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盛世光荣:张国荣 >

第21章

盛世光荣:张国荣-第21章

小说: 盛世光荣:张国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假如你愿意,请记着我,

要是你甘心,忘了我。

我再不见地面的青荫,

觉不到雨露的甜蜜;

再听不见夜莺的歌喉

在黑夜里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惘,

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许,也许我记得你,

我也许,我也许忘记。

第二十一章 张国荣改变我们的观念

文:最坚强的泡沫

哥 哥张国荣离开我们已经有一些时候了,最初的震惊与悲伤已经渐渐平复。我们已经能够跳出这个事件本身,以一种更加理性与客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张国荣离 世之后,社会上的种种反响,以及对于他以往艺术创作乃至个人生活态度的解读,已经成为了一种标志和现象,对于流行文化方向和社会整体意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 影响。

张国荣从艺多年,无论歌唱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都有很高的建树,其成就都将会是流行音乐史抑或中国电影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笔。而尤其令我佩服的一点就是张国荣将许多个人的思想意识融会在其艺术表现之中,成为了一抹不一样的颜色。这才是流行文化不断发展的精髓所在。

流 行文化,通常被置于一种亚文化的地位,其数量庞大但并不很受到重视,以较严肃的学术态度来看待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目前似乎还没有一 个确切的界定。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这个概念的涵盖可以很广泛,当前社会中一切以某种形式表现的并得到一定范围认同的思想情感的表达都可以涵盖其中。这其 中,有一些经过时间的检验、大众眼光的审视,被社会主流文化认可和接纳并成为其中一部分;有一些则如昙花一现,过后被人们永远忘记;还有一些其价值尚未确 定,还有待于人们的理解和开发。不论如何,流行文化作为当前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大众审美标准和思想意识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尤其其中包含 的某些前卫先锋的思想意识更加值得我们分析和讨论。

在这里,我想试分析一下张国荣舞台表演艺术中对社会性别意识的探讨。文人小说下载

众 所周知,“性别”这一词语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生理上的性别差异,这由人先天的基因决定。其二就是后天添加在男女两种不同生理性别之上的不同符号标 志,性格差别,这就是社会性别。或许我们都应有过这样的经验:自小父母就教育我们,男孩就要有男孩子的样子,女孩就要有女孩子的样子。于是从玩的玩具、穿 着、言谈举止、性格塑造等等方面,男孩和女孩就都已有所区别。在各个社会中,人们在意识形态的层面都会形成一系列包括装扮、言谈、举止、乃至性格特点的有 关于男女两性的衡量标准,进而也就成为了人们在区别男女时除生理标准外的第二标准——社会标准。

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人们在各个不同的社 会形态中,形成了不同的关于区别男女的社会标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男”和“女”是不同的,在社会性别意识里是需要区分的,不能混淆的。并且,在大 多数意识形态中都认为男性是优于女性的。于是,在社会性别意识中又形成了对呈现女性特质男性的排斥和对呈现男性特质女性的宽容的态度。前者通常受到社会的 严厉批评,甚至讽刺和排挤。而对于后者,人们的反应却没有那么强烈,甚至还含有几分赞许。

张国荣在他的舞台表演中就对这种既成的社会性别 观念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大家都应该还记得在跨越97演唱会中那一双舞动的红色高跟鞋,而大家也不应该忘记与这双鞋相衬的是一身黑色的男性西装。而这样的性 别融合,在2000年的热情演唱会上就愈发大胆而彻底:蓄起的胡须,驳起的长发,西装,裙装,露背装,以及张国荣时而阳刚时而妩媚的肢体语言,都使得男女 两性不同的性别标志在同一个人身上协调一致,相得益彰,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张国荣独有的舞台艺术魅力以及独到的性别意识。

