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败军神-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东方有一个大国一枝独秀,所以在背后给共和国下下绊子简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看他们连白彦虎残部都能勾搭上,要说第三师团南下没有英国人的影子,吴畏是坚决不肯相信的。
刘东明的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吴畏可还记得二战后日本兵在菲律宾小岛上生存的新闻,对于这个民族来说,至少在变成公务员之前还是足够坚韧的。
听到吴畏的命令,刘东明皱眉看了看他,虽然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但是鉴于对吴畏一贯的信服,还是点了点头,叫过一个参谋让他去给欧阳兴祥传达命令。
在他看来,**团现在虽然缩编成了八个连,只有一千三百多战斗人员,比离开北京时减员一半,但是剩下的都是经过战火锻炼的老兵,经过迪化整编补给后,称得上兵强马壮。日军第三师团就算全完整无缺,战斗力也就和首都师相当,贺镕庄的强侦营在北京可以吊打首都师两个营,他的**团有这么多车载武器支持,面对十倍于自己但是缺吃少穿的日军,总不至于吃亏,就算包打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在刘东明想来,第三师团在西伯利亚过了一冬之后,还能剩下一半的战斗人员就得算他们开挂了,再多的话,那就需要主角光环了,吴畏如此担心实在没什么道理。
帐篷的一角里,几个参谋正在整理今天收集到的测绘数据,然后制作成地图。等着政务院腾出工夫来干这件事,弄不好吴畏的孙子都能打酱油了,现在有这个机会,还是自己亲自动手的好,顺便也可以锻炼参谋们的作图能力。
吴畏又盯着地图看了一会,终究觉得还是放心不下,可惜现在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回疆的情况本来就错综复杂,现在日本人又掺和进来,也由不得吴畏不头大。
接下来的几天都没什么事情发生,与从前一路激战时不同,单纯的赶路连官兵们都感到枯燥,更不要说随军医院和后勤部门了。唯一的好处是大家终于熟悉了机械化部队的使用方式,各种操作规程也固定下来,再不用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宿营了,每天至少可以多走出五十公里的距离来。
这一天下午,吴畏坐在马上看太阳想心事,突然看到前面负责搜索前进的尖兵连派了骑兵赶回来,报告说发现了一伙牧民。
第478章 送脸下乡
新疆和蒙古不同,虽然有大片的荒漠,但是在天山昆仑山等著名山脉的雪水滋润下,同样也有着大片肥沃的土地和绿洲。
所以在新疆,牧民们迁徙的范围通常会比蒙古的同行们小得多,很多牧民一辈子都在方圆百里的地方打转。
阿尔巴科日算是牧民当中见过世面的那种。当年同治回乱的时候,年仅十岁的阿尔巴科日跟随父母经迪化逃进关内。
但是关内的生活并没有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成年后,他和弟弟沙依提以及几个族人又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在这里重操旧业,当起了牧民,娶妻生子,重新扎下根来。
阿尔巴科日在关内生活过数年,能说一口还算流利的汉人官话,又做过生意,知道怎么讨价还价,所以总是可以把自己的牛羊卖出个好价钱,再加上为人豪爽仗义,所以附近的几户牧民逐渐都依附到他的身边,组成了一个有几十口人的游牧部落,还有几支从行商手中买来的火枪。
通常情况下,在新疆的土地上,有十几个男人的部落已经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一般小股的匪徒都不敢打他们的主意。
