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新传-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席;你们要7席,我们双方就各半;你们要8席,我们就6席。你们大胆提出来,丝毫不要客气,我们共产党没有问题。总之,民盟团结要紧。”
这一席话,使在座的民盟领导深受感动。民盟两党三派加上无党派盟员这一单位,按国民党给的4个名额是很难分配而不影响团结的。张澜喜笑颜开,认为共产党真正帮助了民盟的团结。
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和刚出狱的叶挺等乘飞机返延安,过山西黑茶山上空时失事,全部遇难。
马歇尔找罗隆基,鼓动民盟甩掉共产党单独参加政府,名额问题他帮助说话,就是要否定那个控制否决权的14名。罗隆基说:“没有这三分之一的保证,共产党是不会来参加政府的。没有共产党参加的政府,是解决不了今天中国的问题的。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民盟同共产党合作,正是民盟为争取国家的和平、民主、统一所作的贡献。”
就在这次谈话后的第4天,即7月11日夜,民盟中委李公朴在昆明被暗杀。7月15日,民盟中委闻一多又在昆明被暗杀。这是对罗隆基和民盟其他领导人的警告:要么为蒋捧场进政府做官走飞黄腾达的道路,要么跟着共产党与政府作对,走李、闻的道路。
8月初,马歇尔在牯岭与蒋密谋后下山,又约见罗隆基,提出13席的方案,即:国府委员中共产党占8席,民盟占4席,允许共产党提名社会贤达一席。马说蒋已经让步了,希望民盟劝中共接受。
罗隆基说:“问题的症结不在国府委员13席或14席的问题,而是在蒋介石有没有改组政府的诚意。13席14席之争不过是蒋介石故意刁难,拿来做拒绝改组政府的借口的。倘若蒋介石真有诚意,假使我是蒋的顾问,那么,我就劝他给民盟同共产党15席或16席,即在民盟同共产党要求的数目上添上两三席。”
马歇尔诧异地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共产党同民盟要委员三分之一强,要的是一种否决权,蒋不愿受这个束缚,所以不肯给你们14席。”
罗隆基说:“你看了政协决议关于这个问题的条文没有?假使蒋介石存心要修改施政纲领,这个14席,即三分之一强是束缚不了他的。国民党的宪法专家王世杰在政协协议的条文中早已打好了埋伏了。”
马歇尔不懂。
罗隆基让记录员找来一份政协协议英文稿,指着说:“在三分之一的否决权后面,还有这样一段文字‘如其内容是否涉及施政纲领之变更发生疑义时,由出席委员过半数解释之。’尊敬的特使先生,有了这样一个条文,蒋介石要想修改施政纲领,还怕不能为所欲为吗?国民党已有国府委员20席,加上青年党和听蒋指使的社会贤达,他任何时候都稳稳地掌握着多数。明明是修改施政纲领的议案,要三分之二多数方能通过,但国民党掌握的过半多数肯定这不是修改施政纲领的议案,我们同共产党的三分之一强的否决权就起不了作用了。”
马歇尔恍然大悟,随即又问:“那么共产党同民盟又为什么坚持要14席呢?”
