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是明世宗搞大议礼的一个小花招,真实目的是要给他没当过皇帝的老爹上一个睿宗庙号,所以先拿修改高皇后、明太宗等人庙号试探。最初群臣没有识破,被他忽悠过去,好端端一个太宗标配就被弄成了不伦不类的成祖。
那明太宗应该是本书唯一一位获得太宗庙号又被取消掉的,当然,这并不否认他的伟大,不过他的另一个特殊性却很容易让人对其入选本篇的资格产生质疑——他这一朝的太祖实在是太伟大了。
明太祖跟前面那些篡位的家伙们可不一样。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原名朱八八、朱兴宗,年号洪武),他从一个濒临饿死的假和尚一步步登上皇帝宝座,这是他个人奋斗的伟大历程;他将一个完全被奴役的民族重新带回世界第一帝国的地位,这是他在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他推翻蒙古贵族的残暴统治,但又不实施民族复仇,愿将各族“抚之与诸夏无异”,这是他的伟大帝王胸怀。更可怕的是,这个民族没有宗教传统,没有世袭领主,面对的又是劲猛的蒙古帝国,他是怎样讨饭镇住肚子后做到上述事实的?而他在军事上从南往北打得上帝之鞭屎尿横飞,治国又能极速地在蒙古毁灭过的破碎河山上建立起一个“治隆唐宋”的辉煌盛世,您真能想象这种伟大的程度吗?
而真正要命的是这位太祖还活得极长——七十一岁!好多儿子都死了他还没死。以往太祖只管开国,建国格式化留给太宗。但明太祖在位三十一年,而且精力超级旺盛,一个人就垄断了正常朝代太祖、太宗两朝的工作(后来把宰相的工作也打捆了),他离职时大家发现明王朝的框架已经很完善,那就不需要什么明太宗来凑字数了。所幸历史没有这么简单。
明太祖这么伟大,那第二任皇帝就多半是个尴尬的废柴,事实恰是如此——别误会,不是本篇主角,是他侄儿建文帝,咱们明太宗是第三任。
伟人往往有一个共同特征——执著。但执著与偏执往往也只有一线之隔,明太祖就会在很多事情上很偏执,比如继承人问题。
明太祖共有二十六子,其中孝慈高皇后马氏育五子,朱棣排行第四。建国时嫡长子朱标便被立为皇太子,但他先于明太祖去世,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㭎也相继去世。按理说长幼有序,朱老四就该撞大运,捡这个皇帝当了。但意外的是明太祖偏执到了另一种境界,他要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坚决捍卫嫡长一系的正统。
这就偏执得过分了,历史上嫡长子先死的又不是没有,都是另择子侄继位,哪来什么皇太孙?要较真的话,朱允炆也不是朱标真正的嫡长子,他前面还有个大哥朱雄英,死得更早,为什么不更偏执一点,立朱雄英的嫡长子为皇太玄孙呢(因为朱雄英八岁就死了,没来得及生)?最重要的是,唐宋以来嫡长子继位的规制就不那么严格了,继承人选更要由政府议定,岂能取决于某一个人的偏执?明太祖坚持立皇太孙,一方面说明他个人权威极高,一方面也说明明初中国社会较之宋代出现了严重倒退。
而更严重的倒退是分封藩王。宋朝的毁灭让人看到了完全集中的主权模式风险确实太大,一个宋廷的倒台瞬间就让亿万子民全部沦为亡国奴,没有半点缓冲余地,若非朱八八英雄盖世,估计光复的希望也不大。明太祖的解决办法和晋武帝一样——恢复分封,他分封了九个儿子到各地为王,拱卫这个庞大的帝国。唐以后虚化爵位,封爵不能直辖封地,王公“有名号而无国邑”。比如李世民当皇帝前封过赵国公、秦王,但他这个赵国公与赵国、赵州、赵郡、赵县、赵州桥、赵氏孤儿半点关系都没有,纯粹就是安个称呼而已。而明太祖分封却是名副其实的藩镇,叫什么王就真管哪一块地,历史直接倒退了一千年。
