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第二部南海鬼谷-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林振文看后也吓了一跳,问道:“父亲,这是什么生物?居然这么大?”
林教授说:“按你的描述,这个巨大的怪物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远古巨型章鱼的近亲‘奥特瓦’类,英文名叫ArchaeaOttoia,也就是这图片上的东西。这种生于大海最深处的奥特瓦类常常是海员最害怕的,虽然绝大多数海员一生中都见不到它的模样。它们在幽暗的海里神出鬼没,不仅仅身体庞大,胃口也惊人,一次吞噬千百人不成问题,它只吸食猎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是个名副其实的‘吸血鬼’。”
田寻说:“没错!我呆的那艘船上原本有十几具尸体,都被那怪物给生生吞掉了,过后还吐出那些尸体的骨头,还都是带着血肉的,十分恶心。”
林教授点点头:“是的,这种巨型软体动物叫声很像牛,长得像章鱼,生有多只粗壮而灵活的触腕,每个触腕末端都有口,它像蛇一样将抓到的猎物囫囵吞下。身体表面分泌一种粘稠的物质,起润滑剂的作用,使其行动更迅捷。它们并不是将猎物撕碎吃掉,而是将其体内的液体物质活活吸走,最后再把骨髓吸干。”
依凡不禁打了个寒噤,说:“太可怕了!世界上居然有这种恐怖的东西!”
林教授对她说:“这种怪物也很有意思,据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它的体型不过只有铅笔头大小,而在两万米深处的奥特瓦可以将一头鲸鱼吞掉,姜虎在南海遇到的那个,我估计至少是身处在三万米以下最深海底的奥特瓦类,海中生物就是这样,越深的地方,生物的体型就越巨大,因为海水深处有极强的水压,体型小的生物根本无法在几万个水压下生存,长时间的自然进化,使得深海里的生物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由于人们现在还很难潜到几万米深的海底,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的深海生物,我们都不认识。”
姜虎心有余悸地说:“原来是这样,那我见到的那个奥什么瓦,还是个难逢的家伙呢!不过,现在一提那怪物来,我这浑身就发抖,今天早上在碣石村看到渔民捕到了一些小章鱼,都把我吓得够呛,可能是落下病根,今后我是再也不敢吃鱿鱼了。”大家都大笑起来。
林振文问:“父亲,那荒岛上的很多生物大陆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
林教授说:“虽然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可这地球上仍有很多神秘的东西我们并不了解,尤其是原始森林、海上孤岛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很可能存在着史前未灭绝的生物,你们到的那个荒岛,其实就是一个史前的生物乐园,地图上是找不到的,那些巨型的生物可能是基因变异的个体,如蝗虫、跳蚤、蟾蜍和蚊子等。尤其那种巨鸟,我知道在大约5500万年前,有一种古老的鸟类叫巨型不飞鸟,英文名称是DiatrymaGigantean,这种不会飞翔的史前巨鸟站起来有两米多高,在北美和西欧的恐龙灭绝之后,这种不飞鸟就成了最凶残的捕食者,它们奔跑速度能达到时速七十公里,甚至能够捕猎现代马的祖先。”
田寻等人听了都吓得心惊肉跳,林振文笑着说:“田兄弟,你们三人的福气太厚了,居然能从那种地方逃命出来,实在令人佩服!”
小培抢着说:“还有我呢,我也有福气!”
林教授骂道:“还福气?我一看到你就有气!”小培向他扮了个鬼脸。
忽然,依凡想起了在荒岛上发现的日军工事,于是向林教授提起,姜虎也说:“那个军事基地规模不大,营房也很少,按理说那种荒岛没什么可发展的价值,连起落飞机都没条件,真不知道修那种基地有什么用。”
林教授说:“有可能是日军在东南亚战场上的中转站,太平洋战争时整个亚洲都是日本的战场,到处都有日军基地,那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田寻说:“后来我们在小孤岛上发现了一艘德军的军舰残骸,从里面的信息推断,应该是叫做‘提尔皮斯号’,而在日军基地的一份日文文件上也提到过这个提尔皮斯号,他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
“哦,有这样的事?那文件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依凡努力地回忆那文件内容,说:“我记得好像是:提尔皮斯号舰运送武器到基地,务必妥善安置、不得损坏,违令者处死。另有物理学家几名,请完成天皇的任务,让大东亚圣战圆满达成山下奉文,1942年2月12日。”
林振文问道:“山下奉文是日本的将军吗?”
