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管理大道 >

第9章

管理大道-第9章

小说: 管理大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这种人来保护我们的子孙百姓,更加有利。若是看见别人各有专长,便要妒恨而表示厌恶。看到才德兼备的贤明高士,就要不表示遵从他们所说的道理,设法使他们的道理行不通,根本不能够包容接纳。用这种人来保护我们的子孙、百姓,可以说十分危险。

只有仁爱的人,知道把这种妒才嫉贤的人,想办法放逐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文化落后的边疆地带,不让这些人留在中原境内,希望能够早日反省,及时改变。这种措施表示只有仁爱的人,能够真正地爱家人,也能够厌恶那些可恶的人。这种举动,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好恶,而是大公无私,为全体民众设想。

见到贤明人士,却不能举荐。就算举荐,也要摆在自己的亲友后边,这就是怠慢贤明的态度。

看见品德不良好的人,也不能赶快保持距离,就算保持距离,也不够远,这是自己的罪过。

凡是爱好大家所厌恶的坏人,却厌恶大家所喜爱的好人,便是逆着人性的原则,简直违反人性,灾难必定降临。

因此,居上位的管理者,有一条受到大家欢迎的法则,那就是忠实而值得信赖,必定能够获得众人的拥戴。若是骄傲自大而且随便放肆,就会失去民心,也失掉一切。

同样地,要想增加财富,必须做到:从事生产的人数众多,而减少只消费不生产的人。实际工作的人尽心用力,各种支出能够合理节省,国库自然充裕,财政长久正常了。

仁爱的领导者,能够散财。促使民众富裕,因而获得自身良好的声望。残暴的当政者,搜刮民间的财物,必然用自己的身体来换取,因而招致杀身之祸。

我们还没有看过,居上位的人爱好仁德,而部属却不能忠诚的。还没有看过,部属忠诚,而事情处理得不妥善的。还没有听过,国库的财富,当政者不能够合理加以运用的。

鲁国的贤人,仲孙蔑大夫,曾经说过:“有一乘车的大夫,不必要计较饲养鸡猪的小利。可以用冰祭丧的大夫,不必要畜养牛羊,来贩卖图利。有百乘车的大夫,可以收取租税,不应该雇用喜欢搜刮财物的家臣。与其放纵敛财的家臣,不如干脆雇用偷盗公物的部属,反正一样是窃盗的行径。这样我们才明白,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却必须以仁义为利。

掌领国政,做为国家的首长,若是专门致力于搜刮财物,做为私人的用途,便是把自己降格成为小人。就算这些部属做得十分努力,使小人有机会为国家服务,也必然天灾人祸接着不断发生。这时候才想起贤明的善良人士,把他们聘请出来,也将无能为力了。这样我们才明白,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却必须以仁义为利。

〔引述〕从种种迹象看来,宇宙一体,而人类一家,应该是毫无问题的。世界大同,愈来愈可能实现,而且也必须实现。平天下的理想,正是完成世界大同的最有效方式。

世界各国,无论从那一方面来看,都有相当的差异,不可能彼此完全相同。所以我们只追求大同,并不敢奢求一同。

世界一同,非但不可能,而且也不必要。完全一同,失去差异性,世界就会减少很多变化,不再多彩多姿,生活也将因而乏味,对人类而言,并没有好处。

世界大同,表示仍将维持彼此之间的小异。大同即全球化,小异则是本土化。如何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寻找出合理的平衡点,应该从大学的道理当中,有所领悟。

首先,我们必须站在平天下的立场来治国,才不致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世界上的超强,而又得不到其它国家的心悦诚服,弄得情势十分紧张,时时有爆发战争的危机。制造人类的不安宁,与安人的管理目标相去甚远。

