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周恩来的智慧 >

第55章

周恩来的智慧-第55章

小说: 周恩来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怕英美因此生气。周恩来再次提出巴参加两个军事条约组织的问题。他说,


中国对巴没有恐惧,只是担心巴参加这两个条约组织会被美国利用来制造紧
张局势,甚至在巴建立军事基地来威胁中国。周恩来说:民放主义国家想同
社会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同时保持友好关系,要求独立的经济发展而不
受任何一方的控制,对此我们是赞成的。但是,美国并不这样。杜勒斯公开
说中立是不道德的。巴参加两个条约组织,我们还是对巴友好,因为相信你
们的善意。你们愿意同双方都做朋友,也许你们在这方面能做更多的工作,
可以劝说双方和缓局势、和平共处。我们希望巴基斯坦能起这样的作用,使
巴参加的条约的侵略性质逐步消失。我们在思想意识上有所不同,但在政策
上可以找到共同点,共同为和平和正义而努力。谈到巴印关系时,周恩来向
苏拉瓦底总理转告了毛主席的意见:我们愿意劝说印巴和好,互相协商,互
相妥协,我们也希望巴劝劝美国,不要同中国为敌,那样对美国不利。苏拉
瓦底显然受了感动。他说他非常高兴发现能与周恩来总理像真正的朋友一样
交谈,以友好谅解的精神交换意见。周恩来说,只要巴同意没有侵略的意图,
决不参加侵略战争,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就取得了一致意见。苏拉瓦底主动承
担义务说,一定要劝说美国同你们交换意见,和缓紧张局势。

1962 年1 月,我政府又要求巴方就其参加这两个军事组织同中国的关系
问题有个书面谅解,并澄清以前的保证。3 月19 日,巴使馆送来了其政府前
后一致的书面澄清。1963 年3 月,布托外长专程来北京签订中巴边界协定。
他在同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的会谈中说,由于巴采取不介入反华的立场,
东南亚条约组织已经失灵了,而且这种状况还将继续下去。他还说,巴格达
条约组织也在起着类似的变化。1964 年2 月,周恩来第二次访问巴基所坦。
他由阿尤布总统陪同在达卡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布:阿尤布总统多次
向他说明,巴参加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巴不
参加侵略战争,阿尤布总统执政以来所参加的许多国际活动和他所执行的对
华友好的政策证明了他的解释是真诚的、可信的。同年4 月,周恩来和布托
外长同时访问印尼,同苏加诺总统会商召开第二次亚非会议问题。布托对周
恩来说,由于巴的反对,东南亚条约组织基本上已失去作用。美国对此十分
恼火,推迟了阿尤布总统对华盛顿的访问。1966 年6 月,周恩来出访路过巴
基斯坦。他在同阿尤布总统的会谈中指出,由于巴不参加美国对越南的战争,
不积极参加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的活动,巴基斯坦赢得了世界人
民的尊敬。周恩来重申,中国政府不反对巴同美国和苏联发展友好关系。他
还以客人的身份到机场为东道主阿尤布总统出访苏联送行。这种不拘泥于礼
宾规格的行动和坦荡无私的胸怀,使阿尤布总统深为感动。

1968 年4 月,巴政府决定,不再延续美在巴设立通讯基地的协议,以示
对美国当时重印轻巴政策的不满。美国设在白沙瓦的这个基地遂于1970 年初
关闭。1972 年12 月,巴又宣布退出东南亚条约组织。1979 年3 月,巴基斯
坦和土耳其同时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后身中央条约组织,该组织旋于9 月
间宣布解散。巴先后退出这两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有国际局势变化的
原因,有它自身的需要,还有美国政策上的失误。但是,中国的原则立场,
尤其是周恩来坚持不懈的富有说服力的工作和中巴友好关系的长足发展,无
疑起了重大的作用。


尊重理解不拘一格——意外事件后的特殊访问

1960 年4 月至6 月,周恩来出访亚洲六国。1963 年12 月至1964 年2
月,周恩来出访亚非欧十四国。这两次出访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
1960 年5 月访问柬埔寨,1964 年1 月访问加纳,周恩来处处尊重东道国的安
排,事事为东道国着想,圆满完成了意外事件后的特殊访问。

