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古代汉语 >

第110章

古代汉语-第110章

小说: 古代汉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字,所以加上一个〃悲〃字。
  '27'答客,借答人问难以抒自己情怀的一种文体,如东方朔的《答客难》。指事,即〃七〃体,《文选》载有枚乘的《七发》,即说七事以启发太子,所以称〃指事〃。
  '28'三言八字之文,不好懂。有人说这都指隐语。如《古微书》引《孝经援神契》:〃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是三言之文。《后汉书·曹娥传》注引《会稽录》:〃邯郸淳作《曹娥碑》,援笔而成,无所点定。其后蔡邕又题八字曰:'黄绢幼妇,外孙 (jī)臼。'〃是八字之文。按:〃卯金刀〃是〃刘〃,〃禾子〃是〃季〃。〃黄绢〃八字是〃绝妙好辞〃。《世说新语·捷悟》:〃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 臼,受辛也,於字为辞(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29'篇辞引序,也是四种文体。篇,诗篇,《文选》乐府类载有曹植《美女篇》,《白马篇》,《名都篇》,这里的〃篇〃可能是指乐府。辞,《文选》有辞一类,载有汉武帝《秋风辞》,陶渊明《归去来辞》。引(yìn),歌曲之一种。《文选》载有曹植的《箜篌引》。序,用来陈述作者的意旨的文章。《文选》有卜子夏《毛诗序》等。
  '30'碑碣志状,也是四种文体。碑,指碑文。碣(jié),也是碑文之类。志,墓志,记死者之年代行事。状,行状,叙述死者的德行。参看本册1100页通论第二十三节。
  '31'锋起,同蜂起,言其众多。锋,同蜂(蜂)。
  '32'这是说:许多文体的源与流相互间杂交错着出现。间(jiàn),间杂,交错。
  '33'陶,指埙(xūn),一种乐器,用土烧成。匏,指笙,笙用匏(葫芦)为座,上设簧管。
  '34'黼黻,参看本册1135页注〔16〕。
  '35'由於有这许多文体,作者在各方面的情致意趣可以说是完备了。致,情致。余监抚余闲'1',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2',未尝不心游目想'3',移晷忘倦'4'。自姬、汉以来'5',眇焉悠邈'6',时更七代'7',数逾千祀'8'。词人才子,则名溢於缥囊'9';飞文染翰'10',则卷盈乎缃帙'11'。自非略其芜秽'12',集其清英'13',盖欲兼功,太半难矣'14'。
  【注释】
  '1'监,指监国,皇帝外行,由太子代摄国政。抚,指抚军,太子随从皇帝巡行外地。《左传》闵公二年:〃冢子(太子)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萧统当时是太子,所以这样说。
  '2'文囿,文章的园囿。辞林,文章之林。称〃囿〃称〃林〃,极言其多。
  '3'心游目想,应理解为〃心想目游〃,这是古人的一种修辞手法。
  '4'晷(guǐ),日影。移晷,等於说移时,指经过一段长时间(例如一两个时辰)。张衡《西京赋》:〃白日未及移其晷。〃那是甚言时隙之短,这里用〃移晷〃则甚言时隙之长。
  '5'姬,指周代,因周天子是姬姓。
  '6'眇焉悠邈,指年代久远。眇、悠、邈,都是久远的意思。
  '7'七代,指周、秦、汉、魏、晋、宋、齐。
  '8'祀,年。
  '9'缥(piǎo),青白色的帛。缥囊,指青白色帛做的书袋。
  '10'飞文染翰,形容才思敏捷,书写快速。翰,笔。染翰,用笔蘸墨。
  '11'缃,浅黄色的帛。帙(zhì),书套。缃帙,用浅黄色帛做的书套。
  '12'自非,若非。略,删略。芜秽,指不好的文章。
  '13'清英,指好的文章。
  '14'要想两方面兼顾,多半是很难的了。功,事。兼功,等於说两方面(芜秽、清英)兼顾。太半,等於说多半。
  若夫姬公之籍'1',孔父之书'2',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3',孝敬之准式'4',人伦之师友,岂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5'?老、庄之作,管、孟之流'6',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今之所撰,又以略诸'7'。若贤人之美辞,忠臣之抗直'8',谋夫之话,辨士之端'9',冰释泉涌'10',金相玉振'11'。所谓坐狙丘,议稷下'12',仲连之却秦军'13',食其之下齐国'14',留侯之发八难'15',曲逆之吐六奇'16',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17',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18',而事异篇章'19',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於记事之史,系年之书'20',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21',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22',事出於沈思,义归乎翰藻'23',故与夫篇什'24',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25',都为三十卷'26',名曰《文选》云耳。
