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213章

越战的血-第213章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如果把这些东西格式化的话,比如详细的列出班排长在进攻之前应该观察方位、地形,掩蔽物。尔后明确敌军兵力、前沿、装甲目标、火力点、工事和障碍物情况以及任务目标、运动路线、冲击目标等等……
  这一大堆东西就算是在平时要一个一个的列举出来都难免有所遗漏,可想而知在战场那紧张的情况下。要想仅凭着一个人的素质就一项不落的把这些考虑到,那要求也太高了。
  所以格式化就是个很好的选择,把这些会影响到战斗胜负的因素一项一项的列出来,然后在平时模拟训练、模拟观察……时间一长自然就可以做到考虑得越来越全面,战斗的风险也会因此而降到最低。
  由此我就猜想营连战术应该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只不过是指挥的部队更为庞大要考虑的因素更多而已,比如到营连一级就应该要考虑到后勤了。
  我得承认,虽然我是从班长、排长一路走上来的,但却从来都不知道做班长、排长甚至到现在做连长了还有这讲究。
  随后我很快就想到……这战术应该说不仅仅是适用于班长、排长,普通战士也应该而且也是有必要学习的。原因很简单,在前线的部队班、排长常常会因为伤亡无法指挥,那必然就会需要普通战士来替换同,如果战士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只怕指挥起来就会出现上下脱节。
  再说了……做为了一名步校成员,就是学到营连战术、师团战术也不为过。毕竟步校出去的大多都能成为一名干部不是?
  于是我就在纸上写道:“这应该是全班一起学的,为什么只有一本?”
  张帆不由翻了翻白眼:“谁有你学的这么快?”
  好吧……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学有余力。
  于是我也不再说什么,拿着书“哗啦哗啦”的就翻了起来……因为之前就有过作班排长现在甚于还做连长的指挥经历,所以看起来特有感觉……一边看一边对照着自己以往指挥的经历哪些与书中写的相似,哪些又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甚至是指挥错误的地方,所以这一遍浏览下来那真可以说是获益非浅。
  有句话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说的意思就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理论,要真正会真正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还得把理论付诸于实践。
  这句话用在我身上,那就是我已经有战场的实践和一些基本的经验,但缺乏一种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现在看了这本书后很快就能掌握其中说的一些道理,甚至还可以挑出其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毛病……
  比如:一旦朝敌人阵地发起冲击就要发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一举突入敌人阵地坚决消灭敌人。
  那如果进攻不利呢?如果发现敌人火力超出想像或是干部对敌火力强度判断有误呢?如果发现那是敌人陷阱呢?还一勇往直前把人往里面填?
  所以我很快就发现这其中的关键所在……对于单兵战术来说,多提倡一些勇往直前或不怕牺牲的精神是可取的,前提是单兵的军事素质到达一定的高度……人都是有思想的,当兵的又不是傻瓜,如果不需要牺牲就可以完成任务,凭着良好的军事素质就能达到目的,那干嘛还要把自己的命赔进去!
  但对于班排,营连,甚至师团指挥官也强调不怕牺牲勇往直前……那似乎就有些不妥了。到营长以上就是在二线、三线指挥了,那不怕牺牲是牺牲谁的生命?这样的不怕牺牲的另一个解释就是对战士生命的不负责,这种层级的干部应该尽量避免牺牲,对战场形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寻求一种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的方法才对!
  但是应该说……现在部队里的许多干部都不是这样的,在他们的脑袋里就只有陈旧的战术,就只有一味的勇敢,并且简单的认为战场必定会有伤亡,只要猛冲猛打就能取得胜利,只要能取得胜利……那么那些牺牲就是值得的,同时这种牺牲也会得到上级的认可。
  对这些指挥员来说,战斗其实很简单,它就是一种赌博……输了大不了就降个职或是处分,有时甚至连处分都没有,因为可以把责任往下推,赢了就可以升官发财。
  于是这么一合计,包赚不赔啊……赌注是什么呢?赌注应该是降职的风险,至于那手下战士……其实连赌注都算不上,只能说是影响到赌注的一个因素。
  那在战场上还担心什么呢?不就是打仗吗……在办公室里划划图定个计划,然后发扬一下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冲着前线部队喊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某某地给我拿下!”
