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

第246章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246章

小说: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爷愿意,那个位置咱们不是不能再拿回来。。。”童贯伸手一抓,恶狠狠地说道,配上他那黑脸膛还挺吓人的。
“太尉,这大逆不道的话可不能随便说,我对那个位置还是不太感兴趣的,只要逍遥自在就好!”赵柽急忙打断了童贯的话,‘惶恐’地说道,心道这老太监实在是辣,为达目的,啥都敢干,连这种空头支票都敢给自己开,可***你早知现在何必当初呢,痛痛快快的跟我一起出兵多好,闹得大家这会儿都爽快。
“王爷不要怕,既然事情已经如此,其中的事情自有下官一力承担,谁也伤不了王爷一根汗毛!”童贯冷哼一声说道,心中暗喜,自己一番开导,看样子有了效果,自己大事可成。
“老王八蛋,你真以为我不知道你的企图啊,我只是想摸摸你下的本钱。。。”赵柽看着暗自得意的童贯,心中有了计较。


 第二百一十二章事在人为

底牌既然亮了出来,赵柽心中有数,说道:“太尉此来正好,现在我河东军虽然屡战屡胜,势如破竹,但是大战之后,数州都遭兵火,百姓困苦,现秋收在即,我也不忍再行征调,正感兵力不足,太尉能此时出兵可谓救本王于水火啊!”
“王爷宽厚,下官感激不尽,此时夏军右厢空虚,左厢大战刚罢,就是现在点集也来不及了,此时进兵又逢秋粮入库之时,兵马的粮草可沿途解决,可谓正当时,下官能跟随王爷打打秋风就已经很满足了!”童贯还没有到二皮脸的地步,知道自己此时出兵本就有捡便宜之嫌,如今却得到王爷的赞赏,老脸有点挂不住。
“太尉哪是当朝名将,怎么能受制于我啊,能来已是给了本王天大的面子,见喜取地图来!”花花轿子大家抬,赵柽知道自己的实力,照这个势头发展攻下灵州,取了河南都可实现,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他心中一直有隐忧未决,让他不敢再拖,那就是按照历史上今年‘方腊造反’!
早在前年下江南之时,赵柽就曾查访过此人,但是都未有结果,他只能采取些预防措施,但是他也知道,只要自己离开,江南还是原来那个江南,贪官依旧横行,花石照征,税赋照收,百姓依然困苦,造反的种子早就埋下,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
历史上七月宋夏就已经达成了和议。童贯随后领西军回朝。准备伐辽之战,恰逢方腊造反,席卷整个江南。童贯便受命领兵平乱,镇压了叛乱,擒杀了方腊,但是祸及东南半壁六州五十二县,从根本上动摇了王朝的统治,从此一蹶不振,为不久后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现在方腊没找到,定时炸弹就没有被排除。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而现在西北战事未决,童贯他当然也走不了,可这个时候要是方腊闹起事来。可就不是只在江东了,那可真是没准推翻了大宋赵家的宝座,所以赵柽也是心急,虽然童贯来的晚了点,但他还是欢迎的,毕竟没准还得请人家给自家平乱去呢!
“太尉请看!”见喜领人铺好地图,赵柽指着说道,“我河东军现在石州,本王准备率军沿无定河川谷北上,接应夏州。 然后攻取耀州,盐州,再转向攻取西夏静塞军司和保泰军司,沿黄河北上,聚兵灵州城下。虽已无大敌,但是已经远离河东,补给必将困难,兵将本来就少,也不宜再分兵,大军远行。也恐生后乱,既然太尉肯出兵相助,那么事情就好办多了!”
“唉,下官真是老了,王爷凭借五万军马就敢千里远征。攻城掠地,如果不是看王爷以少胜多大败察哥西征大军。下官是如何也不敢做的!”童贯这会儿倒是说了实话,这个局太大了,未战之前任谁也不敢相信,可赵柽他就做到了,而且十分完美,现在听赵柽说什么兵微将寡,他心中是直翻酸水,人家这是谦虚,不想让自己难堪,没有准备好后手,如何敢进行这么大规模的行动。
“本王也就是个傻大胆,再加上点好运气罢了!”赵柽看着童贯的苦瓜脸笑笑说道,也不好再刺激他。
“王爷现在如何安排,下官便如何去做!”童贯现在知道悔了,如果当初答应了,局面将会多么有利,自己现在能不能喝汤,还得靠人家施舍,但又有什么办法,要饭的不能嫌馊啊!
