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新传-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1月28日上午,蒋介石收到了麦克阿瑟的上项电报,下午便在阳明山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参加者有周至柔、萧毅肃、侯腾、孙立人、王叔铭、桂永清、黄镇球、刘玉章、胡琏、刘安祺、唐守治、阙汉骞、赵家骧、陈麓华、郭永、王楚英、杨敬斌、何志浩、刘明奎,另外还有陈诚、俞大维、叶公超、王世杰、蒋经国及其美军联络组长费尔德等。蒋介石扼要说明朝鲜的战局和麦克阿瑟的请求后,宣布:仍然决定派52军驰援南朝鲜,限24小时内完成出发准备,要求空军加强对大陆的侦察,海军及金门、马祖的防卫部队要加强战备,随时应付共军的进攻;空军、海军均应密切同第7舰队及驻台美国空军的联系;另就加强台湾防务和增援前线岛屿作战的问题,52军的战备问题及将运到台湾的武器装备的接收处理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决定。
同时他又指派候腾、陈麓华、郭永、王楚英于29日凌晨飞往汉城,同华克等商洽52军到达朝鲜战场后的作战行动及其他有关事项。
麦克阿瑟于28日急电杜鲁门,要求空运台湾的52军驰援南朝鲜,杜鲁门接电后立即召集国防部和国务院有关首脑会议,研究有关问题。虽然柯林斯和布莱德雷主张接受麦克阿瑟的意见,空运台湾的52军援助南朝鲜并轰炸中国东北,但艾奇逊、杜鲁门都害怕苏联出兵和中共增加兵力,再加上英国的反对,杜鲁门于29日复电麦克阿瑟拒绝其建议。麦克阿瑟一气之下,又于12月3日再次给杜鲁门发去一份措词激烈的电报,电述朝鲜局势严重,如不采纳他的建议,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杜鲁门不仅不为麦克阿瑟的威胁所动,而且下决心要除掉麦克阿瑟,遂于12月6日给麦克阿瑟下了一道严厉的命令:(1)禁止他采取任何未经许可的行动,并责成他用现有的兵力保住阵地并尽力保存实力。
(2)禁止他发表任何未经国务院批准的政策性声明。
但麦克阿瑟却不甘心受杜鲁门的桎梏,分别向马丁、惠里等申述他与杜鲁门、艾奇逊在朝鲜、台湾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他已知道杜鲁门正在策划除掉他的步骤和设置整他的圈套,但出于与蒋介石的密切关系和要全力给予支援的目的,他在12月6日电告蒋介石取消52军行动计划的同时,向美国国防部建议将驻台联络组升格为“美国协防台湾军事顾问团”,保荐骑一师少将师长蔡斯任团长,进一步扩大对蒋介石的军事援助,并把南朝鲜的兵力扩充到30万人,再编25个师。这项建议在马歇尔、布莱德雷的赞同下,很快被批准。52军驰援南朝鲜的行动于12月6日第2次被取消了。
蒋介石前两次要派52军驰援南朝鲜之事已成为过眼烟云。但是,到了1952年5月,在李奇微调往欧洲,克拉克到东京上任不久,又刮起了一阵“从台湾调一个军去朝鲜战场替换美军”的风。于是,第三次从台湾国民党调52军开赴朝鲜战场作战的计划又在东京、台北、华盛顿之间热烈地讨论起来了。克拉克由意大利调到东京后,发现在苏联虎视耽耽之下,日本的防务极其空虚,除7万5千名警察外,竟无一营美国的地面部队,他非常吃惊,遂向五角大楼和白宫建议:从台湾抽一个军到朝鲜战场,以便从朝鲜战场抽出3师美军去防守日本。他满以为这项建议能获得通过,遂同时电告蒋介石预作准备。蒋介石明知只要杜鲁门还在白宫、艾奇逊还当国务卿,从台湾派军队去南朝鲜的事就永远无法实现,但他为了配合克拉克的行动,还是叫孙立人进行准备。到了6月下旬,艾奇逊又顶住了五角大楼和国会的压力,再一次使杜鲁门拒绝了克拉克的建议。克拉克深怀歉意致电蒋介石,请其撤销52军支援南朝鲜的安排。自此之后,52军驰援南朝鲜一事就再也无人提起了。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准备渡江出国与美军作战的同时,在美国方面,却出现了十分乐观的气氛。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们认为“苏联和中国出兵干涉的时机已过”。所以他们判断美军在向鸭绿江边前进时,不会受到阻碍。