但是今天不同,他们遇到了一队穿着军装的士兵,这让阿尔巴科日很担心。
这次从牧场出来,阿尔巴科日只带了弟弟沙依提等几个人,本来是准备到迪化卖掉牛羊换成钱,给儿子找个医生看病。
但是昨天他遇到了一队从迪化北上的商人,这才听说迪化的汉人正在屠杀同族,那几个商人中各族混杂,一个同族的商人劝他立刻掉头回去,不要冒险。
但是阿尔巴科日担心自己小儿子的病情,所以才犹豫不决。虽然那人把迪化的情况说得很吓人,但是阿尔巴科日很快就发现一个漏洞,那就是这个商人并没有隐藏自己的民族,却一样大摇大摆的从迪化城里跑了出来。
因为这个发现,所以阿尔巴科日本来准备先去迪化那边打听一下,没想到还没来得及上路,那些商人口中提到的汉人军队就已经出现在了面前。
阿尔巴科日遇到的是姚文建的尖兵连,这个连除了四辆卡车外,还有十多匹马,人数在九十人左右。
但是尖兵连在搜索前进的时候,需要张开搜索幕,所以此时他身边只有四个骑兵,放出信号弹后,附近的其他士兵正在赶过来。
阿尔巴科日试图贿赂姚文建失败之后,心情就有些沉重。因为从前的经历,他总是尽量避免和国防军打交道,所以并没有发现面前这支部队和十二师的制服是不同的。事实上即使他发现了这一点,也只会以为是十二师换装了。
在这个没有广播电视的时代,牧民们的消息是非常闭塞的。
在他的印像里,汉人无论军民没有不爱财的,既然不肯提受自己的财物,那就肯定是希望得到更多的好处。
阿尔巴科日也算是有决断的人,如果换一个时间,他多半会很果断的把携带的牲畜让出来,换取自己一行人的安全。但是这次不行,他需要钱来给儿子治病抓药。
沙依提刚才陪着阿尔巴科日一起去见姚文建。他跟着哥哥从关内回来的时候年纪还小,汉语说得也没有哥哥好,但是也可以听懂兄阿尔巴科日与姚文建之间的对话。
他小心的打量着姚文建和他身边的几个士兵,低声说道:“我们人数相当,要不要……”
阿尔巴科日吓了一跳,飞快的回头看了一眼姚文建,发现后者正和身边的士兵说着什么,并没有注意自己这边的动静,这才松了一口气,低声说道:“你疯了?没看到刚才那人放的焰火吗?肯定还会有人过来。”
沙依提闭上了嘴巴,看起来有些不服气,却也不敢继续争辩。他们是亲身经历过同治回乱的,族中那么多勇士在起事前也以为可以取胜,最后却都身首异处,白彦虎那么大的势力都被赶到了吉尔吉斯人的地盘,汉人的战斗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过了一会,另一队尖兵赶了过来,他们有一辆卡车和三个骑兵,房海滨就在这支队伍里。
他并没有坐在卡车里,而是骑了一匹马。白老旺叛军被歼灭后,打扫战场的十二师警卫营得到了二百多匹完好无损的战马,侯硕自己虽然也缺马,却很大方的分给了吴畏一半,毕竟真正上手开打的是**团的摩托化步兵,他老侯没脸占这么大的便宜。
后来在迪化整编时,吴畏又收购了一批牲畜,除了后勤大队用来牵引车辆之外,也有上百匹马可供骑乘。士兵们骑马配合卡车机动性更强。
房海滨从前一直以为关里的部队不擅骑术,遇到**团后才发现这支部队里很多人骑术都不错,像吴畏这样的高级军官骑术更佳。他就亲眼见过吴畏坐在马上赶路的时候闭着眼睛打盹,身子摇摇晃晃的也不会摔下来。他的警卫们也都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一点过去扶持的意思都没有。
相比之下,反倒是刘东明更像高级军官一点,没事的时候总会坐在汽车里,不像吴畏那样喜欢吹风。
总而言之,**团和吴畏都带给房海滨一种新奇的感觉,让他时时深刻感觉到这支部队的不同。
作为向导,他这几天一直都跟着姚文建的搜索队行动。从前并肩作战的经历让他和姚文建连里的士兵相处得很好,基本上算是打成了一片。
他催马跑到姚文建的身边,好奇的看了看远处的牧民们,说道:“我过去问问?”
他并没有想到这几个牧民中有人会汉语,还以为双方言语不通,所以自告奋勇充当翻译。实际上他的维语也不怎么样,不过久在迪化,要和各族人打交道,常用的短语都会说几句,连说带比划也能蒙个大概。
姚文建摇了摇头,把阿尔巴科日对自己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说道:“平时牧民是这个时候进城吗?”
