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本事的皇帝-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县长并不畏惧,死不放手。
刘秀听了工作汇报,经过在大堂上认真观察,断定虞延是在秉公办事,未徇私情。于是,他对马成喝斥道:“你犯了王法,罪不容赦,咎由自取!”
紧接着,他命令立即把马成拿下,严格依法审办。同时,他还明确表态支持虞县长秉公办事。
几天之后,马成被依法处死。
刘秀公开支持虞延惩治马成,再次对贵戚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此后,在各级官府,干部处理公务办理案件时,贵戚们一般也不再敢擅自干预,唯恐自找没趣。
这样,经由制度上规范、军事上打击,以及在日常社会政治生活中严格抑制,刘秀一朝,贵戚们绝大多数都能约束自己及其亲朋好友的言行,违法乱纪的事儿明显比前朝和以后要少得多。即使那些备受恩宠,极端荣耀的超级勋贵,也都循规蹈矩,小心翼翼,唯恐越雷池半步。
刘良是刘秀的亲叔叔,其实等于是刘秀的养父。刘秀对他感同生父,登基的第二年即封他为广阳王。
几年后,在采取一系列抑制贵戚行动时,刘秀把他降为赵公。
就是这么一位老人,也从来都是十分小心地对刘秀执臣子之礼,不敢表现出哪怕一点点不满,每年都要从自己的封国来洛阳朝拜刘秀。
还有另一个熟人、刘秀的娘舅、一代完人樊宏,他的表现集中体现了刘秀治下贵戚的状况。
刘秀早年丧父,在他心目中位置最重的,除了老妈,就是叔叔刘良和老舅樊宏了。刘秀一登基,立即任命老樊为皇帝首席顾问(光禄大夫),位特进,职权仅次于三公。
此后一二十年里,随着一哥的位子越坐越稳,刘秀逐步剥夺功臣的实权,抑制贵戚的行为,但唯独对老樊的兄弟爷们儿宠爱有增无减,先后册封或者增封老樊本人为长罗侯、寿张侯,封老樊的弟弟樊丹为射阳侯,老樊的侄儿樊寻为玄乡侯,老樊的堂兄樊忠为更父侯。
刘秀对老樊极其尊重,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私下的亲情交往中,他都对老樊礼遇有加,关心备至。
老樊本来就是德才兼备的人,为人谦恭和顺,内敛低调,非常理解和充分配合外甥刘秀,经常教育自己的晚辈说:“举凡大富大贵、财禄满盈的人家,很少有善保始终的。我并不是不喜欢荣华富贵,但是,天道厌弃自满而垂青谦恭,过去贵戚们的经验教训我们要引以为戒啊!在纷纭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我们全家老少平安,难道不是极大的好事吗?”
这是一个看惯社会浮云,参透人生起伏的人。在权势和富贵面前,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谦逊谨慎,不骄不躁,严格约束亲朋好友的言行;在外甥刘秀面前,他谨小慎微,毕恭毕敬地奉行臣子之礼;在群臣、同事面前,他谦逊有礼,从不表现出丝毫的特殊感和优越感;在老百姓面前,他从不威福自持,而是满怀仁义和爱心,在国家法律和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己所能地帮助人。
对待工作,老樊也是十二分的敬业和谨慎,从不出现失误,也不让人抓住把柄。
所用文稿,他都是亲手草拟和书写,斟词酌句,烧掉草稿。每有朝会,他总是首先到达,低眉顺眼,埋头做事,直到刘秀说“众卿平身”,才直腰抬头。朝会时研究工作,他也从不当众发表意见,恐怕刘秀为难,也不想让人从中找到什么可乘之机。
受其影响,老樊家的人从没有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老樊的作为赢得了刘秀和朝野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敬重。他病重时,刘秀亲自到他的家里看望问候,留宿在他家。
他病危之际,刘秀问有什么要交待安排的,他连忙挣扎着起来给刘秀叩头,谦卑地说:“臣无功而享受皇上丰厚的赏赐,恐怕子孙也不能报答圣上的大恩大德,让臣抱憾九泉。臣恳请圣上收回寿张侯的封爵,食禄能够顾得上生活即可。”
刘秀知道老舅这是肺腑之言,心里万分感伤,但终究没有同意他的要求。
樊宏,一代完人,刘秀的首席勋贵,他一生谦恭谨慎,做到了生荣死哀,也成为刘秀朝中严于律己长保富贵的典型。
刘氏宗亲、老樊家是这样的,阴丽华家族男丁的表现也很让刘秀满意。
阴丽华父亲早逝,她的几个兄弟大都私德极佳,在刘秀登基前后竭尽忠诚,兢兢业业,政绩卓著。
在马成一案中,阴家写信说情,阴就到刘秀那儿告刁状,是阴家极其少有的举动。
终其刘秀父子在位期间,老阴家虽然尊贵至极,但自我约束,成为跟老樊家差不多的贵戚楷模。
至于阴识、阴兴极力辞让刘秀封赏,这跟王莽朝中普遍存在、后世也层出不穷的为了升官不择手段的蝇营狗苟之徒们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第三十九章 刘秀识人驭人术