若是站在平天下的立场来治国,必然要走上王道而舍弃霸道的行为。平时要扶助不如自己的弱小国家,但是不强制这些国家,必须接受自己的那一套意识型态或生活方式。

扶倾济弱,加上自己的国家,在各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而且尊重各国的本土文化,让大家自然调整,逐渐实现大同的理想。这样的平天下,才能达成真正互相尊重,彼此共同勉励,追求共存共荣的世界大同。

要治理好具有平天下潜力和理想的国家,必须慎选人才,以德本才末为原则,从齐家的表现,礼聘或推举获得家族拥戴的齐家良才,来为国服务。

这篇传文,提出絜矩之道,是管理最要紧的态度。凡事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来体会,以便找出合理的管理态度,产生有效的管理行为。以德服人,是最合理有效的管理态度。以仁义治国,便是以德服人的具体作为。仁是能爱人也能恶人,却不是爱之欲其生,而恶之欲其死的法治。义是见贤能举,而且唯恐不能先;见不贤能退,而且唯恐不够远。仁义的管理者,善于使用金钱财货,所以声誉卓著。不仁不义的管理者,把自己的生命,包括身体和声誉,都用来交换财富,弄得身败名裂,祸及后代子孙。

管理的总原则,居于修己安人的立场,应该是不以利为利,却必须以义为利。

凡事求合理,包括利润、利益、利己在内。只有坚持这样的总原则,才能够藉由治国的良好表现,达成世界大同的理想。

这一篇传文,重点有三:

1。从修身、齐家、治国到平天下,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道理,那就是彼此之间的层次性。由平天下往下推,每一层都包在上一层之内。站在平天下的立场来治国,站在治国的立场来齐家,站在齐家的立场来修身。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则是修身的四大要目,缺一不可,而且环环相扣。换句话说,同样要站在修身的立场来做好格致诚正的功夫。如果再向上推,那就要以平天下的立场来格致诚正了!

2。德本才末,是选用人才的可靠标准。先看品德修养的表现,再就合乎标准的人选当中,量才而用。务求忠诚可靠而又人尽其才,由个人而社区,由社区而国家,再由国家而世界,逐次向上提升,应该是合理的途径。

3。絜矩之道,是管理者将心比心的最佳原则。被管理者往往十分客气,不方便直接说出自己的心声。于是管理者的作为,经常引起被管理者的反感,而失去效用。所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成为管理者做决策时的重要依据。

第3章 中国管理哲学的精义

(1)我中华民族,屹立东亚五千余年,虽历经危难,履遭变乱,终能拨乱返治,而绵延不绝。最主要原因,在历代圣贤不断奉献其智能与心力,创造完善的管理哲学。

中华文化首重德性,然而我们并不用知识的态度来讲,给它下一个定义,或者构成一个概念。

中国人从实践上来关心自己的生命,因而也以实践的态度来讲求德性。古代部落社会,一个氏族的领袖领导一个集团,他个人的决策足以影响团体的行动,万一措施不当,这个团体势必瓦解。所以中国哲学,很早就产生天命的问题。“天命靡常”(天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不一定的)的表现,使我们深信天命所归,只属于有德的领袖。无德之君,天不但不帮助他,而且要讨伐他。天命的归或不归,完全决定于君主的修德与否?这种重人修德的智能,孕育出以人性为基础、以人道为内涵的中国管理哲学,成为为我们几千年来实践的准绳。

我国先哲,从实践中体认“管理之道”,并且正名为“大学”。鲁哀公曾问:“人道孰为大?”孔子答以“政为大。”论语的最高理想,亦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广施恩惠给人民,而且能够利益大众)。大学最终目的为治国平天下,所以大学之道,实际上就是管理之道。中山先生说它是“最有系统的政治哲学,在外国的大政治家还没有见到,还没有说到那样清楚”。从管理的取向来看,正好是“我们管理哲学的智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更应该加以发扬光大的。

