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苏三国演义-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过去30年中,德国两次取道东欧走廊侵略俄国,因此俄国的利益在于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波兰,能用它自己的力量关闭这个走廊的大门。”
罗斯福明白斯大林要把波兰置于苏联的控制之下,感到俄国人既“专横又贪婪”,决定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但未来得及行动就患脑溢血逝世。
莫洛托夫对杜鲁门的蛮横态度感到不快,再次表示异议,用外交语言打圆场说:“苏联人愿意合作,惟这件事有关苏联的声誉,我们深信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杜鲁门盛气凌人回答说:“本总统同意这一点,否则就不会进行这次谈话了,争论的问题在于苏联是否愿意执行雅尔塔协定,现在要做的就是斯大林元帅应守信用,执行这个协定!”
莫洛托夫见杜鲁门像一个固执的农场主那样寸步不让,感到事情难办。他为打破僵局,把话题转到对日战争上来,杜鲁门却粗暴地打断他的话,下逐客令道:
“就这样吧,莫洛托夫先生。如你能把我的看法转告斯大林元帅,我将不胜感谢。”
此时,莫洛托夫满面怒容抗议说:“我这一辈子还没有人这么对我说话。”
杜鲁门厉声回答说:“执行协议吧,执行了协议,就不会有人这样对你说话了。”
杜鲁门与莫洛托夫不欢而散。美苏又在1945年4月的联合国成立大会上发生公开冲突:莫洛托夫为防止美英等国联合起来对付苏联,正式提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拥有否决权,也就是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只要一国不同意,安理会便不能采取行动。美国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称霸世界,坚决反对苏联的意见。双方为此争论激烈,几乎使会议中断。
后来,美、英、法三国觉得也可以用否决权维护自己的利益,才同意否决权制度。苏联又把否决权扩大到议事日程上,也就是安理会讨论任何议案都要五大国全部同意,又掀起轩然大波,美、英坚决反对,联合国再次陷入僵局。斯大林接到莫洛托夫的报告,轻松地一笑说这是小事一桩,联合国会议才得以顺利进行。美苏又在安理会主席,波兰和阿根廷参加联合国等问题上几乎闹翻,从而将二战盟友友谊的破裂昭告天下。
要实现“杜鲁门主义”,就首先要控制战略重点所在地欧洲。当时的欧洲陷于战后的混乱和饥寒交迫之中,西欧国家为免于经济崩溃和在苏联影响下发生革命,纷纷向世界头号强国求援,杜鲁门便召集幕僚专门商讨控制欧洲问题。
已升任美国务院政策设计办公室主任的乔治凯南又活跃起来,他向杜鲁门献策道:
“西欧对美国至关重要,须以经济援助复兴其工农商业,以避免发生革命,进而有效地遏制苏联,并使欧洲政治和经济符合美国需要。”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对此极为欣赏, 1947年6月5日到哈佛大学接受名誉学位时,发表与苏联进行对抗的演说,表示要援助欧洲国家“反对饥饿、贫困、绝望和混乱”,要给欧洲降下“黄金雨”。
马歇尔根据他与杜鲁门的暗中策划,以救世主姿态表示对欧洲国家遇到的困难不能视而不见,他以悲天悯人之态说:
“西欧国家贫困下去,对美国经济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美国必须尽其所能协助恢复正常的世界经济的运行,否则,就不会有政治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我们的政策将不针对任何国家或任何意识形态,而仅针对贫穷、饥饿、苦难和混乱。我认为,这种援助不应当是危机来了再给予援助的零星措施。今后美国的援助应从根本上治愈疾病,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马歇尔故意弄得含混不清的讲话,几乎引起所有欧洲国家的强烈兴趣。西欧国家认为这是雪中送炭,可解燃眉之急,连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国家也看中了美国人手中的大量美元,都想借助美元,加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步伐,认为那岂不是好事一桩?