  【注释】
  '1'姬公,指周公旦。
  '2'孔父,指孔子。鲁哀公诔孔子,称孔子为〃尼父〃。姬公之籍,孔父之书,泛指儒家尊奉的经典。
  '3'鬼神争奥,上文〃与〃直贯到这句,是说与鬼神竞赛奥妙。
  '4'准,同准,准则。式,法式。
  '5'这是说,经典是不可以选录其中的一部分的。重,加。芟(shān)夷,除草,这里指删削。
  '6'老庄之作,管孟之流,泛指诸子之书。
  '7'撰,编纂。诸,之。
  '8'抗直,这里指高抗不屈、正直无私的话。
  '9'辨,通辩。端,指舌端,实指言论。《韩诗外传》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10'冰释泉涌,形容言辞滔滔不绝。
  '11'相,质。振,发声。玉振,喻声调铿锵。金相玉振,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美。《诗经·大雅·棫朴》:〃金玉其相。〃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参看本册1139页注〔16〕。
  '12'狙丘、稷,都是齐国的山名。稷下,稷山之下。曹植《与杨德祖书》李善注引《鲁连子》:〃齐之辩者曰田巴,辩於狙丘而议於稷下,毁五帝,罪三王,一日而服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索隐》引虞喜说:〃齐有稷山,立馆其下,以待游士。〃
  '13'见《战国策·赵策》,参看第一册114…123页。
  '14'食其(yìjī),姓郦,陈留高阳(在今河南杞县西)人。楚汉相争时,他说齐王田广归汉,下齐七十余城(见《史记·郦生陆贾传》)。
  '15'留侯,指张良。难(nàn),辩驳。汉高祖用郦食其之计,想封六国之后来削弱楚权。张良连发八难来拦阻,这才作罢(见《史记·留侯世家》)。
  '16'曲逆,指陈平,平封曲逆侯。《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17'概,梗概,大略。坟籍,《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这里泛指典籍。
  '18'简牍,泛指书籍。古代没有纸时,写在竹上的叫简,写在版上的叫牍。
  '19'事,指以上所说贤人、忠臣、谋夫、辩士之辞。篇章,指文学作品。
  '20'系年之书,亦指史书。杜预《左传序》:〃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四季),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
  '21'方,比。篇翰,也指文学作品。
  '22'赞论,指〃史论〃,是对某一史实加以评论,提出作者看法的文字。综缉,综合联缀。辞采、文华,都指华美的辞藻。序述,指〃史述赞〃,是对历史人物加以重点扼要的叙述,於叙述之中,寓褒贬之意。赞论和序述都是史书里的一部分。错比,错杂比次,亦即组织。
  '23'事,指〃史述赞〃中的事实。沈思,深刻地构思。义,指〃史论〃中的道理。翰藻,指文学辞藻。这里互文见义,即〃事〃与〃义〃都是出於沈思、归乎翰藻的。
  '24'与夫,等於说与。篇什,《诗经》的雅颂十篇为什,后人泛称诗篇为篇什。
  '25'圣代,指梁代。
  '26'都,总共。
  凡次文之体'1',各以彙聚'2'。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3';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
  【注释】
  '1'次,编次,排列。
  '2'彙,等於说类。《文选》把文体分为三十七类: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弔文、祭文。
  '3'《文选》中赋分十五类,诗分二十三类。
  庾信
  庾信(公元513…581),字子山,南朝梁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起初在梁任抄撰学士、东宫学士等官,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出使西魏,被强留在长安(西魏国都),并在强迫下做了官。北周代魏后,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庾开府〃。他虽位望通显,但由於梁元帝被西魏杀死,梁朝快要灭亡了,自己却屈身仕敌,内心里产生矛盾,因此常常怀念故土,自伤身世。后来陈与北周通好,曾请求北周让他回到南朝,但没有成功。
