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的血-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最后我看这样撑不下去了,就往讲台一站,说道:“同志们,你们知道学这个有什么用吗?”
“算距离!”
“报坐标!”
……
“没错!”我说:“这用处你们是知道了,但你们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你们学呢?”
这下手下的这些兵就傻了眼了,过了良久才有人回答道:“不是为炮兵同志指示目标吗?”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我假装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你们看看……咱们营有一个炮兵营,一个迫炮连。总共几十门炮……我还在想呢,哪个班、哪个排要是学会怎么报坐标了……我就分它几门炮过去,现在看来……”
“营长!我们学……”
“营长,我们很快就会了!再给一点时间!”
……
还没等我说完,那些战士就抢得跟什么似的……这当兵不好金不好银,就好这种能在战场上保命的武器,何况还是分几门炮给他们。
于是那热情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乘法口决不会的,马上背……不睡觉也得给背熟了。乘法不会,出题一道一道的算。不吃饭也得把题给做完了。粱连兵甚至还给自己手下的兵下了死命令:谁要是给咱们排拖后腿,把咱们排的炮给弄没了。老子就把他裤裆里的玩意割下来当炮使!
结果没几天竟然都把这三角函数硬生生的啃了下来……
这让伍登雄苦着脸在我面前直抱怨:“营长啊!你早用这方法不就得了?让我白白遭了那么多天的罪!”
唉!我这不是也才刚想到吗?
当然,我相信这其中许多人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就是死记硬背的把那公式给背下来,然后再把数据往里套。
但话又说回来了,咱们的目的是为了打仗,是为了炮弹会打得准,所以只要会算得对会知道怎么算就成了,管他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呢!
接着就到野外进行实地测算,首先要做的就是算两点间的距离也就是长度……
当然,算这长度不能用米尺去量,这在战场上谁会给你时间和机会拿着皮尺去量一量的……这炮兵自然有炮兵的方法和工具,这方法不然就是三角函数,工具就是被他们称为“方向盘”、“标竿”和“计算盘”的东西。
这方向盘和标竿我在现代也见过,在建工程盖房子的时候常常看到有人拿这玩意瞄来瞄去的……
现在知道这玩意测的是角度……就以要测a与b两点之间的距离来说吧,用方向盘当然是无法直接读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的。
方法就是构造一个三角形,比如在a点右侧或是左侧量距离几十公尺的地方插一根红白相间的标竿,假设这标竿为c点,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由a、b、c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且ac的长度是已知的。
然后在用方向盘分别从a、b两点瞄准c,于是就得到了两个角度……好吧,已知三角形两个角度和一条边,就可以求出三角形任意一条边的长度了,什么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定理,在计算盘上叭啦叭啦转几下,再加减乘除一翻,就得到了ab两点的距离了。
这计算盘是一种机械计算器,用来算正弦余弦值的……这玩意上有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铝制圆盘,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刻度,只要把这刻度调到想要的度数上,两个塑料片指针就会指向相应的正弦余弦……
至于正切余切……有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正弦余弦颠过来倒过去的除一下就得到了嘛。
粱连兵就愣是不信这样就能算出长度,一直说这是假的……怎么可能嘛,就用这鬼玩意照一照,这a、b两点都没量呢,就能知道他们的距离?然后他还真较真了……竟然找了一根绳子从a点牵到b点,然后一量长度……嘿,嘴里直喊:他妈的见鬼了!
当然,这a、b两点的距离不可能会是敌人的目标,因为敌人的目标如果都会让你用方向盘在上头瞄准了,那还用得着炮击吗?
