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艺术-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时候的我还算聪明,又有一种不甘落后的劲头,所以周围的人都很喜欢我这个沉默寡言、要强的小白脸儿。但是与别人相处时,我最怕的就是别人问到我的父母在哪里,为什么不在他们身边,和看到那种怜悯而同情的目光。虽然他们对我很好,但不知为什么总有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深深地伤害着我的自尊,一种说不上的缘由让自己没有那么理直气壮和自然坦荡,使我幼小的心灵上像是罩着一层云雾。
节假日,姥爷经常带我去亲戚朋友家串门,有时还住在那里。阿姨的温存爱抚让我不由得想起母亲,只是热闹而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地就过去了,一回到家,又是孤孤单单的祖孙两人。
也不知这么小的孩子哪儿来那么多的伤感!
这时能愉悦我心情的就是摆弄些小乐器。那不仅仅是消磨时光的好玩意儿,同时也是我心灵的寄托,给予我很多精神上的慰籍。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读书的舅舅只有周末才回家,他经常会带上一些外地的同学一起回来。多才多艺的大学生们常常聚在家里,一边演奏小提琴、手风琴、二胡、笛子等乐器,一边演唱中国民歌和前苏联歌曲。而我既是一个热心的观众,也是一个用心的学生,所以很小就会唱《喀秋莎》、《红莓花儿开》、《小路》,还有《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花儿与少年》等歌曲。
姥爷提供给我的教育是全方位的。除了教我背诵三字经之类的古文经典,还鼓励我看连环画(小人书),教育我“吾日三省,力争鳌头”;为了锻炼我的意志和体魄,他每天送我去道里十二道街的岷山武术馆练武术;再有就是给我买各种乐器来玩:横笛、竖笛、口琴,还有现在已经绝迹的大众琴,直到后来的钢琴。我当时学习乐器的初衷不过是为了能让乐器唱出我所会的歌曲,而且让我身边的所有乐器都会唱这支歌。这个念头紧紧地吸引着我,令我兴致盎然、乐此不疲。而到再大一点,开始学习拜尔、小巴赫时,反倒觉得不那么好听和吸引我。之所以学得不错,只是因为很多孩子一起学习,不甘落后罢了。
小时候,我没有上过幼儿园,但生活还是充实而丰富的。那时最吸引我的两件乐趣就是看连环画(小人书)和摆弄我的乐器。常常是从姥爷那儿拿上一毛钱,带上我心爱的笛子,在夹克外套的两个口袋里揣满了黑枣就出发了。记得小人书铺坐落在外国十八道街,一毛钱能看10本小人书。我总习惯地占据靠在墙角窗边的一个固定位子上,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嚼着黑枣,等书看完,黑枣也吃光了,离中午吃饭还有一段时间,我就在家门口的街心公园,找个僻静处独自吹起我的笛子,自我陶醉。
幼小的我经常把对母亲的思念通过演奏乐器,通过唱着《小白菜》、《二小放牛郎》或是《小路》这些歌曲来寄托感情,尤其喜欢在无人打扰的环境中去抒发自己的孤独和伤感。
回忆自己孤独的童年,是音乐给予了我一个避风港、一座乐园、一个充满无尽遐想的美丽天国。连同记忆中舅姥爷家宽敞的、常在其中逗留玩耍的作坊院子;哈尔滨风格各异的建筑;美丽的松花江畔、太阳岛,都像画卷一样留在我的心底,潜移默化地给予我幼小心灵以无尽的滋养。
后来,音乐成为我的职业,她成就了我的事业,也带给我荣誉,但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我更需要感谢的是她带给我精神的寄托,无论喜怒哀乐,无论成败荣辱,都能通过音乐来表现和释放;她的丰厚和深邃紧紧地吸引着我,激励着我,带我前行,使我废寝忘食、流连忘返;是她给予我知识和品性,给予我自信和力量,给予了我热爱生活的原动力。
在这里,我将以全部的热忱,穿越艺术的蹊径,汇集我艺术航程中的感悟和所得,并将它们奉献给那些爱我和我爱的人们。
《穿越艺术》 漫话音乐艺术的价值和力量(1)
无论是通过书本、音像资料,还是亲临博物馆,当我们欣赏到最原始的艺术品时,比如岩画、生活器具上的图画、粗糙的饰品,抑或构造简单的乐器等等,不禁会生发出无限遐想。透过那些斑驳的色彩,简陋的符号,我们试图穿越时空去探究远古传递的信息。试想,在人类最初阶段极为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吃饱穿暖已不容易,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创造出最原始的艺术?是始自人们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还是对出于乞天保佑的宿命需求?是为记录史实,还是仅仅为了自娱自乐,打发时光?不管怎样,劳动不但创造了人类本身,也创造了艺术。人们不仅用艺术形式记录了劳动实践和生活场景,还借此美化自己的生活,同时通过求助于神灵的佑护来表达对生存的渴望。