罗隆基说:“这是对蒋是否有尊重施政纲领的诚意的一个考验,也就是是否尊重我们这些在野党派的一个考验。民盟同共产党合作,不单在这个三分之一强的问题上,在联合政府成立后民盟将同共产党长期合作,共同奋斗,以制止蒋介石的zhuanzhi独裁。”
马歇尔说:“我感谢罗先生的坦诚。可否民盟先参加政府,由新的政府设法停战,以后再请共产党来参加政府。假使民盟同意这样做,我可以向蒋建议增加民盟的委员名额。”
这次谈话的要害,罗隆基听懂了,依然是拆散民盟同共产党团结合作的阴谋。
罗隆基说:“共产党不参加政府,中国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内战不停止,共产党是不会参加政府的,民盟也是不会参加政府的。这一点是半年多以来民盟一贯坚持的一个大原则,这不是我个人可以变动的,也不是任何民盟领导人可以变动的。”
说到此处,新上任的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排闼而入。罗隆基把刚说的话又复述一遍。司徒雷登点头叹气,表示遗憾。
1947年1月7日马歇尔结束了在华使命回到美国。在一项对中国时局的声明中他说:“政治协商会议一年前达成的协议是一部开明的向前看的宪章,当时曾为中国提供了和平与重建的基础。但是,国民党内的顽固集团只热衷于保持他们自己对中国的封建统治,显然并不真心想要把那些决议付诸实施。虽然我是作为一个军人在说话,我也必须在这里谴责压倒一切的军方势力。他们的统治作用加深了中国行政管理的软弱性。”
第二节孔祥熙长袖善舞大难将临先自飞人民解放战争的头一年,解放军歼灭了蒋军的大量有生力量,使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国民党兵力不足、后方空虚、人民反对这三个弱点充分暴露,蒋军的重点进攻已处于强弩之末。因此,中共中央及时决定,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从根本上扭转全国的战局。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乘蒋军在陕北、山东两翼拉长,腹心暴露之际,从鲁西南张秋镇到临濮集之间,一举突破黄河天险,趁势发起鲁西南战役,歼敌56000余人,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迫使蒋介石从山东、陕北调兵回援,打乱了蒋的战略部署。接着,刘邓大军越过陇海路,向南实行无后方的千里跃进,8月底到达大别山地区,经略中原,从而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插进了一把利刃。美国驻华大使惊呼中国发生了“六卅事件”。美国总统急派魏德迈来华“调查”。当涉及到经济事项时,美国人大骂中国政府的贪污腐败,特别提出中国要人的子女有170多人,在战争期间,逃避兵役,在美国过着寓公生活,其中点了孔祥熙的子女和孔手下红人徐堪的儿子。
同年秋,陈果夫、陈立夫兄弟奉命进行调查工作结束,向蒋介石提交一份15000字的报告,指告某些特权的公司集团花费外汇和物资,“其目的不是进口重建材料”,这个特权公司集团包括孔家的扬子开发公司。
面对国民党大势已去的残局和反对派的步步紧逼,孔祥熙觉得大难将临,该远走高飞了。临行前,他和妻子宋霭龄在上海短暂逗留,清理他们的股份,把能够转移的财产全部转移到香港或国外。接着,他们重访了山西太谷的孔家,处理了房地产,关闭了官邸。1947年7月间,孔祥熙处理完在国内的股份和房地产后,向国民党政府外交部递交一份外交护照,并附亲笔信一封,要求延长该护照的使用时间。
这张护照是1944年签发的,当年出国赴美的名义是国府委员兼行政院副院长,任务是考察中国银行国外业务与洽谈美对华救济事项(孔同时是中国银行的董事长)。而现在,孔既非行政院副院长,又不是国府委员。外交部官员十分为难。不同意,有碍于孔的颜面,尽管他已经下台,然潜力亦殊不可侮:同意,则与规定不相符。考虑再三,决定以孔氏为中国银行董事长的名义另办一张“官员护照”(较外交护照低一级),可承办人指出,中国银行仅能算国营事业,董事长不能算作正式的政府官吏。
正欲再想办法,蒋夫人宋美龄亲自打了一个电话催办。外交部官员因奉此意,灵机一动,给孔祥熙一个外交部顾问的名义,乃填发外交护照。
经过上述的曲折,虽有点委曲这位前行政院长,但外交护照,总算到手。然后,孔祥熙通知亲友,他要带霭龄去美国,因为她“身体欠安”,必须住在挨近纽约医疗中心的地方。
