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第30章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第30章

小说: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3节:第八章 胡雪岩的结交之法(3)     

事实证明,胡雪岩为结交官府所做的努力是绝对值得的投资。他后来所得的巨大财富,绝大多数是倚靠官府而来的。在官本位的晚清社会,有了官员做靠山,胡雪岩转粮购枪、借款拨饷无一不可放大胆子、堂而皇之地去做,即以十一之利计之,由此而聚集的财富也是一般商贾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当然,官、商合流违背政治原则和社会道德,而且倚官为势终究不稳定,肥缺人人想占,这就构成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政情一动荡,靠山就难保,胡雪岩后来衰败,来自官场的因素应是重要原因之一。 

胡雪岩在人们心目中,其最大特点就是〃官商〃,也就是人们说的〃红顶商人〃。这〃红顶〃很具象征意义,因为它是朝廷赏发的。戴上它,意味着胡雪岩受到了皇帝的恩宠。事实上,它意味着皇帝肯定了胡雪岩所从事的商业活动的合法性。既然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皇帝所保护的人自然也不应受到掣阻。换一层面来讲,皇帝的至高无上也保证了被保护人的信誉。所以王公大臣才能很放心地把大把银子存入阜康钱庄。 

胡雪岩就是凭着这〃红顶〃,积累了万贯家资,红极一时,富甲一方。然而客观地说,胡雪岩背后有着强大的官场力量,而这才是财富的真正来源。胡氏以其睿智的眼光,发现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客观规律,从而一生致力于培植自己的官场靠山,踩着官场的阶梯,登上财富的高峰。 

古人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多;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远。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借取外界力量的重要。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充分借取外界力量,并在经营上下功夫,个人才有可能获得自己事业的巨大成功。 

以情义接交朋友       

交往、接触和托付的人,如果选择不当,那么即使拥有万金,也不能称之为有钱。…………胡雪岩

胡雪岩的一生可以说是辉煌绮丽,他生逢乱世、出身卑微.却能走用自己的才智,周旋于权贵政要之间,创造了亿万家财,这一切和他的性格、智慧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他的成功和他在择友上的慧眼独具也有很大关系。 

在胡雪岩生活的时代,做生意必然要面对一股特殊的势力,就是江湖帮派。晚清乱世,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对社会的监管力大不如前江湖帮派也就随着社会的混乱而形成,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当时,要经商,就必须与江湖势力打交道。胡雪岩更是深谙其道,他结交漕帮魏五就是一例。 

漕帮控制水路运输,江浙一带是清朝产粮重地,粮食运往北方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水路。王有龄上任〃海运局〃坐办,统管浙江一省的粮食北运,这时上面要求从上海迅速海运至京。 

时间紧迫。漕米一时到不了上海,胡雪岩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先在上海买商米代替,等漕米运到上海归垫,即由粮商先卖出、再买进。

胡雪岩随王有龄一路坐船北上上海,到了松江,听说松江漕帮已有十万石米想脱价求现,于是他们商议弃舟登岸,由胡雪岩出面谈定这桩生意。

胡雪岩经过多方打听,大概了解了漕帮的情况,松江漕帮中现在主事的姓魏,行五,人称〃魏老五〃。胡雪岩很清楚这宗生意不容易做,可一旦做成,浙江粮米上运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所以他决定亲自上门拜见魏老五。 

胡雪岩在两位朋友张老板和李老板的引领下。来到了魏家。碰巧〃魏老五〃不在家,家中只有他的老母亲在,胡雪岩仔细观察一下,发觉魏老夫人面露英气。在魏家可能有很大影响力。胡雪岩以后辈之礼拜见,老太太有些倚老卖老似的口中连称〃不敢当〃,身子却只略微倾了倾,紧接着用一双锐利的眼睛上下打量了胡雪岩一番,胡雪岩决定从魏母着手来突破魏老五。 

〃不知三位此来,有何见教?〃魏老夫人首先发问。

胡雪岩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晚辈的东家一直很仰慕魏老爷子,此次路过宝地,特地要晚辈来拜见他,并想请魏老爷子去小酌几杯,以表晚辈们的敬意。〃       

第84节:第八章 胡雪岩的结交之法(4)     

