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城管大队 >

第257章

大唐城管大队-第257章

小说: 大唐城管大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武嘟囔着小嘴,有些不情愿的小声道:“弟子明白了。。”
“嗯,这才乖嘛”徐阳摸了摸小武的头,“念卿刚来庄上,他年纪比你和小狄都要小。身为姐姐,你可要好好照顾他。”
小武有些失落的哦了一声。随后便转身出门,不过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又突然转身对徐阳道:“师傅,咱们丐帮的情报机构今天会来庄上开会,是不是要弟子照例替您参加?”说罢,满脸期待的望着徐阳。
有些愣愣的看着门口的小武,徐阳的嘴角抽了抽,挥了挥手,也不说话,继续埋头钻进了被窝。
。。
“下一个。”只见小武身穿一套女式紫衣汉服,豆蔻芳华给她整个人套上了一股子青春气息,她笑靥如花的对着面前长长的一串队伍,手中打粥的勺子丝毫没有停顿,飞快的给端着碗的人盛上满满一碗粥。
徐家庄的后庄门口,站着一队手里端着碗的人,不过这些“人”有些特别,他们身穿破烂,头发凌乱,看起来似乎许久都没有清洗过,竟然是一帮子乞丐。
“下一个。”小武给一个乞丐打满一碗粥并且在那名乞丐的道谢之后,朝队伍的后面继续道。
这时一个长相清秀,身材消瘦,大约**岁的少年笑嘻嘻地端着一个破碗站到了小武面前。
“小武姐好~”少年兴奋的打着招呼,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
“是小豆芽啊。”武照也是十分兴奋,“今天你带来的情报很有用,师傅也都夸你干的不错。”
“嘿嘿。”那名少年听到武则天的夸奖,兴奋的挠了挠脑袋,憨笑一声道:“俺就是觉得那陈家那户人家不太厚道,每年赈灾乡民都不出钱,现在小武姐让俺多留意留意长安那些官员,俺第一个就想到他们家了,没想到果然贪了不少钱财,一大车一大车的朝城外运,今天俺的几个兄弟追着那几辆大车出城去了,想必过几日就能知道那陈家人究竟把那些赃款运到哪里去了。”
听到少年这么说,武照也是展颜一笑,“你的情报很好,这一次要奖赏,等会到后面找绿儿多要一个馒头和鸡蛋,就说是小武姐姐嘉奖你的。
少年一听这话,顿时兴奋的不能自己,“真的吗”“真的吗”一直问个不停,再经过武照的确认之后,脸上的笑容都快变成一朵花了,能比别人多拿一个鸡蛋,这让他有一种极大的成就感。
打饭的队伍很长,长安的乞丐并不比大唐其他地方的少,在天子脚下,更容易讨得一口饭,这也使得长安有一堆无人管理的乞丐。
长安的这些乞丐和后世的那些假乞丐有着根本的不同,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因为逃难才来到长安的,或者是家乡发生了大灾,或者是家中遇到不幸、家道中落,总之这些乞丐身上没有一分钱,他们每日在长安街上乞讨的,仅仅是一些吃的,可以让他们活下去的东西。
徐阳当初游逛长安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游离在主流社会边缘的人群,他们没有任何权利,到处被人欺辱,是一群丧失掉人最基本尊严的人,也是一群最可怜的人。
徐阳当时突发奇想,可以把这些人组成一个情报机构,就如同福尔摩斯的流浪汉机构,武侠小说中的丐帮一般。
徐阳向来是个实干派,心中有所想,手上就马上会行动,命刘七在长安城中挑选出了两百名各项素质都不错的乞丐,并且为他们每日提供免费的午餐,徐阳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时刻观察长安城的变化,有哪些消息新闻都要到徐家庄来汇报。
可是没想到,这样一个组织,自从上次自己因为有事,叫小武顶替自己开了一次会议后,丐帮情报机构,就成了小武一个人大展拳脚的舞台。。(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仙缘虚无的一张月票,书友zengzhichaoo 的一张月票,十分感谢!