所以,这a、b两点都是在已方战壕上,计算出这个ab的长度后就好办了,两点的观察员同时瞄准对面敌人的同一个目标……很快就得到两个角度,再由两个角度计算和ab的长度算出我军阵地距离敌人目标的精确距离……
好吧!如果这时后方的炮兵阵地知道我军阵地的坐标的话,加上这个距离和角度计算下就是敌人阵地的坐标了。如果不知道的话就用已知方位物比如已知座标的某某高地,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距离并进行计算。
当然,如果要进行炮击的话还要计算出目标的高程……炮弹打过来是个抛物线,所以光知道坐标还没用,因为同一个坐标不同高度的东西弹着点是不一样的。这个高程用的也是同样的方法,总之就是这个三角形翻来倒去,几次后就能把敌人的坐标和高程给算清楚了。
原理上是很简单……说到底来来去去都是一道题: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条边,求另一条边的长度……相信只要学过相关知识的人都会做这道题。
但是……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难点在于对目标的角度测量上……测量其实也不难,只需要把方向盘瞄准目标然后读出读数就可以了。
难点在于……必须要有两个人,在ab两点同时读出同一个目标的角度……而且这ab两点很有可能还是距离很远的。
于是ab两点首先就要能联系,方式是对讲机或是牵一根电话线。
然后a做为主观……全称是主观测点,向侧观(侧面观测点)发出信息:“瞄准距离松树左侧十米左右敌暗堡……”
这句话听起来是句很容易的一句话,但实际上侧观也许就愣了:松树,那么多松树是哪一棵啊?左侧……在你那方向看起是左侧,在我这方向看可能就是右侧啊……
于是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主观所指的那个暗堡,甚至还有可能找到错误的目标得到一个完全错误的坐标。
这时我才知道炮兵观察员真不简单,按伍登雄的话说……这需要炮兵观察员长期的合作,主观与侧观之间能够心有灵犀,比夫妻之间还更有默契的那种……随便几个词就能让侧观了解到要捕捉的是哪个目标并迅速做是反应。
而这还不算什么,最历害的还是所有的这些动作都要在十几秒钟内完成……主观通过电话向侧观描述一个目标,主、侧观方向盘同时瞄准目标,侧观向主观报出读数,主观根据自己的读数加上侧观报上的读数在助手拔计算盘的协助下算出需要的数据,再加上已知ab两点的距离马上算出目标的距离……
这怎么做到的?!!
对此我不由目瞪口呆……特别是最后一步,这前面的步骤还可以说是熟能生巧,这最后一步要用两个角度和一条边算出另一条边的长度……也能在几秒钟内算出来?这现代计算机也要时间输入数据也不是几秒钟能办得到的吧!
注:这是70年代炮兵观察员的方法,现代有激光测距仪可以利用。
第九十八章 密位
接着伍登雄等几个炮兵就在我的要求下为我们演示了全套计算坐标的过程。
“一个侦察班的编制是五人!”伍登雄对我们说道:“其中主观三人,侧观两人,侧观两人分别是观测手和掩护人员,其中观测手负责观测目标并上报密位(角度),掩护人员手持冲锋枪负责观察敌情并用步话机与主观联系。主观两人类似,多出一名计算员,负责计算数据或是在掩护人员的配合下迅速得出最终结果。”
这时我才想起……马克思等一行炮兵观察员就有五名,一直以来我还以为他们是为了便于替换……没想到炮兵观察员就是以五人为单位的。不过严格来说两个人也可以达到观测坐标的目的了,只不过会更慢些也危险些就是了。
很快侧观的两名观察员就抱着冲锋枪、方向盘背着步话机出发了,我和战士们因为想看整个计算过程,所以自然就是留在主观位置。
这时候位于主观的伍营长等人全都趴在地上一动不动,隔了一会儿他就回过头来向我们解释道:“炮兵观察员是敌人的重点打击目标,所以一定要注意掩蔽,同时也要尽量减少暴露的时间,在侧观没有准备好之前一定不能为了节省时间先行架设方向盘。”
不多久步话机里就传来侧观的声音:“准备就绪!”
