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辨]城,郭。〃城〃与〃郭〃并称的时候,〃城〃指内城,〃郭〃指外城。孟子公孙丑上:〃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郭〃二字连用时,也就指一般的城。
58。【池】
(一)护城河。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礼记礼运:〃城郭沟~以为固。〃孟子公孙丑上:〃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注意:〃池〃在上古汉语里,一般多作〃护城河〃讲。
(二)积水的凹地。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也。〃孟子梁惠王上:〃数罟不入洿~。〃后世指园林中或风景区的方形水塘。
59。【田】
(一)农田。孟子梁惠王上:〃百亩之~,勿夺其时。〃引申为耕种(此义又写作〃佃〃)。杨恽报孙会宗书:〃~彼南山。〃
(二)打猎。左传宣公二年:〃宣子~於首山。〃孟子梁惠王下:〃今王~猎於此。〃后来写作〃畋〃。
60。【馆】
招待所,客舍。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乃筑诸侯之~。〃又动词。住,安置。左传僖公五年:〃师还,~于虞。〃孟子万章下:〃帝~甥於贰室。〃(帝:帝尧。甥:壻,指舜。贰室:副宫。)引申为华丽的房屋(后起义)。王勃滕王阁序:〃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
[辨]馆,舍。〃馆〃和〃舍〃是同义词,都是馆驿或客舍。所以〃馆舍〃二字可以连用。战国策赵策二:〃今奉阳君捐馆舍。〃(捐:抛弃。捐馆舍,婉言指死。)当然,〃舍〃字的其他意义则是〃馆〃字所不具备的。
常用词(二) 62字
辞谢责让争 使令属托 往来去从违即就趋赴 战击引却冯据 约解释 具给计谋会习 疾病饿厌 衰崩
匮困侈靡 寡少微强固 再三
帝后王侯子息 宗庙 诗书礼乐
61。【辞】
(一)口供。尚书吕刑:〃两造具备,师听五~。〃(两造:诉讼的双方。师:狱官。)汉书赵广汉传:〃有诏即讯,~服。(讯:审问。)
(二)言词,话。吕氏春秋察传:〃~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引申为言之成文的,文辞。易经乾卦:〃修~立其诚。〃论语卫灵公:〃~达而已矣。〃这种意义与〃词〃相通,后来常写作〃词〃。引申为口实,借口。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
(三)文体的一种。曹丕典论论文:〃王粲长於~赋。〃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赋,莫不拟其仪表。〃又如书有〃楚~〃,文章有〃归去来~〃。
(四)不受。论语雍也:〃与之粟九百,~。〃引申为推辞。左传僖公三十年:〃~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又为告别。战国策赵策三:〃遂~平原君而去。〃又为躲避。如说〃不~辛苦〃。
按:说文於第一义写作〃辞〃,其他义作〃辞〃。实际上,二者同音,是可以通用的;而且即使在第一义,古书一般也都作〃辞〃,不作〃辞〃。
62。【谢】
(一)道歉。战国策齐策四:〃宣王~曰:'寡人有罪国家。'〃又:〃封书,~孟尝君。〃又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曰。〃又魏策四:〃秦王色挠,长跪而~之。〃注意:在上古汉语里,这种意义最为常见。
(二)辞。礼记曲礼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则必赐之几杖。〃(致事:退职。)史记儒林列传:〃~绝宾客。〃成语有〃闭门~客。〃
(三)告,告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四)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汉书张汤传:〃尝有所荐,其人来~。〃按:这与现代的意义一样,但上古罕见。
(五)衰退,凋谢(后起义)。范缜神灭论:〃形~则神灭。〃杜甫九日诗:〃干戈衰~两相催。〃
63。【责】
(一)读zhài,债务,债款。战国策齐策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文收~於薛者乎?〃按:这个意义在上古都只写作〃责〃,后代才写作〃债〃。
(二)要求。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赂於郑。〃(赂:财物。)引申为对别人或自己道德品行上的要求。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於人。〃今成语有〃求全~备。〃再引申为用言语批评别人。战国策赵策三:〃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而归之。〃