1960 年4 月,周恩来出访柬埔寨之前,忽然得到柬埔寨老国王、西哈努
克的父亲苏拉玛里特陛下病逝的消息。柬埔寨在国丧期间要降半旗、举国哀
悼,此时接受访问,主人担心欢迎礼仪不能尽善。当时正在印度访问的周恩
来和陈毅商量后,指示外交部通知柬方,他们将率代表团专程前往吊唁老国
王,同西哈努克亲王会谈,并希望柬方在接待方面从简。周恩来还指示外交
部要为代表团访柬赶制素服,以示庄严隆重。柬方得知以上决定后,深为感
动。

5 月5 日,周恩来、陈毅率代表团全体人员穿上素白礼服,登上专机。
上午9 时专机徐徐降落在金边波成东机场。周恩来和陈毅走出舱门,双手合
十,高高举起,向热情的主人行柬埔寨礼。西哈努克在专机前带头鼓掌欢迎。
他十分感激周恩来、陈毅在他和他的国家沉浸悲哀时,给予了最真诚、最难
忘、胜似兄弟的友情。当天下午,周恩来和陈毅就穿着吊唁的服装到苏拉玛
里特先王灵前献了花圈,举行了吊唁礼仪。

尊重、理解、不拘一格。这使西哈努克在以后几十年执政生涯里,无论
太平盛世还是流离失所,始终对中国一往情深,把周恩来看成最可信赖的朋
友。

1964 年新年刚过,周恩来正准备从阿尔巴尼亚出发前往非洲加纳访问。
1 月2 日,加纳发生了谋刺恩克鲁玛总统的意外事件。面临这突如其来的情
况,周恩来是否还去加纳访问呢?中共中央鉴于当时刺杀事件发生不久,情
况尚未完全摸清,十分关心周恩来的安全,不时来电报询问情况。恩克鲁玛
则估计,在加纳这么动乱的情况下,周恩来是不会来的。

然而,周恩来从政治大局着眼,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仍旧决定去加纳访
问。他派黄镇坐飞机先到加纳首都阿克拉向恩克鲁玛转告自己的建议:这次
访问免去一切礼节,总统不要到机场迎接,也不要在城堡外面举行会议和宴
会。黄镇还向恩克鲁玛转达了周恩来的问候。住在克里斯兴城堡里的恩克鲁
玛脸上贴着纱布,缠着绷带,他听了周恩来的问候和建议,内心充满了感激
之情。他没想到一个泱泱大国的总理如此尊重一个小国,如此照顾别人的困
难处境。

周恩来到加纳来了。他是冒着风险来的,在困难的时候支持了恩克鲁玛。
尊重、理解、不拘一格,周恩来这次对加纳的特殊访问是世界政治史上所罕
见的。这次访问效果非常好,影响非常大,大大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非
洲的形象。


反击卫边疆绿旗示友好——1962 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与战后交回缴
获物资


中国和印度是相邻的两个亚洲大国和古国。两国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建
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近代,两国人民都曾深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因而
一直相互同情和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获得了独立,中国得到了解
放。印度是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把建立和发展中印两同
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作为奉行睦邻政策的重点。但不幸的是,由于边界问题,
中印关系从50 年代末走上了曲折的道路。

