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重生之雍正王朝 >

第31章

重生之雍正王朝-第31章

小说: 重生之雍正王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虽然心中悲痛万分,却也知道福全所虑是实,只得勉力稍稍打起了精神,道:“二哥所言甚是,但皇后与朕毕竟有二十年的情分,此番事出突然,她就这样走了,让朕思好没有准备,朕现在是心如乱麻,也理不出什么头绪,还请二哥多担待,帮朕筹划一二。”说着,才刚刚止住的泪水又一次涌出来。

福全见康熙眼角耷拉着,面色苍白,仿似一下子老了很多,心中也是一阵难过,可既然康熙已经发话要自己办这个差,倒也大意不得,当下稳了稳心神,道:“臣这就召集上书房大臣,大学士一起商议安排皇后娘娘的丧仪。现在臣斗胆, 先请皇上,太子,四阿哥和佟公等将顶戴上的朱缨和身上的吉服除了吧。”康熙默默将头上戴的三层金龙冠摘下,早有李德全走上前来,将素色布罩于其上,太子也是一样行事,只有胤禛还是愣愣地跪在当地,仿佛什么都没有听到一般,高群见状,知胤禛伤心过度,怕是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佟皇后过世的事实,又怕胤禛君前失了仪,便快步凑上来,低声道了声:“奴才得罪,为四爷升冠。”这才将胤禛头上戴的朝冠取下,也罩了一层白布,所幸当时事奉大变,旁人也未在意。

福全顿了顿,又道:“皇后的谥号,臣等不敢妄拟,还请皇上定夺。”康熙却只是看着榻上的佟皇后,一言不发。裕亲王无奈,只得道:“那臣僭越,拟几个字供皇上圣断。”康熙这才点了点头。福全思忖片刻,道:“皇后几十年潜心侍奉孝庄太皇太后和当今皇太后,说文解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是为孝。皇后堪当一个孝字。”康熙又点了点头。福全接着道:“皇后德行有佳,是为懿字,且封后以前居懿贵妃统领六宫,此字也用得。”这时,康熙突然开了口,道:“再加一个仁字,佟佳氏从来宽与待人,宅心仁厚,为朕,为这些皇阿哥没有少操劳,这个仁字,天地之生,最贵者也,她当之无愧。”福全忙道:“皇上圣明,孝懿仁皇后得皇上如此厚评,一生得矣。臣这就告退,去操办丧仪诸事……。”

胤禛在一旁本就一直心神恍惚,此时就觉得眼前突然一黑,摔倒在当地,众人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待胤禛醒转来,窗外已是透着些微光了,胤禛赫然发现康熙竟然守在自己的床边,不由得有些不知所措。

见胤禛睁开了眼睛,康熙关切地问道:“可觉得好些了?” 胤禛见康熙发问,马上要从床上坐起,却被康熙按住了。康熙叹了口气,道:“你先别动,多歇会,太医说你昨天太过伤心,气血郁结,才昏了过去,可真让皇阿玛好生紧张了一阵。”

这又勾起胤禛心中的伤痛,道:“儿臣不孝,让皇阿玛为儿臣担心了。”康熙摇摇头,道:“你是个孝顺孩子,你皇额娘确实没有白疼你,只是她走得太早了。”康熙顿了一下,两人同时都是眼圈一红,半晌,康熙接着道:“朕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可也必须振作起来,好好地读书历练,不要辜负了你皇额娘对你的期望,将来有所成,朕必有大用的。”

胤禛不由得又是泫然泪下,低头道:“儿臣记下了。”

康熙点点头,道:“即日你身子不爽,守灵便不用去了,且好好将息一日。” 胤禛闻言不由有些急了,忙道:“儿臣不碍的,求皇阿玛让儿臣去守灵,以尽人子应有之分。”康熙见胤禛一脸紧张,便也不再坚持,道:“那好吧,你先用些吃食,便随朕一同去吧,你几位母妃和兄弟,已经在钟粹宫守着了。”

胤禛匆匆套上素衣素帽,胡乱扒拉了几口点心就跟着康熙去了钟粹宫。刚进得殿中,就看到满殿的白幡白幔,一尊棺椁放于中央,胤禛顿时悲从中来。见康熙步入,满堂的人便都嚎了起来。胤禛默默地环顾了一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便走了过去,经过自己亲生的额娘德妃乌雅氏时,他注意到乌雅氏脸上复杂的表情,胤禛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守灵的时间是漫长的,期间,其他的阿哥都时不时出去借出恭之际活泛一下身子,只有胤禛一直守在灵堂之中,康熙把这一切也都看在眼中。三日守灵毕,胤禛便提出要在钟粹宫内结庐再守三年,康熙沉思了片刻,道:“你孝心可嘉,可朕却不忍,这样吧,你再守孝三月,以月代年便是了,之后,你可想搬去和你额娘德妃一起住?”

