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毒妇从良记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12-19正文完结) >

第187章

毒妇从良记 作者:帘卷朱楼(起点vip2013-12-19正文完结)-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静倒也机灵,立马循声望来,看到沈秋君正睁眼看着自己,不由欢快叫道:“夫人,您醒了?”

    沈秋君心中充满了疑问,小声问道:“这是在那里,我们怎么会在这里?你母亲他们呢?”

    杨静乖巧地说道:“我母亲说我以后就是夫人的丫头了,她让我好好伺候夫人。她还在京城,我是要随夫人一同离京的。”

    许是方才转头过猛,沈秋君只觉得头发昏,闭了眼稍歇息了一下,这时她发觉自己手脚能动弹了,尝试着起身,杨静见状,忙上前搀扶,沈秋君这才得以软绵绵地靠着车身坐起。

    杨静又转身倒了杯热茶,递给沈秋君,沈秋君接过来没敢喝,只是放在鼻下轻嗅,一边暗暗打量着四周。

    杨静见沈秋君有些精神了,这才撩起车窗,对着外面笑道:“于爷爷,夫人醒了,老先生说的还真准呢。”

    马车随之停了下来,不一会儿便听一个花老的声音传来:“于某见过夫人。”

    随着车帘掀开,一个脸上有多道刀痕目光锐利的老人便出现在沈秋君的眼前。

    沈秋君不动生色地看着前眼的人,虽然她没见过这个人,不过沈秋君已经猜到这人必是六皇子背后的那位于叔,看样子自己已经出了京城。

    沈秋君不由心里生六皇子的气,难道自己仅是一个可同甘不能共苦的女人吗?

    果然,于叔开口道:“于某是奉六爷之命,送夫人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还请夫人不要惊慌。”

    于叔说罢,见沈秋君面沉如水,便笑着对杨静说道:“你先去找宗哥哥玩吧,我有些话要对夫人说。”

    杨静看了一眼沈秋君,见沈秋君没什么表示,便乖乖由于叔抱下车来,一时去了。

    于叔自怀中掏出一个匣子来,笑道:“夫人冰雪聪明,想来此时也能猜出个大概,我也就不多嘴了,这是六爷让我交给您的。”说罢,把匣子放在沈秋君的面前,便放下车帘,退到一边。

    沈秋君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取过匣子,打开来看,只见里面孤零零地躺着一枚玉佩,正是那日六皇子声言要留作后手的那块玉佩。

    沈秋君把玉佩取来放在一旁,把匣子里外细看了数遍,终未见有只字片语,不由暗骂道:“这个天杀狠命的,怎的如此绝情,连一个字都舍不得留下。”

    沈秋君不甘心,想了想,便叫过于叔来,请他车上坐了,直言问道:“六爷可有话要你捎带的?”

    于叔摇头,沈秋君又问:“那他是怎么吩咐你的?”

    于叔说道:“得了大事成功的消息后,我就会护送夫人回京,如果京城之事不顺,到时夫人要守要改嫁都随您的心意,那些银子就当是夫人的嫁妆,我们不可干涉,也不要想着为他报仇,只须护您一生周全就算对得起和他主仆一场的情份了。”

    于叔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道:“其实这也是小老儿欠您的。当年如果不是小老儿乱出主意,也不会让您陷入危境之中。如今拿这条命来保护您,也是该当的,只是心中却不免有些心疼六爷。”

    “其实当日离京时,我也曾劝过六爷,不防带个哥儿一同出城,也好为他留一滴血脉,也让您后半生有靠。但六爷却道:王府平白少个哥儿,必会引人注意的,反会影响您的离京。当日容妃曾嫁了两家,害得他一生悲苦,他不希望将来他的孩子也如他一般命苦,更不希望您重蹈容妃的覆辙。”

    沈秋君不耐烦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我有些累了。”

    于叔还想为六皇子再说几句好话的,见此只得不甘愿地下了车。

    沈秋君合了眼,暗自苦笑,这个庄承荣一辈子都改不了他的小心眼,因为担心夺位之事失败,自己会因为命格被杀,所以才在事前把自己送出京城,可又不甘心自己把他忘记另嫁他人,这才不留一字给自己,却又借着于叔的口,说得那样凄楚可怜,惹人心疼。

    其实就算他不这样算计,难道自己就会忘了他和孩子,带着他给的银子,快快乐乐地嫁给他人?

