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雄师-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塔山位于锦州以西40公里处,距锦西仅10余公里。此处名曰山,实则仅为濒临渤海的一片开阔地带,海拔50余米,无险可守。就在这无险可守的开阔地带,第四纵队筑起了一条塔山防线,抗击着九个师的国民党军东进兵团。下达任务时,林彪对纵队司令吴克华、政治委员莫文骅说:“守住塔山,胜利就抓住了一半。告诉你,塔山必须守住!拿不下锦州,军委唯我是问,要我的脑袋;守不住塔山,我唯你是问,要你的脑袋!”
从10月10日开始,四纵在塔山恶战六个昼夜,每日击退国民党军三至五个师的轮番攻击,阵地屹立不动。
10月13日,蒋介石乘坐“重庆号”巡洋舰亲临塔山附近海面,下达死命令:“限于明日黄昏前攻下塔山,否则,军法从事。”
14日,国民党军对塔山的攻击更为猛烈。从北平机场起飞的B —24型轰
炸机将一颗颗重磅炸弹扔向塔山:“重庆号”巡洋舰上的大口径火炮也参加了轰击;从华北调去的独立第九十五师,团长、营长带头,一波又一波涌向四纵的前沿阵地。连四纵的老兵也感到惊诧:国民党军会有这种劲头?
15日,侯镜如集中五个师轮番攻击,战至下午,当锦州方向炮声沉寂后,这位东进兵团的司令官亦感到大势已去了。16日,蒋介石从北平乘机又一次亲抵葫芦岛,等待他的是:“锦州陷落、范汉杰下落不明”的消息。蒋介石痛骂进攻塔山的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
18日,蒋介石携杜聿明飞往沈阳。此次一是要撤卫立煌换杜聿明,二是仍要东西对进,攻占锦州。
由于蒋介石一意孤行,强令部属攻打锦州,使国民党在东北的最后一点力量终于葬送在辽西。
10月15日,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后,长春国民党守军完全处于绝境。
16日,蒋介石向长春空投手令,命郑洞国率部突围。17日深夜,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率领所部三个师2。6 万余人悄然撤出防区,将长春市区东半部完整地交给了东北野战军。六十军起义后,新七军防线一片混乱,李涛魂不守舍,郑洞国惶惶不安。
10月18日,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给曾就学于黄埔一期的郑洞国写了一封信,劝其弃暗投明。周恩来在信中说:欣闻曾泽生军长已率部起义,兄亦在考虑中。目前,全国胜负之局已定……兄今孤处危城,人心士气久已背离,蒋介石纵数令兄部突围,但已遭解放军重重包围,何能逃脱。……
望兄回念当年黄埔之革命初衷,毅然重举反帝反封建大旗,率领长春全部守军,宣布反姜反蒋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
面对现实,郑洞国万念俱灰,无可奈何地叹道:“哎!辛苦遭逢起一经,万事皆休,任它去吧!”
10月19日,郑洞国让报务员打开电台,与南京作了最后的“诀别”,命身边警卫部队轻重武器一齐开火,好让南京从电波中听到他最后抗争的“壮烈”场面。然后,郑洞国率领他的兵团部和直属部队,走出了堡垒般的中央银行大楼,宣布投降。新七军也宣布投降。
蒋介石再次飞临沈阳,命令徘徊于彰武一线的廖耀湘兵团继续西进,收复锦州;命第五十二军迅速南下,抢占营口,预留一条海上逃生之路;宣布杜聿明为东北“剿总”副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统一指挥葫芦岛和彰武的廖耀湘兵团,东西对进,夹击东北野战军。
攻下锦州和解放长春后,东北野战军原准备继续南下,打葫芦岛之敌。
可是,没曾想到蒋介石会如此“不识时务”,督令廖耀湘兵团坚持西进。于是,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当机立断,将攻锦主力转用于围歼廖耀湘兵团,并上报军委。
10月19日,中央军委在两次电报指示中指出:如果在长春事件之后,蒋介石、卫立煌仍不变更锦葫、沈阳两路向你们寻战的方针,那就是很有利的。在此种情形下,你们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甚为正确。
堵住廖耀湘兵团东逃沈阳,任务落在处于该敌侧后的第六纵队身上。林
彪迅速向第六纵队司令黄永胜发去特急电报,令其率六纵以强行军的速度从彰武插至新民以西地区,坚决堵死廖耀湘兵团的东逃退路。同时,命令原攻打锦州的一、三、八、七和九纵,自24日分三路北上,准备围歼廖耀湘兵团于辽西。
为了麻痹敌人,东北野战军还通过新华社发了一篇报导,详细介绍攻锦部队在锦州召开祝捷大会、经验总结会和军民联欢会的盛况,描述得维妙维肖,好像真有其事的样子。实际上,主力部队则轻装北上,迅即扑向廖耀湘兵团。
一切布置就绪之后,林彪、刘亚楼专候在锦州的指挥所内,等待着黄永胜的消息。可是,一天一夜过去了,不但不知六纵是否堵住了廖耀湘,连六纵本身也不知去向。
25日下午,林彪的司令部上上下下心急如火。
午夜,一份被破译的卫立煌致廖耀湘的电报送到了机要秘书谭云鹏处。
谭云鹏眼睛一亮,原来廖耀湘没有跑,仍滞留在黑山、大虎山和北镇一带!