看过热情演唱会的 人,大概都会为张国荣的表演所折服,完全沉浸在张国荣营造的气氛当中,没有人会觉得张国荣的服装造型很奇怪,没有人会觉得张国荣的表演矫揉造作,也没有人 会对张国荣偶尔妩媚的动作感到十分厌恶,大家都会觉得那是自然而舒适的,而同时我们又很难用平时一般大众的标准去评断那一刻的张国荣是男还是女。张国荣给 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社会性别这个问题,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性别意识形态存在的可能,让我们觉得可以重新思考关于社会性别区分标准的问题。

有 专家指出,男女两性社会性别意识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女尊男卑的阶段。表现为对女性模型的崇拜以及女性社会地位高于男性。第二阶段是男尊女卑的 阶段。表现为对男性模型的崇拜,男性地位高于女性。第三阶段是男女平等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不顾男女固有差别而要求在各方面男女完全一样。其实质就是女性 在各方面达到男性标准,从而争取社会地位的平等。第四阶段是男女各自发展的阶段。在女性意识再次觉醒后,女性意识到,作为女性不一定非要达到男性的标准才 能有平等的地位,女性当然地拥有同男性平等的地位。这使得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特质都得到发展,不致使女性性别特质被男性性别特质取代。第五阶段则是男女性 别界限模糊,两性特质融合的阶段。这一阶段表现为男性呈现某些女性特质,女性呈现某些男性特质,两性对立形势减弱,独属于某一性别的特质减少。有学者认 为,当前社会处于第四阶段,并稍呈现出向第五阶段过渡的趋势。现代社会已经逐渐能够接受男人的哭泣,男人去美容,男人也可以呈现出温柔、细腻、体贴的特 质,而早些时候这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女人的专利。

但相较之下,张国荣显然是走在了社会的更前一步,而且是一大步。稍稍走在现时代前面一点 点,是可以被人们当作榜样来学习的,而走在时代前面太多,则会引来人们的不解、误解、曲解。于是,在热情演唱会进行过程中,各种负面报导、歪说曲解连续不 断,以至于今时今日也还有许多人不能接受这一场演唱会。

我个人认为,热情演唱会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是一场精彩卖座的演唱会而已,其中更深的价值评判有待于今后更多时间的检阅。而我想张国荣这样的创作态度,已经是一个艺术家忠于个人和艺术的十分严谨的态度,更是对他的观众负责任的一个态度。这一点就已经值得敬佩和学习。

同 样值得敬佩的是张国荣真实表达他个人生活态度的勇气。于是,他将自己的爱情哲学告诉大家,不求理解,只求真实表达的快乐。于是,他将那一曲谱写了近二十年 的旋律不一样的恋歌唱与世人,不求共鸣,只求内心的安稳。在这样的时代里,在他所处的位置上,这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同性恋这种现象已经 存在很久,但在人类文明中,它一直是被禁锢、被批判、被回避的。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现象并不了解,却惯于将它视为妖魔。而张国荣却在这样的时候选择说出 真相。我们难以想象,作为一个张国荣这样的巨星,他将会面对的困难有多少,压力会有多大。他可能会失去很多人的支持,而观众的支持就是他事业存在的基础, 而他的事业占据了他生命很重要的位置。这其中的得与失,可能是我们不敢想象并且不能想象的。这不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就可以做出的决定,它需要一些童话世界 中的任性与执着,而这些是我早就失去了的。那样的任性与执着,只存在于孩童般纯净清澈的心中。难得的是,经过了这许多年,张国荣仍可以这样的心面对世界, 以这样的任性和执着面对生活。

在 张国荣公开自己的性向之后,的确有一些以往支持他的人离开了他,而同时,张国荣也更紧地抓住了另一些热爱他的人,那些欣赏他的勇气,爱怜他任性与执着的 人。在那之后,张国荣这一颗耀眼的巨星,摆脱了要隐藏的束缚,以一种更加真我的姿态示人,其艺术创作也变得更加洒脱而富有张力。那些热爱着张国荣的人们, 不断地看到张国荣带给他们的惊喜,有更多的人开始欣赏并向往张国荣这样洒脱不伪装的生活态度。那一首用生命的力量唱出的《我》,不知深深感动了多少人,大 家都在心底默默祝福,愿这颜色不一样的烟火更加绚烂精彩。然而,张国荣却突然以那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使结局又变得扑朔迷离……