    沈秋君心中早就打定了主意,当日既然约定来生再续前缘,如果他真有什么不测,自己也不会苟活的,上天入地她都会陪着他的。

    日落西山,于叔便寻了处落脚之地,沈秋君由杨静服侍着慢慢挪动腿脚,她已经得知自己这样昏昏沉沉了三日了,幸好每日有辛老先生配的汤药灌下,身体虽略有些虚弱,却没太损伤身子,不过离着京城却是越来越远,沈秋君心中暗叹,不管以后的事情会怎样,在这样紧张重要的时刻,她没有陪在丈夫孩子的身边,绝对是她一生无可弥补的遗憾。

    等到晚饭时分,辛老先生和辛继宗一同前来拜见沈秋君。

正文 第二七八章 蛊毒之术

    看到辛老先生及其曾孙,倒着实让沈秋君吃了一惊。

    雪柳把年少的女儿送来给沈秋君当丫头,除了想延续和沈秋君的主仆情谊外,却不免私心想着如果谋划之事失败,至少可以救女儿一命。

    但是辛家完全没有必要掺和进来,虽然辛家也曾依附过六皇子,但随着六皇子按着约定,帮他们化解了与仇家的恩怨后,现在他祖孙二人凭着高超的医术,已经完全在京城立了足。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他家也因此与不少世家有了交情,到时真有什么事,顶多破财消灾,却还不到要与自己一起逃亡的地步,相反,他这一走,如果将来被查出来,倒是坐实了他也是六皇子的人了。

    辛老先生见过的世面多了去了,一看沈秋君的神情便知她心中的疑惑,于是便上前请罪道:“我虽不似老于他们是六爷的心腹的,但六爷对我一家恩重如山,现在也是我报答六爷的时候了,所以还请夫人务必要相信我的忠心。说来惭愧,当日迷昏夫人的药也是我配制的,这几日为免节外生枝,故一直未救夫人醒来,如今夫人醒来,身子虚弱的很,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尽力为夫人调养身体,想来不出半个月,夫人的身体便能完全恢复。”

    沈秋君此时还能说些什么,只得笑道:“以后就劳了老先生了。”

    沈秋君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心反而平静下来,并不吵着回京。

    一来她知道,老于他们都是庄承荣的心腹,在王府里她虽说一不二,但在老于他们面前,尤其是在这个紧要关头。她的话在庄承荣的命令之下,是一点分量也没有的。

    再来就是,虽然她极想和丈夫孩子一起面对将要到来的风风雨雨,却也知道事情行到这里,该做的准备都已经做好,只等着时机成熟,她便是回去,除了安定家人,在实质上却没有多大的作用。

    相反,如今的一切必是庄承荣早就规划好了的。如果她逼着老于他们贸然回京,没有完全严密的计划,反倒更易在行程中暴露自己的行踪。到时庄承荣在京城所做的一切掩饰便成了笑话。

    到那时就算太子仍被蒙在鼓中,贤王必不会善罢甘休,到时不仅会打乱庄承荣的计划,自己若再有个好歹,乱了他的心神。一着不慎,功败垂成,倒反害了自己一家子。

    夫妻共同面对一切,也并不一定非得时刻守在一起,只要一心,隔了天涯地角亦是咫尺之间。既然帮不上什么忙,那就尽力不给他添麻烦吧,至于找庄承荣算账一事。以后有的是机会。

    最初于叔他们出京那几日,一行人是日夜兼程赶路,如今为了沈秋君的身子着想,便晓行夜宿,尽量留出点时间让沈秋君恢复身子。

    看着沈秋君天天没事人似的。每天安安静静,与平时无二。倒让于叔心里直犯嘀咕。

    他知道六皇子夫妻之间的感情极为深厚,本来他还担心沈秋君知道真相后,会吵闹着回京,与家人一同并肩作战,故为防生出变故,在最初几天一直要求辛老先生给沈秋君用药,倒是辛老先生担心太伤身子,这才在确定已远离了京城后,便急忙停了药。

    可如今随着离京城越来越远,沈秋君看起来反而更沉得住气,她便是不思夫妻之情,只凭母子的心有所系,也不该是如此的表现。

    凡事反常即为妖,于叔再也忍不住了,忙和辛老先生说起他的担心来:“我看夫人的意思,只怕是如果六爷他们遭了不测,她也不会独活的,如果真那样,我们岂不是要失信于六爷了?”

