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美苏三国演义 >

第2章

中美苏三国演义-第2章

小说: 中美苏三国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谈失败,周恩来1946年11月19日离开南京返回延安时,马歇尔抱病到机场送行,神情沮丧地对周恩来说:“这11个月来,我老了许多!”

周恩来善解人意,大度地安慰马歇尔说:“不管怎么说,您在完成使命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不会忘记您的,让我们做个朋友吧!”

杜鲁门听了冷笑连声,指责马歇尔莫要长中国人和苏联人的志气,灭美国人的威风,美国号称世界第一强国,还斗不过贫穷不堪的苏联和中国?

杜鲁门这样牛气,不是毫无根据的。

美国凭借远在美洲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几乎听不到枪炮声,不但没有遭受这场人类战争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战的破坏,反而大发战争财,受到大批军事定货的刺激,美国经济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使美国在战后初期,以其无与伦比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全世界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杜鲁门凭借手中掌握的全世界大约50%的财富,根本不把苏联和中国放在眼里。

据杜鲁门掌握的情报,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大伤元气,损失惨重:  2000万军民丧生,到处田园荒芜,一片废墟,乌克兰发生大规模饥荒,人们缺吃少穿,美国新闻报刊更加予以恶意宣传,添油加醋称竟有活人相食,饿殍遍野的惨状。

在杜鲁门眼里,一穷二白的中国更是贫穷无比,仅四亿五千万人的吃饭问题就绝难解决,离开美国的大批美元,中国人就无法生存下去,只有向他杜鲁门屈膝投降。

但在斯大林和毛泽东眼里,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苏联和中国,却是充满无限生机,他们领导中苏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同美国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东西对阵,激烈争锋。

时光荏苒,后来形势巨变,中苏交恶,中美关系解冻,直至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极世界变为多极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历史的主流。

战后形势真可谓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纷坛变化,奥妙无穷。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新中国处变不惊,如红日东升,以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卓尔不群,独立于世。新中国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运筹帷幄、精心指挥与领导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和平进步的潮流滚滚向前。

这样,中国、美国、苏联三个大国,在二次大战后新的国际形势下,纵横捭阖,斗智斗勇,构成了一部惊心动魄的新三国演义。

中美苏三国演义    第一回

时光荏苒 热战方罢冷战渐兴

曰居月 诸阵营划分美苏争雄

要讲美国、苏联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就首先要从战后冷战讲起。

何谓冷战?它是从何时何地诞生的呢?

冷战一词最早出现在1946年初,美国资产阶级政论家赫伯特斯沃普为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起草了一篇演说稿,称“美国正处在冷战方酣之中”,首先使用了冷战一词。后来,斯大林、丘吉尔、杜鲁门、李普曼等人反复使用,冷战一词开始广泛流行,普遍使用。

顾名思义,冷战是与热战即真刀实枪的战争相对而言的,指帝国主义者把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了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总称为冷战。

最早向杜鲁门政府提出冷战政策建议的人,是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参赞乔治凯南。此人出身于贫寒之家,靠个人刻苦学习进入美国外交界。他长期不得志,为讨好美国当局,曾对苏联政局写过许多捕风捉影的报告,例如仅仅根据斯大林一个多月未在莫斯科公开露面,便武断地作出斯大林的权威受到巨大挑战甚至有可能被赶下台的结论。

美国国务卿贝恩纳斯尖锐地批评凯南一派胡言,这使凯南遭到沉重打击,他终日郁闷不乐,加上又得了流行性感冒,鼻塞不通,牙齿疼痛,精神萎靡不振,唉声叹气地在莫斯科莫克瓦雅大街美驻苏大使馆的床上辗转反侧,不几天,人就瘦了几圈。他灰心丧气地埋怨说:

“在漫长的18个月里,我除了扯着人们的袖子,试图使华盛顿理解外,没做任何事情。我觉得对华盛顿官方提建议来说,实际上就像对石头说话。”

凯南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打开收音机,斯大林1946年2月9日的讲话马上引起了他的密切注意,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斯大林以他特有的权威语气,肯定地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没有过时,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会造成极大的混乱,这将使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两个敌对阵营,甚至彼此发生矛盾打起仗来。只要资本主义还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苏联人民不能忘记 30 年代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教训,对此要有所准备,必须发展基础工业,削减消费品的生产,苏联必须准备在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做出牺牲。

斯大林以毋容置疑的语气宣称,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就不会有和平,无论苏联国内的和平,还是国外的和平,都不会有的!

凯南认为斯大林的这个讲话至关重要,集中地反映了苏联的对美政策,就从床上一骨碌爬了起来,抓起笔刷刷刷地写下他对苏联的看法:

总之,我们面对着这样一支政治力量,它狂热地为之献身的信仰认为:同美国不可能达成一项长远的妥协安排;若要使苏维埃国家获得安全,就应该,也必须扰乱美国社会的和谐,摧毁美国的传统生活方式,破坏美国的国际权威。这支政治力量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支配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的全部人力,支配世界上最

富有的国土的全部资源。

凯南写到这里,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只得躺到床上休息一会儿,又起身取出一瓶法国白兰地,咕哆咕咯大口喝了半瓶,借着酒力又奋笔直书:    与它同生俱来的是寸良深蒂固的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强劲思潮。除此之外,它还有一套精心设计的、覆盖面极广的机构在其他国家施加它的影响。这套机构有惊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一些具有历史上无与匹敌的地下工作的经验与技巧的人员管理着。最后,这支政治力量看来在做出基本反应时完全无视现实。它不是像美国一样,把人类社会的客观事实作为经常检验和改正世界观的标准,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大口袋,可以从中武断地、任意地选择个别事物,抓来支持一个事先形成的观念。