“好,那太尉就听听,看这么安排是否妥当!”赵柽俯下身子,手指点着地图,“既然太尉出兵,我以为兵分两路为好,河东军依然以无定河川道为主线向灵州进军,止于瀚海为界;太尉可遣陕西秦凤路和环庆路军从沿边堡寨出兵分别攻取保泰军司和静塞军司,夺取灵州川道,会兵灵州城下,与太尉共建殊勋!”
“这。。。”童贯没想到赵柽如此痛快,狠狠地切下了一块大蛋糕给自己。
“太尉以为有什么不妥吗,是不是担心灵州川道一时难以攻破?”赵柽看童贯惊愕的样子,以为他为难,“不用担心,我手中还有一支奇兵可助太尉,在浊轮川之战中,我收降了原静塞军司统军正川,他是那里豪族,根基深厚,很有号召力,可派他为前驱,招降各部,事情便容易多了!”
“王爷如此待下官,让我汗颜啊!”童贯彻底无语了,施了一礼说道,自己百般算计人家,人家却待己以诚,将手里的东西都舀出来了。
“太尉何必如此啊,咱们不都是为了皇上,为了百姓吗?”赵柽湣鸨幌帕艘惶辖舨蠓龅溃闹腥窗敌Γ饷创蟮墓驮腋悖茨闳绾危饩拖裣衷诟比ㄕ咚屠癜焓滤频模慌履悴话欤们业哪憔醯貌话於疾缓靡馑迹沟闷ǖ咂ǖ叩纳细献耪詈蟠蠹乙簿投颊闪恕约喝恕�
“是啊,咱们做臣子的都应为国为君尽忠,下官必尽遣陕西jīng兵助王爷成此大功!”童贯拭掉眼角两滴清泪说道。
“太尉差矣,是我西北河东、陕西两军的大功,也让朝中那些说三道四的家伙们知道西军的厉害!”赵柽握住童贯的双手‘激动’地说道。
接下来,两人又进一步详谈了两军出兵、联络、后勤保障、战区划分等等事宜,最后商定,童贯坐镇兰州负责向朝中回报,总管诸军供应,派遣官吏、管理民政这些事务,而赵柽负责军事,在两军合兵后统领两路军马会攻灵州,决定军机事务。
大事谈罢,两人共进午餐,直至掌灯,童贯他是吃的满意,喝的高兴,菜的好坏倒在其次,主要王爷太重情义了,只为了当年的些许恩惠便回报了他如此大礼,让童贯这个老谋深算、见礼无数的家伙都心感不安了。
“王爷可想过战后之事?”童贯与赵柽吃罢饭,还觉余兴未消,两人又秉烛促膝夜谈,他喝了口茶说道。
“我与太尉说过,本王只想当个逍遥王爷,不想在理世事,只想回到襄邑在那里种地,做点小买卖,当个闲人,太尉不也说过,朝中凶险,再待下去xìng命堪忧吗!”赵柽听着童贯大着舌头说话,知道这老家伙喝多了,现在又想跟自己说点什么啦!
“唉,王爷啊,恐怕这场功劳立下,您是永无宁rì了,就是你想归隐,那些人能放心吗?”童贯喷着酒气说道。
“我不问朝中之事,他们都不放心,还要怎么着,把我囚禁起来吗?”赵柽轻笑着说道,他心里也明白,如果自己一旦放权,得到这个下场都可能是好的。
“差不多吧,他们知道王爷有如此本事,怎么会放心,定会想方设法困住您的手脚,约束在京中,一辈子只能困守在王府中了!”童贯悠悠地说道,他看似喝多了,其实心里明白的很,这燕王早就受到皇上的隆宠,现在就是有人想动他也得先看皇上的脸sè,此时他是羽翼未丰,朝中那些人‘短视’,看不出好处,一旦大功建成,眼前这个小子就是一飞冲天,那时候自己就是保荐之功。
“那以太尉的意思我当如何?”赵柽用手摇了摇手中的茶杯,水飞快的旋转起来,形成一个漩涡。
“此事后绝不可退隐,而要继续主政一方,结交重臣,打下根基,才能有自保之力啊!”童贯探着身子,小声在赵柽耳边说道。
“呵呵,太尉喝多了,我身为皇子,能主政河东已是特例,只怕太尉走了,我也就要走了,还谈什么主政一方,结交重臣更是大罪,皇上也不会放过我的!”赵柽笑道,给了童贯一个大家都懂的眼神。
“王爷,事在人为吗!”童贯好像没看懂似的,摇摇手道,“我本是一个内侍,如何能两次主政西北,前后十余年,而其他人却不能,这不只是因为我能统兵领将,其中道理多多啊,王爷要想留在西北,我可以帮王爷谋划一番!”
“哦,太尉说说!”赵柽又当起了好学生,亲手给童贯斟上茶道。
“很简单,第一要知道皇上喜欢什么;第二要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童贯很满意两人当前的关系,笑着说道,“西北需要我们无外乎兵事,如果此战成功,西夏基本已定,他掀不起什么风浪,而河东、河南还挨着大辽呢,一旦两国开战,这里地处兵家必争之地,少不了重臣镇守,现在朝中之人除了你我又有谁jīng通兵事呢,只要战事一起,王爷必定留用,所以。。。”
“所以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志!”赵柽说道。
“对了,只要伐辽事起,王爷的机会就来了,那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拥兵一方,谁敢对王爷不敬!”童贯说道。
“。。。。。。”赵柽不知道如何说了,如果真是乱世,拥兵割据确是不错,但是现在却不可行,童贯的建议自己还得好好斟酌,不过他事在人为的话倒是不错,办法总会有。


