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盛世光荣:张国荣 >

第4章

盛世光荣:张国荣-第4章

小说: 盛世光荣:张国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Leslie之所以可以被称为一个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正因为他不仅能“放”,还能“收”。他不仅是在用“心”,更是在用智慧演戏。

所 见者真,所感者深,方可所悟者切。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悟才是表演艺术的木根水源。有识见在先,才能够用才智和心神去领悟角色,由表及里。——所以风流 纨绔子弟十二少的怯懦中也有无奈,手无缚鸡之力的宁采臣也有义无反顾的勇气,无依无傍的阿飞也有对生命的坚执,狠毒的沙漠孤客也有软弱自卑,弱如丝萝的蝶 衣也有顽强,自得的音乐家阿Sam也有彷徨犹疑,恃靓行凶的何宝荣也有凄惶无助,慈祥的父亲也有自己的隐衷,坚毅的革命者“靳”也有死生契阔的儿女私情, 豪爽的石家宝警官也有放不开,枪王也可以亦正亦邪,而知性的心理医生也不免迷茫……

一放一收、一张一弛,张扬与内敛、绚烂与沉静兼收并蓄,使得原本平面的人物立体起来,横看成岭侧成峰,呈现出跌宕、微妙、层次丰富的美。

而最难得的,还在于那一张一弛之间,对分寸感的把握。

恰当的分寸正如烹茶,要香而不涩,清而不淡,多一分太多,少一分太少。

该做足的时候,他一分都不会少,但是他又深谙“少少胜多多”的要旨,他说过:“Less is more,不必什么都七情上脸。”

有人形容画意的高妙是——“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古今中外,好的艺术都是相通的,含蓄之所以高妙,因为它正如冰山一角,直露的少,包含的反而更多。

冰 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的艺术,无论哪一门类,都是艰苦卓绝的劳动,唯有厚积、才可薄发,唯有千锤百炼、方能举重若轻。Leslie的表演,从青涩到纯 熟,从《英雄本色》时期的言不尽意,到《霸王别姬》时期的淋漓尽致,再到《春光乍泄》时期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一步一步,攀上艺术的巅峰,达到自然高妙的意 境。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不见技巧。——技巧不是没有,而是化入,见不到刻意的痕迹;也不是“自然去雕饰”,而是“雕饰到自然”。通常所说的“炉火纯青”、“大巧若拙”,也正是这个意思。

Leslie 的表演是不可摹仿的,因为那是成于中而形于外的艺术。技巧也许可以习得、可以摹仿,但是经由识见和体悟而化入影片中的技巧,却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循。—— 罗丹说过,“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艺术”本就是不可摹仿的,而艺术中那“忽略艺术”的部分则更不是可以摹仿而成的。

其实最不 可摹仿的还在于Leslie对艺术所怀有的诚挚和坚定——不懈创新、永不重复,一路走来,他始终坚定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不以人之是非为是非。举世非之抑或 举世誉之,皆不为其所摇,知所从,知所奋,知所决。——从他身上,我们见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对于才华的自信。

第四章 仿若玫瑰的绽放——张国荣在音乐生涯中的艺术魅力

文:绮陌红楼

音 乐,于我而言实在是神圣的字眼,因为不十分懂得,所以十分虔诚。一直以来,很多人像强迫症一样以为听音乐和听歌是完全不同的。好的音乐,人声和乐器没有什 么区别,也许,那声音正被当成乐器一样的用着,和钢琴、吉他、鼓一样成为音乐的一部分。当人声越来越不明显,当听纯粹音乐的人开始摒弃人声,我却始终要坚 持声音那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在我第一次为一个人的声音所震撼时,我便坚持人声绝对不可以与乐器等同,因为乐器的音色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演奏技巧多么高 明,你不能把大提琴当小提琴用,不能用钢琴代替吉他,但是,声音,准确的说,是完全衬和乐器,而从其内里穿透出来的声音,只有人声可以完全淹没在乐器的契 合和分离里,也只有人声可以凌驾于这一切之上,并且变化着,以不同的感情驾驭着,成为一首歌,一个音乐作品中心。当然,我说的人声是有严格限制的,一定是 可以收放自如的,无论在哪一个音域里,都可以有很好发挥的。或者说,是具有特殊声线和丰富情感的人所拥有的声音。当它发挥到极致时,它便不是简单的成为乐 器或者脱离乐器了。如果又能够在创作、演唱、编曲方面契合在一起,那效果,实在是叫人享受的。

