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如果这是宋史 >

第414章

如果这是宋史-第414章

小说: 如果这是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的十月,完颜亮集结金国能召集起来的全部军队,对外号称百万,史料记载六十万,专家分析有三十一万,浩浩荡荡地向南方出发。

如此军力,分成了三条战线。其中最东端是浙东水师,由完颜郑家奴苏保衡率领,共七万余人,由海上进军直入两浙海域,突入内海,在临安登陆,直接进攻南宋的首都。

中路主要在淮南战场,也就是当年中兴四大将之一张俊的战区。那一片地域广阔,大多是平原地带,有利于大兵团的展开。这一路由完颜亮自将,是全军的主力,至少占全军的百分之八十。

最西端照例是川陕一带,完颜亮划分出了中西部西蜀道、中部汉南道两块战区,分别有五万、二万兵力,领军的人叫徒单合喜。

顺便提一下,我们的老朋友,那位泪腺过分发达的完颜撤离喝将军已经死了。他倒在了完颜亮的皇室大清洗之中,并且毫无例外是全家死。至于罪名,需要吗?真的需要吗?

完颜亮终于带着他的梦幻大军,开始了他史诗一样的征途。他是中心,所以进程也围绕着他叙述。在淮南战场上,他的对手是南宋建康府都统制王权。建康府是现在的南京,在长江的南岸,与江北的淮南重镇比如庐州距离很远。

这个战区内的传统由张俊开创,就是坐在江南指挥江北。

王权的传统观念非常强,简直是张俊的翻版。面对金国空前强大的军队,他没有经过任何的犹豫,没有进行半点的抵抗,完全相信了探马汇报的数字。不论是一百万、六十万,还是三十一万,他的反应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跑!

王权连弃庐州(今安徽合肥市)、和州(今安徽和县)等淮南重镇,让金军毫无阻碍地越过了南宋的第一条防线淮河。

金军在涡口(今安徽怀远)渡淮河,之后兵分两路,迅速攻陷滁州、扬州等江北重镇,兵势直逼长江北岸。

军情传入临安,南宋举朝震惊。有人想到了逃,有人坚持抗战,有人吓得失态,等等,唯有一个人很冷静。

赵构。

他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危难,所谓久病成医,已经对这事儿很精通了。他理智地对比了一下现状和从前,知道大势已去,他,可以亡国了。

如果说当年的北宋在精神上有灭亡的道理,在物理上却没有必亡的参数的话,现在的南宋是实实在在地满足了必亡的一切条件了。

南宋的军事体系从公元1141年杀岳抑韩之后,已经崩溃了二十年。这期间中兴名将全部凋残,曾经的精兵也早已老朽,在秦桧的管理下,根本谈不到后继之人。

民心士气更加不用提,还有人心怀故土想着报仇、北伐吗?连岳飞的名字都成了禁忌,还能奢望什么志向与抱负。

整整二十年了,这个世界终于变成了赵构所希望的样子。他真的成功了,可突然间他一无所有。因为他的主子、他的宗主国不想再养他这条狗了。就是这样简单,他所有的努力、坚忍、付出、杀戮都失去了意义!不知这时他作何感想,他会怀疑自己的智商吗?

他连两国之间绝对没有永远的和平这一说都不知道吗?

或许他会一直记着宋、辽之间的百年好和,但是,他没那个命,也没那个福分,最重要的是他脑子钙化了,忘了宋、辽之所以能一直和平,是因为宋真宗亲征檀渊,逼得辽国不得不和,不敢不和!这和他的摇尾乞怜截然不同。

和他不惜自残臂膊、冤杀功臣来摇尾乞怜截然不同。

反正这时他清醒地意识到完蛋了,除了逃跑之外再没有办法了。那么去哪儿呢,四川——还是大海?他在犹豫,周围的一些人帮他下了决心。

首相陈康伯、禁军统领杨存中建议先打打看。他们提醒他,至少国内还有几个人是可以期望的。比如李显忠,这是新一代宋将中仅见的敢战者:比如张浚,这位曾经的军事第一人沉沦了二十多年,可一直不断请战,现在可以让他试一下。

二十年,赵构有些恍惚,很多人和事在他脑子里飘来荡去,一个个人名闪来闪去,他们都死了。还剩下谁?

张浚吗?不,那并不是他要的。赵构想起的是另一个人的名字。二十多年前,正是这个人拉开了最辉煌壮丽的北伐篇章!

