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周恩来的智慧 >

第24章

周恩来的智慧-第24章

小说: 周恩来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造大自然不是短期的事。农、林、水利3 个部的工作是长期的奋斗,我们要
提高警惕,不可高枕无忧、盲目乐观。1954 年9 月23 日,他在一届人大一
次会议上指出:“对自然灾害的斗争是我国人民的一个长期的艰苦的任务”。
1957 年4 月24 日,他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改造自然是一个长期斗争。拿
水来说,要把黄河的灾害、淮河的灾害、长江的灾害、珠江的灾害、辽河的
灾害、松花江的灾害克服了,而已控制它了,那不晓得要多少世纪,决不是
20 世纪能够完成的。

“大跃进”期间,经济建设贪多贪快、急躁冒进的倾向,对防灾抗灾工
作也有影响。1959 年10 月,全国水利会议上曾设想提出在3 年内基本解决
水旱灾害的口号。当文件草稿拿到周恩来那里时,他哈哈大笑地说:“3 年
内要基本解决水旱灾害?太积极了一点。”经他再三说服,水利部修改了这
个口号。同年11 月,周恩来听取王化云汇报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规划初步
方案时指出:规划口号要提得恰当,过去认为作了水上保持工程和措施,保
水保土就解决了,现在看来距离还很大,祖宗欠下的债我们一定要还,但水
土保持是长期的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提出,备荒是长期的事情,
总得一步步来;抗旱防涝,步子要稳,要有长远打算,不能一锤子买卖,不
能太急太热。

防灾、抗灾的长期性,归根到底决定于人类认识、掌握自然规律的长期
性。周恩来说:“任何经济建设总会有些未被认识的规律和未被认识的领域。
这就是恩格斯说的,有很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必须不断地去认识,
认识了一个,解决一个,还有新的未被认识”。他以治理黄河为例,“我们
的认识还有限,经验也不足,因此,不能说对黄河的规律已经部认识和掌握
了”。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悲观失望、听天由命的消极无为观点,周恩来
是坚决反对的。他认为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防灾抗灾工作,一定能最终实现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我们总要逐步摸索规律,认识规律,掌握
规律,不断解决矛盾,总有一天可以把黄河治理好”。

新中国成立之初,自然灾害不断发生,加上底子薄、美帝国主义封锁,
人民政府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对此,1949 年12 月23 日,周恩来说:“要迎
接困难,‘多难兴邦’”。

60 年代初,由于连续3 年大面积的自然灾害和“大跃进”的人为灾祸,
我国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当时,周恩来反复指出既要正视困难,又要有克服
困难的信心。“懵里惜懂,怕说困难,一听说困难就泄气,这不是马克思主
义者。革命就是要认识困难,摆出困难,提出办法,克服困难。共产党就是


在克服困难中取得胜利的。革命战争是这样,社会主义改造是这样,社会主
义建设也应该是这样”。在危难关头,周恩来一边同老百姓一起过艰苦的日
子,一边精心领导经济调整工作,终于使国家赢得了考验,渡过了难关,出
现了60 年代中期的繁荣。

1966年3月邢台两次地震。周恩来两次深入震区。他每到一处都要谈1963
年水灾,1964 年涝灾,1965 年旱灾,现在正在抗旱又来了地下的灾——地震,
并由此指出:“要贯彻自力更生精神,多难兴邦”。

中国自古是多灾之国,特别是水、旱、震灾如影随形地威胁着中华民族。
然而,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一次又一次地显示了她的凝聚力。
在洪水横流面前,大禹率众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劳累得大腿上没了肉,
小腿上没了毛,终于赢得了夏的振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黄河大堤,始
于东晋时代的荆江大堤,开创于东汉时期的江浙海塘,造就了著名天府之国
的四川都江堰,创造了塞外江南奇迹的黄河河套灌区。。这些都是中华民族
多难兴邦的标记。近代中国,外侮日深,内乱不已,水利失修,自然灾害与
社会动乱形成恶性循环,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人
民政府高度重视防灾抗灾工作,全面整修和新建江河湖海的堤防共计20 万公
里,修建水库8 万多座,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大大提高了防洪、防旱能力。三
门峡、丹江口、葛洲坝。。一座座水利枢纽在告诉人们:新中国的振兴正从
这里开始。


农业恢复百业之基——经济恢复时期的以农业为基础

1949 年7 月,在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但还没有完全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已经开始组织建设,但还没有结束战争的形势下,周恩来提出
了“恢复生产,建设新中国”的口号。同时,他又明确指出:“我们要恢复
生产,首先就得恢复农业生产。”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的
几个月中,周恩来反复指出,今天的工作中心是恢复生产,凡是对恢复生产
有利的都要尽量发展。要想恢复生产就必须依靠农业生产,它是可靠的基础。
他说:“现在不抓生产靠什么来支援战争和巩固胜利?生产是我们新中国的
基本任务。当前生产任务的重心是恢复而不是发展,当然也不排斥可能而且
必要的发展”。“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没有饭吃,其他一切
就都没有办法”。

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周恩来的基本思路是:以抓
生产作为全国的基本任务;以恢复生产作为抓生产的重心,在恢复生产的基
础上发展生产;以农业恢复作为恢复生产乃至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

周恩来是根据以上思路指导经济恢复工作的。无论是恢复工业、巩固财
政、搞活流通、发展外贸,他部强调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的基础作用。

