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神雕之大元国师 >

第225章

神雕之大元国师-第225章

小说: 神雕之大元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峨眉派站稳脚跟,成长起来。
    忽必烈闻言至此,脸上却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只是目光含笑,一言不发地望着帐外。然而包括萧遥,没有任何一个人注意到了从他眼角处一划而过的那道冷芒。

第四百三十八章 布局(七)猜忌生(下)
    第四百三十八章布局(七)猜忌生(下)
    对于自己的这个想法,其实萧遥心中还是颇有几分信心的,而这份信心,不止来源于上次忽必烈同意调拨两百高手,让杨过组成所谓的“飞剑门”,去将江湖上本打算守株待兔的帮派尽数引出,随后一举歼灭,还包括一直以来,忽必烈对自己的言听计从。
    招贤馆虽说是忽必烈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但一来忽必烈推崇汉化,对于宋朝的各种文化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与接触,涉足武林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其他像以个人名义进行通商、广泛笼络中原有识之士等事情,如今也都做得颇具规模;二来他志存高远,始终将灭亡宋朝作为己任,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无论将来情况如何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军事力量才是根本中的根本,因此招贤馆中高手虽多,算得上是一支十分精锐的力量,可放眼全局来看,却也不过只是忽必烈手中一颗普通的棋子,并无什么特殊之处。正因为这些原因,萧遥才对自己能够成功从忽必烈手中,借到这股势力夯实自己的基础充满了信心。
    然而,当萧遥话已出口,再去察言观色,揣摩忽必烈的反应时,多年来早已磨练出的本能却让他心中暗暗生出了一丝不安之意。他发现忽必烈虽然面带微笑,似乎跟平常一样是胸有成竹的模样,可现在身上自然而然散发出的气势,却不再像以前那般亲和,而是仿佛隐隐有了一种抗拒的力量,一种令人疏远的感觉。
    沉默半晌,忽必烈终于开口了,但他说出的话却并非跟以前那样,对萧遥所提的条件尽数满足,而是用一种听不出感情的语气问道:“现在你组建了这些门派,那么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萧遥一听此言,心中顿时明白了过来,恐怕这一次,忽必烈再不会像以前那样对待自己了。可他虽然察觉到了问题,但一时之间,却也弄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里做得不够到位,才令忽必烈对自己一改常态。不过现在事到临头,萧遥也只能见招拆招。
    他心思急转,略一思忖后说道:“大哥,全真教已灭,这便等于是中原武林的一棵遮荫大树轰然倒塌,而如今江湖中各帮派明争暗斗,厮杀不绝。咱们蒙古军队所遭遇到的抵抗势力较之以前,力度有了明显的减弱,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至于小弟建立六大派的目的,那是为了以后着想。毕竟,江湖中的纷争就算再激烈,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打到最后,总会有一个势力力挫群雄,成为人人敬服,至少是再也无法抗衡的存在。而这样的存在,咱们若是放任自流的话,迟早有一天,他们还是会取代今日全真教的地位,成为号令天下,莫敢不尊的武林盟主。”
    “到了那个时候,咱们之前所做的一切,不就都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吗?所以,与其将这样的大好机会拱手让与他人,还不如咱们自己争取,借助六大派的势力,彻底将中原武林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一来,咱们不仅少了一个心腹大患,以后再也不必担心江湖中人作乱,反而还多了一大助力,可以继续壮大招贤馆的势力,岂非一举两得?”