乔治凯南善于揣摩杜鲁门等人的心理,擅长投其所好,煞费苦心他说出美国统治集团日思夜想“默默不断增长的不安”和应采取的重要行动:

苏联的政权是不通情理的,但对武力的逻辑却是高度敏感的,好像一辆开足发条的玩具汽车,只有遇到无法对抗的力量才会停下来。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

恰在这时,美国国务院指示美驻苏使馆上报对苏联的看法,凯南作为美驻苏大使馆临时代办,马上把秘书和两个武官叫来,在病床上像清教徒说教一般,把他写下的提纲划分为五个部分,口授了一份8000字的“长篇电报”,由他签字发往华盛顿。

凯南这个“长篇电报”得到美国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成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理论依据,凯南这个“长篇电报”便成了美国外交史上影响最大的电报。

凯南的“长篇电报”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它反映出战后世界格局的最典型特点:美苏两国的国家实力因战争胜利而迅猛增强,国际地位已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从而确立了美苏在世界上的两极地位。

美国大发战争财,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在经济方面,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2/3,外贸出口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拥有全世界84%的民用飞机,占有全世界开采的煤和石油的62%,冶炼的钢的61%,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不无嫉妒他说:

“美国现在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拿破仑发动的战争结束时,英国掌握了全世界的财富的30%,而如今,美国则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大约50%。”

在军事方面,美国拥有装备精良的179万大军,在各大洲的50多个国家驻有美国军队。

在政治方面,美国拥有自建国以来就有的天生优越感,以集西方文明之大成和国际警察自居,特别是“反共主义”逐步抬头,认为美国必须担负起对抗苏联、保卫西方的重任。

与美国相比,苏联虽在二次大战中损失惨重,但打败德意日法西斯的砥柱中流作用,使苏联成为横垮欧亚大陆的军事强国,拥有287万大军,苏军控制了东欧、朝鲜和中国东北等广大地区,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安理会的否决权,被称为欧亚大陆的头号政治、军事强国,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另一超级大国,事实上是战后世界格局中另外一极的中心。

正因为如此,凯南的“长篇电报”受到美国统治阶级的重视,杜鲁门等极其欣赏凯南的杰作,将其作为美国冷战政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据,凯南自己也从此飞黄腾达起来,他得意洋洋说:

“如果我以前在写报告方面所做的努力,并没有引起杜鲁门总统和国务院的强烈反应,没有引出最轻微的丁当声,那么,使我感到惊奇的是,这份电报则震动了他们。我已出了名,现在我说的活有了份量。”

杜鲁门又命克利福德根据乔治凯南的“长篇电报”,为他准备一个美国对苏联实行强硬政策的讲话稿。

克利福德是来自弗吉尼亚州的苏格兰人后裔,在凯南报考美国外交官时,他曾帮助凯南顺利过关,当时两人失意潦倒,结成患难之交。

克利福德酒量极大,接受杜鲁门指示后买来几大瓶酒,和助手乔治埃尔西边喝酒,边根据凯南的反苏理论撰写文章,终于把一份沉甸甸的美苏关系报告送进白宫。

杜鲁门对这份100页的长篇报告看得津津有味,尤其对下面这段话拍案叫绝:

“我们应当准备和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一起建立我们自己的世界,并把苏联的势力范围看作一个独特的实体,虽然并非注定要发生冲突,但我们同这个实体之间没有共同目标。”

社鲁门大声读道:“军事力量的语言是强权政治的信徒们懂得的唯一语言,美国必须准备发动原子战争和生物战争,并创立一种全球主义,旨在支持和帮助在任何情况下受到苏联威胁或危害的所有民主国家。”

杜鲁门看完克利福德的长篇报告,东方已将破晓,他越想越觉得这个全球性反共政策文件非比寻常,其核心是美国以强大军事力量抑制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全面支持各国的反苏斗争,一旦泄露出去将使美国处境困难,他不顾阵阵倦意袭上心头,拿起电话问他的亲信:

“克利福德,这报告的副本有几份?”

“10份。”

“我要余下的9份,立即拿到我这儿来!”

克利福德不敢怠慢,立刻把9份文件送进白宫,杜鲁门视为无价之宝,仔细锁进保险柜,以审慎的口吻解释说,必须把它们锁起来,严加保密,否则,任何与俄国人的争斗都可能以失败告终,他摸着尖下巴强调说:

“如果这个文件泄露出去,会掀掉白宫的屋顶,也掀掉克里姆林宫的屋顶!”

杜鲁门把凯南、克利福德的反苏报告仔细收起,反复研究,准备据此提出他称霸世界的“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狡诈异常,他一时还不敢贸然发表公开反苏的“杜鲁门主义”,便想请一个大名鼎鼎而又有平民身份的人放出试探气球,根据各国的反应,再选择适当时机抛出他的“杜鼻门主义”。于是,他选定了丘吉尔。

丘吉尔在二次大战中担任英国首相,与斯大林、罗斯福一起被称为反法西斯三巨魁,他大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立下赫赫大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

丘吉尔在英国大选中大意失荆州,失去了英国首相的宝座,此时正以平民身份在美国游历。杜鲁门把丘吉尔请进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将发表冷战讲话的意图一说,丘吉尔早就以反苏反共为己任,已早有此意,并确定了演说的总方针,又见杜鲁门如此厚侍他这个平民布衣之士,就满口答应,愿发表震惊世界的演说。

杜鲁门大喜,亲自陪同丘吉尔乘火车前往他的故乡密苏里州富尔顿。一路之上,两人谈笑风生,玩牌取乐,好不快活。

两人来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城,杜鲁门陪丘吉尔住进富尔顿最豪华的饭店,盛情招待。

杜鲁门深知丘吉尔一生离不开醇酒和美女及雪茄,便把美女找来由他挑选,但却找不到一杯美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