林教授说:“这个山下奉文我太熟悉了,他在太平洋战争中曾任菲律宾方面军的总司令,大将军衔,在东南亚搜刮了无数金银珠宝,后来都藏在菲律宾的碧瑶大山里,战后被军事法庭绞死,那些珠宝在八十年代被一些美国人都挖了去,真是可惜。”
林振文说:“德国的军舰给日本人会运输什么呢?应该是军火吧?”
林教授说:“德国和日本在二战时同属轴心国,但还从没听说过德国要往日本送军火,因为德国战争物资一向缺乏,后期希特勒的战败也与这个原因有关。”
依凡说:“那会运送什么呢?”
田寻说:“对这件事,我忽然有了种大胆的想法。”
众人都问:“什么想法?”
田寻说:“我以前看过一些资料,上面说纳粹德国在二战时曾经也秘密研制过原子弹,可因为没有制造重水的机器导致失败;而日本也有过类似的研究,但日本国矿藏缺乏而没有原料铀元素,所以最后也没有成功。我的推测是这样:会不会是德国和日本曾经秘密达成过某种协议:德国向日本提供铀,而日本给德国重水,这样两国就都可以造出原子弹了,一举改变战局!”
这番话令在座的人都惊讶不已,林振文说:“田兄弟,你总是能说出有创造性的观点,但推测只限于推测,这个观点是否能站得住脚?”
田寻说:“当然只是推测,但我也有些根据。比如说,那篇文件里说过:提尔皮斯号舰运送武器到基地,务必妥善安置、不得损坏,违令者处死。另有物理学家几名……这句话就有很多可疑之处,如果是常规武器,也没有必要补充什么‘必妥善安置、不得损坏’之类的话,更谈不上‘违令者处死’了,除非这种武器很特殊,也很稀少;再者说派了四名物理学家有什么用?战争中研究武器的人叫兵器专家,而只有研究核武器才用得上物理学家,这也令人生疑。”
林教授对他的话很感兴趣,说:“有道理,继续说!”
田寻接着说道:“我们在工事的地下仓库里曾经看到一扇铁门,上面涂有黑黄双色的斜向条纹,还有辐射警告标志,这就是铁证了。”
林教授奇道;“哦,有这种事?那你进去看了吗,里面有什么东西?”
田寻笑着说:“林教授,我虽然也很好奇,但毕竟化学元素辐射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我们没有冒险进去看。”
林教授尴尬地笑了笑,说:“对对,是我老糊涂了,哈哈!”
忽然姜虎说:“对了,我和丘立三去那个藏宝洞时,就发现在财宝附近有很多身着日式军服的骷髅和日本枪支,那军服都腐朽了,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林教授一拍桌子把大伙吓了一跳,他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大家不明就里,都看着林教授。
林教授说:“德国把铀运给了小日本,日本人就在那鬼岛上建了个秘密基地,因为研究原子弹不需要很多军队,所以那基地规模很小,而且用物理学家。可那些日本人发现了岛上的藏宝洞,于是就冒险进洞去寻宝,结果出了岔错,都被毒蛇给咬死了。1942年6月美国中途岛战胜,从那之后日本失去了东南亚海面的主动权,也就无法继续派人前往荒岛,那些铀原料在地下仓库中天长日久泄露出来,结果岛上的生物发生了个体变异、变得很大,也就是你们所见到的那些动植物种类了。”
听了林教授的推理,大家都面面相觑,惊奇万分。
田寻激动地说:“您推理得太有道理了,我完全相信!”
忽然依凡惊叫起来,说:“哎呀,我们都喝过那岛上的水,吃过岛上的浆果和椰子,那我们会不会也被辐射了啊?”