第一,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是工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的基础。1919 年12
月,周恩来在分析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时指出:“我们必须在发
脏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在工业的领导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没有农业
基础,工业不能前进;没有工业领导,农业就无法发展”。“无论什么时候
都不能取消或忽视乡村这个广大的农业基础”。“如果没有广大农业的发展,
工业发展是不可能的。目前的任务首先要恢复农业生产,然后再进一步发展
农业生产”。“城市离不开乡村而且要依靠乡村,工业离不开农业而且要以
农业为基础”。农业对工业的基础作用,当时周恩来指出了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增加他们对工业品的需要和对工业原料的供应,
也就可以在恢复和发展农业的基础上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其二,轻工业
的原料,绝大部分都要依靠农业,“今年全国棉花产量为八百多万担,明年
计划增加到一千三百万担。如果没有这一千三百万担棉花,一百万纱锭就得
停转。”其三,如果没有农业提供粮食,工业人口和城市人民就不能生活下
去。“京、津、沪三地一千万人口的吃穿都要靠乡村来供应”。其四,发展
重工业也要依靠农业来积累资金。

第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是巩固国家财政的基础。经济恢复时期,我国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来自农村的负担;二是来自城市的负担;
三是国家企业的收入;四是预支即借债。1949 年12 月,周恩来说:“现在
农村负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一点四,城市负担占百分之三十八点
九,而实际上许多税收如盐税、货物税、屠宰税等,很多还是要转嫁到农民
身上的”。1950 年4 月,他又说:“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的比重约占百分之九十左右,现代工业仅占百分之十左右,在国家税收中农
业税也占一半以上,这些在量上是很大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
周恩来把土地改革、兴修水利,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当时财政经济状况
根本好转的首要条件。

第三,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是搞活流通的基础。1951 年3 月9 日,政务院
第75 次政务会议,讨论中国人民银行1950 年工作简要总结与1951 年工作计


划及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1950 年工作报告与1951 年方针任务时,周恩来说,
农业生产提高了,农民就要求出售农产品和换回工业品。这种物中易其流的
任务就落在金融贸易方面来。贸易部门不仅要收购农产品及其副产品,还要
以加工订货、代销等方式帮助工业生产,以适应农民的需要。城乡交流起来
后,呆货即少了,城乡皆动起来。1952 年10 月25 日,周恩来进一步指出:
“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的购买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农业增产后,农产品
如粮食、油料、工业原料、土产、畜产等,不仅可以供应国内市场的需要,
还可以大量出口”。“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和对工业品需求的增加,势必会刺
激市场的活跃”。

第四,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是发展中外经济交流的基础。1949 年12 月,
周恩来说:“我们明年增产一百亿斤粮食,四百多万担棉花。粮食增产了,
可以增加出口,换取外汇;棉花增产了,可以减少进口,少花外汇”。1952
年4 月30 日,周恩来在阐述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时指出:“我们开国以来就根
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同外国做买卖”,“我国出口的主要是农产品,换回来的
是工业装备”。“我们入口的东西是我们所需要的,出口的东西如鸡蛋、猪
肉,是人家所需要的,这种互通有无是互利的”。

经济恢复时期,周恩来对农业是基础的认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深
刻性。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只有恢复与发展农业,解决全国人民的吃
饭问题,其他一切工作才有条件进行,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才能站立得住。“没
有饭吃,其他一切就都没有办法”,揭示了“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
基础”的最深层的关系。第二,全面性。周恩来不仅分析了农业对工业的基
础作用的个几主要方面,而且分析了恢复与发展农业对巩固财政、搞活流通、
发展外贸的基础作用。特别是对后三者的基础作用的认识许多是发前人所未
发,在当时也堪称创见。第三,辩证性。他坚持辩证地看待农业的基础作用;
既重视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也重视工业对农业的领导作用;既重视农业是财
政的基础,也强调财政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对农业的促进作用:既指出恢复与
发展农业是搞活流通、发展中外经济交流的基础,又指出了搞活流通、发展
外贸对农业的促进作用。

在“农业的恢复是一切部门恢复的基础”的思想指导下,三年经济恢复
时期,我国农村成功地实现了土地改革和农业恢复的目标。1952 年,我同农
业恢复到战前农业的最高水平,粮食超过了战前最高产量的2800 亿斤,达到
3278 亿斤。


发民农业促进工业——“一五”计划时期的以农业为基础

从1953 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
的基本任务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
化的基础;相应地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和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正确地发挥个
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作用;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
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很容易出现对农业的轻视。为此,1953 年9
月29 日,周恩来指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不是说把一切力量都摆在
重工业上,其他的都不搞了,农业不发展了,轻工业不发展了,那是不行的。
他说,我们的交通运输业不发达,轻工业不足,同时我们也是一个农业不足
的国家。我国人口之多是世界第一。这样多的人口要满足他们的需要,首先
而要的就是粮食。我们还要争取一部分粮食出口,换回机器。中国拿什么东
西向兄弟国家甚至向资本主义国家换回机器呢?主要是农产品。在出口的人
种东西中,就有五种是农产品(粮食、油籽、牲畜、土产、经济作物)。粮
食的生产跟不上需要的增长,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存在。因此,
要用极大的力量注意发展农业。他要求地方党委,特别是省以下的党委,除
去一些城市搞工业外,主要的力量都应放在农业方面。一年后,周恩来在一
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农业的发展对于工业的发
展有多方面的影响。许多工业特别是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