  一个连拿不下就派一个营,一个营拿不下就派一个团……不管多少部队,要的就是最后的结果,就算拿下的是一个没有多少价值的高地,只要拿下了这些战士就牺牲得有意义,就是一种胜利……如果到最后也拿不下,那我也就认了,责任能推就推能赖就赖,赖不掉担上一些也没什么大不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这也许不仅仅是因为战术的落后,更有生命观和问责制度不够健全的因素在里头。
  “怎么了?”看着我眉头紧锁的样子,张帆就写了纸条碰了碰我。
  “没什么!”我在纸上写到:“还有营连战术吧!”
  张帆写道:“明天给你!”
  “嗯!”我点了点头,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应该是越往上的战术问题越多、越大。
  当然我没有权力去指责什么,毕竟我自己才只是一个小小的连长,而且才刚刚开始学习战术……甚至在此之前对战术这个词是什么涵意都不是很清楚。
  但我却知道,我们以后的部队不是这样的,以后的仗也不是这样打的!


 第八十五章 营连战术

  果然,在第二天拿到营连战术基础的时候,看着就觉得自己昨晚所料不差了。
  营连战术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班排战术的一个扩展,比如在火力配置方面相差不大,毕竟要打一场战的话,不可能让连长去配置每一挺机枪、冲锋枪的位置,这些应该是在班排一级就完成的,连长更多的是全局来考虑,比如哪个方向、哪个班哪个排的火力需要加强。
  不过因为指挥的人数多了,所以要比班排战术要复杂得多。也因为指挥的人数多,于是类似于“围点打援”,“中间突破两翼包抄”之类的具体战术和诸如“力争主动,力避被动”、“集中优势力量,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理论也随之出现。
  想想也对,如果是班排作战的话,那想用“围点打援”或是“中间突破两翼包抄”的战术也没法用啊……
  接着我就看到:“注重夜战近战,扬己之长击敌之短”……
  靠!见此我不由暗骂了一声:要知道越鬼子才是对地形、地理比较熟悉的一方,而且越军的军事素质要比我们强得多,他们怎么说也有更充分的训练更多的作战经验吧,所以夜战近战恰恰是越军的长处,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才对。
  就像我们在581高地上的作战,白天我们往往可以取得优势,而到了晚上就几乎都是采取守势了。
  想了想我很快就“哦”了的一声……这是抗美援朝时代留下的战术经验,在抗美援朝时代那跟美国佬打夜战近战是必须的,装备上有代差嘛。夜战能最大限度的拉近装备上的差距。近战绞在一起可以让美国佬的火炮发挥不了作用。而且美国佬胆小,一打近战他就吓得只有逃的份了。
  但是这一套在越南战场上就明显不适用了,甚至还可以说是极其危险的……跟素质更强装备更好的越鬼子打近战?难怪在会有人指挥着部队顶着敌人的子弹往前冲了……打近战嘛,不冲到敌人面前怎么打近战!
  接着我就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这里面基本没有与炮兵、坦克兵进行协同的战术……抗美援朝时代坦克、大炮都很少,应该说不只是在抗美援朝时代,在之前的国共内战、抗日争那炮兵和坦克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于是就造成了在这方面战术的空白。
  再加上这十余年没有训练没有战术研究,于是我军现在空有坦克、空有炮兵却没有步炮协同、步坦协同的战术。打仗就基本是各打各的……
  难怪有些指挥官会在越南的田地上用坦克了,这要是在战术里加上一条:“坦克在密集丛林、山岳地带和水网障碍地形上作战能力有限”,那还会出现这个问题吗?