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见苏联和东欧国家也要分食“马歇尔计划的盘中餐”,心中不悦,便跑到华盛顿去见马歇尔,反对美国向苏联提供大批贷款。
马歇尔手捻白须哈哈大笑,告诉贝文不要杞人忧天,他对此早有万全之策,他对贝文如此这般秘授妙计,贝文这才欢天喜地而去。
1947年6月27日,莫洛托夫、贝文、皮杜尔在巴黎举行三国外长会议,讨论如何接受马歇尔的援助计划。
莫洛托夫认为美国人的计划含混不清,在三国外长会议上向英法外长询问:在马歇尔朦胧模糊的建议后面,实际上隐藏的是些什么东西?美国给欧洲国家的经济援助的性质和条件是什么?援助的规模能有多大?
贝文连连摇头:“我只知道马歇尔讲话中的内容,详情我也不太了解。”
皮杜尔也是一问三不知,推说不知详情。
莫洛托夫见贝文和皮杜尔不肯透露有关马歇尔计划的任何内情,只得另想办法。
莫洛托夫私下拜会贝文,大讲两人的友好关系,贝文才透露说,马歇尔计划并未明确规定哪些国家是受援国,哪些国家是出资国,大概根据“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行事。那么,苏联也要分担复兴全欧洲的责任,否则就要有交换条件,以物质利益换取苏联放弃“政治扩张”。
这一下给莫洛托夫兜头泼来一盆凉水,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贝文又告诉莫洛托夫,英、法两国同意美国人提出的苛刻条件,实行统一的经济复兴计划,受援国要按美国的要求进行经济分工,定期公布本国的经济情报。
莫洛托夫悖然变色说:“这分明是干涉苏联内政嘛,我们决不同意!实行这一计划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美国贷款将不会服务于欧洲经济复兴事业,而将服务于一些欧洲国家为了渴望称霸的大国的利益,用来反对另外一些欧洲国家的活动。”
莫洛托夫打长途电话请示斯大林,请速做指示。
斯大林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要求受援国把大部分美援用于购买美国的出口货物,恰巧与他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相吻合,这正好说明美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不得不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国家倾销商品以转嫁危机,奴役欧洲,苏联当然不应该助美国一臂之力。苏联更反对把德国包括在欧洲复兴计划之中。
这样,英法苏三国外长会议一开始就剑拔音张,观点对立,莫洛托夫把马歇尔计划斥之为“杜鲁门主义”加美元,妄图独霸欧洲市场以挽救美国,使之渡过可怕的经济危机。
贝文根据马歇尔秘授之计谋,故意拱莫洛托夫的火,讲明苏联必须放弃“政治扩张”,执行经美国批准的欧洲统一复兴计划。莫洛托夫不断同莫斯科通电话,根据斯大林的指示,拍案而起厉声发出警告:
“马歇尔计划会破坏欧洲各国的国家主权,使法西斯德国死灰复燃,企图让美国控制欧洲。尤其不祥的是使欧洲分裂成两个相互对立的集团,在欧洲国家间制造新的困难。”
莫洛托夫带领89位外交官和经济专家,愤怒地拂袖退出英美苏巴黎外长会议,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宣布不再参加讨论马歇尔计划的会议。
莫洛托夫后来回击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此事的恶意攻击,阐明苏联退出马歇尔计划的原因说:
“西方有人说,苏联外交上的一大错误,是没有接受马歇尔计划,但我们的做法恰恰是对的,这是我们的唯一出路。当初,我同意,而且向中央提出建议,应当参加;不仅苏联参加,捷克、波兰也应参加,但很快就看出这不对头,他们拉我们参加入伙,但要我们做他们的附庸,我们照此办理,就可能仰人鼻息而最终一无所得,而仰人鼻息是肯定的,尤其可能使捷克、波兰陷入困境。”
这件事使斯大林、莫洛托夫受到强烈刺激,使他们丢掉了对美国的幻想,认真地考虑动用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力量同美国和西方世界分庭抗礼。
