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这二百九十年-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来看一下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
唐海军总兵力:七千余人
倭国海军总兵力:一万余人
唐海军舰船数量:一百七十艘
倭国海军舰船数量:一千余艘
又是一次以少对多的对决!
战斗素养和武器装备方面,唐朝水军要明显优于倭国水军,战船更是高大坚固得多。对于这场战争,中方的记载相当简单,只有寥寥数笔:双方接触,四次会战,焚毁日方船只四百余艘,血将附近海域的海水都染成了炫目的红色。
战败方日本的记载要翔实许多,或许正因为痛苦才让人记忆深刻,也更想去追寻原因吧。
据日方记载,双方先头部队遭遇,日方初战不利,向后方撤退,试图将唐军主力吸引至己方的包围圈内加以围歼;可是唐军获胜后并未贸然追击,而是继续加强防御。
日军诸将观察了双方局势后,发现本方人多势众,处于优势。而唐军摆出的防守姿态也正好“印证”了自己的判断。
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得出结论:我们只要奋勇前进,唐军定然会逃走(我等争先,彼应自退)。因此定下了进攻的主旋律。
进攻固然可以,但不应该是蜂拥而上,否则就成了混混打群架。两军交战亦是如此,要冷静观察对手的软点,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
可惜,倭国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既然自己人多,就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速战速决。
于是,一千多艘倭国船如散沙般冲了上去。
见倭军蜂拥而上,刘仁轨果断作出部署:舰队中央固守,抵挡敌军的进攻;两翼的船只主动出击,冲乱本就不整的倭军编队,使其首尾不能相顾,而逐个击破。
战斗的进程基本如刘仁轨所料:倭国舰队冲到了唐军前方,却被高大许多的唐军战舰所阻挡,无法继续突破;而唐军的两翼舰只则在倭军阵中左冲右突,射箭放火忙得不亦乐乎。倭国海军失去了章法,一对一的较量完全不是对手,损失惨重,被杀死、烧死和淹死的倭人不计其数,黄海的海面竟都被血染成了红色。倭国海军大将朴市田来津当场战死。
同时,唐陆军也没有闲着。在海军战友精神的鼓舞下,他们一举拿下了已是孤城的周留城。失去根据地的百济王扶余丰仓皇逃亡高句丽。
白村江海陆大捷,百济复国的最后努力也宣告失败。
考虑到退路有可能被切断,正在新罗境内的倭国陆军也迅速撤兵回国。
第一次用兵失败,倭国举国震惊。因主力海军被歼,倭国沿海几乎丧失了水上防御的能力,只好在沿海各地大修城池和要塞,防备唐和新罗联军的海上入侵。
苦修了几年城池,倭国人惊奇地发现大唐居然并无入侵的意思。心中的大石落地后,他们开始反思:整个东亚,大唐才是老大,自己实在是差得太远。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他们主动派遣使者前来长安修复关系,遣唐使团队规模也是与日俱增。
据《新唐书·东夷传》的说法,倭国人在学习了部分华夏文字后,由于讨厌“倭”字的发音,遂改国号为“日本”,取“国在日边”之意。
谁能想到,一千两百多年后,两国海军在黄海再次交战,结果令所有中国人痛心疾首。唯一能让我们感到怀念与骄傲的,或许只有那位与舰共存亡的民族英雄——邓世昌了。
第六章 内政格局的悄然变化
外面天翻地覆,国内也没有闲着。原因很简单:以李义府为代表的新掌权派虽然在表面上占据优势,但朝中仍有不少官员不屑他们,暗中采取了敌对的态度。
李义府等人之所以不受人待见,一是由于上位手段不正当,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出身。
众所周知,如今天下的老大李家原本就是隋朝的皇亲国戚兼高官,他们的朋友不管有钱没钱,也大都出身不俗。在科举取士形成气候之前,一个人要想当官,尤其是京中的高官,要么出身好,要么有高层的推荐。这样,先后掌权的人又通过种种关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对整个国家的走向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当时的唐朝是一种垄断性的精英政治。普通百姓想要进核心层,可能性极低。
