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后全传-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公贵族闻风丧胆,有些人潜往青岛、大连、天津的外国租界,藏匿不出。
隆裕更是惊慌不已,为保全清廷,仍尽力拉拢袁世凯。良弼被炸后,隆裕颁发懿旨封袁为一等侯爵,并命退归藩邸的醇亲王载沣到袁世凯的住所传旨,督促袁世凯入宫谢恩。
袁世凯再三辞谢,恳请收回成命,隆裕命他不要推辞,袁再次上奏说自己“有罪当诛,无功受禄”。隆裕还是不准,袁三次上折申述:“现在事变到这个地步而受高爵拢,祖制不容,现在危险日益迫近,困难很多,朝廷爱臣,不可让臣受到拿权柄要挟封赏的讥讽。”隆裕还是不准。袁又第四次上折说:“现在大局震动,人心动摇,成败利钝,未敢预料。世变如此之大,已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受这一高爵位,窃取如此高的荣誉,不单在前代人面前感到羞耻、也怕被后来人耻笑。”隆裕固执己见,一心想拉拢袁世凯,还是不准袁世凯的请求,袁世凯没有办法,只得接受。
隆裕一心想用封赏的办法拉拢袁世凯,使他效忠清室,袁虽接受了封赏,但他并不领情,继续进行逼宫活动。
袁世凯为了夺取全国政权,1月29日命杨度在北京发起组织共和促进会,宣布目前主张君主立宪为时已晚,为救国家危亡,保全皇室,只有实行共和。
这天,袁世凯上奏:“近议国体一事,已由皇族王公讨论多日,当有决定办法,请旨定夺。臣职司行政,惟遵朝旨。”催促清廷迅速做出选择,早早退位,并把一切推给朝廷自行处理,加紧刁难要挟。
隆裕在其催逼下,整日抱着宣统皇帝痛哭流涕。载沣向来缺乏主见,不敢参与决策。皇室贵族束手无策,乱作一团。
隆裕所能采取的唯一办法是尽可能拖延时日。2月1日,她召开御前会议,提出来取虚君共和政体,即君主不干预国政的办法把皇帝保留下来。民国政府和袁世凯都表示反对。隆裕见无路可走,经过反反复复考虑比较,觉得保留性命,退位后享受优待条件,总比宗族覆灭的结局强得多。无奈,她只好做出了皇帝退位,颁布共和的决定。
公元1912年2月3日,隆裕授袁世凯以全权,与南方协商清帝退位条件,袁的病马上不治而愈,当即把所拟的退位条件电告唐绍仪转伍廷芳。并密令段祺瑞以前敌将领的名义发表通电,电文说,现因几个王公阻挠共和,使全局危险,四面楚歌,万民受困,京津两地暗杀党林立,稍疏防范,祸变既生等。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软弱无能的隆裕太后,在清宫养心殿战战兢兢地签发了清帝退位诏书。从此,统治中国长达268年的大清王朝,在她手里正式宣告灭亡。同时,曾持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亦由此宣告结束。
隆裕太后退位后,仍暂居宫中,每日徒有虚名地以“教养皇帝”、“整饬宫闱”消磨日子。终因郁郁寡欢而患病,于公元1913年病死,享年46岁,谥为“孝定隆裕景皇后”,葬于崇陵(这是光绪帝和隆裕皇后的陵墓,在今河北省易县金龙峪)。
第三百九十五章 他他拉氏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珍妃
姓名:他他拉氏
生卒年:公元1876~1900年
婚配: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封号:珍妃
封妃时间:公元1894年
他他拉氏出生于满洲的显宦世家,祖父裕泰为清廷封疆大吏,父亲长叙官居左侍郎,大伯父长善为广州将军。当时她和姐姐同住在中国最大的对外开放口岸之一的广州,受老师文廷式爱国教育和新思潮影响较深。她姿容端庄清秀,性格开朗豪爽。
公元1888年,与姐姐以秀女同选入宫,姐姐被封瑾嫔,又晋封为瑾妃;她被封为珍嫔,又被晋为珍妃,居东六宫景仁宫。当时,由于皇后是慈禧指定的她自己的内侄女,光绪慑于慈禧的淫威,违心与其成婚,与皇后的感情并不好,于是就常与珍妃一同住在养心殿。为此皇后十分不悦,曾常找慈禧哭诉,并乘机向慈禧进谗言。慈禧于是以珍妃曾扮男装拍照、举动轻浮又干预朝政等罪名,便对其杖责谩骂,并懿旨连降两级,由珍妃降为贵人。
珍妃平素身体不好,自进宫后经常吃药,公元1894年五月,即光绪二十年,病情恶化,神智不清,四肢抽搐,全身发热,经紧急救护用药调理后,才见好转,恢复了神智,又过了两个月,方才见愈。十月,受慈禧杖责降为贵人后,又发病,人事不省,虽不久痊愈,但整整一年,仍用药不断,屡经医治,才恢复了健康。