刘锜。

这是个已经快被遗忘的名字,甚至绝大多数人都不能确定他是生是死。这位曾经飞扬勇决、耀武于百万军中的青年,曾经独挡金军,决胜顺昌,置十余块班师金牌于不顾,我行我素、坚持操守,已经成了往事和传说。

他近二十年来的记录是两任荆南(今湖北江陵)知府、一任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府,之后被秦桧迫害丢官罢职,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线中。

如今大难临头才想起他,却不知道这人是不是还活着。

赵构的运气非常好,派人去查了一下,回报居然是还没死,不过也差不多了。刘锜这年已经六十五岁了,重病卧床,饭都没法吃,每天只能喝些稀粥。

赵构沉默了。

沉默之后派人再去一趟,告诉使者什么都不必讲,只要说当前的形势就成。效果是神奇的,刘锜立即挣扎起来,请命领军出征。

时隔二十年,重病缠身、鬓发苍白的刘锜出征了。那一天他没法骑马,只能坐在轿中离开临安。道路两旁是无数焚香列队送行的百姓,他们向上天祈祷这位老将的健康。他们清楚,如果南宋还有救,那么只能寄希望于这个人。

中兴名将仅存的刘锜。

刘锜渡江,江北已经不可收拾,他刚刚领军进驻清河口(今江苏淮阴西),金军的大股部队就蜂拥而来,另一边赵构的命令也到了。

令他弃淮守江。

这意味着整个淮河流域都必须得放弃。对此刘锜有心无力,他不是当年那个他了,当年他有八字军、有顺昌城,形势虽然恶劣,但战士强悍,自己正值壮年,一切无可畏惧。可这时金国是倾国之兵,而他……刘锜下令后撤,但要尽量滞缓金军的速度,把能撤过江的军民物资都带过去。

按照这个思路,他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扬州,那是江淮地区最繁华的城市,有太多的东西要抢运。

四天后,十月二十三日,刘锜带着庞大的辎重、人口撤向附近最大的长江渡口瓜洲。在他身后,扬州城空了,城外的民居都被灭掉了,城里更是什么都没留下,多出来的是一条条写在墙上的标语:“完颜亮死于此!”

这在当时怎么看都是出于气愤的一点小诅咒,没谁会把它当真。却不料在不久之后,就是这几个字影响了整个南宋的命运。

瓜洲渡口位于扬州古运河下游与长江交汇处,距扬州城约四十里远。这点距离在平时不过是行军半日而已,这时却变得非常遥远,金军的前锋部队已经杀到了身后。来的人是万户长高景山,这个人就是上次在南宋大殿上宣布钦宗死讯的金国使团正使。

这人在江南皇廷上耀武扬威,接着又领兵南下,真是把宋人从上至下都欺侮了一遍。看着是位暴戾牛人了吧,可他心里也非常痛苦。

他觉得自己是女真人立国打仗以来,最憋屈悲摧的一位先锋官。

在人们的常规意识里,完颜亮在金国内部已经杀得满世界全是血,那么对江南会怎样呢?估计会敲骨吸髓、收集人皮当纪念品吧。当他的先锋官,一定要以最快的效率杀得尸山血海才成。

不对。

完颜亮是一位追求完美的浪漫主义豪放型诗人。修宫殿要求极致效果,打仗更要突出品位。他是个进化后的女真人,再不能像从前的爷爷叔叔们那样野蛮粗陋了。他下令此次南征,是一次体现文化的战争,要不烧、不杀、不淫、不抢,要让宋人深切地体会到,做金国的臣子是幸福的。

据记载,有个金军小兵习惯性地将火把扔进了一户宋人民居,造成了一起小型火灾,导致完颜亮大怒,下令砍头示众。

这么有品位,让高景山情何以堪啊!他只好把全部的精神都用在了行军上,以空前的速度席卷江淮大地,赶在刘锜抢渡江北百姓过江之前,把宋军追上了。

地点是皂角林(今江苏江都县南三十里)。

这片树林紧挨着扬州古运河。这条河名声显赫,就是那条让隋炀帝倾家荡产,便宜了后来李唐的京杭大运河的扬州段。

这一段是整个运河体系中最古老、河道相应最窄、植被最茂盛的一段,也可以说是地形最复杂的一段。当天高景山远远地看见一群宋兵望风而逃,他高兴了,这些天玩命地追赶终于有了效果,前有大江后有追兵,看你们往哪儿逃?!

