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 >

第8章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第8章

小说: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机构绝密行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月3日,德军占领了巴黎,德国法西斯的旗帜挂上了埃菲尔铁塔。这时,滞留在法国领土上的近50万英法联军也被迫后撤到敦刻尔克,随之而来的就是二战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撤退从1940年5月26日开始进行,至6月4日结束,历时9天。此次撤军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整个撤退过程中,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炮火击沉。英国空军在掩护撤退过程中总共出动2739架次,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有一艘“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邮轮,被征用为撤退军事运输船,被德军炸沉,死亡至少3500名英军士兵。英国政府事后一直封锁信息,近年才得解密。

就在军事上溃不成军的同时,英国秘密情报局在欧洲战场上的情报战也同样是损失惨重。因为随着许多国家被占领,英国在欧洲大陆的谍报机构土崩瓦解,它的海外联络站点被迫撤销,谍报人员逃的逃,散的散,狼狈万分。在这样的大战时期,情报机构就是军队的耳朵和眼睛,这时突然失聪失明了,让各个军种对秘密情报局深感失望,一时怨声载道。

不过,孟席斯却是镇定自若。在德军大举进攻之时,孟席斯正在组织人马破解德军的军事密码,此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

希特勒在获取德国政权后,就使用了一种不同于当时所有国家使用的新的军事密码,这种军事密码就是由“哑谜”密码机编制的,人称“埃尼格马”密码。“哑谜”密码机被广泛地运用到军事上,而且实验证明,“哑谜”密码机方便实用,很难破解。尽管多年以来,英国秘密情报局已经成功地截获并破译了德国的多种军事、外交和商业密码电报,但这一次却没有那么容易。

早在1938年7月,英国秘密情报局驻柏林情报站的代号为“1200”的情报员报告说,德国陆军正在试验一种叫“哑谜”的密码机。此事被报告给了秘密情报局负责人辛克莱。辛克莱于是就交给孟席斯一项任务,要他弄清这个机器是怎么回事。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孟席斯很快就搞清楚了,原来“哑谜”是一个名叫胡戈·科赫的荷兰人发明的机器。科赫于1919年10月在海牙取得了一项“秘写器”的专利权,后来将其转让给德国的工程师和发明家奥特舍尔比乌斯。奥特舍尔比乌斯根据胡戈·科赫的设计方案造成了一台机器。

机器造成后,奥特舍尔比乌斯又根据爱德华·埃尔加爵士的《谜语的变化》一书的说明,把这台机器称为“哑谜”。奥特舍尔比乌斯的模型是简单的旋转密码机,在1923年国际邮政协会大会上首次公开展出。1924年,德国邮局用“哑谜”密码同国会互致贺词。这部机器在美国的《无线电新闻》上宣传过,也在维也纳犯罪学研究所科学部主任西格弗里德·特克尔博士写的一本书中提到过。

奥特舍尔比乌斯又把“哑谜”的专利权卖给了另一家公司。当时,希特勒已经当政,德国部队的重新武装和改组正在进行。德军统帅部的将军们走遍实验室和工厂车间,搜索一种能够保守机密的新型密码机,于是就发现了这种机器。

当时对“哑谜”进行评估的是德军的埃里希·菲尔基贝尔上校。菲尔基贝尔上校后来当上了德国军队和德国最高统帅部的通信兵首脑。菲尔基贝尔上校对这部机器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哑谜”价格低廉、坚实耐用,便于携带、操作和保养,而且能够产生大量密码。菲尔基贝尔上校断定:即使是最先进的译码技术也不能把它破译。如果不知道编码程序,这台机器对于敌人是没有用处的,所以“哑谜”非常适用于军事保密通信。希特勒相信了菲尔基贝尔上校的报告,于是“哑谜”得以进入德国军队的各个领域。

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个埃里希·菲尔基贝尔上校,后来也成了德国反纳粹地下组织“黑色乐队”最活跃的策划者之一。他派人把这个情报首先告诉了法国人。

