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同人电子书 > 网游之我爱金币 >

第948章

网游之我爱金币-第948章

小说: 网游之我爱金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葵花宝典》,已经有如此了不起的成就,因此,可以肯定《葵花宝典》作者的武功,要远远超过东方不败,至少有两三个东方不败之高,也应该略胜过无名老僧,乃是金庸作品中绝对的第一高手!
    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这个人是谁。这个人有可能知道是谁么?不仅有可能,而且非常可能知道。
    按金庸的描述,此人“是前朝皇宫中的一名宦官”,“至于这位前辈的姓名,已经无可查考,以他这样一位大高手,为甚么在皇官中做太监,那是更加谁也不知道了。至于宝典中所载的武功,却是精深之极,三百余年来,始终无一人能据书练成。”
    这里给出了两个信息,第一是笑傲江湖所发生时代的“前朝”,第二是三百多年前。把握这两个信息点,就能把这位古往今来第一大高手找出来。
    首先的问题是,《笑傲江湖》本身发生在什么时代?显然只可能是明清两朝。看起来应该是明朝,因为《鹿鼎记》里有“前朝有个令狐冲”之类的说法,但是史学上孤证不立,后世的记载容有讹误,应该从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 任盈盈安慰林平之,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云云,可见笑傲的时代并非明朝。这是笑傲中的内证,比《鹿鼎记》的外证更有说服力。
    2. 笑傲中的五仙教,“其实百余年前,这教派的真正名称便叫作五毒教,创教教祖和教中重要人物,都是云贵川湘一带的苗人。”而《碧血剑》中正有五毒教的记载,可见笑傲的时代当在清朝开国近百年后。
    3. 笑傲中的重要官职名称都是清朝的,这一点已有牛人考证,引用如下:
    2)那官员展开卷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据湖南省巡抚奏知,衡山县庶民刘正风,急公好义,功在桑梓,弓马娴熟,才堪大用,着实授参将之职,今后报效朝廷,不负朕望,钦此。”
    巡抚,参将,全是清朝官制,明朝是没有的。抄一段正式的明朝地方官制记录:
    1。布政司(省):设左右布政使(省长)各一人。。。
    2。府:设知府一人(正四品),同知(正五品)。。。
    3。州:设知州(从五品)一人,。。。
    4。县:设知县(正七品)。。。
    。。。。。。
    可见清朝的巡抚,明朝叫布政使。
    再补充一个证据:
    4)第二十二回“他在怀中一搜,掏了一只大信封出来,上面盖有“兵部尚书大堂正印”
    的朱红大印,写着“告身”两个大字。打开信封,抽了一张厚纸出来,
    却是兵部尚书的一张委任令,写明委任河北沧州游击吴天德升任福建
    泉州府参将,克日上任。”这个便是令狐冲冒充军官的情节。
    按:游击这种军官,维清朝特有,别代所无。
    4. 另一个证明是,日月神教本来是明教,为何要改作“日月神教”?显然是明字招官府忌讳的缘故,所以把明拆开成了日月二字,这和“洪门”之类是一个道理。而这更可能发生在清朝而非明朝。
    5. 除非在明末,否则明朝向前推三百年,只可能是宋朝而非元朝,所以如果是这样,当称宋朝宦官之类,不会叫前朝。而笑傲江湖是不可能发生在明末的,这会与碧血剑的时代重合。
    因此,基本可以断定,《笑傲江湖》中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当然,如果是清朝,应该会有反清复明之类的活动。但是作者为了淡化时代背景,以反映普遍的人性,也为了不和其他清朝作品重合,刻意作了一些技术处理,使其清朝背景不太明显。
    如果《笑傲江湖》是在清朝发生,那么所谓的“前朝宦官”自然是明朝,这也自然说得通。因为明朝太监的势力,远比宋朝,元朝为大,太监中藏龙卧虎之辈也不知道有多少。
    现在的关键是进一步确定《笑傲江湖》的时代,以便确定这位前朝宦官的时代,因为我们知道,二者相隔约三百年略多。《笑傲江湖》不可能发生在1。清初,康熙三十年之前;2,清中叶,乾隆中期,因为这会和金庸其他作品重合发生矛盾。以及3,晚清时期,即1800年之后,因为时代背景不适合。因此,最可能发生的时代是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初年,即1700年之后二三十年。以此为坐标前推300年,我们就来到明朝永乐年间。这个时代有一个太监,武功天下第一,他最有可能是谁?
    答案呼之欲出:郑和。
    首先,郑和是武林高手,这是毫无疑问的,史书记载,郑和“初事燕王于籓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这里的太监是极高级宦官的称呼)。”一个阉人,照理说不过是伺候人的下人,凭什么“从起兵有功”?当然凭的是出神入化的武功。成祖皇帝当年发动靖难之变,以区区东北一隅夺取天下,其中当然有武林高手的参与。据说成祖每次冲杀在前,却总是安然无恙,以致后来有建文命令不许杀叔叔的传闻,其实都是胡扯。权力斗争面前还有什么叔叔侄子?根本上就是靠郑和的保护。
    再看看郑和在海外的纪录,“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武功非常惊人,擒获过不少国家的首脑人物:
    “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
    “其前伪王子苏干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
    明军人生地不熟,又没有武器上的优势,凭什么这么牛,逮谁灭谁?其中一大半,恐怕得靠郑和的绝世武功。
    郑和是回人,来自云南,又进入中原征讨,后来还到了西洋海外,武功中应该融合了西域、南帝,蒙古,中原,西洋等各支派,才成就了如此高深莫测的武学。葵花宝典上的武功,当是他融合各派武学,且根据自己的情况所创。
    由此,也解决了一个疑难问题:为什么一个绝顶高手会屈居皇宫之中当太监?如果为人恬淡,找个地方退隐就是,何必要在宫里服侍别人?因为这个太监本来不是一般的太监,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超级太监,而且还远征四海,成就了无数功业,这才能满足一个绝顶大高手的**。
    由此,我们甚至可以解决一个历史上重要的难题:为什么明成祖要派郑和下西洋?答案绝对不可思议:
    明史中说:“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以才派三宝太监下西洋。其实就算建文帝真的跑到海外,天地那么大,随便找个村子一躲,也没那么容易找到,总不可能全世界地毯式搜索?现在美国要找个本**还十年八年没有踪影,何况是当时的条件。再说“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历代帝王都有这个想法,怎么不历代都下西洋呢?而且当时的海军不比陆军,万一在海外兵败了,只能干瞪眼,根本无可奈何。所以,这些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还是得从葵花宝典说起:首先这本书为啥叫《葵花宝典》?“宝”自然是“三宝太监”之“宝”,葵花,向日也。这向日固然有可能是表达他对真主的信仰,但更可能的是寄托她对永乐皇帝的一片痴情。要知道当了太监固然不一定喜欢男人,练了葵花宝典却肯定会的。杨莲亭是个什么东西,东方不败尚且那么迷恋他。更何况我英明神武千古独步的永乐大帝?能不吸引三宝太监的一片痴心么?这也难怪三宝太监虽然身具绝世武功,却从来没有想过脱离皇帝自立门户。因为皇上,就是她的一片至爱。
    假定永乐不是gay,又是皇帝之尊,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估计不可能看上郑mm,然而人家老郑却是古往今来第一大高手,任你是皇帝是天子,都是想从要从,不从也得从,否则说不定就得咔嚓。可怜一代明君,就成了《葵花宝典》的第一个牺牲品。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理由让郑和离自己越远越好,最好到地球的尽头去,于是伟大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就开始了!
    更新超快,请按“CRTL+D”将本书加入收藏夹,方便您下次阅读!