谭云鹏觉得事关重大,需要报告已经睡下了的林彪。
看到谭秘书进来,林彪问:“么子事?”
谭云鹏按捺住兴奋的心情,对林彪说:“廖耀湘没有跑掉,还在辽西!”
“嗯?”林彪不动声色,示意他继续讲下去。谭云鹏便把截获并破译之东北“剿总”的电报念了一遍。念完电报抬头一看,见林彪无动于衷。谭云鹏决定把电报再念一遍。
可是,当他把电文又认真清楚地念完一遍后,林彪仍一气不吭,在床上静躺着。
谭云鹏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来。刚回到办公室,刘亚楼便打来电话,着急地询问:“刚才卫立煌那份电报你看了没有?是否送给了一○一?他看了以后怎么说?”
谭云鹏将刚才那一幕如实汇报给刘亚楼。刘亚楼在电话中严肃地说:“谭秘书,你再会给一○一讲一下,这可是军机大事,耽误不得的呀!”
谭云鹏便对刘亚楼说:“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了,我们当秘书的实在是不好办啊!是否请参谋长亲自来一下?”
电话中,刘亚楼略为一顿,然后说:“参谋长去就更不好。你们当秘书的,天天泡在首长身边,说话办事深一点浅一点都关系不大,还是你去合适。”
谭云鹏决心向林彪第三次宣读卫立煌的电报。
一进林彪的住房,林彪便问:“是谭秘书吗?又有么子事?”
谭云鹏小心地说:“刚才那份电报,可能是我没有说清楚。我回去以后,又仔细看了一遍,并重新查对了地图。我认为廖耀湘没有跑,怕耽误大事,所以想给你再念一遍。”
说完这段开场白后,谭云鹏准备着林彪不耐烦。试想,为一份十分简单的电报,秘书三番两次半夜闯入首长住室,罗罗嗦嗦的,有谁不烦?
然而,对于秘书的这个“非分”举动,林彪居然没有吭气,也就是说默许了。于是,谭云鹏又把电报读了一遍。这已经是一小时之内的第三遍了。
林彪仍不置一词。这时,谭云鹏大着胆子对林彪说:“看来廖耀湘还在黑山、大虎山、北镇一带,真的还没跑,首长是否要发报?”