    萧遥在说着这些话的同时,也在一直暗中观察着忽必烈的脸色,然而,他见忽必烈听完之后,却还是和刚才一样,并没有太多表示,一颗心顿时吊了起来,情知今日之事,恐怕要另起事端了。
    果然,忽必烈沉吟一阵后,才缓缓说道:“关于中原武林的事情,你其实不必如此上心。咱们蒙古铁骑纵横东西,所向披靡,几时又怕过了那些乡野村夫?他们无非都是些跳梁小丑而已,掀不起什么风浪的。至于那什么六大派,也完全不用这么兴师动众。”
    顿了一下后,忽必烈脸色却渐渐沉了下来,冷声道:“大哥知道你是一片好意,但也不可将敌人看得太高,却将自己看得太低了。这些年来,你跟着我征战四方,难道还不知道咱们草原勇士的厉害吗?”
    萧遥见忽必烈面色不虞,语气也是越来越严厉,虽然有心辩驳,但也只得先顺从道:“大哥教训的是。”
    忽必烈冷哼一声,站起身来,走到帐中一面铜镜前,似是自言自语道:“如今,大宋的半壁江山都已经落入了咱们的手中,就在刚才,临安皇帝还派了使者来想要跟我求和,我没有答应。为什么要答应?我孛儿只斤忽必烈戎马半生,不就是想要开疆扩土,成就一番霸业吗?若是他们送一些礼物来给我,我就可以放弃这个目标,那我这些年来,活得还有什么意义?”
    说到这里,他忽然一个翻身,抽出了身旁卫士腰携的短剑,朝面前那面铜镜上用力一挥,顿时一阵金铁交鸣之声响起,随之还有刺耳的刺啦啦的响声笼罩耳畔,只眨眼间功夫,铜镜便应声而断,却是被忽必烈斩为了两段。
    “现在的大宋便如此镜,我只需稍一用力就可拿下,又有何可惧?”
    说到这里,他已是言辞冷厉,转而望向萧遥道:“至于你刚才说的那些,依我看,完全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像是之前,你告诉我全真教不听话,我不是立刻就给了你五万兵马,让你不费吹灰之力地便剿灭了他;还有你说担心以后什么江湖作乱,那也是杞人忧天。这些年来,大仗小杖我打过不下百场,什么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没见过,又岂会怕了那些乌合之众?我本以为,你经过这次之后,就会改一改你身上的江湖习气,明白只有手握军权,只有手下的兵马越多,才越能有成就的道理,可你现在将心思都放在搞什么六大派上,真是让我太失望了。”
    “想要名垂青史,就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就!”
    “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
    说完了这些后,忽必烈随手一掷,将手中短剑扔在地上,看也不看萧遥一眼,转身便走出了帐篷。
    闻言至此,萧遥已是彻底明白了过来,原来问题并未出在自己身上,而是出在了忽必烈的身上。此时,他忽然想起了这些年来,那个四处征战,浴血拼杀,因听到捷报连传时可以豪迈大笑,粗犷不羁的忽必烈,再想起当初因为机缘巧合,第一次见到的那个谦逊有礼,宛若书生的忽必烈,两相对比之下,他终于猛然发觉,一个人的改变,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望着如今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忽必烈走出帐篷的背影,再回想起他刚才说的那番话,萧遥忽然感到了一丝难言的悲哀。
    这些年来,他选择在忽必烈身边鞍前马后,为的便是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有足够的力量,为天下所有正在受苦的黎民百姓送去一丝生的希望,帮助他们不再因为**的统治和压迫,尝尽人间所有劫难,而最终促使他做出决定,帮助忽必烈灭亡宋朝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本以为,当忽必烈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也就是苦难苍生能够翻身,迎来新生活的一天。可现在,看着这个被权利与**完全充斥了内心,只顾自己“开疆扩土”“名垂青史”而早已偏离了当初本心的忽必烈,萧遥心中一时间当真如五味杂陈,诸般情感实在难以言说。