第五十六章 《大唐帝国的扩张》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朝代因被称为‘世界政治史上的奇迹,不会被更替的一极’,而被后人所津津乐道,那就是中国的唐代。
自武德年李渊开国后,大唐帝国一共出现了八十九位皇帝,直至今日,在陕西省长安市依旧存在唐帝国的皇室成员,作为我们中华人民帝国的一个特殊群体的象征。
现在我们要说的不是这些皇室成员,而是要聊一聊他们的先祖,也是我们中国最伟大时代的开创者。
大唐的开国皇帝是李渊,然而其恢弘格局的奠基者实际上是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的。
这样一个人,在得到了鬼谷子的辅佐之后,仁君、明君、雄君于一身,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给大国安上一颗雄心。
从唐王朝初建的那天起,便受到北方突厥的眼中威胁,甚至一度委曲求全。唐太宗即位时,北突厥兵临城下,震动帝都,以李世民之雄才,尚且不得不签城下之盟。知耻后勇,励精图治的唐太宗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便彻底击破北突厥,俘其可汗,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对比汉匈战争,以汉之强,仍耗费百余年才降服强敌,唐王朝之霸气,由是可见一斑。
灭北突厥不过是唐初扩张的起点,在之后的二十年里,中国那段历史已经得到了世界公认的“奇迹征服。”。
唐太宗武功之盛,在中国历史上殆可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继消灭北突厥后。唐帝国又扫平北方强国薛延陀。廓清漠北。北疆边患不复存在,历史学家岑仲勉评曰:“声威之北及,这其中不可否认唐人有武器之先进,但更多之原因,乃是唐人将明兵锐。”
那个时候的大唐确实涌现出了一批实力超群的的将军,李靖、李绩、程咬金、尉迟恭、张亮、薛仁贵等等等涌现出了一大批足以写出个人传记的将军。
不仅仅有勇武无双的将军,大唐更是拥有如城管戍队一般强大的军士,这一切都铸就了唐时‘一方出击勇者狂。天下唐军猛无双’的神话。
北疆安定之后,打通西域是大唐当时的第二个战略方向,这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征吐谷浑,功高昌,伐龟滋、用羊毛圈养西突厥都是这一战略的组成部分。
接下来的征服高丽,是在后世享有极高声誉,也是频繁遭到韩国方面抵制的一场战争,李世民的御驾亲征在那场战争中其实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凭借着火炮这种跨时代的攻城器械。唐朝军队放弃了大纵深的战略,转而采取直接推进的的方式。从持久战变成了速战速决,这种战略对于远征军来说也不亚于是如鱼得水。
接下来的战争策略就更能显现出李世民的雄心壮志。
贞观九年,泰山封禅遇刺,刺客被查出乃是东方海岛四国,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就出兵征讨,足以可见大唐当时的国力之盛。
百济、高丽、倭国、新罗,相继臣服,牛进达所率领的海外旧部也将斐济、琉球等海岛国家控制起来,扶植政权统治,一时间,整个东南亚都归于大唐国土,中原大地,目及之处,全都是唐人百姓。
凭借唐贞观初年奠定的坚实基础以及留下的政治资本,李世民一直延续着自己扩张的势头,不过因为人口和兵力的限制,唐太宗并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和彻底同化。
因为鬼谷子反对和亲的缘故,吐蕃国与大唐的关系那个时候并不算好,随着东方海岛四国的归顺,帝国的东面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帝国如果想要继续扩张,就只能图谋西边的土地。
唐太宗的目光,那时也就落在了吐蕃、契丹、大食、南诏这些以往很少交流的西方政权上。”——————摘自《大唐帝国的扩张》

贞观九年四月的大朝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面孔,这些人看起来都比较年轻,年纪最大的也不过二十五岁,他们中有许多都是贵族子弟,不过也有贫寒出身,他们来自各个地方,可他们都有一个而共同点,皆是毕业于大唐最出名的学府机构:南山书院。

“陈巧生。”
“臣在。”
大殿上,李二手中拿着一份名册,挨个点起了人名,他想认识认识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少功绩的学子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嗯。”李二点了点头,翻了翻手中的一本名册,问道:“你在蓝田县当了三年的县丞?”
“回禀陛下,正是。”陈巧生的脸上已经泛着红光,他一个小小的县丞,现在变成了将作监的监卿,地位足以面圣,这种荣耀让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你这三年,在蓝田县一共修建了十二座石拱桥,重修了蓝田县道,全部换成了水泥道路,朕听闻你在蓝田县可是深受百姓爱戴啊。”李二合上了名册,朝陈巧生看了一眼道。
“回禀陛下,这都是微臣的本职,也是微臣应当做的。”陈巧生脸色通红的说道。
“嗯,你做的不错,朕希望你在这新的岗位上,更能发挥你在书院所学的才能,为我大唐添砖加瓦。”
“臣,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余宏章。”
“臣在。”