好的声音实在太多,好的音乐也实在太多,香 港的音乐因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年少时一个绮丽的梦想。即使它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我却始终不肯忘记那些名字,曾经成为一种标志一样,告诉我们在香港这样的 土地上,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音乐,我说的是什么样的流行音乐(古典和民族实在与香港这样的城市不相衬)。即使是将日本和欧美的曲子重新编过,也让它带有香 港独特的味道,那种于洪荒中突起,略带苍凉和放弃意味的味道。无论是励志、抒情、摇滚、另类,它始终不曾背叛香港,不曾逃离这种感觉。

所 以,我要说张国荣,因为他实在将这种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不断变化,贯穿始终。无论是快歌、慢歌、翻唱、原创,他都是香港音乐最好的表达者。他的声 音,就是我所说的“收放自如的,无论在哪一个音域里,都可以有很好发挥的。”高音,是滑上去的清越,低音,是沉下来的熨帖。声音是天赋,但他知道放多少感 情进去,怎样放合适,这就是感觉和对音乐把握的问题了。如果说唱歌更多地依靠天资,当我听过他创作的音乐后,我更加笃信这个男人的音乐才能和他对音乐的执 着。

怎样去定位这种音乐魅力呢?当一众歌手沉迷在80年代初的英文歌打天下的情意结的时候,他用尚嫌稚嫩的声音演绎Don McLean的《American pie》,不能说是出众,更不敢毫无事实根据地说有多么多么出色。但是其后他经过香港资深音乐人的打理锤炼,终于日趋成熟。即使当中有一段时间的疏离,他 仍可以惊艳出场,做与时代相合又相背的音乐。相合,是他仍能够跳出80年代的桎梏,做出新的风格和品味;相背,是因为他始终尝试着自己的音乐,按照自己的 理念来做。我不是偏心,我只是欣赏。

说他的音乐,只是为了一些对于音乐仍有执着追求的人。至少是有人怀念真正有音乐的年代的,而那个年代里,你们选择了听张国荣,并且让我们有选择他的机会。

和谐——音与乐的痴醉共舞

Leslie的声音,天生丽质是无疑的,而且有很强的亲和力。它可以在任何的音乐环境下,在任何的乐器配合下,都可以以不同的,恰如其分的状态来演绎。

一首歌,写出来,如何制作,如何编曲,如何填词,做到了100分,终究还是要人唱出来。演绎是歌手的责任,也是他们作为歌手在不参与创作的前提下,与歌曲的唯一亲密接触。Leslie在这方面可以算得上是词曲作者、音乐人的至宝,他做到了完满。

从 早期说起,这个早期一早就早到了1978年,他第一张英文专辑《Daydreamer》。那时他的声音底气尚不是很足,略略显得漂浮但是他声音的特质已初 步体现。《I like dreaming》,前奏是一段不长的却流畅的吉他,像水珠一样地滚落出来,然后是管乐和键盘,然后就有鼓点跟上来,他的声音是和鼓点一起响起的。少年的 声线,忧郁的柔软的,御风而行的。这首歌节奏控制得很好,有时根本就只有鼓和声音在配合,不能说得过了,只能说听上去相当的顺耳吧。因为简单鲜明,声音单 纯,没有复杂的编曲。虽然是翻唱,却使人觉得是为他而做,他那时的声音与这种简单的音乐在一起,容易产生“清水出芙蓉”的效果。当然,那时的他对于音乐, 应该没有什么大的概念,只是单纯凭与生俱来的乐感去揣摩音乐的走向。

83年的《风继续吹》中,就可以开始讨论对于音乐感情的驾驭问题。这 首专辑里佳作颇多。无论是翻唱的《风继续吹》、《片段》,还是原创的《默默向上游》、《缘分有几多》,都是旋律优美的佳作,《风继续吹》的地位毋庸置疑, 但我更想说一说《默默向上游》,又是他声线与鼓点、吉他的合衬,粤语这种语言本身具有韵律感,加上吉他的贯穿和键盘音,小提琴的点缀,充分将Leslie 的声音凸显出来。他的声音保持着沉稳,延续着一种希望的感觉,和吉他的木质音色相契合。我喜欢这首歌,因为它是真的可以让人感动的,不是只靠词来励志,还 靠音乐和投入其中的感情。