一阵寒暄过后,魏老夫人直率地问胡雪岩此行的真正目的,胡雪岩也就不便再拐弯抹角了,他向魏老夫人详细地说了此行的目的。听完他的话后,魏老夫人缓缓地闭上了眼睛,胡雪岩心里很平静,因为漕帮的反应早在他的意料之中。良久,魏老夫人睁开眼睛,炯炯逼人地看着他,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了刚见面时的慈祥,〃胡老板,你知不知道漕运改走了海道,这等于是砸我们漕帮的饭碗,至于丰裕卖米一事,我不太清楚,不过在商言商,胡老板有钱买米,丰裕却不肯卖,这于情于理都不太合适,我们漕帮一定会出来说两句道话的。倘若只是垫一垫,做生意的人,将本求利,自然要敲一敲算盘,此刻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听了魏老夫人的一番话,胡雪岩并没有灰心,相反却更加胸有成竹地大声说道:〃老前辈,恕我直言。如今战事紧急,朝廷急等着浙米进京,为此已经撤了几个官了,此次如若再误期,朝廷追究下来,我们难脱罪责,我想漕帮也难辞其咎吧!为漕帮弟兄想想,若误在河运,追究下来,全帮兄弟休戚相关,很有可能被打上通匪的罪名,前辈安忍如此?〃 

江湖中办事,很重情、义二字。胡雪岩巧妙地以〃义〃相激,正好击中要害,使得魏老夫人不得不仔细思量。

胡雪岩又详尽地给魏老夫人分析了利害之处,魏老夫人终于心中默许,遂叫人将魏老五找了回来。

只见魏老五其人,约莫四十来岁,生得矮小而沉静,但浑身肌肉饱满黝黑,两只眼睛暗含神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厉害的角色。魏老夫人将他引见给胡雪岩和张、李两位老板。魏老五对他们也是非常客气,称胡雪岩为〃胡先生〃。 

魏老夫人说:〃胡先生可以说是〃祖师爷〃那里来的人,一副侠义心肠,以后你就称他为〃爷叔〃吧。〃魏老五立即改口;叫道〃爷叔〃。

〃爷叔〃是漕帮中人对帮外至交的敬称,漕帮上下都非常尊敬,这还真叫胡雪岩有点受宠若惊,虽然他极力推辞,但魏老夫人向来说一不二,魏老五更是一口一个〃爷叔〃叫着,其余的人也就齐跟着这样称呼他了。 

当晚,胡雪岩将魏老五请到自己的住处,商谈买米一事,见魏老五面露犹豫之色,只是迫于母亲的面子不好讲,所以口头上答应了,心里面却是十二分的不愿意。见此情景,胡雪岩并没有强人所难,买了米就走。他诚恳地问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并请魏老五直说,否则他就不买这批米了。魏老五见他如此直爽,也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就把自己心中的隐忧全盘说出。原来自从官粮海运之后,漕帮处境一直很艰难,目前正是缺银少钱的时候。他们急需将这十几万石粮食变现,如今垫付给了海运局,虽有些差额可赚,但将来收回的仍旧是米,所以魏老五很为难。 

胡雪岩了解了这一情况后,马上找到钱庄老板张胖子商量,看钱庄能不能等漕帮把退还的米卖掉后再收回现在支付的银两,而不是一退米就急于收回。张胖子对胡雪岩非常信任,言听计从的,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魏老五的难处解决了,他自然非常高兴,同时也极为欣赏胡雪岩的义气,觉得他不像其他商人那样势利。于是买米的事很快就办妥了。

胡雪岩这一次不仅买到了米,还买到了与魏老五的〃情〃。自此以后。魏老五对胡雪岩是〃惟命是从〃,只要是胡雪岩的货,漕帮绝对是优先运输。所以胡雪岩的货运向来是畅通无阻、往来迅速。不仅如此,魏老五还把他在漕帮了解到的商业信息,及时向胡雪岩报告,使得胡雪岩在第一时间知道了很多商业情报,在商业活动中抢占了先机。 

胡雪岩和魏老五成为朋友,一开始固然有利用的成分在内,但当他觉得魏老五是可交的人之后,就立即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设身处地来替魏老五着想,终于赢得了魏老五的尊敬,二人也由此成为了至交。商人在交友时都着眼于一个利字,即谁对我有用就和谁交往,而胡雪岩则不然,他一旦发现意气相投就会以心相交,所以总是能够交到知心朋友,而这些朋友反过来又对他一生的成功起了重大作用。         

第85节:第八章 胡雪岩的结交之法(5)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要想结交的真正的朋友,刚有利益是不够的。只有以心相交,以情义两字当头,才有可能结交到知心的朋友,别人也才会把你当成真正的朋友,从而为你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善于投人所好