房海滨皱起了眉头,他又没守过城门,那知道这个?他迟疑了一下,说道:“牧民过冬都有固定的地方,春天进城来换东西应该没什么问题。”
姚文建点了点头,正想说话,又有一队人赶了过来,同时带来了吴畏要过来的消息。
听说吴畏要来,姚文建就有点犯难。吴畏不是喜欢看热闹的人,现在要过来肯定是想和牧民们接触,但是谁知道这伙牧民和回人叛军是什么关系,万一出点差子,自己就成罪人了。
本来欧阳兴祥跟着搜索队,平时也轮不到姚文建作主,但是现在欧阳兴祥在另一个方向,一时半会赶不过来,就只能由姚文建负责了。
于是他向房海滨说道:“你和那几个人说,我们要搜查他们的帐篷,让他们交出武器。”
房海滨很痛快的答应了一声。牧民们独自生活,对陌生人虽然热情,但是并不代表没有防范意识。这年头的人对**没什么概念,搜查帐篷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要让他们交出武器就没那么容易了。
不过房海滨倒不怕对方不肯就范,他最多也就是初小水平,既不够普世也不知道圣母,现在自己这边的枪杆子比较多,当然就有底气要求对方照办。
果然阿尔巴科日等人对于突然出现的卡车很是畏惧,对于这种可以自由移动的钢铁盒子,牧民们表现出了足够的谨慎,虽然不太情愿,还是交出了手里的火枪和刀具。
等到吴畏赶到的时候,就看到几个牧民被赶到了一堆,**团的士兵们大背着枪围成一圈正在百无聊赖的数羊,不过看起来倒还没有人睡着了。
吴畏之所以对牧民感兴趣,并不是主角情节爆发,要体察民情。他又不是民政官,除非要剿匪,不然和平民就没什么交集。
他过来是因为牧民总是要迁移的,就算范围有限,至少也会有熟悉的地区,能多了解一些信息总是好的。
因为听说牧民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移动的,所以吴畏猜测这些人当中可能有女人,那么自己这边要是能带上一两个女人过去,可以有效缓和紧张情绪。
如果只是医疗队在这里,他倒未必会去主动招惹小护士们。但是既然有肖媛和吕兰清在,吴大官人就没什么好客气的了。
肖媛和吕兰清要跟过来,直接乘坐马车是最方便的办法,所以韩雅穹也一车捎了过来。
看着华丽马车上下来的三个女人,阿尔巴科日嘀咕了一声,猜测是遇到汉人的大官了,吴畏军装上的军衔他看不懂,这辆马车值多少钱他也不知道,但是能带着三个如花似玉老婆出行,还有军队护送的,不是大官还能是什么?
所以他看着走过来的吴畏,深深拜倒下去,大声说道:“真主保佑大帅。”
吴畏愣了一下,才向姚文建问道:“汉人?”
“那保佑你的就应该是太上老君或者佛祖了。”姚文建难得开了句玩笑。
吴畏骂道:“你小子能不能学点有用的?”一面说一面快走走过去,弯腰扶起阿尔巴科日,笑道:“您太客气了,是我有求于您,可不是送脸下乡的。”
第479章 霞飞双颊
阿尔巴科日看到吴畏后,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从吴畏的口音上就可以分辨出来,这是中原来的。这么年青的官大老远跑到西北边陲,总不会是来修高铁的。
吴畏知道阿尔巴科日会说汉语,也小小惊喜了一下。一个民族的语言毫无疑问具有着本民族最深刻的烙印,阿尔巴科日既然能够接受汉语,无论是主动还是背动,就会在潜意识当中影响他的作为。简单一点说,你要跟人显摆本民族的优越性,也得人家能听得懂不是?
和阿尔巴科日聊天的时候,肖媛和吕兰清就在一边听着,吕兰清还拿个小本子记一些重点。这是她和肖媛不同的地方,肖媛家大业大,这辈子注定了吃穿不愁,这个名记的身份是副业,所以除非她特别感兴趣的题材,不然并不会太在意。这就像某些不以稿费收入谋生的大神一样,神经刀一样的更新速度让人恨不得他立刻失业在家,好专心码字。
从敬业精神上就可以看出,即使是一件的才能,吕兰清也应该比肖媛更成功,但是事实上因为大公报在天津的愿意,吕兰清在国内文化界的名气要比肖媛还差一点,这就是出身不同带来的差异,并不是用才干和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阿尔巴科日和吴畏说话的时候,他的家人们也在打量这些汉人。除了沙依提,其他人都听不懂汉语,即使是阿尔巴科日的妻子也是这样。阿尔巴科日又不是汉文化的粉丝,平时也不会在家里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