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主三国 >

第78章

女主三国-第78章

小说: 女主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白疃喟敫鍪背健S辛苏飧龅首印V灰型净疃疃柑於济晃侍狻U飧龅首樱砭潜咚淙换够嶙觯淌奔淠诳峙鲁椴怀隹绽础K裕艋岫颐且槭峦瓿芍螅魑凰牡首泳妥约捍厝ナ褂谩

    “今天的会议,文职官吏较多,占到了十二人。并不是我重文轻武啊。排除临时观摩的蔡大家和琰妹,文职官吏十人。其中的辛、满、毛、刘、郭五人,虽是文职,却负责武事。真正的文职官吏,实际上只有邹、钟、梁、杜、胡五人。好了,闲话就不扯了。我们开始议事。

    “今日所议之事,不针对具体的小事。乃是对领地发展的大方向作一个规划。总体来说,分为政军两个方面。下面,我们请辛毗辛佐治先生汇报一下领地的政事。有请。”

    ……

    辛毗干咳了两声,道:“领地自泽坤得毛城县令以来,经营黑山数年,得民三百万;占并州三郡,得民百余万;占河东,有民近五十万;新近又得青州移民四十余万,总计民众五百余万。

    “在这五百余万民众之中,由于青州移民尚未充分发挥生产能力。致使产粮人口仅为四百万。领地去年粮食总产量为三十三万万斤,按产粮的四百万民众平均,人均年产粮八百斤,人均年耗粮三百斤,人均税赋三百斤,人均余粮二百斤。年总税粮十二万万斤。

    “十二万万斤税粮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这样想。士兵耗粮,比百姓多一点,人均年耗粮四百斤。五十万士兵,年耗粮两万万斤。十二万万斤粮食,可以养兵三百万。

    “我们现有的库存粮食总计四十万万斤。按五百万人口,人均耗粮三百斤。年总耗粮十五万万斤计算,这就是说,完全不生产,五百万民众能吃将近三年的时间。

    “巨额的粮食储备,是领地的主要政绩。但领地在行政方面存在着多般不足。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高级官吏。以至于各县政出多门,在水利等多方面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这个问题,将随着钟、梁、杜、胡四位大才的加盟而消失。好了,政事就说完了。”

    ……

    众人一阵唏嘘。田润道:“关于政事,大家有什么要说的,请大声说出来。不要怕。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哪知,田润这么一说,现场反而变得鸦鹊无声。

    冷场了,就不好了。于是田润问蔡邕道:“蔡大家见多识广,还望不吝赐教啊。”蔡邕道:“官、吏,皆事君者也。然官,以冖覆众,有治众之意。吏,丈内之口,只管自身。老夫虽事君,然则与事官之吏无异。故老夫专精于学,不通于政。不过,听佐治之言,民有三年之粮,仿佛太平盛事一般。老夫以为,其中或有虚假。盼泽坤详察。”

    “哦,四十万万斤存粮确凿无疑。在座的……”田润扫视了一下众人,“就张郃张儁乂、蔡大家跟琰妹没看过。就最近这几天,我亲自带三位去看。好了,大家还有没有要说的?”等了一会儿,见确实没人说话,便道:“既然没有,那就让我来说。

    “五百万人口四百万产粮,实际上是四百六十万人口四百万产粮。这个产粮人口的比例。我认为高了。我倒不嫌粮食多。但是,我们的百姓在吃饱之后,为什么不能吃得好一点呢?因此,我们的农作物应该尽量多样化。官府在这方面应该拿出一些办法,鼓励百姓,种植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我们的商业现在属于军制,接下来如果找到精于商业之人,可以单列出来。让集市上的价格,去吸引百姓调整种植的方向。

    “接下来有几项任命。在任命之前,还得给大家说个事儿。王越昨天回来了,然后又出去办事了。这次,王越上京,除了敦请蔡大家父女之外,有一个使命就是向天子上表。我军曾经在虎牢关、汜水关阻截关东诸侯,此事董贼已知。在董贼众叛亲离的时候,我方抢先上表,向长安的天子表示效忠,董贼欣喜若狂。对于我军所请之封任,几乎全部批准。圣旨已下,我方得到了并州、冀州、青州三州自州牧至县令所有官职的任命,得到了司隶河东、幽州北平两郡自太守自县令所有官职的任命。

    “圣旨我就不念了。上面官员的名字,是我们的人。我们只是占个位子。真实的情况跟圣旨是有一定差距的。下面,我任命,邹靖邹立安任河东郡太守,胡质胡文德任并州刺吏,黑山山中诸城设黑山郡,郡治在长治,由梁习梁子虞担任太守。辛毗继续总管军需。大家有没有意见?”