  其实归根到底,这时代的指挥官还是受到“刺刀见红”的思想影响,把坦克也当作步兵用,不管什么地形适不适合,勇敢的往前冲,冲到敌人面前近身作战就对了。
  “唉!”我再次叹了一口气放下了书本。
  “又看完了?”张帆在纸上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我回写道:“有点看不下去了……”
  “唔!”张帆有些意外的看了我一眼,随即写道:“我爸说……到你看不下去的时候,就带你去见他!”
  “啥?”闻言我不由一愣。张司令都料到这一点了?
  接着我很快就明白,这什么战术教材一本又一本的递到我面前……似乎也是张司令的意思。随后我很快就从张帆的神色上肯定了这一点。
  于是张帆很快就举手向教员请了个假,理由就是张司令有事要见杨学锋同志……这个理由够充分,教员哪里还有不同意的道理,手忙脚乱的就批了。
  这次坐的是从后勤处调来的汽车……我们刚来的时候之所以有吉普车坐,那是因为张帆借用她老爸的,现在我的身份不过是个连长,而张帆甚至还只是个小兵,哪里还有配吉普的道理。
  但是这汽车就不一样了,后勤处就是管理军事物资的,平时总会需要运东西,所以张帆打个招呼很快就开一辆上来了。
  “这事是张司令安排的?”虽然我已经得到了答案,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声。
  “嗯!”张帆点了点头:“否则我才懒得给你看这些东西呢……”
  我不由笑道:“是因为没人跟你传纸条吧!”
  “你……”张帆假作不高兴打了我一下,就顺势靠在了我肩上。
  这也是我们选择了汽车后车厢的原因……其实这解放牌汽车的车头足够坐三个人,但我和张帆却心照不宣的选择了后车厢,这后车厢是没灯的,在这夜里是一片黑暗谁也不知道里面的人在干嘛……我又哪里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双手很快又在张帆身上不老实起来。
  女人的心理防线有时就像是阵地,一道战壕接着一道战壕,看起来好像防备森严很难突破,但好处就是一道你突破了一道战壕之后,这道战壕就是属于你的了,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以这道战壕为基础继续往下一道战壕发起进攻。
  就像现在……因为有了上一回的经历,被我攻破第一道防线的张帆对我的不老实没有丝毫的抗拒,反而还有些期待……这种心理其实很容易理解,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的人,才更会觉得这种感觉神秘和刺激。
  张帆也是人,当然也不会例外……甚至我想,在我们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张帆还会多次回忆和品味那种又是兴奋又是难受的味道,这无疑会在她心里生起一团火,只是因为这时代的思想限制,使得她不得不强行把这团火捂着不表现出来。
  但世上许多东西都是这样,越是压抑在暴发出来的时候就越是激烈……于是张帆的呼吸很快就急促起来,娇躯也随着我手上的动作发出一阵阵轻颤……
  而我手上的动作却偏偏在这时慢了下来,因为我很清楚**这种东西往往是越得不到就越是强烈……现在我在张帆身上看到的仅仅只是一点火苗,我要做的就是把这火苗撩拔得越烧越旺……只要这把火烧得旺了,那张帆在我面前设下的所有防线都会从内部崩溃,而不需要我再去一道一道的进攻。
  于是,我的双手很快就从敏感的双峰转移到相对不敏感的周边……对女人有经验的我当然知道这时要掌握好这个度,如果转移到敏感度极低的背部或是其它部位,那就会像浇了一盆水似的把火苗浇媳了……所以掌握这个度很重要,在周边游走不要离得太近也不要太远,同时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偶尔有意无意的刺激一下敏感部位……
  果然张帆很快就受不了了,那种想要又得不到,却又在得到的边缘感觉几乎就让她发狂……但这时代的封建思想又强压着她不好意思采取主动,于是就像有蚂蚁在身上咬似的在我身上乱蹭。
  终于……当我双手再次印上她的双峰时,她所有的**似乎都找到了渲泄的出口,不顾一切的翻过身来压在了我的身上……
  可就在这时,汽车“吱”的一声停了下来……接着就是司机的叫声:“同志!到了!”
  他妈的……真是功亏一篑啊,这么好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这路怎么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