他忽略了他与宋兵之间还隔着些别的东西,那片皂角林,以及林子边上的古运河。

宋兵死命地往那片林子里跑,仿佛进了林子就会安全。高景山兴致勃勃地追,终于在入林之前截住了他们。激战开始,全骑兵的金军先锋团团把宋兵围住,从四面八方往里边砍。从形势上说,这群宋兵死定了,铁定会全军覆灭。

危急中,这支宋军却很反常。

他们没有乱,很一根筋地按原方向挺进,连阵中的主将都弃马和部下们一起向不远处的那片林子里冲,那样子不像是在逃命,而是在攻击,一定要攻进这片林子!

高景山没看出这一点,庞大的金军先锋骑兵也没意识到,结果他们一连犯了两个错误。先是没挡住,让这伙宋军冲了进去;之后又继续不依不饶地追,觉得双方的力量是这样的天差地远,进林子和不进林子没有什么区别。

区别是一大片强劲密集的箭雨!

能射出三石以上重量的宋军神臂弓的箭雨。这种打击是第一代金军战士都无法承受的,在和尚原、仙人关,在各个战场上这都是金军的噩梦。

金军立即调头就跑,按说全是骑兵兵种,想逃的话不是问题,可他们忘了这是在哪儿。古运河沿岸地貌弯曲狭窄,冲进来时可以一窝蜂地前进,想调头,尤其是全军调头往回跑,那就很难了。身后皂角林里的宋军冲了出来,反过来追杀他们。

直到这时高景山才意识到上当了。他是被引诱过来的,这里是一片天然的狙击骑兵的战场!

进了窄胡同的公牛是悲剧的,这支金军骑兵以惨败收场,逃出去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连主将高景山都死在了皂角林外。

战斗结束。说实话,公平地讲,这场战斗在完颜亮侵宋的整个战争中只是一次很小的遭遇战,一片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非得说意义的话,它是开战以来南宋的第一场胜利,能让在恐惧中颤抖的宋廷君臣们稍微好过那么一点点罢了。

就连指挥这场战斗的刘锜本人都没怎么乐观。有什么好激动的,只是给大撤退争取了一点时间。他继续按原计划向江北撤军,同时病情加剧,再也没法支撑了。

刘锜倒了。这消息传到江南,引起一片哀叹。最后一根梁塌了,还有谁能拯救宋朝?

当时,谁也没意识到皂角林一战真正的意义所在,它让整个战场悄悄地向西转移了。这个决定是完颜亮本人作出的,他总结了皂角林之战的得失,得出一个结论,扬州、瓜洲渡口一带无法展开大兵团作战,如果他带着倾国之兵杀过去,很可能会重演刚刚那一幕。

长江如此辽阔,何处不能突破?于是战场西移,向中游开阔地段移动。这一次他显然做足了功课,选择的突破点很有历史感,是当年赵匡胤灭南唐时,曹彬所选的那片江面——采石矶。

完颜亮觉得,从概率上分析,金国远比当年的北宋强大,而现在的江南却比不上南唐时的江南。这样对比,加上采石矶曾经成功的例子,无论如何南宋必将灭亡。

可是他忘了些别的数据,比如南宋的后方。北宋灭南唐之前先灭掉了南汉,抄了南唐的后路。这时南宋的后院却一片安静,半个金兵的影子都没有。

比如四川。北宋先四川而后唐,先确保了上游的胜利。这时的四川还在南宋的手里。完颜亮派去的徒单合喜遇到了吴璘,败得比高景山还要惨。吴璘已经创出了宋军在战场上最先进、最复杂、最合理的以步克骑的阵形,其法如下:

临战时第一排是长枪手,以半蹲势踞坐,不得起立,形成一道矛墙。第二排是最强弓,第三排是强弓,第四排是神臂弓。相距不远,是另一块相同配置的阵地。阵四周以拒马为障,以铁钩相连,遇敌百步远时神臂弓先发,七十步时两队强弓再射,骑兵则隐藏在两翼。

这种配置让宋军走出了掩体,可以在旷野平地上与金军骑兵争胜。徒单合喜正中铁板,不仅没进去四川,反而被吴璘反攻倒算,收复了秦(今陕西华县)、陕(今河南陕县)、虢(今河南灵宝)等州。

金军西北方面大败,可比起最东端的战局来说,还算是好的。东部战争发生在海面上,早在完颜亮大军开拔之前的一个月,金军浙东道水军就完成了集结,开始向临安方面运动。

他们的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