说罢,谭云鹏打开电报夹,准备记录林彪口述的电报内容。
此时,林彪已经披衣起床,在屋内踱来踱去。沉思了一会儿后,终于开口了:“谭秘书,记录。命令:第一、二和三纵隐蔽进抵北镇及其以北以东地区……
巨大的钳形包围圈开始向黑山、大虎山方向收缩。
25日晨,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收到了第六纵队发来的电报。电文说,该纵第十六师已经先期占领了新民以西的厉家窝铺车站,正构筑工事,廖耀湘兵团的部队便蜂拥而来,拼命向沈阳方向逃窜。阻击战斗打得十分激烈,六纵十六师伤亡很大,但后续第十七师也进入阻击阵地。黄永胜表示,六纵将不惜任何代价,坚决堵死廖耀湘兵团的东逃之路,以待兄弟部队到达后共同围歼。电文中也解释了他们之所以一天一夜没有同总部联系,是怕把廖耀湘放跑了,部队全部强行军,走了一段,为了减轻战士负担,加快行军速度,干脆把背包和干粮袋都扔了,战士只携带枪支、弹药,有的战士都跑得吐血,20多个钟头,根本没有休息,没有埋锅做饭。所以,也没有来得及架设电台联系。
看完六纵发来的电报,林彪微笑着说:“这个黄永胜,动作还蛮快!不过,不报告情况可不行。”
当天下午,刘亚楼与林彪、罗荣桓兴致都很高,抓住了廖耀湘,胜利就拿到了一半。
10月26日,东北野战军全线出击,在黑山、大虎山、新民地区对敌展开了大规模围歼战。由于六纵已经先敌插至北宁线上的厉家窝铺,堵住了廖耀湘回窜沈阳之路;三纵一部勇猛插入敌人纵深,打掉了廖耀湘的兵团部,使其失去统一指挥,陷入混乱。至28日,在东北野战军各纵队的穿插、分割和围歼下,廖耀湘兵团的5 个军部12个整师共10万余人悉数被歼。兵团司令官廖耀湘及军长向凤武、郑廷笈等被俘。
10月30日,东北“剿总”司令官卫立煌见大势已去,遂将指挥权交与驻守沈阳的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自己则远走高飞。周福成属东北军张学良旧部,长期受蒋介石的歧视。卫立煌走后,周福成不思改弦更张、弃暗投明,却捧着蒋介石发来的“死守沈阳”的电令,表示要“不负蒋委员长重托,决心与共产党拼个你死我活。”
11月1 日,东北野战军一、二、十二纵队向沈阳发起总攻,国民党第二○七师全部被歼,拒不投降的周福成被生俘。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宣告解放。
11月2 日,东北野战军攻占营口。国民党第五十二军军部和一个整师乘船逃走。毛泽东在电报中批评东北野战军领导,“这是一个不小的失着。”
11月9 日,随着锦西、葫芦岛的最后解放,东北全境获得新生。连年战乱不断的黑土地上,终于宁静了。
六、铁流出关泻千里毛泽东腾出一只铁拳,蒋介石破绽百出。围北平、克天津,刘亚楼立下军令状;迸古都、定中原,两人杰同说李自成。大迂回、大包围,解放军张开遮天冈。“小诸葛”设计保天下,丢了地盘没了兵。红旗插上海南岛:败军无勇又无谋,大铁船碰不过小木船。往事不随烟。
东北全境的解放,使得中国共产党手中拥有了一个资源雄厚的战略区,毛泽东麾下掌握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战略预备队,极大地改变了国共双方军事斗争的力量对比。 1949 年3 月,在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后,奉中央军委的命令,东北人民解放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随后,第四野战军挥师南下,定中原、战两广,入川东、出滇南,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海南岛。
1948年11月8 日,国民党第五十四军和独立九十五师从锦西、葫芦岛仓皇撤走,东北野战军收复锦、葫,标志着辽沈战役尘埃甫定。
在这场决定东北命运的秋季大决战中,东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1 个“剿总”司令部、4 个兵团部、11个军部、66个整师,共计47万余人。除卫立煌、赵家嚷在沈阳失守前乘飞机逃走外,其余一干将领,包括“剿总”副司令郑洞国、范汉杰和兵团司令廖耀湘、卢浚泉等,全部进了东北野战军的俘虏营。
东北的解放,使国共两党军事斗争形势进入了一个新转折。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超过了国民党军,而且在数量上也开始占据优势。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战役前的365 万人下降到290 万人,人民解放军则由280 万人上升到300万人。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毛泽东称这一转折“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此时此刻,在滹沱河畔的西柏坡,毛泽东正领导着他的战略统帅部运筹帷幄、准备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给蒋家王朝以新的更沉重的打击。
东北的解放,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了一支百万人的战略预备队。这支预备队包括12个步兵纵队、1 个炮兵纵队、1 个铁道纵队和十余个独立师。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得以进行战略决战的雄厚的战争资源,为即将展开的新攻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早在东北决战方兴未艾之际,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已经调动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的60万大军,在东起江苏海州,西至河南商丘,南自安徽境内的淮河两岸,北到山东临城,纵横千里的广阔战场上,迂回穿插,将国民党徐州“剿总”的数十万军队分割开来,团团围住。
规模空前的淮海大战即将揭开序幕。
与此同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还把目光投向华北战场,开始筹划消灭华北傅作义集团的平津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