这些不断思考、不断追求的愿望,在狩猎等劳动实践中又转化成鼓舞他们的动力。在自然界的劳动实践中和原始的艺术创造过程中,人们逐渐培养起对艺术的审美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各种观点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比如中世纪的诸神,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大多神的表情严肃冷峻、超凡脱俗,充满冷冰冰的威慑力。因为作为神的象征他们高于人类。在神权至高无上的时代,越是远离凡人,才越显得像“真神”。而文艺复兴以后,同类题材的艺术品所表达的内涵就完全不一样了。男性是那么仁慈、善良,充满爱心;女性是那么美丽、温馨,充满柔情,他们从高高在上的神一下子变成现世民众的偶像。同时,其他的艺术形式音乐、戏剧等,也通过改编神话、传说故事等形式,在思想内涵上有所改变。例如:巴赫(16851750)的作品,虽然题材还属宗教性质,但很多内容已经有重返世俗的亲切感。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哲人说理般的语重心长,向困难作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等,无不表现出挚爱人类的虔诚之心,把对上帝和人类的爱完全融合成一种平等的、包容的、善良的愿望。这些作品用艺术的魅力去感染人,通过故事情节让人们去感悟、去自省,去体会;劝人们见贤思齐、弃恶从善,潜移默化地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中让人体会到,艺术魅力的效果远不是任何说教式的教育所能比拟的。
从古到今,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话题始终是一个国家关注的焦点,这些领域中,文化并不直接干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是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影响社会发展。改革政体可以马上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会使物质快速丰富;建立强大的军事机器可以显示国威;而文化的影响既宽泛又缓慢,它一直涉及到深层的精神层面,她的进步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取得的。
作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试看当年元帝国是何等的气魄,连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也只能望其项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1621227)及其子孙靠武力占领了欧亚非大片的土地,建立起空前庞大的帝国,被击败的国家多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却无力应对这些来自草原的游牧部族。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强悍的游牧部族虽凭武夫之勇取得了一时的胜利,终因文化的差异而没有能力经营和守住偌大的地盘,连年不断的反抗和此起彼伏的起义使他们深受重创,很快便开始衰退,不到一百年即被明朝推翻,马背上的民族重新回到了草原上。
再说勇敢智慧又善于学习的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以那么小的地盘和那么少的人口异军突起,迅速占领了明帝国大片的领土,统治起众多的人口。明朝的腐败固然是其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清朝的统治阶层很有远见,善于学习对手深厚的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所以才能以弱小制强大,竟然统治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原各民族近三百年,最终将满族的文化完全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洪流中,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例子是希特勒(18891945)的第三帝国。第三帝国靠闪电战迅速占领了欧亚非大片的土地,所向披靡,不可一世。我曾在德国首都柏林参观过这个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不同景象,被战争破坏的柏林令众多来访者为之扼腕,慨叹无数恢宏精美的历史建筑毁于战火,有些则永远无法修复。希特勒在执政期间,禁止传播被占领国的文化,当时的波兰连肖邦(1810—1849)的作品都不许演奏。但是结局又如何呢?希特勒像一个赌徒,原想赢得全世界,最后却连自己的家底都输光了。而肖邦的音乐却仍在全世界回响。