麦克阿瑟猖狂扬言要在感恩节(1950年11月23日)前占领北朝鲜,直达鸭绿江边。他曾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联合国军的空军具有绝对优势,共产党人要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他们的军队就会损失一半”,“红色中国的干预会被迅速报复的威胁所吓住。”美方要员们根本就没把中国放在眼里,更没料到经过长期战乱、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竟敢与美国相抗衡。这些错误的判断,是美国政府的战略上的重大失策,也是导致美军在朝鲜战场上失败的基本原因。彭德怀在安东部署渡江方案时曾说:“麦克阿瑟越猖狂,对我们越有利,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错误判断,隐蔽渡江,对敌人进行突然反击。”毛泽东在此时也来电指示,“我各部派遣的援朝志愿军侦察队,均要扮装成朝鲜人民军,而不要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借以迷惑敌人。”同电又指出:“稳定改变战局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利用突然袭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头脑毕竟还是比较清醒些,他在进入10月以来,不断收到来自各方面判断中国可能要出兵的情报。这些情报有的估计:“中共在满洲已集结了30万人的兵力。”有的估计“中共约有45万人的军队正在满洲集结”,这使杜鲁门“对中国在北朝鲜进行干涉的可能性日益担心。”于是杜鲁门紧急决定,必须和麦克阿瑟进行当面磋商,以便从麦克阿瑟那里得到关于中国出兵的第一手材料和判断。
10月15日,杜鲁门由华盛顿乘飞机经过30个小时的飞行,飞抵太平洋上的威克岛,与麦克阿瑟当面会谈,杜鲁门问:“中国进行干涉的可能性怎样?”
“可能性极为微小。中国在满洲约有30万军队,其中不超过10万至12。5万人部署在鸭绿江边,但只有5万至6万人能够渡江作战,他们没有空军,如果中国人试图前进到平壤,那将会出现一场最大规模的屠杀。”麦克阿瑟毫不含糊地回答。他向杜鲁门断言保证:“朝鲜战局是赢定了。中国共产党人不会进攻,我认为到感恩节,正规抵抗在整个朝鲜就会终止。”
杜鲁门和麦克阿瑟的会谈,使美国政府认为侵朝战争已近尾声。于是杜鲁门亲自授予麦克阿瑟一枚橡叶勋章,以示对麦克阿瑟在朝鲜所谓卓越功绩的表彰后,于10月16日返回美国旧金山。17日社鲁门得意地向全国发表广播演说:“我们在美国国内的人们对我们自己的陆、海、空军和陆战队战士们的卓越成就特别感到自豪。联合国要求我国为联合国提供第一位司令官也是我们莫大的光荣。我们有这么一位合适的入选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真是全世界的幸运。这个人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一个非常伟大的战士。”
就在杜鲁门和麦克阿瑟为暂时的胜利兴高采烈的同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领导下,正紧张地为出国作战加速准备工作。
17日上午,彭德怀指示参谋长解方带作战参谋龚杰随朴宪永过鸭绿江到达新义州李委员长处,商谈彭德怀司令员和志愿军渡江后进一步展开行动的具体安排。下午,彭德怀与高岗乘飞机返回沈阳与东北局、东北军区等领导同志进一步研究志愿军出国作战的装备器材、被服和医院的保障问题。
但此时,彭、高突然又接到了邓华和洪学智等的来电称:昨日渡江部署会议结束后,经过讨论许多同志表示,现在部队高射炮太少,又无空军支援,敌人可集中大量飞机、大炮、坦克,毫不顾虑地向我阵地进行大规模攻击。而朝鲜多为山地水田,天寒地冻,工事更不好挖,如敌大举进攻,则阵地很难坚持。大家认为,各项准备工作也不充分,政治思想来普遍深入动员,建议渡过冬季明春再出动为宜。。。
彭德怀和高岗接到来电后,感到此事有关战略全局,问题重大。正好这时又接到了毛泽东17日下午5时发来的急电,令他俩于18日乘飞机火速回京。这是因为周恩来定于18日自莫斯科回北京,所以毛泽东电告彭、高:“对出兵时间,以待周18日回京向中央报告后确定为宜。”并要求彭、高紧急回京参加中央会商。
13日清晨,彭德怀与高岗乘飞机返回北京,当面向毛泽东主席汇报了渡江部队的情况和邓、洪17日来电内容。
