息,印度陆军第一装甲师正在组织新的反扑,他们似乎找到了新的进攻路线。王镇北研究这支部队很久了,他发现这个师的坦克进攻比较迟疑,当中国飞机从头上飞过时,会显得惊慌失措,显然不算是一支很有战术素养的军队。
第一装甲师假装从正面攻击,但是有大约一个连的t72正偷偷绕行过来,他们以为自己的行动非常的隐蔽,但是王镇北此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他立即指派了一个坦克排连同一个机械化步兵连,在敌人的必经之路上进行拦截。虽然他的兵力大大少于对手,但是信息战的优势使得他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保持一个方向上的火力优势。
吉尔吉特山没有苏莱曼山脉那么高耸陡峭,对巴基斯坦的防御来说,一直是一处薄弱地带。占领了卡拉奇的印度军队,很自然地选择了从南方绕行吉尔吉特山区向西,较之强行穿越苏莱曼山区更为容易些。现在与这支部队的正面碰撞已经不可避免。
战争一直以来都是在追求不公正的对抗。这支装甲兵教导部队,十年来一直在荒山戈壁,太行山深处‘摸’索数字化战争的可能形态。较为普遍的结论是,在高强度的电子干扰和地形阻碍的情况下,坦克的车际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至少不像飞机的数据链系统那么的有用。必要的时候还必须依靠火力和装甲进行各自为战的搏杀;不过当时课题研究时假象的对手并不是印度,而现在的情况比假设的情况要好不少,至少敌人对无人机的反应很迟钝。王镇北的指挥部只是通过几架侦察/中继无人机就对在数千平方公里内的所有部队进行了掌控。大部分车长,也可以通过在战斗室右侧的显示器上,看到附近战友的位置和信息,甚至炮口的指向,当然最有利的一点是,这些坦克可以切换到无人机视野,这使得中国坦克兵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脱离低矮的视野,从空中观察周围的形势。车际信息系统的覆盖的范围并不大,时常受制于地形,但是好在王镇北手上的车辆并不多,他可以灵活地调配无人机位置来构建这个系统。
“先别急,一切等我的命令。”张高成说道,他担心炮手会在敌人一‘露’头后,就心急下手,毕竟炮手能够看到的敌人信息没有他多。“各车组迅速到达我指定的区域,你们太慢了,别等那些磨磨蹭蹭的步兵战车。”他对其余几辆车的行进速度不太满意。在起伏地带行驶抢占地利,一直是155号的强项。
张高成随时都知道友邻的位置,但是出于习惯他还是走到座舱下看了一眼潜望镜,那两辆车已经慢吞吞地到达了侧翼,而敌人应该还在一公里外,这样他可以安静地等待敌人
304 战争实践
尾随的步兵战车停在了400米开外,扛着反坦克武器的步兵开始攀山抢占制高点。一名步兵连长照例爬上坦克,在舱盖上敲了敲,张高成探出头来,将专为步坦协同保障使用的4号通讯盒内的csck——2型通话器‘交’给了连长。
连长正想说什么,前方传来了隆隆的坦克发动机轰鸣声——敌人眼看就要到了。
“你们最好先别打,坦克‘交’给我们,你们重点提防步兵。”张高成嘱咐道,他最怕步兵手痒‘弄’‘乱’了他的伏击计划。无人机的视频里并没有敌人步兵出现,所以他希望步兵最好不要开火;在步坦协同时,作为坦克排的排长,他甚至可以有限地指挥军衔高于他的步兵军官。
“好的,我们等你们先开火。”连长很勉强地同意了张高成的建议。
重新钻进炮塔,张高成将通讯盒的电缆连接到旋钮外部甚高频通话,他又提醒了一下后面半公里的步兵战车,让他们也不要轻举妄动。现在他的这辆155号战车,几乎成为了指挥中心,除了集中了大部分的战场信息,还连接着外部步兵的单兵通话手机,以及步兵战车的vhf车载电台的单工通话,这些脱离数据链的通讯都无法连接保密和调频单元,王镇北一直提醒他必须谨慎使用。当然张高成可以打赌,附近的印度士兵没人听得懂中文。这支为‘摸’索新战法而存在的‘精’锐部队,长时间经受了各种形式的信息战训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有显‘露’出丝毫的手忙脚‘乱’,即使张高成实际上只是一名排长,此刻他控制的单位实际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排的规模。几年前,在中**队内这种新式的战法仍然是一种纸面上的设想,即使像林怀生这样的传统陆军参谋人员也从不相信,信息可能取代火力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不过在这次战争中,这种战法终于小范围地在地面部队得到了实践,至于信息优势能否使得一个排顺利地抵挡住一个连的进攻?至少王镇北和张高成这两个人心里是有底的。
实际上王镇北一直在通过巴情报人员偷听印度军队的通讯,他已经‘摸’到了印度陆军信息化建设还相当落后,重要依据就是部队的保密纪律并不强,步兵之间通常只用浅显的暗语联络,而且这些通讯好像经常会被己方的电子战飞机干扰。
“火炮装表。”张高成说道,“我们得等他们全部‘露’头了,才打!”