珍妃作为一个深宫女子,虽然贤德美丽,颇有才华,但置于慈禧太后的淫威之下,又有隆裕皇后时时的嫉妒和吹毛求疵,她的忧郁生活是可想而知的。珍妃颇具艺术才华,平时喜爱书画,慈禧也曾请宫廷女官缪嘉惠教她画画。一个深宫女子,能和艺术交上朋友,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当时摄影术已传入中国,但在宫中是被禁止的,人们认为照相机是“西洋淫巧之物”,照相能“伤神”,照相多了会“损寿”。尤其摄影师面对皇上、皇后、妃嫔对光,更是“极不礼貌”的犯上行为。然而珍妃却非常喜爱摄影,她在光绪二十年前后,暗中从宫外购进一架相机,背着那阴险专横的慈禧太后,在她的住所景仁宫偷偷地研究起来。
平时珍妃不但给自己照,也给别人照,教太监照,也教光绪帝照。珍妃平时就喜欢穿男人的衣服,照相时更是“不拘姿势,任意装束”,摄取各种姿势,照了许多化装照。
其中一幅照片是公元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在中南海拍摄的。后来被慈禧无意中看见,大加申饬。这并没有中止珍妃对摄影艺术的追求。此后,她又私下拿出积蓄,命身边一个姓戴的太监在东华门外(即今北京东华门大街附近)开设了一家照相馆。这件事传入宫中,被隆裕皇后得知,她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慈禧。慈禧大怒,立即将那个姓戴的太监传来审问,太监在酷刑之下隐瞒不过,招了实情,珍妃受到责罚,戴太监被活活打死。此后,宫中再无人敢谈照相了。
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珍妃坚决站在光绪“帝党”一边,积极支持光绪主战,反对李鸿章妥协投降。而慈禧“后党”则主张议和、反对主战,于是珍妃便成了慈禧的眼中钉。之后,珍妃又坚定拥护光绪支持变法,还经常与维新党人互通声息,这就更惹怒了慈禧,慈禧对她恨之入骨。
公元1898年,慈禧后党发动宫廷政变,杀害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康有为、梁启超外逃,光绪帝被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同时把珍妃打入冷宫,囚于钟粹宫东北角的北三所。这原为明朝奶母所住,此时已残破不堪,房门由外倒锁,洗脸、用饭都要从一扇活窗递进去。慈禧对她的迫害,使她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还不时对她施以杖刑,严厉教训她必须老实听话,否则就别想活命。在这里,珍妃被囚居两年,受尽了虐待和折磨,身上肮脏,形如乞丐,但她却始终念念不忘光绪。光绪也始终惦念着她,并在太监的帮助下,多次于夜晚潜至北三所,与珍妃隔窗对泣。可怜堂堂皇帝、妃子竟连面也见不到。二人彼此鼓励,希望都能坚强地活下去,以待有出头之日。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慈禧准备携光绪帝西逃避难。这时,慈禧急忙把后妃召集到宁寿宫(珍妃也被从北三所叫来),假惺惺地哭着对大家说:“洋人眼看就要打进北京了。洋人进京,我们都必遭污辱和毒害。为了保住大家的清白,保我皇家后妃不丢脸面,我们娘儿今天只有跳井了。”慈禧说完便盯着珍妃,让珍妃先跳。珍妃对慈禧说:“老佛爷可以出去避一避,不如让皇上和我留下,设法与洋人交涉,这样可以维持大局。”慈禧顿时翻脸呵斥道:“你这贱人,死到临头还敢胡说,快把她给我扔进井去!”光绪帝立刻跪地哀求,请太后留珍妃一命。慈禧大怒道:“你这个皇上也救不了她的命!来人,赶快给我把她扔下去!”就这样,珍妃被两个太监扔进了顺贞门井中,时年仅24岁(—说,当时珍妃是被慈禧命人偷偷推入井中,光绪当时并不知道)。此井,后来被称为“珍妃井”。
公元1901年,八国联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才退出了北京。慈禧从西安回京后,为掩人耳目,曾说珍妃为免遭洋人污辱、守节投井自杀,并命人将其尸体打捞上来,安葬于西直门外,又追封其为皇贵妃。后光绪帝死,葬于清西陵崇陵,并将珍妃棺柩移于崇陵。
第三百九十六章 郭布罗氏婉容清末帝爱新觉罗·溥仪(即宣统帝)皇后