从巴黎返回莫斯科的第四天,莫洛托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宣布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该情报局由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及南斯拉夫、法国、意大利等9国共产党组成, 10月5日在波兰正式成立,日丹诺夫在情报局第一次会议上,谴责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上奴役欧洲各国的计划”。成立情报局既是斯大林控制东欧国家和西欧共产党的有效工具,又是对杜鲁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有力回答。
为与马歇尔计划相对抗,苏联宣布实行一个建设东欧的“莫洛托夫计划”,先后同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
这样,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进一步分裂:经济上出现两大对立集团——以美国为首的“欧洲经济共同体”,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在政治和军事上出现了相互对抗的两大对立组织——美国领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苏联指挥的“华沙条约组织”,冷战格局正式固定下来。
其后,美苏两国为争夺世界霸权,凭借手中掌握的两大阵营的综合力量,争斗日趋尖锐,冷战逐步升级。
在欧洲,很快爆发了柏林危机,柏林上空战云密布,二战后世界首次处在战争边缘。
原来在雅尔塔会议上,决定苏、美、英、法四大国分别占领德国领土,首都柏林由四国共管。罗斯福企图推行与西方国家合作称霸世界的战略,斯大林也一针见血地道出战后必将与美国分手的看法:
“由于有共同敌人法西斯,保持我们三大国的团结尚不算难事,可战争胜利结束后,盟国之间必有利害冲突,那时能否保持友好亲善,不使联盟破裂,却难预料。”
杜鲁门为与苏联争霸欧洲,抢先迈出在德国问题上与苏联争斗的第一步,突然停止从美国占领德国的地区向苏联提供一切战争赔偿物资,又将美英占领区合并。 1948年2至6月,美国纠集英、法、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举行伦敦会议,决定在西方占领的德国地区颁布法律,宣布进行市制改革,用新德国马克代替第三帝国马克,从经济上与苏联占领区割裂开来。
斯大林见此情况,命令苏联驻德国军队总司令索洛科夫斯基发表抗议声明,谴责美、英、法三国推行“捕鸟猎犬行动”,谴责美、英,法三国推行“肢解德国的政策”。斯大林下令在苏占区进行币制改革,把旧货币改为东马克,作为整个柏林的唯一流通货币,并建立了东柏林市政府。
对此,美国当局极为不满,要求取消东马克,苏联政府决定采取更强硬措施, 1948年6月24日下令对柏林全面封锁,切断了柏林与西方占领德国区的铁路线,随后又切断了通往柏林的所有水路交通。
杜鲁门得到这个报告大吃一惊,当即召开会议研究对策。
陆军部长罗亚尔愁眉不展地报告说,西柏林与外界的联系只剩下三条“空中走廊”,而西柏林约有250万人,要保证这些人的吃饭穿衣都是极困难的问题,维持基本生活每天需要4000吨物资,使西柏林正常运转每天起码要有8000吨物资。这使西柏林陷入极大的困难和恐慌之中,驻西德的美、英、法官兵坐困围城,德国人更怨声载道,惶惶不可终日。
美国面临空前严重的压力,究竟如何对付苏联的挑战,美国政府内部发生激烈争论:有些人主张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更多的人担心与苏联发生正面冲突,招致令人恐惧的苏联红军的打击,而西柏林所需巨额物资的压力也非同小可,主张美国还是及早从西柏林撤出为妙。
杜鲁门沉不住气了,让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征求美国驻德军队总司令卢修斯克莱将军的意见。
克莱将军的总司令部也吵作一团,克莱认为坚守柏林具有重大意义,必须设法顶住苏联人,他手下大将却连连摇摇头,认为美军不是苏军的对手,还是三十六计退为上,他们不同意克莱的意见,就闭目静坐,联合起来向克莱施加压力。
克莱将军接到杜鲁门和罗亚尔的询问电,认为不仅不能撤退驻西柏林的美军,而且军官家属也不能撤,认为撤退军官家属会引起军心大乱,人心浮动,后果不堪设想,便向华盛顿回电称:
“撤退美军家属会引起一种歇斯底里气氛,接着德国人就会涌向共产主义一边去寻求安全。”
杜鲁门急召克莱回国商讨对策。克莱带他的政治顾问罗伯特墨菲赶回华盛顿,出席美国决策会议。杜鲁门主张与苏联对着干,但心里发虚,担心风险太大,忧心忡忡说:“我想实施武装护送运输,把物资强行运进西柏林,不知会发生什么危险?”
克莱根据他与罗伯特墨菲的分析回答说:“我们应该通知苏联当局,我们将在某一特定日期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