法国密码解析局的高级军官居斯塔夫·贝特兰将军后来回忆说,1937年的夏天,一个德国人向伯尔尼法国大使馆毛遂自荐,表示愿意为法国工作以反对“第三帝国”,并且声称他自己就是“第三帝国”密码总局的军官。他还说,他的动机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他的代号为“来源D”。当时贝特兰将军并不知道代号为“来源D”的那个德国人,其实就是德国负责考察“哑谜”的菲尔基贝尔上校派来的,是“黑色乐队”的成员。

“来源D”的建议很快被报告给了法国密码解析局的官员路易·里韦。但是法国人一开始并不相信,他们认为这个代号为“来源D”的德国人可能是一个德国间谍。

但是,路易·里韦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这可能是一次不能再来的机会,他派了密码解析局的纳瓦尔上尉去到瑞士的首都伯尔尼去了解情况。纳瓦尔对那个代号叫“来源D”的德国人审问了很长时间,然后报告说,他是一个“由于贪婪而叛国的人”。可是据他透露,德国技术人员已经制造出了一部完全新型的编码译码机,这就是“哑谜”。纳瓦尔奉命给这个德国人一笔“适当的报酬”,希望他能够弄到一台这样的机器,然后再给他一大笔钱。

几天后,“来源D”在布鲁塞尔的一家小咖啡馆里再一次见到了纳瓦尔,虽然没有给纳瓦尔带来“哑谜”机器,但是却给了他一本关于使用“哑谜”机的说明书、一本德军军用密码和一本密码译本。当天晚上,纳瓦尔就把这本说明书拍照下来了。第二天,他把这本说明书交还给了那个德国人,同时还给了他一笔数目相当可观的报酬。

纳瓦尔回到了巴黎,向法国密码解析局的高级军官居斯塔夫·贝特兰将军作了汇报。贝特兰认为,有了“来源D”提供的资料,利用巴黎郊区一家工厂的精密工具和生产能力,是能够生产出一台“哑谜”的复制品的。通过阅读“来源D”送来的资料,法国人开始具备了读懂德国最机密的密码的能力。只要“来源D”能继续提供编码的变换情况,他们就能够破译德国人的密码。

1938年7月,孟席斯也得到一个情报,一名秘密情报局驻布莱格的特工吉布森少校向他报告说,他在华沙遇到了一个波兰籍的犹太人,名叫理查德·莱温斯基,此人有不少有关“哑谜”密码机的相关资料,并声称他曾在德国首都柏林制造“哑谜”密码机的秘密工厂当过技术员和理论工程师。后来因为他是犹太人,就被驱逐出德国了。他向英国大使馆的人提出,可以把这些密码机的资料卖给英国情报局,并且凭自己的记忆和能力,可以为英国制造一台最新式的军用“哑谜”密码机。作为报酬,他要求给他一万英镑并给他及其亲属颁发英国护照和法国居留许可证。

孟席斯接到这个情报后,当然非常兴奋。但是,一向谨慎的孟席斯怀疑这是德国人的圈套——把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驱逐”出德国,实在是有点不可思议。但他又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于是马上报告了秘密情报局。秘密情报局让他派出专家与那位犹太人联系,以辨别真假。

孟席斯立即召来两名英国最著名的密码破译专家诺克斯和图林,让他们赶赴华沙去同莱温斯基见面。孟席斯对他们说,如果情报真实,就可协同吉布森把这个犹太人和他的妻子送到巴黎,把他们交给威尔弗里德·邓德代尔司令官照管。邓德代尔当时是英国情报局驻巴黎的情报官员,英国情报机关给他的代号是“2400”。

诺克斯和图林接受任务后,马上在维多利亚火车站上了“金箭”特别快车,四十八小时内就到了华沙。他们同理查德·莱温斯基在华沙的居里夫人博物馆见面了。莱温斯基肤色黝黑,瘦削驼肩,年纪四十出头。邓德代尔司令官后来说,莱温斯基使他想起“一只拨弄算盘的乌鸦”。

经过一个月的调查和甄别,英国秘密情报局认为这个莱温斯基的话是可信的,因此就决定答应他的条件,给了他一万英镑,另外还有英国护照和他及他妻子的法国居留许可证。吉布森少校和另外两个人把莱温斯基和他的妻子护送到了巴黎,由邓德代尔负责照管。