此时敌进甚速,平壤告急。就在当日晚召开的中央会议上,当周恩来和彭德怀各自汇报了情况后,毛泽东主席最终决断说:“现在敌人已围攻平壤,再过几天敌人就进到鸭绿江了。我们不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再变,时间也不能再推迟,仍按原计划渡江。”随后毛泽东又指示彭德怀先以电话通知邓华、洪学智等,要求志愿军各部队严格保密,严密伪装,立即进行政治动员,补足食品弹药,召开誓师大会,立即准备出国作战。
彭德怀奉毛泽东指示,以毛泽东的名义,给邓、洪、韩、解及东北军区副司令员贺晋年发出了特急绝密电报。电文如下:邓、洪、韩、解并告贺副司令:四个军及三个炮兵师决定按预定计划进入朝北作战。自明(19日)晚从安东和集安线开始渡鸭绿江。为严格保守秘密,渡江部队每日黄昏开始至翌晨4时即停止,5时以前隐蔽完毕,并须切实检查,为取得经验,第一晚(19晚)准备渡两个至三个师,第二晚再增加或减少,再行斟酌情形。余由高岗、德怀面告。
毛泽东10月18日21时同一天,为加强和统一志愿军司令部的指挥机构,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决定:“彭德怀的临时指挥所与团部(即原东北边防军司令部)合并,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邓华、洪学智、韩先楚为副司令员,解方为参谋长。”
当此紧张时刻,一个统一的精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正式成立了。同时志愿军各路渡江部队亦开始向鸭绿江边急速开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就此揭开了。
10月19日清晨,彭德怀、高岗由北京乘飞机火速赶回安东。当天黄昏时分彭德怀仅带了一名参谋、两名警卫员和一部电台乘一辆吉普车,在渡江部队的先头,开始跨过鸭绿江大桥。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朝鲜战场上,我党我军的一代名将——彭德怀又开始导演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威武雄壮的一幕战争活剧。
这场战争,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实现了朝鲜停战,保卫了世界和平和祖国人民的安宁。
第三节西藏和平解放始末伸自大西洋的黑手1950年8月31日,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刚刚诞生10个月,彭德怀挂帅出征朝鲜战场正打得炮火连天,鸭绿江那边硝烟弥漫的天空更需要人民中国的战鹰。但是,毛泽东还是咬咬牙,把30架飞机批给进军西藏的部队。而西藏在毛泽东心目中的份量,岂是“30架”高空运输机所能承载的!
这里,让我们先把镜头对向1949年的春天,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季节。
国民党政府的即将覆灭使西藏一部分亲帝上层人士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深夜,古城拉萨刮着干冷凄清的季风。贵族府邪的深宅里,古刹名寺的密室里,黑影憧憧,酥油灯摇曳;神秘的电波在夜空颤动,如同星光在天河里颤动。。一个眼睛碧蓝戴着雪白手套的外交官,频繁出入于西藏地方政府——噶厦的官邪。还有一些来历不明的外国人像是赤尾狐那样诡秘地出没于豪门巨户。。当这个春天即将逝去的时候,暗夜中的策划已经接近完成了。
1949年7月8日,噶厦政府通过印度噶伦堡电台,通知国民党政府及其驻西藏办事处:“为防止赤化的必要措施,决定请彼等及其眷属立即准备离藏内返。”
就在同一天,噶厦政府的三位噶伦和基巧堪布,会见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代处长陈锡章。首席噶伦然巴说:国共内战打得很厉害,国民党在哪里共产党就追到哪里,为避免在藏国民党官员把解放军招引进来,西藏官员大会决定:西藏政府与国民政府暂时断绝政治关系,请国民政府驻藏办事处人员两周内离藏赴印,转道回内地。
随后,大批手持英式枪的噶厦兵,包围了国民党政府驻藏办事处,电台被查封,学校被关闭,测候所被抢占;那些“共产党汉人”嫌疑人员,更是依照秘密提供的名单被一一拘留。从拉萨到西藏各地,乃至严密布防的藏东重镇昌都,无不刮起一股驱逐汉人的黑风。国民党驻藏机关的官员眷属和其他汉族人员200多人,被严密监视,于7月11日、17日、20日分三批驱逐出西藏,送往印度,再经海路遣返回内地。。这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