胤禛虽然一直对德妃恭恭敬敬,谈到感情,却是不深,这项安排他并不想接受,再说,他始终觉得佟皇后如此厚爱他,自己只是守灵三月,远远不能报偿。

于是,胤禛执拗地回道:“儿臣还是想多陪陪皇额娘,还请皇阿玛俯允儿臣守灵三年。”

康熙苦笑了一下,温言温语劝道:“朕答应过孝懿仁皇后,好好栽培你成人,你不能让皇阿玛言而无信啊。”

胤禛见康熙如此言语,倒也不敢再坚持,只得道:“儿臣谨遵皇阿玛旨意,只是十四弟还小,额娘还要照应他,儿臣去额娘处恐怕多有不便,请皇阿玛许了儿臣,守灵三月之后搬去撷芳殿吧。”

康熙知道胤禛心中对佟皇后的感情极深,远超过对他自己的亲生额娘,便道:“南三所太远,朕既已说过,以后由朕亲自督导你,还是希望你能离朕近些才好,这样吧,你也与太子一起,住在毓庆宫里,你们两个也好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这一个安排确是胤禛未曾想到过的,他明白,和太子住在一起,是康熙对自己的关爱,可是照着自己的心性,却又绝不想和这个心眼狭小的太子二哥共处一地,然而此时也不便再多说什么,只得跪地谢恩。

第六十一章 何去何从 (二)

康熙望着胤禛,缓缓道:“你皇额娘品行贤良淑德,尽心尽力辅助朕这二十年,朕却在她临终前才给了她应得的名分,朕实在对不住她。这样吧,朕现在给你派个差事,去佟国维府一趟,以皇太后懿旨名义,赏佟国维三眼花翎,赐爵一等公,世袭罔替,隆科多三等伯爵。”

胤禛愣了一下,道:“儿臣尚在热孝之中,况且由儿臣前去宣旨是否妥当?” 胤禛担心的是瓜田李下之嫌,如此一来,其他阿哥们,还有朝臣不知会有如何的想法和猜测呢。

康熙却不假思索,道:“你能顾虑周详,这固然是你的长处,却也要记得,勇于任事,不避嫌疑,方可谓之‘能’。再者,恩出于朕,不妨事的。”

胤禛不再多说什么,利落地打下马蹄袖,道:“儿臣领旨。这就去了。”

其实康熙固然有示恩于佟家之意,而更多的却是希望籍着派差事给胤禛,使他能从悲伤之中振作精神,毕竟,他对这个儿子也寄有深深的希望,更不想辜负了佟皇后的嘱托。

胤禛辞别康熙,只换了一身黑色朝服,素帽不除,带着巴特尔和几名侍卫一路骑马匆匆奔佟府而去。不多时,便来到位于香饵胡同的公爷府。公爷府门外一片素白,门口确是车水马龙,一长溜的绿幔丝竹官轿,银顶红幔的也不在少数(王室宗亲轿制)把原本还算宽敞的胡同挤得水泄不通,那些蓝幔轿根本连胡同口都进不去。那些随着自己的主子来吊唁的下人三五一堆的闲扯着,直把公爷府门口弄得是几如菜市一般喧闹。

胤禛一见便脸色阴沉,到了门口,巴特尔叫了佟府管事,通报传旨钦差皇四子雍贝子胤禛到,要佟府开中门迎接之时,胤禛实在忍耐不住,脸已经拉了下来,转过身,对着那些还在聒噪的下人大声道:“你们这群狗才,再敢出一声,爷今天就割了你们的舌头。不长眼睛的狗东西。”那些人到底也是久跟着达官贵人的,见过不少世面,看到胤禛身上的黑色四团龙褂,就知道这位主子不好惹,纷纷噤了声。

佟府的管事早也就被那些人弄得心烦意乱,只是因着这些人的主子的关系,也不便多说什么,此时见胤禛开了口,便也大声道:“还请诸位体谅,小声一些,别伤了和气。“转头又对胤禛道:“四爷,别跟那些人计较,不值当的。奴才这就去通禀。”

不一会,中门大开,就见佟国维,隆科多,身后还有一群朝廷大员,都毕恭毕敬地跪在院内。胤禛一看,认识的还真不少,亲贵如安郡王玛尔浑(安亲王岳乐子)裕贝勒保泰(福全子)等近支宗室来了十之六七,各部尚书,侍郎也大多在列,上书房大臣高士奇赫然也在其中。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么多人前来吊唁,固然是为佟皇后不幸身故,可重点还是佟家一门显赫,圣眷如日中天,而况宫中还有一位佟氏贵妃是已逝孝懿仁皇后的嫡亲妹妹,谁知皇上会不会爱屋及乌,转而又封一名佟氏皇后呢。