当然,明太祖也不是按图索骥,刻舟求剑,他也做出了自认为合理的改进。他设计了中央集权和分封建国的双轨并存制,各地既有中央派出的地方政府,又有封建藩王的王府,两者并无统辖关系,甚至还有制衡。地方政府掌握主要行政尤其是财政,负责日常公共管理事务。而藩王节制军权,在中央政府出现问题时,朱氏子孙自会率藩镇军并督促辖区驻军拼命勤王。明太祖认为藩镇分散可避免中央政府一倒台就全盘崩溃,又由于缺乏稳定的财政和兵源,似乎也不用担心藩王们像晋朝那样互相厮杀。明太祖自认为这种设计兼顾了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的优点,堪称汉唐宋之后汉式帝国的集大成者。
不错,明朝真的是汉唐宋的集大成者,但是否是以这种社会倒退的方式来达成的呢?太宗不是凑字数的,国祚绵长的王朝必须由太宗来设计,而并不取决于太祖在位的时间或他精力旺盛的程度,因为太祖的任何设计都自带一个隐藏前提——他本人的崇高威望。太祖的设计其实不一定真的合理,只是大家都慑于他的威望而甘愿执行,一旦太祖驾崩,弊端才会涌现出来,所以还是得看太宗怎么处理和重新设计。
朱棣最初被封为燕王,驻守北平(今北京)。徐达卒后明太祖派嫡四子朱棣出任燕王,甚至允许燕王府沿用元皇宫,很多地方使用天子礼制,可见荣宠非凡,他的实力也是各藩之首。朱棣也非常注重结交开国元勋二世祖这个圈子,与徐达之子徐辉祖、徐增寿,常遇春之子常升,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等过从甚密。后来在这个圈子把终身大事也解决了,泡到了徐达的长女,史称仁孝文皇后。
不同于唐太宗和宋太宗在王朝建立过程中就发挥重要作用,朱棣出生时,朱元璋正被八面合围,连看他一眼的时间都没有,直到四儿子都七岁时才给七个儿子正式取名。明太祖身边智士云集,也早就过了一家人打天下的时代,儿子们就没什么表现机会了。建国后明帝国迅速成为天下共主,尽管诸子分封各地率兵,但打硬仗的机会很少。秦晋燕三王镇守北方,常深入大漠去打蒙古。但这时的蒙古哪还是上帝之鞭,早不经打了,哪还敢来惹你朱八八。所谓打仗,其实就是抓猫猫,找得到他并且追得上,你就立功了。找不到,就白啃几天沙。很多史料喜欢记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晋王和燕王一起北征,当时天降大雪,晋王怯而不敢进军,燕王却日夜兼程,直取迤都山(今属内蒙古二连浩特),生擒北元太尉乃儿不花。史称燕王从此威名大震,连明太祖都刮目相看,宣布北方军事皆由他节制。但事实上此战实际主帅是颖国公、左副大将军傅友德,晋王和燕王只是按藩王制度充当名义上的主帅,相当于皇室监军。可能当时晋王提出不能冒雪深入,而燕王勇敢豪迈,支持傅将军冒雪直进,于是史书便称燕王打赢了这一仗,其实只是因为最初他确实没打过什么值得一提的大仗,唯有此战还可一说罢了。
当然,长期从军对朱棣的成长还是很有好处,尤其有利于他私下结交北镇将领。而他私下招纳最重要的一个人还不是武将,而是一位法号道衍的僧人。此人也很诡异,他本出身显赫的吴兴姚氏,从小博学多才,却偏偏要去出家。有位善于相面的袁珙评价他:“什么怪和尚呀!一副嗜杀的面相,刘秉忠似的人物!”刘秉忠本来是个道士,后来成为元世祖身边最重要的文官,可以说是元帝国的设计者。僧道衍听了这个评价非常高兴,立志要做一个刘秉忠那样开创帝国的功臣。遗憾的是,另一位怪和尚朱元璋真的开创了帝国,却没他的份儿。其实建国后明太祖曾举办过一次僧人专场考试,僧道衍考中一个官,但他无意以如此平淡的方式入仕,居然主动放弃,回去继续当和尚。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驾崩,明太祖选高僧给诸王,为马皇后诵经,有人就把他推荐给燕王。两人相见恨晚,僧道衍便留在朱棣身边做了贴身幕僚。
那僧道衍为什么选择了朱棣?他错过了明太祖建国的机会,而推翻明朝新建一朝又确实不现实。燕王的出现让他又看到了曙光,如果朱棣不是正常继位,而是打下一座江山,也勉强能算开创王朝,满足他的建国情结。
更重要的是朱棣又为何选择了这位有严重建国情结的非正常人类。很显然,朱棣也是雄心勃勃。当时二十七岁的朱标身体并无贵恙,没人想得到他还会先于明太祖去世,但朱棣已经在招揽僧道衍这样的异士,难道不是深怀异志?