刘秀高度重视人才还体现在他礼贤敬贤上。礼贤敬贤,是刘秀高度重视人才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在雄主天下之途上,他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延揽人才。特别是天下一统后,他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礼遇、接受和招徕方方面面的人才。
聚沙成丘,积流成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刘秀礼贤敬贤的对象,有卓茂这样的忠厚长者,有伏湛这样的一代大儒,也有马援、杜林、郑兴等从隗嚣一样的对手那儿接纳来的知识型干部,最为史家津津乐道的,还是刘秀延请和礼遇隐士逸民的故事。
刘秀深知,无论是打天下还是坐天下,都不是一个人的活儿,都不是少数人的活儿,所以他始终重视人才,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用很多心思,很大精力来抓。
当然,在他雄主天下路上的不同路段,根据形势变化和事业需要,他的具体方法又是各不相同的。
大体说来,刘秀高度重视人才,也就是六个字:厚待,用才,礼贤。
给钱,给物,给面子——厚待投靠我的人
所谓“厚待”,并不是简单的提高工资,多发奖金。
在刘秀从公元22年扯旗造反,公元25年登基做一哥,一直到公元36年平定巴蜀的公孙述,实现全国统一,大约有15年的时间,刘秀一靠脑袋,二靠拳头,打倒了一个个对手,控制了一个个地方,基本上是在金戈铁马、血雨腥风中度过的。
此间,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徒弟、粉丝和招降纳叛之士。
在这些哥们儿中,固然不乏立志报国、治世救民的热血青年,但也正像耿纯所说的那样,很多人跟着干,图的就是水涨船高、攀龙附凤、光宗耀祖。
刘秀明白,打天下就靠这些哥们儿卖命,所以对他们极其厚待,有功必赏。
他对大家政治上充分信任,放手放权;在经济上尽力给予好处,赏赐起来出手大方;在名誉上给足面子,让干活儿的、立功的荣耀起来。
在这方面,刘秀显然表现得比先祖刘邦要慷慨得多,大方得多。
当年刘邦跟项羽争雄,丁公背叛项羽,而对刘邦手下留情,刘邦登基后,不仅没有感激老丁,反而干脆利落地把他砍了。
刘邦想用实际行动公开表明,人要忠义为先,不忠不义的人就是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也定斩不饶!
而对于同样的事情,刘秀则是截然相反的处理方法:当彭宠的家奴子密割下老彭的脑袋前来投奔时,刘秀封子密为“不义侯”,意思是我虽然不赞成奴才杀主,但我不会忘记任何人的功劳。
对于这些效命疆场的手下,刘秀慷慨地授予他们各种高级军衔,赋予他们在战场上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各种权力。
战争状态的这十几年,他仅授予的各种大将军、将军的名衔就有好几十个,封侯的爵位一百多个。举凡谁在疆场上出力卖命,流血流汗,他都要根据德才和成绩给予不同的封赏。
如果手头宽裕,或者得到战利品、贡品之类的,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分给大家。
而如果谁在战场上残了挂了,他更是大加恩赐,或者亲自安排葬礼,或者厚厚地抚恤家属,或者超标准给予褒奖,让当事人及其家属倍感荣耀。
祭遵病死讨伐隗嚣的前线,来歙、岑彭在平定巴蜀战役中被刺,刘秀都以极大的诚意,极高的礼遇,亲自安排葬礼,亲自服丧吊唁,亲自部署善后的各种赏赐。在那个年代,他即使对待自己的至亲也不过如此。
干部遗属们里子面子都丰收,思想感情上得到极大的安慰。
在这儿,刘秀固然要高调表达对功臣的厚爱,但绝非作秀,他的确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真感情。
虽然内心里极其冷静,很有原则,很有分寸,但在刘秀的大多数时间里,在自己的徒弟、粉丝们面前,从不摆皇帝的架子,温文尔雅,有时还开个玩笑,讲个典故,君臣之间其乐融融。
冯异曾经在关中权倾一方,不少人为此心生狐疑而向刘秀上书,刘秀却始终对他信赖如初。
公元30年春天,冯异回洛阳汇报工作,刘秀对他的信任和喜爱不仅见诸行动,而且溢于言表。
刘秀安排他跟各位高级干部见面,逢人就说这是朕刚起兵时的秘书(主簿),现在正为朕披荆斩棘,安定关中。
在洛阳逗留十来天,就要告别时,刘秀安排身边工作人员赏赐冯异大量的珍宝、衣服、钱帛。
同时,在专门给他鼓励、指导的诏书中,刘秀还深情地说:“当年在河北,形势危急仓促,爱卿在芜蒌亭进豆粥,在滹沱河边进麦饭,这深厚的情谊实在无法报答!”