(三)责任。孟子公孙丑下:〃有言~者不得其言则去。〃
64。【让】
(一)责备。左传僖公五年:〃公使~之。〃史记项羽本纪:〃二世使人~章邯。〃
(二)退让,不跟别人争夺权利,跟〃争〃相对。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社会道德。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辞~者三,终不肯受。〃礼记礼运:〃刑仁讲~。〃引申为谦让。论语先进:〃其言不~。〃又卫灵公:〃当仁不~於师。〃
(三)把权益和职位让给别人。尚书舜典:〃禹拜稽首,~于稷、契暨臯陶。〃论语泰伯:〃三以天下~。〃[禅~]以帝位让给别人。后汉书逸民传论:〃耻闻禅~。〃引申为先人后己,避让。如〃~路〃,〃~座〃。
65。【争】
(一)跟别人抢着要同一个东西。左传隐公十一年:〃公孙阏(è)与颍考叔~车。〃引申为竞争。左传成公三年:〃晋未可与~。〃战国策楚策一:〃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也。〃又赵策三:〃前与齐闵王~强为帝。〃又引申为为了真理而与人辩论。战国策赵策三:〃鄂侯~之急。〃现代成语有〃据理力~〃。
(二)读zhèng,去声。谏,规劝。〃~臣〃、〃~友〃、〃~子〃,都见於孝经。后来写成〃诤〃。
66。【使】
(一)使,叫,让。左传僖公三十年:〃~杞子、逢孙、杨孙戍之。〃又僖公三十二年:〃郑人~我掌其北门之管。〃又隐公元年:〃无~滋蔓。〃
(二)读shì,去声。奉使命(外交上的)。论语子路:〃~於四方,不辱君命。〃又名词。奉使命的人,使臣。战国策齐策四:〃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也。〃又:〃梁~三反。〃汉书苏武传:〃匈奴~来。〃又:〃单于使~晓武。〃(第一个〃使〃字读上声,动词;第二个〃使〃字读去声,名词。)[~者]派遣为代表的人,奉使命的人。战国策齐策四:〃遣~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者来。〃
(三)连词。假使。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上曰:'~武安侯在者,族矣!'〃
67。【令】
(一)发出命令。论语子路:〃其身正,不~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离娄上:〃既不能~,又不受命。〃注意:〃令〃字在古代往往用作不及物动词。又名词。命令。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
(二)旧读líng。使。战国策赵策四:〃有复言~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杜甫北征诗:〃遂~半秦民,残害为异物。〃引申为假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就~]纵使,即使。胡铨上高宗封事:〃就~敌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也?〃(伦:王伦。当时的投降派。)
(三)总其事的官。春秋时代,楚国的相称〃~尹〃。论语公冶长:〃~尹子文三仕为~尹。〃秦汉以后,政府部门的主管人称〃令〃,如〃中书~〃,〃郎中~〃。又县的长官也叫〃令〃。秦汉时代,县满万户者称〃令〃,不满者称〃长〃。后汉书董宣传:〃后特征为洛阳~。〃后世县官都称〃令〃。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杜君者。〃
(四)文体的一种。昭明文选有〃令〃一类。萧统文选序:〃又诏诰教~之流,表奏牋记之列。〃
(五)时令。礼记月令:〃孟春行夏~,则雨水不时。〃又:〃[季冬之月]论时~,以待来岁之宜。〃
(六)形容词。善的,好的。诗经大雅卷阿:〃~闻~望。〃又鲁颂閟宫:〃~妻寿母。〃引申为对别人亲属的敬词。如:〃~尊〃,〃~兄〃,〃~弟〃等。
68。【属】
(一)读zhǔ,动词。连接。庄子马蹄:〃万物群生,连~其乡。〃引申为跟随。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渡淮,骑能~者百余人耳。〃
(二)读shǔ,隶属。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焉。〃又:〃当阳君、蒲将军皆~项羽。〃
(三)读zhǔ,动词。通〃嘱〃。请托,委托。战国策齐策四:〃使人~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又楚策一:〃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之昭奚恤。〃
