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后宅那些事儿 >

第69章

后宅那些事儿-第69章

小说: 后宅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时这些文官虽然互掐的很有劲,但面对李永祥都生出了同仇敌忾的心里,一个个联合起来写弹劾,那奏折就像雪花般的飘进了皇宫,可建文帝竟没有丝毫反应。是,没有反应,既没说他们对,又没说他们不对,那些奏折就像石落大海连个水花都没激起来。后来还是当时的内阁首辅被下面群众怂恿的没办法,进宫去问了。

建文帝笑笑回了一句:“他有这个资本。”

一句话说的当时的首辅熄了火,来的时候他带了一肚子的话,但建文帝的态度告诉他,说这些都没有用。也的确如此,没过几天李永祥就连升三级,一下成了东海舰队的副统领。

此后李永祥不仅打的日本年年进贡——是真进贡,当朝太祖不爱虚名,那什么随便拿来点白菜黄瓜就能换回大把金银绸缎的事在大明是行不通的,要进贡,那就真要把自己国家的好东西上贡过来。日本产铜、产银,所以这些年日本人的贡品单上这些东西就没缺过,而且人家还指明说有一部分是孝敬皇室的,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皇帝的私房钱。

虽然这部分钱令内阁几位大臣都很眼红,可也不好说什么。

此外,东海也被他治理的太平无事,商贸繁荣。虽然说太、祖时期就开了各大港口,但真正兴旺发达,还是在建文帝时期。而此时,几乎大半的皇亲贵族都在海贸上有股份,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收的也有这方面的孝敬。大家一看这样,也就不再找李永祥的麻烦了,你让他不舒服了,他放进来几个海盗,专挑你家的船下手,你到时候哭都没地方!

何况皇帝明显喜欢这个李永祥,何苦与皇帝作对?反正这李永祥是东海的人,大家一辈子也见不了他几次,就当他不存在好了。

待建文帝去世,东海就不那么平静了。海盗、倭寇慢慢都出来了,但这个时候出现的也不只是海上的麻烦,蒙古人、黎族,还有不知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叛乱也都一点点钻了出来。所以这东海的事也就并不明显,而这个时候李永祥的威望已经完全建立了起来,大家知道动也动不了他,也就继续当这个人不存在了。

最近江南一代不太平,倭寇频繁他们不是不知道,也都知道责在李永祥,可都奇异的保持了沉默。但在这个时候,竟有一份奏折弹劾李永祥,而且洋洋洒洒例数六大罪状,这人,实在是……实在啊!

这是内阁上下的一致心声,几个内阁成员互看了一眼,最后都觉得这事还是要皇帝定夺,所以奏折直接送到了朱全的案头。然后,整个京城都安静了下来。那些原本互掐的官员也不掐了,大家都在等着宫里的反应。

“混蛋混蛋混蛋!”张老爷这次不仅是砸砚台了,连一向喜欢的青花瓷大花瓶都砸了,“就他江宁一地遭匪了吗?为什么其他地方的人都知道闭嘴,就他跳了出来?显摆他能蛋吗?”

张老爷喘着粗气,也顾不上形象了,在书房中大声咆哮,他的心腹束手站在旁边都不敢吱声。发泄了好一会儿张老爷才算平复了心绪,他喘了口粗气道:“此事,我要立刻禀告侯爷。”

张老侯爷虽然还没有把身上的爵位让出,但基本上已经不管事了。每日就在自己的院子里翻阅道藏,研究炼丹。不过练出的丹他自己一般不吃,大多都是赏给了下人。所以做他的下人那真是快并痛苦着。

老侯爷身边的下人,说出去就比别的地方高出一些,但同时这升的快,下去的也快——丹药嘛,总有可能会吃出点问题的,有的只是拉几天肚子,有的就不一定了。虽说侯爷给的赏赐丰厚,但每个听到自己被选进去的下人还是眉头纠结的很。

张老爷虽是张老侯爷的儿子,也是公认的下一代的侯爷,但来到张老侯爷的院前,也要先等着,待里面允许了他才能进去。此时他就站在外面,看着牌匾上挂着上德不德四个字,心中真是百味陈杂。他的父亲早年也是上过战场的,也是骁勇善战的,现在这样,真是……

“老爷,师父令你进去。”

他正想着,一个身穿道袍的下人就走了出来。张老太爷也是个妙人,他自己炼丹,也就把这个院子整治的和道观似的。虽然没有自封什么什么道长,但跟在他身边的一律穿道袍,称呼他为师父、师尊。

张老爷走了进去,就见他父亲穿了一件大黄的老道袍,盘腿坐在那里。他父亲今年也是快八十的人了,精神还好,一把白胡,童颜鹤发,还真有些得道高人的气派。他行了礼,也规规矩矩的盘坐在旁边的蒲团上。

“又有什么俗事?”