冯异对此连忙叩首谢恩,充满感情又富于哲理地回答:“小臣现在希望陛下永远不忘河北之难,小臣也永远难忘当年巾车之恩!”
当年在河北,在王郎的追杀中,刘秀带着几十个粉丝、徒弟狂奔逃命,饥寒交迫,冯异搞来一点豆粥、麦饭救急,让刘秀感谢不尽,深深地记在了心底。
而在八年前(公元22年),冯异还是王莽的干部,负责守城抵抗刘秀,在父城巾车乡被刘秀活捉,刘秀不仅没有加害他,还放了他。冯异常说,圣上当年巾车不杀之恩,自己没齿难忘。
这是刘秀、冯异当年在血雨腥风中结下的深情厚谊,谁也不会轻言忘记!
还有朱祐,他是刘秀的老乡、大学同学、亲戚,当年在长安上大学时,这哥俩儿一起来去,一起读书,一起生活,时而生病了,哥俩儿还一起买了白蜜自己动手配药。
后来,朱祐跟随刘秀起兵打天下,赤心耿耿,出生入死,立下了很多功劳,也被刘秀视为铁杆心腹,给予极大信任。
他先后任护军、偏将军、建义大将军,定封鬲侯,是个典型的儒将。
再后来,刘秀让功臣退居二线安享晚年,老朱也交了军权,在京担任“奉朝请”,只是朝中有大事才请他出来商量。
刘秀经常到老朱府上看望他,赏赐给他东西,哥俩儿叙叙旧,聊聊天,谈谈笑。
有一次,刘秀又来到朱府。这次,他送给老朱一石白蜜。
刘秀笑着问老朱:“这跟当年我们一起在长安买的蜜比起来,哪个好些?”
这样,无论对手握重权的高级干部,还是对退下来的“老同志”,刘秀都很优待,很大方,很宽厚,尤其难得的是,他除了给大家丰裕的物资、充足的面子,还让大家看到了发自内心的款款深情。
终其在位,刘秀没有干过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事儿。
“柔道治国”
刘秀高度重视人才还体现在他用才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选贤任能,人尽其才。
随着政权稳定和“退功臣,进文吏”措施的实施,他开始大规模地培训和使用学习型、知识型和学者型的干部。
刘秀本人就是太学生出身,起兵后他也是倚马赋诗,出口成篇,投戈论道,口若悬河,性格气质非常儒雅。现在,他冷静而清醒地看到,打天下靠拳头,自己身边的这些徒弟、粉丝们立下了汗马功劳,该让他们安享晚年了;而治天下靠头脑,自己身边的这些徒弟、粉丝们并不见长,该让文化人脱颖而出,大显身手了!
所以,在统一大业基本完成之后,刘秀确定了“柔道治国”的战略思想,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以“文吏”为主体的干部队伍建设上。
所以,正如后来毛泽东同志非常感慨地说,正确的路线确立以后,干部是决定一切的。
先说一下刘秀的“柔道治国”,再来具体看看他是怎样用人的,可以理解得更加深刻些。
“柔道治国”的理念贯穿他在位始终,平时光做没说,唯一一次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就是在他回故乡跟乡亲们聚会的时候。
刘秀一生最喜欢去的有三个地方:一是前汉国都长安,那儿是刘汉皇统的发源地,有前朝11座皇陵,他去那儿当然是为了彰显皇室血统;二是曲阜,那是孔子的故乡,他去那儿顶礼膜拜孔子是为了彰显自己崇尚儒学、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