俗话说,俗话又说(转载)

    1、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2、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3、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5、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可俗话又说:杀鸡给猴看!
    6、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7、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话又说:不撞南墙不回头!
    8、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俗话又说:一条道走到黑!
    9、俗话说:礼轻情谊重;可俗话又说:礼多人不怪!
    10、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可俗话又说:人多嘴杂!
    11、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可俗话又说:亲兄弟,明算帐!
    12、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可俗话又说:靠人不如靠己!
    13、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俗话又说:爬得高,摔得重!
    14、俗话说:一口唾沫一个钉;可俗话又说: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15、俗话说:知识要有产权;俗话又说:不分享心里不安!
    16、俗话说: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可俗话又说: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17、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18、俗话说: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俗话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9、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
    20、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俗话又说:狗改不了吃屎!
    21、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俗话又说:开弓没有回头箭!
    22、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俗话又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23、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俗话又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4、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可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25、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可俗话又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26、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可俗话又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7、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可俗话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8、俗话说:捉贼捉赃,捉奸捉双;可俗话又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9、俗话说:贫贱不能移!可俗话又说: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30、俗话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可俗话又说:姜还是老的辣!
    31、俗话说:后生可畏;可俗话又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
    32、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可俗话又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33、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俗话又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34、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俗话又说: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35、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话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36、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俗话又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37、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可俗话又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38、俗话说:量小非君子;可俗话又说:无毒不丈夫!
    39、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可俗话又说:寸金难买寸光阴!
    40、俗话说:日久见人心;可俗话又说:人心隔肚皮!
    41、俗话说:光阴似箭;可俗话又说:度日如年!
    42、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俗话又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3、俗话说:邪不压正;可俗话又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44、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俗话又说: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45、俗话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俗话又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6、俗话说: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可俗话又说: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47、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可俗话又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48、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俗话又说:老虎屁股摸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