8月间,带着家小,溜到了南美。
到了南美,孔祥熙立刻就买了一块咖啡园。这块土地,足有25英方里的面积,用汽车环绕一周,非三小时不能走毕全程。孔氏本人便住在咖啡园里的一所华丽别墅,闭门幽居,绝少外出,雇有男女侍仆十余人,追随左右,听候差遣。其后孔氏离开南美,来到纽约,那时适值解放战争后期,有许多做过他部下的要员大吏都相继逃到美国去,他为了安插他们,特在纽约开了一家银行,自任董事长。是时他在纽约分行设了一个私人办公厅,每天规定时间,接见来宾,逢客必见,已毋复当年豪气矣。
尽管是流亡者,美国的新闻工作者仍对他们感兴趣。1949年3月,《纽约新闻》刊登了一份孔家财产清单。该文开始即说:“天文样的数字,恐怕连孔自己也未必完全记得清楚了。”所以,该文作者自认:“这里的材料也还是不完全的调查。”
据该文作者“调查”所得,孔所独有及大部分占有的事业,计有:银行6家,公司商号20家,新闻报纸3家,地产在山西、上海、香港及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均有大批。
他所经营的事业可说种类繁多,范围广大。在银行方面,他曾直接支配中国、中央及农业三行,以及后起的中信局,他有独资的裕华银行,还有他大量投资的福钰银行及谦泰裕银行。
至于他的公司商号方面,最大的是每家都有一个“广”字冠首的连锁性的百货公司,如重庆的“广茂兴”等。在抗战时的重庆,他经营的公司真不少,有“祥记公司”,“庆记纱号”,“强华公司”,“大元公司”,“华盛贸易公司”等。“祥记公司”是做运输生意的,单是自备汽车就有三十多辆,当时往来于西南各省,生意做得极大。“广记纱号”则是当时大后方最大的棉纱字号,其力量与官办的“福牛号”居于伯仲之间,而“福牛号”事实上亦是在他控制之下的。“强华”是做进出口贸易的。“大元”是故五金材料的,而“华盛”则是以制造纸烟及采办烟叶为主之“华福烟草公司”为重心的一大规模的贸易公司。
孔的经营,本来还偏重于国内,后来由于他的幕下吸收了不少的留学生,才说动了他而使他把他的大量资财,扩充到许多新式的工业方面去。我们所知道的,有中国兴业公司、中国制药厂、三才牛煤矿公司、裕华纱厂、华福烟草公司(在抗战时期,该公司出品的华福牌香姻是大后方所出产的最高等香烟。)、贵州企业公司、湖南实业公司以及中国机械厂、农村水利公司等等,表面上虽用别人出面经营,但事实上则无一不为孔的投资而且孔所直接控制。
到了抗战胜利以后,孔又接受了他的智囊团的献计,而把他分布在后方各地的资财,集中搬运到东南各地尤其是上海来。由于他对于美国向来存在的关系,他的兴趣似乎更多发生在美国工业出品的买办式的经营上。于是,以他的儿子为中心,他就在上海组织了规模宏大的扬子企业公司和嘉陵企业公司,扬子公司无疑是中国最大的一家联系着美国商业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单看它跟美国16家最大工厂(包括“西雷公司”等)所订立的“在华总经售”的合同,便可以明了它的力量之强大,事实上,孔几乎垄断了美国高贵货物在中国的市场,而且有许多东西如:高贵的汽车及各种奢侈品,不是他也无法进口,而他又是什么都要做的,例如建筑材料,化学原料,乃至尼龙丝袜,自来水笔之类。
孔对于新闻文化事业的兴趣不知自何而来,他开过一家大时代书局,办过几种有关财政的杂志,并且在沪港等地办过几家报纸和通讯社,现在上海的《时事新报》、《大晚报》和《西文大陆报》,就都是孔的产业。
现在,随着中国的政治形势的变化,孔的资金看来又要举行一次大搬家,无论如何,纽约的华尔街上的扬子公司驻美办事处的写字间里的活动,是没有停顿过的,上海即使有问题,华南乃至南洋各地还自有一片财源茂盛的好市场啊。
大洋彼岸的孔家财产清单,引起中国同行的反响,《星光日报》于3月18日醒目登出《孔样熙拥有多少财产》一文,进一步指出:如果将孔氏与其他“豪门资本”比较起来,孔氏的“土财主”气味,是较为浓厚的。事实上孔氏是以资本主义的经济法则起家的,志诚信票号则是属于封建性质典型的金融组织,天津时代的祥记亦是一种资本主义的商业资本,在山西孔拥有广漠的土地,在上海也有巨大的地产,大连路272号房屋的地皮,就曾被误为乱产,经破产处理局标卖过,结果他出了2亿美元才告收回。在南美的亚马逊河两岸,孔亦有大量的土地。不过孔这种封建性,并不是绝对的唯一的,发展下来,也就带上了买办性的色彩了。天津时代的祥记,不是在经营大规模的颜料、布匹与煤油生意吗?颜料与煤油主要是从外国输入的,就是布匹又何尝完全出自本国?
孔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