第四百三十九章 布局(八)归隐武当(大结局)
    第四百三十九章布局(八)归隐武当(大结局)
    从忽必烈的帐篷中走出后,萧遥怅然若失,然见此时正值黄昏,天边落日西斜,红霞晚照,说不出的灿烂美丽。他站在原地,一时间竟看得呆了。
    随后的半个月内,忽必烈率军,相继攻陷了京西北路、淮南西路与江南东路等地诸多的军事重镇,并连克宋军精锐数万人。由于数年之前,就在萧遥陪同忽必烈一同到草原上觐见蒙哥可汗之后不久,蒙哥便在征战合州之时,受宋军的流矢所伤,最终死于蒙古军中,而正在鄂州与宋军交战的忽必烈则立刻返回北方草原,与阿里不哥等人争夺汗位。当时萧遥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等他从少林归来后,也知道忽必烈成功地争得了汗位。现在,眼见宋朝大势已去,忽必烈再也按捺不住,经过一番精密的筹备后,终于在中原建国,国号为元。萧遥则成功取代金轮法王,受封大元国师,一时间位极人臣,其地位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时,宋朝的统治已进入瘫痪状态,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各地百姓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唯有元军的铁骑却是越战越猛,千里中原遍地狼烟,数不尽的烽火连城,似是燃烧着宋朝最后的气运。而忽必烈则视宋民疾苦如无物,沿途不仅肆意掠夺烧杀,还强征壮丁,所过之处,直如人间地狱。
    对于这些事情,萧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于是连番劝阻,以一人之力,竭力阻止着忽必烈的此种恶行。这样的行为固然为那些难民换得了一时安宁,但也终于招致了忽必烈的厌弃与反感。
    一月之后,当元军攻克军事重镇安庆和池州,兵锋直指建康,蒙古全军上下都在欢庆胜利之时,忽必烈却忽然宣布,将萧遥从前线调离,保留国师之职另派他用,并收回兵权,主帅位置由阿术顶替,而其他重要的职位也都渐渐换成了蒙古人担任。虽然表面上看来,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调动,但实际上,萧遥自己心中却十分明白,这是忽必烈终于嫌自己碍手碍脚,将自己打入冷宫的开始。没有兵权在手,从今以后,自己在忽必烈面前,再也没有了能与之讨价还价的本钱,也永远失去了原本打算造福天下难民的能耐。
    一切都结束了。
    在萧遥被贬一个月后,常州沦陷,元军在城内进行了大屠杀。听闻此讯,萧遥不顾自身安危,硬闯中军大帐,想要劝阻忽必烈行此残暴之事,却被忽必烈派卫士拿住,并当场杖责一百。忽必烈手下的那些将领们见萧遥失势,原本纷纷建议,说此人本就是汉人出身,如今暗中通敌,罪该当斩,只有阿术念及昔日情谊,挺身建言,终于说动了忽必烈,才算是保住了萧遥的一条性命。
    此事之后,萧遥终于心灰意冷,意识到如今的忽必烈,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都是无法再改变的了。思虑再三,他终于定下决心,向忽必烈辞去了国师之位。忽必烈原本并不同意,但他见萧遥明显已是心如死灰,便也不再拦阻,放任而去。至此,萧遥终于离开了忽必烈,但同时,他也与自己一直坚持到现在的梦想背道而驰,渐行渐远了。
    其实,先前当他下定决心向忽必烈进言时,便早已想到了种种后果,也想到了到头来,自己可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他仍是执意去做,只因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因此世间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事情。若是倒在了为理想而拼搏的路上,那也不失为一道绚烂的风景。
    离开蒙古营中,萧遥心无旁骛,径直朝着武当山而去。由于他对这个结果早有准备,因此也早就做了安排,虽然在朝堂之上渐渐失势,但他在中原武林中的威望却是越来越高,而这中间,自然少不了崆峒、昆仑、少林、峨眉还有华山派的功劳。萧遥虽然没从忽必烈手中借到招贤馆的力量,可他另辟蹊径,将手中的九阴真经、九阳神功等从各处搜集而来的绝世武学,尽数传授给公孙绿萼、杨过、朱子柳和完颜萍等人,再让他们慎选传人,教授给派中弟子。如此一来,这几派的弟子实力便明显高于寻常武林帮派,再加上有萧遥暗中策应,出谋划策,是以几派的势力都发展得很快,当现在萧遥走上武当山时,五大派的势力已是遍布江湖,罕逢敌手。
    而走上武当山时,萧遥的心境与以前也是大有不同。其实,他早就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等自己功成身退的那一天,便带着在这异世中相逢的所有红颜知己隐居武当,再也不问世事,终日逍遥快活,也尝一尝神仙伴侣的滋味,可是现在,虽然现实情况与设想中的并不一致,比如洪凌波与李莫愁失落江湖,任凭萧遥如何打探,也找不到二人的丝毫踪迹,可她们又不可能像原著那般,双双殒命于绝情谷中,因此萧遥也只能猜测,或许是因为前番江湖大乱,二人终于难以自保。思及此处,想起当年三人在山中平台上相处时的点点滴滴,萧遥扼叹之余,也只能空自神伤。
    至于小龙女,她如今长居大兴城中,萧遥倒是可以将她带上武当山,今生今世陪在自己的身边。而想起当年在古墓中初见小龙女时,误将她认作是穿越前的红颜知己时若溪时的激动与欢欣,萧遥会心一笑,心中最后的那个疙瘩也瞬间解开了。毕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