奉天靖难,战鼓之歌
其实明太祖上了自己的大当,普通人给他一些权力他也造不了反,恰恰要加上亲王身份才有机会。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明朝最后一位巨头级开国元勋——明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次年改元建文,大明王朝准备进入第二代。
建文帝最重用的三位谋臣是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博士方孝孺,他们首先进行了一些行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当然核心问题还是削藩,而削藩的核心是削燕王。但显然不能拿燕王开刀,齐泰、黄子澄提出了类似于王朴“从易者始,先南后北”的策略,从实力弱的削起,最后拿下燕王孤豚。
第一个倒台的是五叔周王朱橚。据正史记载,明太祖前五子为马皇后所生,现在前三位都死了,朱橚就是朱棣唯一在世的同母弟。而据很多考证,马皇后其实没生过儿子,五个都是过继的,其中朱棣和朱橚来自同一位皇妃,总之这两位是最亲的亲兄弟。而朱橚又就藩于天下之中的开封,兵力最弱,所以拿他开刀,借故贬为庶民。
洪武三十一年(1398)底,建文帝派出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密切监视朱棣。
建文元年(1399),削藩行动继续深入,建文帝逼死湘王朱柏,借故废黜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派出二十四位采访使接管各地财政。建文帝还调兵河北雄州、霸州一线布防,俨如唐宋对付契丹的姿态。
朱棣尽管心怀异志,但实力尚不足以对抗朝廷。明太祖规定每藩可自设三护卫亲军,每卫五千兵左右,王府私兵也就一万五千人。至于驻扎王府辖区的官兵,就不是私兵,正常情况下受藩王节制,但要他们随藩王造反好像也不行。其实综合分析,藩王虽不如皇帝爽,但当当土皇帝也够过瘾,造反的成功概率却很低,还要付出这么高的机会成本就很不划算。所以大多数藩王包括朱棣的想法应该是保住藩镇,经过多年的积累再寻新的突破,除非刀架到脖子上不会轻易言反。尽管眼见五个弟弟被侄儿拿下,朱棣仍不轻言造反,使出装病甚至当街装疯子的办法,企图把眼下这一趟削藩的危机蒙混过去。
建文元年(1399)六月,燕山百户倪谅告发燕王府校官于谅、周铎谋反,处死。朝廷下诏责备燕王,甚至逮捕了王府的一些属僚。朱棣继续装病,拒绝正面应答。朝廷派驻北平的地方官张昺、谢贵、张信率兵进驻燕王宫,朱棣继续装疯卖傻,还想蒙混过关。其实此时齐泰已密令张信逮捕朱棣,但张信可能也是僧道衍一类人物,他偏要去向朱棣告密。起初朱棣宣称病重,坚辞不见。张信再三求见,在病床前说明了情况。朱棣“戄然起立”,这下他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刀真的架到脖子上来了。不过他也早已在僧道衍等人的辅佐下,做好了一整套造反的规划,现在只是下定决心实施。而这时黄子澄又犯下一个大错:朱棣的三个儿子当时在南京当人质,黄子澄居然说把这三个小子送回去,可以麻痹朱棣,让他察觉不到朝廷要动他的意图。
儿子回来后,朱棣再无后顾之忧,正式开始行动。朱棣先让燕王府亲将张玉、朱能率护卫亲军埋伏在王宫内,刺杀了张昺、谢贵,迅速控制北平九门。然后上书朝廷称齐泰、黄子澄是奸臣,援引太祖《皇明祖训》中朝廷出现奸臣,藩王可以率兵“清君侧”的条文,起兵宣战,自称“靖难”。这一系列行动有条不紊,显然早就成竹在胸,一般认为这些都出自建国痴汉僧道衍的策划。此役史称靖难之役,是一场历时四年分几个阶段进行的浩大战役。
一、朱棣主场击败老将耿炳文
朱棣突然发难,迅速击败了部署在河北的朝廷官兵。由于建文帝的改革尤其是裁汰官吏也得罪了一些人,朱棣本身也有一些号召力,现在旗开得胜,永平(今河北卢龙)指挥使郭亮等长年跟随他作战的地方官选择随燕王靖难,很快聚集了数万大军。
朝廷也并非没有做好准备,立即开战。朝廷军的主帅是开国功臣长兴侯耿炳文,已经六十五岁。有人说明太祖杀了太多开国功臣,导致靖难之变时建文帝无人可用。这种说法简直莫名其妙,我们没有必要辩论“明太祖屠杀开国功臣”这种谎言级野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