    辛老先生叹道:“六爷也是个痴的,难道活着就一定比死了幸福?何况是在家人都死绝了的情况下,每活一天,就是一天的煎熬。”

    于叔是亲自参与过辛老先生的过往的,知道他这是触景生情了,便忙笑道:“活着总是能有一丝希望的,当年您老是个什么惨况就不必说了,如今看到曾孙,以前的煎熬也算是值得了。”

    辛老先生便笑道:“有了一丝希望自然就有动力活下去,你还担心什么?”

    于叔皱眉道:“可是女子毕竟不同于男子!我怕她别再和六爷一个性子,视感情重于生命。”

    辛老先生见状,点头道:“也罢,我们也该和夫人谈谈了。”

    等到夜间投宿,沈秋君见辛老先生和于叔一同来见她,知道必是有些话要说的,便请他们坐下,自己倒先提议道:“我看咱们近来行路似是慢了些,如今也不知何时会起动乱,还是快些赶路要紧,早早到了目的地,也好让爷放心,免得分了他的精力,吃亏的还是我们。”

    于叔忙道:“夫人不用担心行程的事情,这是在六爷的算计之内的,他会尽力拖上两三个月,以便确保我们到达安全地带。”

    沈秋君点头,然后看着他二人,静等他们开口。

    辛于二人互看了一眼,辛老先生便轻咳一声,说道:“夫人想来对前些年那位人称‘送子观音’的巫医还有些印象吧。”

    沈秋君便笑道:“就是那个木先生吧,我如何不记得。”出嫁多时被她当众指出尚是处子之身,这般尴尬的事情要想忘记,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辛老先生便又说道:“当年她曾让夫人难堪,故前几个月六爷捉到想要杀了她,后来她为活命,提出以一件物什来换自家性命,六爷考虑再三,便同意了那笔交易。”

    沈秋君暗道,她就知道庄承荣不会因为自己的求情就轻易放过木先生的,不过她倒真是好奇,什么物件竟可以吸引得庄承荣可以妥协地放弃了报复。

    辛老先生继续说道:“说起来,这个巫医倒真是有些本事,她是苗疆人,懂得一些蛊毒之术,她愿意拿出她精心培育了十几年的蛊虫,来换取自己的性命。”

    沈秋君倒也曾听父亲提起过苗疆的蛊毒之事,便忙问道:“那蛊虫有何用处?”

    辛老先生便答道:“那是一母二子蛊,可以养在人身体里以为宿主,而且这种蛊种在身上,平日里看不出什么异样,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害,相反母蛊宿主还会因此百毒不侵,只是如果母蛊宿主死亡,那么子蛊所在的宿主亦会死亡。”

    沈秋君闻言,不由双眼一亮,如果将子蛊种在太子和贤王身上,再将母蛊随意种在一个死囚身上,这天下岂不就太平了,不过他二人平日里身边防范很严,想来不太好找那种机会。

    于叔看着沈秋君摇头插嘴道:“据说母蛊宿主一死,子蛊宿主就会在一个时辰内死得很难看,到时必会被人看出破绽来的,如果太子与贤王骤然死去,六爷却无事,不管是不是他做下的,皇上都不会饶过他的,反而会便宜其他皇子。”

    沈秋君也笑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一时又疑惑道:“老先生今日特特说了一通,这与我有何关系呢?”

    于叔便道:“六爷已经寻了机会,分别将那两个子蛊种在贤王与太子身上了……”

    沈秋君面上一喜,如果真是如辛老先生所言,母蛊宿主不会受损害,那么如果种在庄承荣的身上,他与太子贤王之争,岂不是立于不败之地?

    却不想此时于叔话锋一转,说道:“现在母蛊已经被辛老带出来了,六爷说道:为了夫人将来的安全起见,如果六爷兵败后,这个母蛊是要种在您的身上的。这样无论他们谁上位,为了活命,都不敢对您轻举妄动的,夫人也请放心,为确保那母蛊对夫人的身体没有影响,辛老会一直跟在您身边的,将来宗哥儿也会接过手来的。这也是六爷的一片良苦用心。”

    确实是够用心良苦的,沈秋君暗叹,这样一来,就算他二人忌惮自己牝鸡司晨的命格,将来捉到自己,为了他们自己的性命也必会留自己一条性命的。

    不过,显然庄承荣太小看自己了,如果他真兵败的话,她定会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救他们父子的,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