中国管理哲学,汉朝陆贾说得十分清楚,就是“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我们以往解说“大学”、“中庸”,多半侧重其“德性”的一面;现在让我们从“管理”的一面,来加以探讨,便不难发现中国管理哲学的精义,兹分别说明如后:(一)管理之道,在修己,在安人,在时常调整大学首章,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可解作“管理之道”,亦即“管理的最高原理”第一要“明明德”,就是“明其明德”的意思。“明德”为我国初民的重要观念之一。人一旦成为人,就有了善恶的分辨能力。选善的意志,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中国古书,从易经、书经开始,一直在提倡德行。尧典说:“克明俊德。”人生来便具有道德的根基,天生德于人,这德就叫做明德。明即明白,明德指“能够明白道理的一种天赋本能”。禽兽、草木并没有这种明德,因此对一般动植物讲道理,是永远讲不明白的。只有人类有此明德,你对他讲道理,经过一段时间,他总会点头的。第一个“明”字,为动词,可解释为“表明”、“表彰”或“发扬光大”,亦即把人本来具有的明德来“刮垢磨光”,便是“修身”或“修己”。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修己是管理的起点,大学所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乃“从内发扬到外”,教人由“内部做起,推到平天下止”的管理哲学。管理者必先修己,才能正己正人。所以管理之道,以“修己”为第一纲领。

其次要“亲民”,用相亲相爱的方式来正人,就是孔子所主张的“安人”。论语所载孔子言论中,其以“尧舜其犹病诸”为评语的,仅有两处。雍也篇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另一则为宪问篇叙述子路问君子的情形:“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博施济众系就事业言,安百姓则是它的成果,这等事虽圣如尧舜,犹恐不能完全做到,可见“安人”乃是管理的最高理想。

管理者可以“逞权威、施压力”来“管人”,但作用力越大,反作用越强,不能使追随者心悦诚服。表面或许顺从,内心殊为不乐。因而暂时忍耐,应付了事。管理者也可以用“敬重、信任”来“理人”,比较容易收到“敬人者恒敬之”的效果。追随者深感知遇,当然会加倍努力。管理者最好以“关怀、珍惜”来“安人”,时时抱持“患不安”的心情,使追随者身安心乐而又安居乐业,则大家自动自发、分工合作,必能各尽心力,做好应当做的工作。

“安人”以“仁”。仁字从二从人,郑玄释为“相人偶也”,与孔子所说“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正相吻合。管理者称其自我为己,称其追随者为人,而“仁”即盘旋系织其间而无阻。“仁”就是“相亲相爱”,“亲爱”而能达于“交相”的境界,己安人亦安,所以说:“为仁由己。”管理者“仁”以安人,“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管理者好象天的北极,静居在那里,满天的星斗自然都环绕着它而运行。追随者近悦远来,自然人才济济而又人尽其才了。

“修己”及“安人”,都应该采取至善的立场。因为立场至善,而至善表示此时此地的合理点,才能执两用中,以明明德、亲民,使其更因而臻于至善。所以第三纲即为“止于至善”。

“止”就是“立”,现代叫做“立场”。传之三章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管理者站在“仁”的立场,追随者站在“敬”的立场,无论组织内外,都要坚持“信”的立场。这样,各方面便站在最为适切的立场,而“止于至善。”“至善”的意思,是至佳、至当、适时、或适切。怎样才能站在至佳、至当、适时而适切的立场呢?这就需要不断的调整,发挥“不停滞”的精神。

儒家的形上学,以易经为基础,易经乃是一本讲宇宙变易的书。孔子在川上,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宇宙是一个如川一般的大流,事物皆飞逝不已。管理者必须具有“动态”(Dynamic)的观念,才能不穷而久。

宇宙间变易之道,目的在于生生。易经繋辞词说:“生生之谓易。”宇宙间的一切万物和现象,都在于使生物发生,而又在于使人能够生存。管理者应当体认“永续”的价值,如何使其立场经常保持“事理当然之极”,以确保组织的永生,这才是“止于至善”的真意所在。

大学三纲领,示意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