 第二百一十三章反伏击


无定河发端于陕西白于山,流经毛乌素沙漠南缘,北岸是沙漠,南岸是黄土沟壑,最后注入黄河。。因干燥地区,特别是沙漠里面和沙漠边缘植被稀少,蒸发非常强烈,泥沙含量很高,河水逐渐减少,不能继续搬运河沙,慢慢堆积下来,渐渐堵塞了河床,迫使河流不得不改道。一次次堵塞河道,河身不断在沙地上摆来摆去,形成了没有固定流向的无定河。
秦汉时期这里还有一条秦代栽植、汉代维修加宽被称为‘榆溪旧塞’的鸀sè林带,与万里长城相映蜿蜒盘绕同行,让人叹为观止。但由于历代连绵不断的战乱,植被被不断破坏,到了唐代,无定河已由‘清流’变成了‘浊流’。
宋朝更甚,无定河流域称为宋夏两国边界,因此两国经常在此爆发战事,宋夏双方在制造攻城和守城工具时,都不可避免的破坏当地植被。另一方面,双方要在当地常驻大量军队,屯兵开垦,毁灭森林,破坏植被,当地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两国打了近百年,两军战事常在无定河流域拉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chūn闺梦里人。”赵柽送走童贯,领兵继续西行前去解夏州城之围,宽阔的川道上,数万兵马连绵向前,看着滚滚的浊水东流,无际黄沙。赤阳高照。只有几棵稀疏的枯树随风摇曳,路旁的沙层中裸露出几根白骨,他心中不禁生出股悲壮,忍不住勒马沉吟。
“二爷,大军出征,如何吟这诗,是否有些不吉!”赵信解下水壶递给王爷,皱着眉头说道。
“战争本就是凶物,何来吉祥?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赵柽苦笑道,“战争死的都是百姓,我们此战后不知世上又多多少孤儿寡母,这无定河川又添多少白骨!”
“王爷,既然如此厌恶打仗,为何又要领兵远征?”跟在身边的折美鸾忽然插嘴问道,脸上尽是不屑,湣鹪谛φ澡呒认氲辨蛔樱忠⑴品弧�
“以战止战,宋夏两国纠葛百年。征战不休,从未有过真正的和平,老百姓何曾修养生息,就是你折家在边关六世十三代,又有多少儿郎命丧疆场,不会不知吧?只有大胜,打得他彻底臣服,才能让他们知道大宋不可欺,汉土不可侵,永熄用兵之心!”赵柽笑笑说道。
“以战止战?!这岂不有违圣贤之意。王爷的书看样子也是白读了!”折美鸾到了军中也有些rì子了,可王爷对她总是爱答不理,既不派她上阵,也不放她离开,只让她跟着近卫营行动。把她当jǐng卫员使,这让小姑娘心中窝火。这会儿顾不得尊卑,将邪火撒了出来。
“如果圣贤书管用,那么找帮书生来对着夏军子曰来好了,何必烦劳我们千里迢迢的吃沙子!”赵柽冷笑着说道,“强权就是公理,只要你的拳头大,刀利马快,你说得话就是圣贤之理!”
“那不一定吧,难道王爷的话也能变成圣贤之理!”折美鸾说不过王爷地‘歪理’,嘟着嘴强辩道。
“那说不准,也许哪天市面上的子曰就变成了赵子曰啦!”赵柽撇着嘴说道。
“折姑娘不要再争辩,王爷是逗你玩儿呢,他才不想当什么圣贤呢,再说有他这么不着调的圣贤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