见了胤禛,众人都俯身道:“奴才(臣)恭听圣谕。” 胤禛便面南而立,朗朗宣旨,宣毕,众人皆唏嘘不已,称皇上对皇后及佟家真是恩深似海,佟国维更是涕泪满面,道:“奴才一家深受天恩,纵然犬马亦无以为报。”像这种五日之内两次封赏,确实也是罕有之事,不少人嘴上虽然说圣恩浩荡,心中却是醋瓶打翻,酸得很。

胤禛走上前去,扶起了佟国维,一脸的真诚,道:“佟大人,皇阿玛有此厚赐,固然有崇褒皇额娘之意,然佟家自从龙入关,一直与我爱新觉罗休戚与共,佟大人自不用说,位列上书房大臣,功在社稷,隆大人也颇有军功在身,皇阿玛的赐爵也是赏功啊,胤禛此话,虽然有些托大,但确实事实。”

胤禛的解释,其实主要还是说给群臣听的,虽然确实还是有裙带之故,面上的功夫还是要做的。而且,胤禛暗自觉得,康熙不是一个单纯的感情用事之人,应该不会只是因为佟皇后的缘故才厚赏佟家,必是另有打算,只是他一时还不是很清楚而已。

佟国维见胤禛亲自来扶,连称“不敢”,道:“劳动四阿哥亲自颁旨,奴才真是惶恐,还请四阿哥入内稍歇。”

胤禛手一拱,道:“如此,便打扰佟大人了。”

众人见佟国维要和胤禛详谈,便纷纷告辞,佟国维先是和几位黄带子宗室打过招呼,让隆科多让他们送出府外,又对着其余的大臣作了一个四方揖,道:“兄弟要招呼钦差,今日就不留诸位了,诸位的厚意,兄弟心领了,改日一定登门回拜。”那些人便都识趣的自行离开了。只有高士奇看着胤禛,仿佛想说什么,只是踌躇了一下,究竟还是没有开口,也泱泱地离去了。

佟国维将胤禛迎入内堂,便请胤禛坐主位,胤禛却不肯就坐,先是将头上的冠带取下,然后整了整袍褂,居然对着佟国维倒头就拜。这一举动可是让佟国维大惊失色,连忙道:“四阿哥何故此举?真是折杀奴才了。”

胤禛却道:“刚才胤禛是钦差,摘了冠带,去了身份,就不是公事,而是家事了。如果是寻常百姓家,胤禛原该称您一声外公的。”

佟国维心中别提多兴奋了,胤禛,当今皇四子,跪过谁?只有天地祖宗父母,如今却对他如此郑重的一拜,这是何等的荣幸?可是嘴上却说:“这奴才怎么该当,四爷是天皇贵胄啊。”

胤禛一脸严肃,道:“可皇额娘对胤禛有十二年的养育之恩,这个家礼,外公您受得。皇阿玛有旨意,称皇子不得结交外臣,今天胤禛也冒此大不韪,在私下里违反禁令,以示胤禛感恩之心。”

佟国维听了非常感动,道:“四阿哥言重了,孝懿仁皇后在天之灵,也会为四阿哥如此纯孝而感动的。”

胤禛又拱了拱手,问道:“适才外公相邀,必是有事要提点胤禛?”

佟国维脸上凸现一些神秘之色,问道:“四爷,您可是要保一个叫戴梓的人?”

第六十二章 何去何从 (三)

佟国维这句话让胤禛着实吓了一跳,胤禛也摸不着佟国维的意图,只得装做不在乎的样子,道:“好像是有这么件事吧,只是做个顺水人情罢了,佟相,怎么这种小事还需您上书房大臣过问?”

因为这桩事情可大可小,胤禛也不敢怠慢,所以连称谓上都郑重起来。 佟国维笑笑,也不理会称谓的由亲变殊,道:“四爷,前两天奴才在上书房收到一份折子,参四爷您贸然干政,罔顾国法,庇佑奸佞。”

这时胤禛倒是反而镇定了下来,呵呵笑了两声,道:“这罪名不轻啊。佟相,胤禛扪心自问,不曾有负国法和皇阿玛。所谓清者自清,拙者自拙,一份参奏而已。皇阿玛面前,若是觉得胤禛有罪,胤禛也是个有担待的人,若是不然,胤禛倒也不怕去掰扯一番。”

佟国维早就听说胤禛练达,却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他面对这种指控却居然波澜不惊。佟国维对胤禛的好感不由得加多了几分。佟国维小心斟酌着用词,道:“四爷应该知道郭琇此人?”

胤禛点点头,道:“那位参了明珠,徐乾学的铁胆御史?胤禛听过他的名字,据说皇阿玛也极器重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