田寻和姜虎也紧张起来,小培更是大叫:“爸爸,我也喝过水呀,怎么办?我可不要变得那么大,多难看啊!”
林振文也紧张地看着林教授,林教授却哈哈大笑,说:“这个你们不用担心。像铀这些元素在泄露之后,很快会被动、植物所吸收,一般在数年之后就不会有什么影响了,比如美国的原子弹试验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岛,当时造成了很多居民生病。现在几十年过去了,岛上的人和动植物又都恢复了正常,其血液基因中也没有变异成分。”
依凡说:“可如果那些原料并不是当时就泄露,而是在最近几年才泄露的呢?我们都喝过那岛上的水,岂不是很危险?”
林教授说:“动物的变异不会那么快,至少也得10年以上,再说,即使水和食物中受过辐射,只饮用一两次也是无关紧要的,你们只在岛上呆过两天,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体。”
小培吐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还好了,不用担心自己变成大象……”
大家都笑了,林教授打了她脑袋一下,笑着说:“你这个臭丫头,我真是拿你没办法。”
姜虎说:“林教授,为什么受了辐射的动物都会变大,而不是变小呢?”
林教授说:“这取决于铀元素的特性,铀的特性是裂变而不是聚变,所以被辐射的生物也会产生DNA裂变行为,于是就变大了,这在比基尼岛上也有过例子。”
田寻又问:“如果说德军给日本运过核原料,那日本是不是也应该给德军送点什么,历史有记载吗?”
林教授说:“这事在史料上有过记载,1942年2月的一天,德军满载着重水的一艘船在挪威海附近被美国特工炸沉,因此希特勒也就没制成原子弹。很多战争学家都认为,那些重水就是日本给提供的。”
姜虎说:“太幸运了!幸亏这两个好战国的计划都失败了,要不然,现在的世界格局还指不定是什么样子呢。”
田寻说:“这趟南海之行真是冒险非常,不过也大开了眼界。”
林教授说:“南中国海域在世界上也是个谜,里面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东西。据说南中国海最深的地方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把珠穆朗玛峰装里头,连山尖都露不出来。”
姜虎说:“林教授,那我们在海上遇到的那艘鬼船又是怎么回事?”
林教授说:“这种幽灵船,几十年来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报导,尤其是北欧国家如挪威、冰岛、芬兰等,我不是物理学家,这种现象我不好解释,以我个人看法,可能是地球上的某一时空在一瞬间发生了扭曲,进入了另一个平行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能只是几秒种,而从空间出来时,地球上却已过了十几年,南中国海上经常会有强烈的闪电风暴,也许正是这种闪电,增加了空间扭曲的可能性。”
田寻说:“记得我小时候看过一些科技画报,说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法队在山上行军,经过一团云雾后就再也没出来,上千人就这么没了,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吧!幸好没让我碰上。”
大家又聊了会,依凡忽然问道:“林教授,我们抓到的那个丘立三,他偷了您什么文物?”
林教授脸色稍变,随即又恢复平静,他说:“那文物其实也不是太值钱,但那是我家传几代的东西,我一直视如珍宝,所以我必须要想办法将它追回来,但又不想惊动警方,因为那样只能让盗贼尽快出手,如果被卖到了国外,那就不只是我个人的损失,同时也是国家的损失。依凡小姐是《西安日报》的记者,这次南海之行你也冒了很多险,我林之扬非常感谢,但我有个请求,就是不希望依凡小姐把此事见诸报端,以免打草惊蛇,不知道可不可以?”
依凡说:“这个就请林教授放心,我是不会向社里通报的,追回国家的文物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为了这个,我们冒的险也值了。”
林教授非常感动,他说:“依凡小姐真是女中巾帼,令我等须眉汗颜啊!不知道依凡小姐和田寻是怎么相识的?”
依凡说:“田寻在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叫《天国宝藏》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所以社里派我到沈阳专程给他做专访,是这么认识的。”
林教授“哦”了声。
忽然,小培大声说:“喂,那天在我家里你说是来采访我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