好在垄断归垄断,官员们倒也没有肆意妄为,中饱私囊,而是尽忠职守地在为国家谋求未来。他们中大多都亲身经历过隋末的天下大乱,对社会中下层的诉求有着直观的感受。同时豪门出身的人往往接受过良好的道德教育,能够自我约束言行。
在这一群体中,最出名的不是皇族,而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下来的一些拥有数百年传承的所谓“士族”,如崔氏、王氏等。他们长期占据各政权的最高层,自视极高,与“寒族”泾渭分明,就连皇帝也时常不放在眼里。
有这么牛么?说个故事就知道了。
南宋(南北朝)时期,皇帝的亲舅舅(出身“寒族”)曾去拜访过一位“士族”。政府官员间的交往,就算只是做表面文章也好歹该保持基本的礼貌吧?可这位士族偏不。不仅会面中相当傲慢,国舅爷前脚刚出门,他后脚就命人把国舅坐过的凳子扔了出去。
这实在是极大的侮辱。国舅爷咽不下这口气,找到了太后妹妹哭诉,太后又立即找到了皇帝儿子。可是,对此皇帝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让舅舅以后躲着点,别再自讨没趣。
经过长期的变迁,时局的变化,曾经不可一世的豪门士族已经逐渐丧失了政治能量,经济上捉襟见肘的也不在少数。可他们还是坚持不与“下等人”来往,只在士族间通婚,以保持血统和门第的纯洁。而“下等人”也很配合,不仅处处仰视他们,还极力寻找一切机会来攀附。
李义府也是“下等人”,也想攀高枝。
李义府得势之时已过不惑。这样的年纪自然是无法迎娶士族如花的少女为妻的。
李义府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打着儿子的名义去提亲。或许是自己的名声太差,他被毫无余地地拒绝了。
李义府的自卑心理开始作祟了。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轻松除掉异己,但他却始终不敢贸然对“士族”们下手。
早在贞观年间,李世民曾命人编纂过一本《氏族志》,将皇族和皇后一门的外戚排在了门第的前两位。这个办法虽说是抬高了皇族的地位,却没有能够真正改变士族状况。尽管李世民在不断努力,他手下的房玄龄、魏征等人还是对高门大姓趋之若鹜,纷纷与之结亲;而士族也摆足了架子,聘礼不收足绝不谈婚论嫁。联姻后双方的政治能量更是有增无减,他们与重臣长孙无忌联手,共同把持着朝政。即使是老大李治,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
长孙无忌一派被清洗后,上至皇帝李治,下到李义府乃至出身贫寒的低级官员,无不有一种打倒旧世界,今天我当权的诉求。再说,武后的家族还不在这《氏族志》里啊。于是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李治下诏,由许敬宗牵头,将《氏族志》改编为《姓氏录》,皇帝和皇后一族依然位列前两位。只是这次皇后姓氏变成了“武”姓。
至于其他姓氏,一律以官衔品级为标准。这样一来,不论出身,只要能够官至五品,其姓便可以被收入《姓氏录》,进入士大夫阶层。
睚眦必报的李义府积极把握机会,借口“当年太宗皇帝即有此意”,劝说李治对士族采取进一步的高压政策。
李治发布后续政策:士族间不得彼此结亲;严格控制聘礼的数额。
面对强大的政府压力,士族间要么不办仪式,直接把女儿送到女婿家,要么宁可让女儿一辈子老死在家,也不愿降低门楣,与寒门结亲。倒是便宜了一些相对穷困且非士族正支的,很是借机发了财。
李治打击旧士族,并不是真的看重“门第”,而是要彻底肃清异己势力,建立起一个真正唯我独尊的新政府。而命令之所以能够被迅速、坚决地执行,还要感谢那些出身贫寒的众多中下级官吏。因为只有扫清了那些老儿,他们才有进步的可能。
所谓忠心,所谓君臣之道,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想要做到坚如磐石,实在很难。
扫清了旧势力,掌控了新政权,李治很高兴。和他一样开心的还有直接受益者——许敬宗和李义府。只是许敬宗年事已高,已经折腾不动了。跳的最欢最高的,还数李义府。
李治的身体不如父亲强健,一直不定期地饱受头痛的折磨。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病情升级,严重时几乎目不见物。