邓德代尔把他安排到塞纳河岸边一座十分隐秘的公寓里,并为莱温斯基复制密码机的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莱温斯基凭着自己的记忆,不久就大功告成,仿制出了一台“哑谜”机。

莱温斯基仿造的“哑谜”机二十四英寸见方,高十八英寸,装在一个木盒子里。机器两边分别接有两台电动打字机。密码员如要把普通文字讯号变成一个密码文稿,他需要做的只是查一查密码键位本,找出是哪一个月、哪一天发的电报,然后找出相应的键位,插上插头接通电源,在左边的打字机上打出讯号,电动脉冲就会把这些信息送到线路复杂的转盘上,这样,电文就译成了密码,而后再传送到右边的打字机上。当译成密码的电文传送到目的地时,密码员按照来电的指示,在一台相应机器上按下相应的键,左边的机器上就打出了译成密码的电文,而右边的机器就及时地打出电报的原文稿。

在发明这种密码系统以前,所有的情报机关都是用手工缓慢地、细心地将电文译成密码的。“哑谜”机仅仅是变换了一下编码程序,就能够生产出无数的密码字母。看来这真是一台奇妙的机器,怪不得希特勒那么相信“哑谜”。

据有关情报说,当时希特勒根据埃里希·菲尔基贝尔上校的建议,让德国从最高统帅部到三军团级司令部全都用上了“哑谜”机,用它来把希特勒、德军最高统帅部参谋总长凯特尔陆军元帅以及凯特尔主要作战将领阿尔弗里德·约德尔将军和他的全体人员的通讯译成密码;德军总司令赫尔曼·戈林、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也在使用它,甚至连德国的潜艇都装备了这种机器。

据说,当时希特勒曾批准把“哑谜”机卖给他的盟友日本和意大利。日本人曾把“哑谜”当做海军和外交通讯的主要密码机使用,意大利的最高统帅部也在使用它。后来“哑谜”还卖给了罗马尼亚和保加科亚。不过对即将当上英国秘密情报局局长的孟席斯来说,最重要的是德国谍报局局长威廉·卡纳里斯海军上将也在他的主要通讯线路上使用这样的“哑谜”机,特别是在柏林和马德里之间使用它。如果英国和德国交战,那么卡纳里斯将是孟席斯的主要对手。

第十二章 布莱奇雷庄园诞生“超级密码”

不过当时的问题是,如果要利用“哑谜”机去推断所有德军司令部日日夜夜、成年累月为发布命令而经常变换的编码程序,必须以超人的速度进行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数学运算,这只能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莱温斯基曾告诉他们说,如果不能掌握它的编码程序也就不能破译德国的密码。因此,还要制造出另外一种机器,来完成“哑谜”真正的实用价值。

孟席斯命令诺克斯和图林一定要弄清“哑谜”机的编码系统和程序,制造出一种能破译德国人“埃尼格马”密码的机器来。

1938年底,两个密码破译专家和英国的工程师们在莱温斯基提供的有关密码情报的帮助下,很快制造出了一种叫“炸弹”的机器。这种机器不仅能模仿和解释德军使用的上千个“哑谜”的活动方式,还能准确地破译德国主要司令部用“埃尼格马”密码系统发布的电文,推断出他们经常变换的编码程序。

这台“炸弹”密码破译机看上去很像一台老式办公用打字机。它是一个铅色柜子,大约八英尺高,底座大概八英寸宽,其形态看起来像一个老式的有钥匙孔的柜子。它的前部有一个普通的键盘,但是在上端真正打字机键敲打的地方,则是闪现微光的另一个字母的扁平面。当操纵者触动键盘上的某个键时,譬如字母“A”,另一个不同的字母,譬如“P”便闪现在机器上端。操作时密码员按动字母“A”键,电路沿弯曲的复杂线路一连穿过四个转盘,然后撞击反射器,再沿不同的线路返回穿过转盘线路,机器上便闪现出“P”字母。随着转盘的变换,电子线路也随之完全改变,而改变转盘或线路,就意味着产生一组组新的编码。

按照这种方法译成密码的电文,发给拥有同样一台机器的电报员后,对方把机器的转盘和插头调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