“侧观注意!”伍营长对着话筒说道:“目标二号岩石左下,十米左右山洞……”
这时伍营长又回过头来对我们说道:“观测要点:一,根据尽量减少暴露时间的原则。确定目标要在掩蔽的情况下完成。二。为了避免侧观对目标识别混乱。对敌方阵地较为明显的识别物进行编号,比如岩石、岩洞、松树。三,描述要清楚。”
接着就对着步话叫道:“预备……”
在伍营长喊预备时,他身旁的观测手也做好了准备,然后随着伍营长一声“开始!”,观测手马上就跳了起来……
方向盘下肩、调整水平,瞄准一个目标,嘴里就报一个密位。再瞄准一个目标再报一个密位。
与此同伍营长也通过步话机叭啦叭啦的报密位……这个密位其实就是角度,只不过我们用的角度是360度,而军事上为了方便就把这360度给转成了6000等分,每一等分为一密位,也就是说每一密位为0。06度,这样报的密位就不会产生混乱。
比如:如果用度数报的话就会225度36分……这不仅数位比较多,而且这其中还有“度”和“分”两个字,但是报密位就不一样了,6000等分嘛……最多就只四位数,而且还是纯数字。比如3750……
然后计算也是用密位计算,接着就是叭啦叭啦的一大堆数字。计算员、观测员等都忙着一团,十几秒钟后很快就下来了,就听到计算员叫道:“距离1207,高程219!”
“哗!”在旁边看的战士们很自觉的响起了一片掌声。
“要点……”伍登雄等掌声稍停之后就说道:“刚才我们只是演示,一般情况下,挑选的观测点要既能观测到后方已知建筑,又能观测到敌方阵地,最好是在掩蔽条件就能观测,如果受条件限制无法找到合适的观测点……应先掩蔽计算好主、侧观距离,以及主观与以知建筑的距离和高程,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缩短暴露的时间!”
“哗!”战士们又是一片掌声。
“伍营长!”我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我看你们几乎就是得到密位后马上就得出相应的距离,怎么能做到这么快?”
“对啊!有什么密决吗?”读书人也十分好奇,还有他手下的那些有点文化的学员也十分好奇。
“密决是有的!”伍营长点了点头,反问道:“你们做加法、乘法是从哪边算起?”
“那还用问!”梁连兵回答道:“当然是从左往右算啊,要进位的嘛!”
“我们是从右往左算的!”伍营长说:“我们是一边算一边报,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在报数的时候其实还没算完,所以你们在听到我们报数的时候,实际上在这同时我们也在算……”
一听到伍营长这话我们就不由愣了,特别是对于像读书人这样有些文化程度的兵……这可是彻底的打翻了我们从小的教育和计算习惯啊!
不过想想这一招也还真行……比如加百位的时候就先看看十位有没进位,没进位直接给出得数,有进位就在得数上加一,然后报一个数字,接着再报一个数字,等报完了也就算完了……这样当然会比一个一个加最后再报出数字来得快了。
看来这战场上的东西就是跟和平世界里的不一样……战场那种非生即死的环境可以把许多东西都往速度和效率的极端上逼。
“营长……”这时粱连兵就不由有些犯难了:“你说……我们这能学得会吗?”
“这话跟我说干嘛!”我说:“你跟越鬼子说去啊……到了战场你去跟越鬼子讲,我没学会报坐标,你们别打我……”
“哄”的一声,战士们就笑成了一团。
“全体都有!”我下令道:“学会的排分三门榴弹炮,每班一门,学快的另加一门,学不会的就把炮分给别的部队!”
“是!”战士们应了声。
虽然战士们知道要做到算得又快又准很难,但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榴弹炮的奖赏之下他们也乐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试一试、拼一拼。
在这其中读书人的一连看起来似乎是有优势,毕竟他们有底子嘛……其实事实却并非如此,原因是有文化底子的人都有从左往右算的习惯,而想要改变这个习惯却是很困难的,反而是二连中许多连字都不识几个的人,打这开始就从右往左算接着很快就适应了。
从这一点来说,有时候反倒是没文化的人还更有优势……
而且这其中还会出现一些极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