目不见物了自然不能再批阅奏章,但他又不放心放权给李义府,而当时也还没有“司礼监”之类的辅助机构。
好在有能力又可信任的还有一个人——武后。
当然李治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权力全部下放给她。虽然史书上说是“时时令后决之”,但相信其间肯定是经过了从尝试、实习到放手的过程。
应该说,丰富的经历、聪慧的头脑和冷静的心态帮助武后很快胜任了新工作。在政务的处理上,她决策迅速、果断,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还经常能提出一些颇具建设性的意见。这些都让李治感到十分满意。
见的世面多了,武后对于权力的欲望也开始逐渐膨胀。
公元661年,唐政府再度改年号为龙朔。龙朔二年,中央政府来了个官场大洗牌。
不过这次洗的不是人,而是官名。
传统的“三省六部”中,尚书、中书和门下三省分别改称为“中台”、“西台”和“东台”,三省的最高长官也由“尚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变成了“匡政”、“右相”和“左相”;而各部尚书则都成了“太常伯”,侍郎们则改成了“少常伯”等等。
我们知道,历代中国官名的使用周期都很长,往往要延续数百年,毕竟当权者都是男子,他们往往更关注实质,而不是形式。
女人不一样。除了实质,她们还喜欢在形式上推陈出新。比如家里明明什么都有,她们仍然会不时添置些小饰品。所以说,这些官职名的变化很可能是出自武后的授意。
透过现象看本质,李义府欣喜地看到皇后地位在提高。仗着自己和皇后的亲密关系,李义府越蹦越欢,狂妄自大的程度更是无以复加。
不久,李义府上疏,请求将自己的祖父改葬到永康陵旁。
李治批准了。
永康陵不是具体的地名,而是私人墓冢。墓主姓李名虎,是本朝高祖李渊的祖父。不用说,李义府这是要显摆一下,不光自己位高权重,连死去的爷爷也要换个地方睡觉,沾染点皇家贵气。
李义府手握大权,迁祖坟这等大事可不能简单了事。就算李大人想节俭,手下的人也不答应啊!
新墓冢所在的三原县令李孝节是个希望进步的上进人士。听说李大人的爷爷要搬家到自己的辖区,他喜出望外,立刻违反规定向民间征集民工和牛马,主动为李老太爷建筑新家。
他这一忙活不要紧,临近的高陵、泾阳等七县的县令唯恐表现落后,得罪了李大人,也纷纷效法,派出人马参与建设。其中,高陵县令张敬业人如其名,敬业又胆小,为了操办张老太爷的新居事事亲力亲为,居然活活累死在了施工现场。
建坟折腾死了县官,而接下来的葬礼更是惊天地泣鬼神。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各级官员都争先恐后向李大人赠送吊丧的礼品。葬礼中所用的仪仗、器皿及服饰等都是“穷极奢侈”。
这还不算,从长安城外的灞桥到陵墓所在的三原,路边用来供奉祭品和奠仪的帐篷连绵七十余里,不计其数的工作人员在其间奔走忙碌,热闹非常。
记得《旧唐书》中对此有过这么一句评论:武德以来,王公葬送之盛,未始有也。
高调至此,非议显然是不少了。可李义府不在乎,卖官的老生意是越发红火了,最后连皇帝李治都看不下去了。
李治是个性情温和的人。温和的人喜欢采用迂回战术:“听说爱卿的儿子和女婿做事很不谨慎,民间早有非议。朕不得不亲自出面帮他们掩过饰非。希望爱卿今后能对家人加强管教才好。”
作为皇帝,话说到这份儿上,实在是给足了做臣子的面子。
李义府却是嚣张惯了。此时的他眼里只看得到皇后。听了皇帝的规劝后,他非但没有表现出惭愧,反而面色大变,青筋尽爆,高声责问道:“是谁告诉陛下的?”
看到李义府的反应,李治面色一沉,说道:“如果这些都是事实,爱卿又何必计较出处呢?”
或许是听出了皇帝的不满,但仗着有皇后撑腰,他不再说话,而是笑着走了出去,俨然出入无人之境。
李治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亲手喂大了一只白眼狼。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早已出离愤怒。这一刻,他终于知道自己要拿这个家伙怎么办了。
李治怎么看,李义府似乎并不在乎。但人总免不了一种心理:得到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