(四)读shǔ。种类。周礼春官龟人:〃掌六龟之~。〃[若~]你们这班人。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皆且为所虏。〃[吾~]我们这班人。史记项羽本纪:〃章将军等诈吾~降诸侯。〃
69。【托】
(一)寄托。战国策赵策四:〃长安君何以自~於赵?〃杜甫大麦行诗:〃安得如鸟有羽翅,~身白云归故乡。〃[~名]名义上是……。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然~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
(二)委托。战国策赵策四:〃愿及未填沟壑而~之。〃诸葛亮出师表:〃恐~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三)假托,借故推托。后汉书姜肱传:〃~以它辞。〃
[辨]托,托。上古没有〃托〃字。〃托〃是后代〃托〃的通俗写法。宋代以后,〃托身〃、〃托故〃等,有人写成〃托〃。但是,〃托〃字有它自己所特有的意义,表示用手掌承着东西,如〃托钵〃。又有引申义,如〃榇托〃。这些〃托〃字不能写成〃托〃。
70。【往】
去,到某处去。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来。〃又宣公二年:〃晨~,寝门辟矣。〃引申为过去(指时间),从前。论语八佾:〃既~不咎。〃又微子:〃~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1。【来】
(一)小麦。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牟:大麦。)又臣工:〃於皇~牟!〃(於皇:叹美之辞。)
(二)来。跟〃往〃相对。战国策齐策四:〃~何疾也?〃又有使动用法,表示〃使他来〃。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之。〃又:〃远人不服而不能~也。〃孟子滕文公上:〃放勋曰:'劳之~之。'〃注意:旧日於用作使动时读作lài,后来常写作〃徕〃。成语有〃以广招~〃。引申为将来。论语微子:〃~者犹可追。〃〃来年〃、〃来日〃连用表示〃明年〃、〃明日〃。孟子滕文公下:〃以待~年然后已。〃又:〃何待~年?〃汉乐府善哉行:〃~日大难,口燥唇乾。〃
(三)句终语气词。孟子离娄上:〃盍归乎~!〃庄子人间世:〃尝以语我~!〃又:〃子其有以语我~!〃
72。【去】
(一)离开。左传僖公三十年:〃亦~之。〃孟子公孙丑下:〃孟子~齐。〃注意:上古的〃去〃是〃离开〃,跟〃就〃相反,所以说〃去就〃。离开某地就是不停留在某地,跟〃留〃相反,所以说〃去留〃。离开某人就是不从某人,所以说〃去从〃。今成语还有〃何~何从。〃上古的〃去〃一般都带宾语,战国策、史记等书,〃去〃字可以不带宾语,但仍是离开某地的意义,略等於现代汉语所谓〃走了〃。战国策赵策三:〃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又:〃遂辞平原君而~。〃今成语还有〃扬长而~〃、〃拂袖而~〃。引申为距离(指时间或地点)。孟子公孙丑上:〃纣之~武丁未久也。〃又离娄下:〃地之相~也千有余里。〃
(二)旧读qǔ,上声。除掉,去掉。跟〃取〃相对。论语颜渊:〃~兵。〃孟子滕文公下:〃什一,~关市之征。〃
[辨]去,往。上古〃去〃和〃往〃的意义大不相同。〃来〃的反面不是〃去〃,而是〃往〃。〃往〃不能带宾语,〃去〃经常带宾语。〃去〃是离开,〃往〃是走向目的地,可见是迥然不同的。〃孟子去齐〃这一句话,若依现代汉语解释,是〃孟子到齐国去〃,而依古代汉语解释,则是〃孟子离开了齐国〃,意义正相反。这是必须严格辨别的。
73。【从】
(一)跟随。论语微子:〃子路~而后。〃引申为归顺。左传庄公十年:〃民弗~也。〃又为依顺,听从。左传隐公元年:〃公~之。〃又为参与。如〃~事〃,〃~政〃。[~而]表示乙事是甲事的继续。战国策赵策三:〃睹其一战而胜,欲~而帝之。〃孟子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后~而刑之。〃
(二)旧读zòng,去声。随行,侍从。左传庄公十年:〃战则请~。〃孟子滕文公下:〃后车数十乘,~者数百人。〃庄子列御寇:〃一悟万乘之主而~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三国志吴志鲁肃传:〃乘犊车,~吏卒。〃注意:〃从车百乘〃不是跟随百乘车,而是有百乘车随从。〃从吏卒〃不是跟随吏卒,而是有吏卒随从。这里有被动的意义。〃从〃又用作名词,如〃仆~〃,〃扈~〃,〃驺~〃等。(三)旧读zòng。次於最亲的。指堂房亲属。如伯叔之子年长於己者为〃~兄〃,侄为〃~子〃。
(四)介词。表示从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