姓名:郭布罗氏婉容(字慕鸿)
生卒年:公元1905~1945年
民族:达斡尔族
婚配:清末帝爱新觉罗·溥仪(即宣统帝)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921年
郭布罗氏婉容,全名叫郭布罗·婉容,字慕鸿,内务府大臣荣源之女,生得姿容娇美、聪明伶俐。原籍黑龙江省龙江县牤牛屯。婉容出身于世袭贵族家庭,其曾祖父长顺曾任吉林将军,其父荣源继承了祖上留下的大批房地产,后任逊清宫内务府大臣,其母爱新觉罗·恒馨是皇族毓朗贝勒的次女——人称“四格格”,她是荣源在原配夫人死后继娶的妻子。婉容自幼长于深闺,姿质天然。据接近她的人回忆说,婉容不仅体态娇好,姿色迷人,而且举止文雅,谈吐得体,琴棋书画样样都通,是一位富有教养的才女。
公元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退位。根据《优待皇室条件》的规定,仍保留宣统皇帝尊号,逊位帝后与逊清皇室仍居紫禁城宫中。
据记载,婉容被册立为皇后,却不完全是因其才色,而是出于某种偶然的“圈定”。公元1921年,溥仪年满15岁,逊清皇室便开始为溥仪选立皇后。后位的归属,逊清室斗争依然激烈。时隆裕太后(光绪帝皇后)早已死去,剩下的端康太妃和敬懿太妃都想把自己的亲信立为皇后,并在议定时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确定候选秀女为4人。遂拿出这4人的全身照片,让溥仪画圈决定。溥仪看了又看,比了又比,也分不出哪个最美。于是便拿起铅笔,随便在一张照片上画了个圈。此女是敬懿太妃的亲信叫文绣。这样一来,端康太妃就很不高兴。溥仪便又拿起铅笔,在端康太妃中意的照片上画了个圈,这就是婉容。这样溥仪先后画了两个圈,但清制规定皇后只有1人。最后还是考虑端康太妃的意见,确定婉容为皇后,文绣为妃子。
婉容当上皇后之后,其父被封为承恩公,其兄其弟均得赏护军参领,整个荣源家族都因婉容而获得了实惠。
婉容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得到迎娶皇后礼遇的女性。当时清廷已被推翻11年,中国社会已进入民主共和时代,但末代皇帝婚礼之隆重,较之封建社会帝王的婚礼毫不逊色。
公元1922年12月1日,是清逊帝溥仪的大婚之日,这天溥仪同时娶了皇后婉容和妃子文绣。大婚这天,迎亲队所经之路,均以黄土铺道,沿途观看者人山人海;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军警、保安林立、军乐、鼓吹两班,彩装的汽车队、马车队、洋车队、清室及亲朋随从人员不计其数;皇后所乘的三十二抬金顶凤舆装饰华丽别致,十分气派;参加婚典的达官显贵、外国要员及中外记者共计数百人。其婚典的隆重场面,毫不逊色于历代帝王的婚礼,好像是大清王朝仍昂然犹存一样。婉容十分显赫地被立为皇后,入居紫禁城储秀宫,时年溥仪17岁,婉容年近18岁。
这时婉容虽名为皇后,但已是溥仪逊位后尚保留皇帝尊号的皇后。迎接她的已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孤独、凄凉与悲惨的生活。
婉容自幼生长于官僚世家,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少女时曾在天津一所女子中学读书,又学得一些英文,琴棋书画样样都通,也算得上是一位才女。她入宫后不大爱惜钱财,有时脾气不好,为人不够随和,再加上她未生“皇子”,故溥仪与她感情不好,常不理她,俩人既不同桌吃饭,也不同床睡觉。这样时间长了,婉容的脾气就变得更坏,还动不动就摔东西,难以伺候。
入宫后,婉容与一起被娶的淑妃文绣经常发生矛盾。在婚礼当日,溥仪就在无意中做了件损害后妃关系的事。按清室传统,在大婚前一日入宫的淑妃,要亲率女官及秀女在坤宁宫外跪迎皇后,但是,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溥仪却破除了这个旧制,宣旨免去了淑妃跪迎皇后之礼。这一下惹怒了婉容,此后后妃之间时常勾心斗角。从这里可看出婉容的爱虚荣。
婉容婚后在紫禁城里生活了近两年。其间虽身受宫廷家法的种种限制,但她是一位多少受过“五四”新文化洗礼的女性,入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