不 论如何,那些深爱着张国荣并为他深深感动的人们,生命的轨迹可能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了某些改变。对于更普遍的大众,张国荣所呈现的一个健康、积极、向 上的同性恋者形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头脑中“同性恋=道德败坏”的观念。而这一点对于社会的影响会有多大,还有待于时间的证明。

身处现时代的我们,可能很难评断张国荣对社会所产生的意义,张国荣的影响还在继续。但我们可以肯定,张国荣不单单只是娱乐产业中的一个奇迹,同时,其对社会性别意识的探讨和对社会大众接纳同性恋现象的努力,在社会学的角度,也同样具有其积极的意义。

第二十二章 张国荣的赤子之心

文:Kyjunjun

据说,在香港有一条叫做星光大道的道路,一个明星一颗星星。是的,小小香港,弹丸之地,却产生过无数耀眼的明星,像一条闪闪的星河,在港台海外华人世界以及中国大陆产生过非凡的影响,也向非中华文明的社会宣扬了中国文化。看到这些星星,仿佛见到一颗颗中国心。

李小龙扬威海外的中国功夫。

成龙的能打善打自强不息中国人形象。

……

让人振奋,让人自豪。

然而还有另一种中国心,那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回归和自觉追溯,比如张国荣。

文化的回归心态存在于所有的港台海外华人中。文化的回归心态是和文化的放逐心态共生,正因为放逐,才有其回归。

张爱玲当年从大陆到香港,再从香港到美国,最后在美国寓所孤零零地老去。

被自己国家、自己文化隔绝的人,就像被母亲抛弃的孩子,有着永远的落寞和想念。

张爱玲那一代人是放逐回归而不得,像张国荣这一代的香港人是幸福幸运的,像孩子终于找到了母亲,香港终于回归了。

然而在文化上,香港还并没有真正回归。

曾经的风云,曾经的历史都是在中国大陆发生,文化上的回归,要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并不是容易的。

张国荣试图触摸中国文化,实现真正的文化的回归。

在 香港,作为岭南传统文化精华的粤曲为他所深深喜爱;对上海,他说过阵时间不去就想,当他穿行在那些斑驳幽深的胡同巷子,那段繁华颓靡的历史是否也曾闪现成 一个片断、一个故事、一段音符?他不远千里特意到大陆,为着欣赏一个中国书画展,是否身心也沁润了中国翰墨的幽香?辽阔大地,岁月山河,曾经也怎样触动了 他的心?然而直到饰演程蝶衣,他才真正走近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京剧,作为集唱、做、舞等艺术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终于走进他的生活了,关于他学京剧 的故事,在民间有着种种流传,从对他的京剧老师的访问来看,他聪明、谦虚、刻苦,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当他扮上虞姬,对镜凝神,他自己是否也有京剧名 伶似的恍惚?当他踏上梅兰芳的墓园,他景仰的心是否也关照过他自己?随着《霸王别姬》获得国际奖项,程蝶衣也将京剧艺术带到了世界。程蝶衣的京剧角色,将 他与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他的个人写真集《庆》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他与中国大地的深深联系,在写真集中出现国庆时的天安门 和满目的国旗,出现了街头平凡的老人小孩,出现西湖的美景,正如他自己说,虽然有些画面看不见他的脸,但你一定可以看见他那颗火热的心。在写真中他写到: “(在大陆开演唱会期间)足迹走遍大小城市,让我饱览无数文物古迹,国内风光无限,扩阔我不少眼光及胸怀!”他又写道:“更庆幸能看到拥有几千年文化的这 块土地正渐迈向一个新的纪元。”

他与中国文化的联系更多地体现在他对事业和艺术的不懈追求中。

在《霸王别姬》中,在程蝶衣这个角色中,他理解到了中国精英文化中形而上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并且演绎得非常的完美。他把一个原本是一个有些颓靡的灰色的角色,演绎得富于正气,这正是因为对这种形上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