张老爷把事情说了,最后道:“孩儿无能,选了这么一个不中用的人,为家族招祸,还望父亲责罚!”

张老侯爷没有说话,摸着自己的胡子在那里沉思,过了片刻,他睁开眼:“此事,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父亲……”

“我知道你的意思,这个奏折一出,就显得是我张家要与那一干人等作对。可是,那一干人所谋划的,又真能一定成功吗?”

“父亲的意思我明白,此事本来就是夺天之功,若在那一晚成了定局也罢,现在这个样子,却是难了。可那一干人又岂只是一个李永祥,我张家在其面前……”张家一向走的是稳健路线,这种站队的事他本来又怎么会愿意?但那伙人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上到朝廷下到地方,他当时若与其作对,立刻就要遭报!所以他虽知道这是条贼船,当时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当然,他也不敢上的太深,不过做个样子,想的就是万一失败,张家也不至于落的太惨。

可不管怎么样,第一个先跳出来反对的不该是张家!

想到这里,张老爷那是又气又悔。早先把高老爷派到江宁,的确是想培养他的,张家没几个读书好的,虽然投靠他们的有几个不错,可毫无疑问,高老爷是里面资历最好的。探花、翰林,这个资历摆出来将来入内阁都使得,所以也想令他有些地方资历。另一个,就是看他庶务不通,为人摇摆,就算发现了什么,估计也是犹豫不决,不敢随意行事。哪知道竟是他先捅了这么一个篓子!

“圣上是什么态度?”

“奏折今天才送上去,圣上,还没态度。”

“那就看圣上的态度吧。”

“可是……”

“事已至此,你还想如何。向那些人表明姿态吗?你觉得,那些人会信吗?就算信了又能如何?将来真有那一天,这些事就能抹过去吗?”

“孩儿倒不怕将来那一天,真到了那一天,孩儿自有办法应对。孩儿就是怕眼下……”

“你糊涂!现在是什么时候,那些人又哪有闲心来对付你?而且对他们来说,这说不定还是个能利用的机会呢。”

张老爷一怔,一时没能反应过来。而此时,蒋王的一个幕僚正在说这事:“此事看起来虽对王爷不利,可若利用的好了,却是个机会。”

“怎么说?”

“王爷现在的难题就在出京上。若能回到上海,自是龙入大海,从此大不一样。可眼下显然有很多人不想让王爷出京。而此奏折一来,我们就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了——李同龄若出了问题,还有谁能辖制他?也就只有王爷了。”

这一天,各门各户都有自己的心思,自己的安排。他们在观望着,在等待着。可是他们注定失望了,因为,朱全没有任何反应。他就像没有收到那份奏折一样,第二天没有下任何评语,没有给任何指示。

一天。

两天。

三天……

有人沉不住气了,试探着询问,朱全一笑:“哦,那份奏折啊,朕看着还满有趣的。”

那人瞪着眼,等着他说怎么有趣,朱全却不再说了。

☆、第85章

第四十六章

高老爷当然不知道远在京城的朱全给了他一个“有趣”的评价;他只是督促着家人赶快离开。按照他的估算,那份奏折在路上会走个二十天左右,朝中有反应;又要几天;但下了旨就快了,若定为大罪;可能只要十来天官差就到了。往宽里算;他可能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要往窄里算;却是要一个月内把家人都打发出去的。

他本想着让高二老爷来劝说自家老娘,谁知道高老二也不想走,因为月娘的身子已经重了,虽然离生产的日子还有一段日子;可要在路上颠簸,那就难说的很了。而且这段日子他也被月娘鼓动的觉得江宁处处皆好,不想回老家了。

高老爷无奈,只有让金先生去叮嘱月娘。金先生不知道他写过那封奏折,还有些莫名其妙:“大人又何必如此着急?就说有个什么事,大人也必是无忧的。”

“先生为何如此肯定?”高老爷盯着他。

金先生一怔,随即笑道:“我又哪里能肯定,不过是想那区区倭寇,就算一时犀利也不过是匹夫之勇。上次能进城,也只是上下一时疏忽,现在全城一心,哪还会给他们可乘之机?”