中印边界问题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印两国之间存在着传统的习
惯边界线,但是两国的边界从未正式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1911
年西姆拉会议期间,英国代表在会外,背着旧中国的中央政府的代表,同西
藏地方的代表用秘密换文的方式画出的。这是英帝国主义利用当时中印两国
人民处于无权状态强加给中国的,是非法的,历届中国政府从不承认。印度
独立以后,特别是在中国西藏地方和平解放前后,印度把它在东段的实际控
制范围从传统习惯线逐步地向北推进到所谓“麦克马洪线”附近;在中段和
西段,直到1959 年以前,除个别地点外,中印双方的实际控制范围基本上是
符合传统习惯线的。l960 年4 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在机场发表讲话说:“目
前,我们中印两国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长期的经济建设。我们都需要和平。
我们都需要朋友。和平友好是我们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共同倡导了关
于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我们之间的一切问题没有理由不可以根据这些原
则,通过友好协商,取得合理的解决。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两国总理会谈,谋
求合理解决边界问题和其他问题的途径。这一次我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真诚愿
望来的,我衷心希望我们的会晤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能够产生积极的和有
益的效果。”在印度,周恩来与尼赫鲁总理就中印边界问题举行了七次会谈。
周恩来提出,为避免冲突,保持边境安宁,双方边境部队可以自双方实际控
制线各自后撤一定的距离,在边界上建立一个非武装区。印度方面没有接受。
周恩来又提出,双方的边境部队在全线停止巡逻。印度方面表示,在东段可
以不巡逻,但是在西段不提停止巡逻,而提尽力避免接触。周恩来代表中国
政府数次建议成立中印边界问题联合委员会,但被印度方面拒绝。

周恩来访问印度后,中国政府本着睦邻友好和中央关于处理与邻国边界
问题的方针,与印度政府外交方面的交涉与斗争一直在进行着。同时,为了
避免边境纠纷的扩大,中国政府单方面执行在实际控制线本侧30 公里地区
内,不打枪、不巡逻、不狩猎,不越出边界活动警戒线的规定。

印度政府视中国政府的一切做法于不顾。从1961 年起,印度军队频繁地
发动武装进攻,不断向中国境内入侵,在东段已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在西段也陆续设立了43 个侵略据点。这些据点有的接近到中国哨所只有几米
的地方,有的甚至设立到中国哨所的后面,切断了中国哨所的后路。中国的
边防哨所与印度的侵略据点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边界已不是一条线了。印
度的气焰非常嚣张,想通过这种方式入侵西藏,迫使中国承认印度所谓的中
印边界线和“麦克马洪线”。

对印度政府在中印边境挑起的武装冲突,中国政府一忍再忍,命令我边
防战士不开枪,不与印度发生军事冲突,印度军队向我们进逼时,我们退让,
以期望印度政府能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来解决两国


的边界问题。但是印度政府置若罔闻。1962 年9 月20 日,盘踞在非法的“麦
克马洪线”以北中国扯冬地区的印度侵略军,不断向中国边防部队发动武装
攻击,打死、打伤几十名中国边防人员。为此,中国政府先后向印度政府提
出了7 次严重的抗议,并要求其军队立即停止进攻。印度政府把中国政府的
克制忍让视为软弱可欺,无视中国的多次抗议和警告,恣意扩大侵略。10 月
12 日,尼赫鲁宣布,他已下令要把中国军队从他所谓的入侵地区“清除掉”。
17 日,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开始猛烈炮击,中国边防部队遭到严
重伤亡。这就触发了中印边境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10
月20 日,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了自卫反击。

周恩来于10 月24 日致函尼赫鲁总理,向他提出中国政府关于停止边境
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中国的这三项建议被
印度政府拒绝,并采取了一系列严重挑衅步骤。11 月14 日,印度军队再次
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边防部队坚决自卫反击。自卫反击战在党中央、毛泽
东、周恩来的领导下,很快就取得了胜利,中国边防部队粉碎了印度军队的
入侵,清除其设立的侵略据点,并追击到传统习惯线附近。

为了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表示中国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而不是通过武力来解
决中印边界问题的诚意,并出于保持中印友好关系的愿望,中国政府于11
月21 日发表声明宣布:从次日零时起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从
1962 年12 月1 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将从1959 年11 月7 日存在于中印双方
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后撤20 公里:在东段,中国边防部队虽然至今是在传统习
惯线以北的中国领土上进行自卫反击,但仍准备从目前的驻地撤回到实际控
制线,即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北,并且从这条线再后撤20 公里;在中段
和西段,中国边防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 公里;为了保证中印边境地区人
民的正常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