  庾信前期在梁朝做抄撰学士时,为迎合帝王的口味,与徐陵等人作了许多绮艳靡丽的宫体诗和骈体文,世称〃徐庾体〃。后期由於生活境遇的改变,创作面貌也随之而有所转变。这期的作品里,充满着故土之思和对自己身世的感伤。艺术上也更趋於成熟,风格苍劲悲凉,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就是指他后期的作品而言。有《庾子山集》传世,清代倪鞴ⅰ
  哀江南赋序'1'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2',大盗移国'3',金陵瓦解'4'。余乃窜身荒谷'5',公私涂炭'6'。华阳奔命'7',有去无归。中兴道销'8',穷於甲戌'9'。三日哭於都亭'10',三年囚於别馆'11'。天道周星'12',物极不反'13'。传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14';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15'。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16'。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17';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18'。信年始二毛'19',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於暮齿'20'。燕歌远别,悲不自胜'21';楚老相逢,泣将何及'22'!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23';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24'。下亭漂泊'25',高桥羁旅'26'。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27'。追为此赋,聊以记言'28',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29'。
  【注释】
  '1'《哀江南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篇有名的长赋,内容以自己的遭遇为线索,叙述梁朝的兴亡和人民遭遇的痛苦,抒发了他内心的悲哀。〃哀江南〃出於《楚辞·招魂》的〃魂兮归来哀江南〃。梁武帝建都建业(今南京),元帝建都江陵(今湖北江陵县),都在江南,所以借用成语作为赋名。本篇是赋前面的序,概括了赋的全篇大意,并说明作赋的动机。这篇序是用骈体文写成的。庾信的骈体文,实集六朝之大成,而《哀江南赋序》更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2'粤,句首语气词。以,介词,在这里相当於〃於〃。戊辰之年,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建亥之月,阴历十月。
  '3'大盗,指侯景。侯景原先在魏做官,后降梁。太清二年八月反,先攻进金陵(即建业),又攻陷台城(梁的宫城),梁武帝被逼饿死。立简文帝。后又逼简文帝禅位於豫章王萧栋而杀简文帝。不久,又废萧栋,自立为帝。移国,等於说篡国。
  '4'瓦解,比喻崩溃。
  '5'窜,逃匿。荒谷,春秋楚地名。《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这里借指江陵。
  '6'公私,公室和私门。涂,泥。炭,炭火。伪古文《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涂炭,指陷入污泥炭火之中,比喻陷於极端困苦的境地。
  '7'华阳,指西魏。《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据胡渭考证,华阳在今陕西商县(见《禹贡锥指》)。西魏京都在长安,用华阳是活用典故。奔命,为王命奔走。这是指梁元帝承圣三年,庾信从江陵奉命出使西魏的事。
  '8'中兴,指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乱,即位江陵,梁亡而复兴。销,消,削减。《周易·泰卦》:〃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这里借用〃道销〃二字来说明中兴越来越没有希望。
  '9'穷,指中兴道销到了极点。甲戌,即承圣三年(公元554年),这年西魏派于谨来攻,梁王察(古察字,元帝的侄子)与于谨合兵攻下江陵,杀死元帝。
  '10'都亭,城郭附近的亭舍。三国时,魏兵攻蜀,后主刘禅降魏。守永安城的蜀将罗宪听说后,率部下到都亭哭了三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