“先生不觉得这倭寇来的蹊跷吗?”

“怎么说?”

高老爷看着他,慢慢的开口:“先生不觉得这些倭寇好像不是来劫掠的吗?”

“这……”

“倭寇是什么?是匪!是贼!他们想要什么?金银财宝而已。可这次不说我江宁,就是上海、舟山一地也是以破坏为主,所劫掠走的财物却是不多。”

金先生没有说话,内心则是有些吃惊的。他比高老爷知道的更多些,虽然张老爷也没对他说全乎。但这些年他冷眼旁观,加上张家的态度,也猜到了不少事情。这次的倭寇事件,他当然能看出不太对头,可高老爷竟也能看出?而且还说的有理有据?

“他们这样做,又是为了什么呢?先生大才,可否教我?”

高老爷这明显是话中有话,但此时金先生也只能呵呵一笑:“大人这是难住我了,既然大人这么说了,那我就去通知那月娘吧。”

他说着,就行了礼退了下去。高老爷看着他的背影,表情莫名。过去他并不觉得金先生有什么问题,金先生精明能干,不仅算半个本地人,还是个举人。处理问题老道,还善谈风月。可现在他开始知道,金先生再好,不是自己的人,总归不好。想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可是,过去他怎么又会想到自己会违背张家的意思呢?

他这样做,也不知道张氏那里……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此时他也顾不得那些了。只希望张家不会迁怒于张氏,不过再怎么样张氏也是张家的女儿,最多冷淡她些,倒不至于故意针对她做些什么事吧。

他知道张氏多么看重自己的娘家,只是这些冷淡也必令她纠结难受。但在这件事上他只有对不起她了。他不知道此时张氏正在海上飘着,已经快到上海了。这两年倭寇虽然闹的凶狠,但只在外海,内海还比较太平。所以她走的也是当初高老爷一行的那条路,从天津出发,然后由海上到上海,再坐船到江宁。

“娘,他们说再有一天就能到上海了。”开门进来一个穿着桃红色褙子的少女,只见她梳了个坠马髻,戴了一对红珊瑚泪珠耳坠,明眸皓齿,走起路来娉娉婷婷,正是心姐。她虽然性格沉稳,但在船上闷了这么久也有些烦躁。听到马上就要到上海的消息,连步伐都比往日轻快了。

张氏坐了这么久的船也腻歪了,她还没开口,旁边的孙妈子就道:“谢天谢地,总算是要到了。我看咱们这在陆地上生活的,还是要脚踏实地才安心。”

心急噗嗤笑了:“孙妈妈,到了上海,咱们还要坐船啊。”

“淘气!”张氏瞪了她一眼,“我不信你就这么喜欢坐船。”

心姐嘻嘻一笑,抱着她的手臂道:“娘,咱们到上海停停好不好,我听说那里有很多稀罕玩意呢。”

“听说?还不就是听二丫头说的吗?她不是也与你寄了不少吗?”

“那能一样吗?娘,让人家看看啦,让人家看看啦。”

张氏也是想停停的,不说传说中上海的繁华,也不说这坐船的腻味,只是高老爷就让她有些犹豫。虽然知道他也不会如何她,但她这次过来总是违背了他的意思。他们夫妻这些年,在明面上她总是顺着他的……

她在这边想着,那边孙妈子笑道:“大姑娘在家里稳重,怎么这一出来就有些像三姑娘吗?”

“连妈妈你也来笑我吗?我就不信妈妈不好奇。就算您自己不想,也总是要与那新进门的儿媳妇带回去几件吧。”心姐反而揶揄了一句,孙妈妈哼了一声,“向来都是媳妇孝敬婆婆,哪有反过来的?不过我家那丫头也是要准备些东西了。大姑娘你别笑,真疼你的一定是自己的娘,这婆婆啊……”

说着自己就笑了起来,心姐本也跟着笑,笑到一半,有些惴惴,转而看向张氏:“母亲……”

“别怕。”张氏回过神摸了摸她的头,“瑞哥你是见了,模样周正,品行也好,将来必不会亏待你的。而且他是二子,将来是要分家出来的,你也不用怎么应付你那婆婆。”

张氏自己受了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