的确,物质的丰富,经济实力的雄厚,武力的强盛能够使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段肆无忌惮地侵占他国,也能攫取一些骄人的战果,但历史是无情和公正的,一切犹如过眼烟云。尘埃落定,大浪淘沙,真正积淀下来的还是人类创造的灿烂文明。文化和艺术是不朽的,而侵略者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
2004年8月,我应邀去西安参加第一届梨园文化艺术节,本来是想去捧捧场,但是当我在盛唐故地重又细细地研读历史时,却生出颇多感触。
对唐玄宗李隆基(685762)最初的印象来自于白居易《长恨歌》中那些精彩的诗篇,还有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的那部如诗如画的合唱曲:渔阳鼙鼓动地来,山在虚无缥缈间……原想李隆基也不过是对文艺比较喜爱和重视,可能会偶尔去梨园看看乐工们的排练,居高临下地视察和指导,或者如所有君王一样高高在上地听歌赏乐。但真到实地一看可不得了,李隆基居然亲力亲为地在乐队中司鼓,不仅和乐工们一起排练、指导乐队,而且私下里也苦练基本功,光是击鼓的鼓槌就练坏了好几箱子,这对于一个至尊至高的封建帝王来说实在不容易。我们知道,在我国戏曲和民族管弦乐中,除了京剧在文革时期因加入了洋乐器和新民乐器而增设指挥,一般鼓板理所当然地担当乐队的指挥。2004年,在欢迎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演出中,我首次与民族管弦乐队合作时就深有体会。民乐队在演奏中很多地方都是依仗鼓的演奏速度、力度的变化,来调整乐曲的音乐处理,可见鼓在乐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穿越艺术》 漫话音乐艺术的价值和力量(2)
而要指挥好一个三百人的大乐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乐感,熟悉不同乐曲的风格,处理好不同的情绪,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据史料记载,唐玄宗击鼓的技巧非常之高,速度极快极匀,力度、幅度也很大。另外他还才情俱佳,因对当时的盛唐情景触景生情,常有感而发,亲自作曲,亲自指挥,与三百乐工共同完成许多乐曲的二度创作。据传他的作品非常之多,比如《紫云回》、《龙池乐》、《凌波仙》及56岁时邂逅杨贵妃后创作的《得宝子》等等,均为经典之作。另相传歌、舞、乐兼备,结构繁复,气势宏大的《霓裳羽衣舞》,他也参与了创作。
对于唐玄宗的评价,是开元的大治,还是安史之大乱,最后落得国破家亡是由于治理上的昏庸还是藩镇割据的节度使制度使然,我们姑且不论其政治成败和历史功过,我想仅仅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他远不是仅仅沉湎于靡靡之音的亡国之君,而是对艺术倾注心血,在艺术上有所追求,有所建树,并通过实践努力去开拓创新的有功之君。如果不是一国之君,仅根据他的艺术成就,即便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可以被称为艺术家了。然而,回顾一下历史对他的评价,似乎没有人郑重地授予他这样的称号,除了梨园戏曲界尊他为鼻祖,人们不仅没有形成这样的共识,相反所听到的往往是沉湎于声色犬马的亡国之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传统价值观中对艺术的轻视和偏见。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些欧洲的音乐家的命运。由于宗教、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社会对艺术所持的态度和扶植程度也不同。欧洲的艺术家们享有大不相同的待遇,他们中的许多人由于具有杰出的艺术才华而备受关注,不仅得到丰厚的资助,还有良好稳定的创作环境。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才华,进行大量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从而确立在艺术领域的地位,使自己的作品得以广泛流传。
例如,一提到巴洛克时期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亨德尔(16851759),就自然地让人联想到英国皇室和他应英国乔治一世之邀创作的《水上音乐》。乔治一世曾给予亨德尔丰厚的待遇,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