    ……

    毛玠问道:“圣旨的任命,跟真实不一致,当指占位之人。玠想知道泽坤你的官职在圣旨上是怎么说的。”田润答道:“哦,就封了个车骑将军,太尉,总督并州、冀州、青州三州。”

    刘晔问道:“泽坤刚才说,几乎全部批准。晔想知道没有批准的是什么。”田润回答:“是幽州牧。这事儿,蔡大家知道原委。”蔡邕道:“现任幽州牧刘虞刘伯安,襄贲励德,维城燕北;仁能洽下,忠以卫国。声名太盛。董贼不敢撤销其职。故此未准。”

    邹靖问:“适才的任命都是针对文职的。而且地方也分配完了。世季和伯侯呢?难道让他俩做并州属郡的郡守?”田润道:“他俩一东一西。钟会钟世季打理西面,杜畿杜伯侯治理东方。只不过那地方现在还不是我们的领地。”

    接下来又没人说话了。田润稍微等了一下,又道:“鉴于好几位官吏到我领地不久的情况,我再补充几句。

    “我们的官吏,需要做到的,不是与民无扰。不扰民,这是最基本的。但是我们还得为百姓多做点事。因此,我们的官府,对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要负责。要大兴水利,多多修建塘、堰、库蓄水,把旱地变成高产田,让民众告别‘等雨栽秧,望天保苗’的窘况。

    “要培育种子,辟地试种,择优推广。把一年一熟,变成一年两熟或三熟。同时,还要向百姓学习。学习种田能手的好办法,再去教会其他的百姓。要根据农时,适时地指导百姓勤耕间种,有效杀虫。在一些高山密林及土壤贫瘠地区,可以推广种植了当归、贝母等药材,尽可能地改善百姓的生活。

    “不要一当官什么都不做。等百姓来告状就审审案子,甚至屈打成招。关于审案的事情,要尽快地分离出来,另找一套人马。让我们的官吏从案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民生。百姓富了,我们就富了。

    “好了,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蔡大家呢?”田润说着,顺便望了蔡邕一眼。却见蔡邕脑门青筋暴跳,神色异常激动,不由得大吃一惊。众人都注意地望着田润,见田润表情,又转而看向蔡邕。

    不仅田润问到了,而且众人的目光都射过来了,蔡邕该说话了。

第二卷 第110章 裁军增力

    第110章 裁军增力

    蔡邕道:“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老夫饱阅廷议,不料今日方知,何为仁政。适令服骨叡圣,懿德震耀。适德秉道之枢,政暇民豫。适会动履规绳,猗欤明哲。是必以道德民,泽零年丰,允钟厥醇,天临保汉。”

    田润听得头都大了,几乎完全不知道蔡邕说的是什么,但又不得不回应两句。于是道:“蔡大家谬赞也。润姓田,田入百家姓,故润自己也是百姓。润性粗卑,没有学问,好多伦音妙语,都是听不懂的。润定发奋努力,勤学勤勉,以不负大家的厚望。”

    田润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这些话是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当即回过头来便道:“大家暂时没什么要说的了吧?”只停一雯,就续道,“中场休息。各位可以起身走动走动。”又转向蔡琰这边:“妹妹,跟我来。”

    走到一边之后,田润问:“刚才我们所议之事,你是不是觉得很枯燥。如果觉得闷的话,后面就不用听了。”蔡琰道:“没有。我都能听懂。”田润道:“那倒是。你当然能听懂。不过你爸的话,很多我就听不懂了。他学问太高了,引经据典的,我都不知道说的是啥。”蔡琰道:“你应该能猜到,他是在夸你呐。”

    田润问:“你会不会骑马?”蔡琰答道:“不会。不过我很快就能学会的。”田润又问:“你还弹琴吹笛么?”蔡琰道:“偶尔为之。”田润道:“我这儿有个了不起的匠人,等忙过这段时间之后,我可以叫他做几样乐器,都是前所未见的。到时候就有得乐了。”