李二在朝会的大殿上把新选拔上来的官员认识了一遍,同时也让满朝文武认识了这样的一群年轻人。
坐在宝座上,李二面露喜色的说道:“当初鬼谷子面见朕时,朕那时就觉的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可是随着我大唐日新月异,朕还是经常会感慨人才稀缺,现在,朝堂上一些昏官庸官被剔除出去,他们的职位由你们接替,你们是南山书院毕业的学子,经过三年的历练,你们现在都已经成长为真正的人才,朕希望你们能做出让朕满意的成果,你们可有信心?”
那些青年们无不激动的不能自已,纷纷回答着“臣等必将脑肝涂地。”之类的誓言。
李二哈哈一笑道:“既然你们是新官上任,又是年轻人,那么朕就来问问你们,你们觉得我大唐现在如何发展?是面向海外,还是深入内地,是安心发展,还是继续对外扩张?古有诸葛孔明《隆中对》,朕期望朕的朝堂上也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李二的这个问题一说出来,大殿上顿时嗡嗡起来,特备是那些新晋官员,他们曾经私下里对天下形式尽情品头论足过,那些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想法多少个日日夜夜都在脑海中盘旋,可是那时他们没有机会将这些话说出来,只能将这些理想埋藏在心中,期待有一日可以博得陛下的赏识,而现在,这一切都摆在了眼前,这让他们许多人都激动的浑身战栗,终于,自己可以将自己的主张说出来了。
“启禀陛下,微臣有一看法。”
李二转头望去,只见正是那名叫做陈巧生的官员。
“陈爱卿畅所欲言。”李二摆手示意道。
“启禀陛下,当初在南山书院求学之时,书院就有一门课名叫《战略战术》,乃是由南山书院军事学院秦琼教授编写的,当初在听秦教授的课时,我记得其中有一段话记得特别清楚。”
李二露出好奇的神色道:“是哪一段话?”
“从鬼谷的调查表明,中亚地区的领导者只能有一个,为了那里的统治权,大食国和我唐国之间,必有一战!”
。。(未完待续。。)


第五十七章 玄奘背后的唐国

这几天,四面八方的人,像潮水一样地向着羯若鞠阇国的首都曲女城涌来了,他们是来参加、观摩学术辩论大会的。
听说曲女城来了一个佛法极为高深的年僧人,这一点还不能让曲女城的百姓觉得好奇,让他们觉得好奇的是,那名僧人听说是从数千里外,遥远的东土大唐来的,这让曲女城的百姓都十分好奇,这名僧人究竟长什么模样。
曲女城雄踞殑伽河的东岸,会场建筑在距河十余里的西边岸上;场的东面正中,是一座雕构精美、飞金饰彩高十余丈的台龛,南面是一个庄严的坛场。距会场东北隅十五里,还特别建造了一座行宫,是供论主、戒日王、各国的国王大臣和一些学者们居住的。
从行宫到会场的两边路上,都新搭上了一些彩棚。殑伽河内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郊野添搭了密密麻麻的帐幕,触眼都是黑压压的人群。临风飘拂、光灿夺目的幢幡宝盖,真像望不尽的林野;漫无边际的空间内,汇流着清脆、悠扬、激越、宏壮的乐曲,翻腾的人海内到处滚荡着虔敬、朴质和欢乐的歌声。显得特别紧张热闹的,更是从河西到会场的那一段路上,——争奇斗艳的摊贩,堆满了五光十色的货物,尽情儿揽着生意;精技娴巧、得心应手的艺人,在向观众们表演各式各样的优美节目。广大群众的心情,都为这行将揭幕的“学术辩论大会”所吸引住了。这几天,大街小巷。船头车尾。都洋溢着这样一些类似的谈话:
“听说这一回的论主是一位唐国高僧。”
“是的。据说他的名字就叫玄奘哩。”
“真不懂我们国王为什么要特别挑选这位外国的僧人来做论主呀!”
“人家有硬本事嘛。”
“的确,没有硬本事,是当不了这论主的。你想,一个人提出的理论,要让许许多多的学者来分析辩难,如果输了还要自己砍下头来,这难道是什么好玩的事吗?”
“这个唐国僧人怎么会有这样了不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