同样的在这张专辑里,有一首歌我印象很深,就是“卡菲猫”黎小田作曲编曲的《那一记耳光》,前奏是小提琴和钢琴 的完美配合,舞曲的风格,然后又是声音和鼓点的一对一。这首歌他的声音控制得极好,不似之前的不太落实,又未完全达到之后的性感低沉,与鼓点相配非常有煽 动力。间奏有一段小提琴深得我心,即使短暂,却悠扬如三月拂柳春风,将舞曲变舞场,真的就看到两人腾挪旋转。像这样以简单乐陪纯粹的音的作品还有很多,像 《Daydreamer》、《流浪》、《不确定的年纪》……主要是早期的慢歌。他的声音其实更适合于慢歌,因为足够抵达灵魂。但是在乐器里要是讲到他与鼓 点的摩擦,还是诚意推荐他的经典快歌。

身为当年的“青春动感偶像”,他的快歌中优秀作品数不胜数,一是数量多,数起来困难;二是实在是激 动人心,动感十足,常常会数到一半忘记数。光说说就热血沸腾。经典,之所以有此词,就是因为有让人永远无法忘记的存在,所以,多少年后仍是经典。80年代 的少年意气,80年代的潇洒不羁,80年代的风雨拼搏,那种强劲的节奏,张国荣可以很好地把握,不经意地表现。《无心睡眠》的鲜明节奏中包孕着逝去情感的 无奈,《拒绝再玩》中与和声的完美配合,将原版本的韵味提升了。《黑色午夜》中每一句声音开始往外扩,结束往里收,神秘而狂野的鼓点,将都市角落黑暗中的 情欲释放出一点点,一点点就好了。作品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尽述,只重点说说我挚爱的两首。一首是《禁片》,一开头就是键盘的特殊音色,接着鼓点劈面而来。 他唱歌就是唱歌,绝对不赖着节奏强劲就嘶喊蒙混。每个音仍准准的落下,落在心上面。鼓点正好打在声音的凹处。每格也很野……,声音与鼓同步一退,听得我心 里一惊。梦呓般的唱词过后,是那句百听不厌的“永远冷似冰”的“冰”一下子钻到心里,如蛇暗自滑在皮肤上。

不过瞬息间,意味全足,野 性,sexy,nothing to say。还有一首是《summer romance87》中的《请勿越轨》,其间的键盘音十分有特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怎么说呢?别人唱总归也是可以的,也许也会是不错的作品,但真的 能如他那般熨帖吗?这歌的key不低,他根本不需凭低音的优势,但是他又有一种优势体现出来,那就是声音的弹性。他在节奏里灵活跳跃,声音极为灵活。他把 我常年想找的那种高贵的动感表现出来了。他知道去抓节奏的空子,使自己成为节奏的一部分。他让我知道,和谐,原来也可以形容快歌。

和吉 他,是清新自然。和鼓,是激烈动感。但是我最爱的是他的声音与钢琴的配合,或者说,是他的声音与钢琴气质上的相符。他的低音由于尾音很重很长,让人有“余 音袅袅,不绝于耳”的感觉。而钢琴这种乐器则是非常神气。音色不如管乐那么缠绵,但是独立的音符弹奏出来后,或是雨打芭蕉,或是行云流水,层次感绝佳。这 样就相互补衬,无论是钢琴来衬Leslie的声音,还是Leslie的声音去做钢琴的底幕,都是悠扬动听的。《奔向未来日子》,从前奏到副歌一段,几乎只 有钢琴伴奏。钢琴不知是谁在弹,就伴奏来说,的确出彩,至少我是很认真的聆听Leslie每句后,含在他磁性余音里轻轻的和弦伴奏,真正叫人流连忘返。 83年的《爱情路里》也是鼓点和钢琴的perfect show。钢琴如素白的绢纱,一直在后面轻托着鼓点的敲击和Leslie少有的高扬的声音,如一幅画。留白的地方,是中间那一段间奏,他们一起凸显出来。 同样的效果也体现在《summer romance87》的《你在何地》一曲中。间奏同样是钢琴和小提琴的天下,结束后听到沉静到最底处,蕴涵深刻感情的声音,小提琴悄然隐退。钢琴与声线浮 沉共对,实在美丽。这样的音乐作品也很多像《侬本多情》、《爱火》、《我愿意》……不一而足。

之前所说大多在早期,可能是因为早期音乐在 编曲上没有那么繁饰,更容易听出声音,感情与乐器的拍和。但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