    蔡琰问:“那什么赵云赵子龙,我咋没看见哪?”田润道:“王越不是又走了嘛,这一趟就是去带赵云的。赵云如今名声不显,估计难入伯父之法眼。所以婚事暂且缓提。假以时日,妹妹将会知道那赵云是多么的了不起。还好,妹妹现在才十七。等三年,也才二十。”

    蔡琰道:“十七八岁的姑娘不嫁人,恐不容于世俗。不如姐姐安排我到军中。那就算我没法出嫁了。”田润道:“这事容易。”

    ……

    休息了一阵子,田润和蔡琰又回到桌旁坐下。众人一看,也都陆续走了过来,按前面坐过的位置就座。此时,女兵们已经将众人的茶水换过了。

    “坐这凳子,众位感觉如何,”田润问。“是不是一点都不疲惫?”毛玠道:“小东西有大用场啊,真不知泽坤是怎么想出来的。”田润正想推说是马钧想的,一转念又觉不对。推到马钧身上,迟早会穿帮的。于是道:“那是因为我在青州龚景那儿坐过。”

    辛毗道:“接下来,该议军事了吧。”田润点了点头。辛毗续道,“那我就不客气了。还是我先来向众位作一个汇报。

    “我军,原有三十万众。占领并州、河东之后,驻守各县,用兵三万。雁门边关驻兵两万士兵;毛城东关及县城、东壶关用兵一万。看守并州俘虏用兵一万,虎牢汜水两关用兵一万。余骑兵两万和机动步兵二十万。

    “此后,因鲜卑、乌桓袭扰云中、九原,匈奴陈兵朔方、上郡,雁门两万兵调至云中平叛,雁门关另外增兵五万。河西向晋阳告急。又在解良、平阳、南关、文水等汾河沿岸驻兵十万。余步军五万、骑兵两万。如今,原上党、定襄、河东、雁门共八万俘虏士兵已经改编完毕,汜水、虎牢两关士兵也已全部撤回,加上原来看押俘虏的士兵,又得机动步兵十万。

    “现在我们的总兵力为三十八万。驻守并州、河东各县,用兵三万。毛城东关及县城、东壶关用兵一万。雁门五万,云中平叛两万,汾河陈兵十万。机动步军十五万,骑兵两万。

    “此外,新近移民的青州百姓约有十万人愿意当兵。但新兵的招募迟迟未得到泽坤的首肯,故此拖延至今。兵力分布的情况暂且汇报到此。先看各位有没有什么意见。”

    ……

    张郃得田润特别礼遇,报效心切,因道:“内者量吾谋臣,外者极吾兵力。今冀州韩馥引狼入室,冀州易主。而我军又有冀州牧之任命,当兴义师,重新夺回冀州。为此,应急募新兵,给予操练。某不才,愿事操练之职。”

    “儁乂说得不对,”田润道,“走题了啊。儁乂主要说的是战略问题。这问题缓议。此时先议兵力及其分布。从儁乂的发言中,取其片断,我认为儁乂的意见,就相当于主张迅速扩充兵力。儁乂你看如何?”张郃道:“惭愧,末将初次与会,不知规矩,还望泽坤勿怪。”田润道:“早就说过不会怪罪的了,不用再次重复。”

    张扬道:“我是个粗人。没啥见识。不过,我附议张儁乂的意见,认为应当扩军。”满宠亦道:“我也附议。前面佐治曾经汇报,年税粮食十二万万斤,可养兵三百万。值此多事之秋,自三十八万增兵至五十万,当无疑义。”

    接下来又没有人说话了。田润道:“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看来是没有的了。大家都认为应该扩军的了。既然是圆桌,既然我说过。要尽量抛却身份地位,那么,当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我们将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形成决议。但是,既然是议事,在陈述意见的同时,必然可以陈述其理由。在座的各位,不仅需要知道分歧的意见本身,也需要知道分歧意见的理由。那样,才有利于作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判断。我们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才有了意义。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个人的意见与各位相左。我认为应该裁军。就提出意见来说,我只有一个人。裁军的意见应该服从于扩军的意见。就身份而言,以我为主,扩军的意见又应该服从于裁军的意见。但是我不希望这样。下面,我将陈述裁军的理由。大家在得知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