能猜察别人的心理想法,且善于投人所好;是做生意的一大奥妙。

……胡雪岩

自古有〃无商不奸〃之说,同时也有〃无官不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俗语。尤其是在晚清极其腐败的政治制度之下,朝廷的大小官吏大多数都以受贿图利为第一目标。然而,毕竟堂堂国家官员,一般不可能公然摆明了索要,不会明明白白指明了要什么。于是有一些下属资质鲁钝便不明其意,结果办事处处掣肘尚不知是何原因。胡雪岩就非常善于觉察这一点,不必多言,主动献贿,这些是他结交官员的高明之处。 

王有龄在胡雪岩的帮助下顺利完成调动漕米的公事。一下子在浙江官场获得能员的称誉,很快就得到署理湖州府的美缺。按惯例他应该既已得州府实缺,就应交卸海运局坐办的差使,但由于调动漕米拉下的亏空一时无法填补,加上还有一些生意上的事务牵涉到海运局,王有龄想暂时兼领海运局坐办。这自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要得到抚台的批准。不过,当王有龄向浙江抚台黄宗汉提出这个请求时,黄宗汉却有意卖了个关子,对王有龄的请求只做了一个两可回答,却向他问及阜康钱庄的情况,并提出要请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为自己代汇一笔一万银子的捐输军饷。王有龄自然爽快答应,说是只要抚台大人招呼,给下钱来即随时汇出。不料王有龄话没说完,黄宗汉便端茶送客,而对于王有龄兼领海运局坐办的事,也置之不理了。 

这样一来,倒把王有龄弄了个云山雾罩,不知究理。

还是胡雪岩看得准。这黄宗汉原是一个贪财刻毒、翻脸不认人,一心搜刮银子而不恤下情的小人。浙江前任藩司椿寿,就因为没有理会他四万银子的勒索,被他在漕米解运的事情上狠整了一把,以至生路全失,自杀身亡。胡雪岩告诉王有龄,他在黄宗汉提出代汇捐输军饷的要求时给黄宗汉的回答,是聪明一世,懵懂一时。黄宗汉哪里是要自己借阜康钱庄交汇捐输军饷?他其实是要借海运局的差使,勒索王有龄的银两,而且〃盘口〃都已开出来了,就是一万两银子。你王有龄不明就里,还在那里大包大揽,说是让他发下银子即刻汇出,你如果不是有意装糊涂,就是愚蠢,他哪里还会理你兼领海运局坐办的碴? 

在胡雪岩的点拨下,王有龄恍然大悟,赶忙在第二天代黄宗汉交了一万银子的捐输军饷。而事实上也真正是〃药〃到〃病〃除,一万银子交出,他也随即得到兼领海运局坐办的批准。 

黄宗汉为官极为贪婪,但他从不公然索贿,手下人要是不给,黄宗巡抚也不会发作,但是,往后可以另外寻个名目,修理礼数不够的属下。胡雪岩是好样的,他看得出黄宗汉的德性,只有使银子买平安。 

有了这次前车之鉴,胡雪岩对黄宗汉日后的索贿也就心照不宣了。办理漕粮事件之时,王有龄与胡雪岩一行前往上海松江府这趟差使出发之前,〃浙江海运局坐办〃王有龄提领公款三万两银子,作为路上差旅盘缠。其实,三万两银子当中,实实在在只有一万两用于差旅,其他两万两,则另有用途。胡雪岩事前英明指出,巡抚黄示汉对钱财看得甚重,这趟出去,一定要给黄巡抚弄点好处,他要王有龄去探口风。 

果不其然,黄宗汉暗示要两万两银子,所以,胡雪岩就要王有龄挪用公款两万两,一路带着,到了上海之后,汇到福建黄宗汉老家。

胡雪岩办事精明识趣,经常让长官心里想的得以实现,使得黄宗汉对他大开方便之门。后来胡雪岩在浙江的许多生意比如贩运军火,也是借助他的力量完成的。

然而,献贿也并非全都如此简单明白,送银子了事。对一些主要人物,比如朝廷大员,这要花巧计不露形迹地去做。胡雪岩不愧为这方面的高手。       

第86节:第八章 胡雪岩的结交之法(6)     

胡雪岩在光绪七年三月来到北京。此行最主要的目的是疏通中央政府,同意由他向洋人借三百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