“老张,你现在怎么这么变得罗嗦?”炮手徐广林笑道。
“昨天我听说机场上有一名巴基斯坦车长在3个月内击毁了30多辆坦克。”
张高成的回答有些答非所问,让炮手深感莫名其妙。
“也你认为他会构成竞争?”
“已经不会了,他的战绩不会增加了。”
车长的话没怎么说明白,不过敌人快进入视野了,炮长决定暂时放下了疑问,专心调炮。
火炮慢慢指向了前方12点钟,那是敌人可能出现的区域。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行进中的敌人很难从不稳的观察设备中先发现这里的坦克(印度t72没有稳像观察系统)
紧张地等待过后,光学瞄准镜内,一根摇晃着的炮管出现了,这是第一辆印度坦克,它从山后面钻了出来,这辆t72上‘插’满了树枝,但是炮管的伪装比较草率,显然没有张高成的准备充分。它大约以一档速度小心行驶,距离约再750米外。可以看到,坦克的天线上挂着黄‘色’的小旗子,但是并不是一辆指挥型坦克。
125毫米火炮的垂直方向电液伺服系统,发出嘶嘶的响声,微微地调整着角度。“沉住气。”
“明白。”
炮长双手手握着‘操’纵台的握把,感觉到手上出了不少汗,在他的视野内,偷偷‘摸’‘摸’行驶的敌人正在加速,大概是在庆幸,转过了一个危山脚而没有遭到当头一‘棒’。
不够沉着的伏击者,容易打草惊蛇,不过张高成显然不在此列。他的视线甚至离开了第一辆坦克转到了后面,等着那辆他期盼的指挥型坦克。
印度t72驶出了50米,第二辆坦克慢慢地出现了。
“160你负责第一辆。”张高成小声说道。好像怕敌人可能听到他说什么一样。
随即,炮长瞄准镜内,出现了车长指引的新的目标。炮手向左转动控制台,放弃了瞄准。155号炮塔开始平滑地向左转动。他没有转太大角度,‘操’纵台内控制电路根据转动角度发出连续的积分信号,然后经炮控箱输出合适的电压,来控制炮塔的转速,缓慢的转动是为了避免对面的敌人可能看到树林里不正常的摆动,敌人坦克手一定正在警惕地观察着前方,所以一切都必须十分地小心。
“放过第二辆。”车长接着说道。“我总觉得,那个巴基斯坦人能击毁这么多的目标,一定是靠着运气和装甲,也许他走运冲进了一个卡车纵队,捞到了不少战绩,不过,这可不是我们得风格。”
瞄准仪后面,炮长不耐烦地微微一笑,他知道老张有一些军人特有的自恋,总难免想贬低别人的战绩,好在这一点他可以理解。
“我们打第三辆?”
“不,继续等我的命令。”
第三第四辆坦克也缓缓地转过了山脚,敌人
显然已经从紧张状态放松了下来,可以看到第4辆车的车长把头也伸了出来,也许到下一个转弯前,他们都不会太担心伏击了。可惜,张高成想要的最重要的目标并没有出现。
“准备‘射’击下一辆出现的坦克。”他说道。
“好。”
此时第一辆坦克已经开到了距离伏击阵地300米的地方,离最近的步兵小组只有100米远。125毫米炮管下面,蓄着胡子印度驾驶员,正左右转头,大概想在树林里找到一条现成的路,如果他们是按照地图制定进攻计划的,这条小路确实李理应存在,不过实际上早就被灌木隐没了。
张高成深深的洗了一口气,等待着战斗打响。他曾经在太行山里做过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