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文学史 >

第187章

中国文学史-第187章

小说: 中国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鹜酢⒑醯恼ㄉ邢涤谘傺僖幌⒅校鞯孛窦涞姆纯估顺庇檀似鸨朔M庵3晒φ季萏ㄍ澹彩欠辞宓闹匾亍S氪硕杂Γ端昂蟠返谋尘埃墙鸨锨帧⑺问椅4焕羁〉热硕氛亩韵螅鸪跏堑胤缴系奶肮傥劾簦允幕匾院螅醋哔础⑼帷⒉叹└缸印⒀铌嚷艄楹徒鸨焕羁〉人湓诤M饬⒐唇邮芰四纤瓮醭碾贩猓硐殖雠ㄖ氐幕嗜ㄒ馐丁
如前所言,《水浒传》虽以“忠义”为必要的前提,但小说中的人物并不完全受这种道德前提的约束,而常常显示出自由豪放的个性和对世俗幸福的追求。《水浒后传》在某些方面继承了《水浒传》的主题,但中心则偏向于表现作者的民族意识。在这种主观意向的作用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忠臣义士”的一面被强化了,对生活中人物性格的复杂多样性未免有所忽视,这妨碍了小说的成就。但作者的艺术修养还是比较高的,作为一部独创的小说,它的故事结构相当完整;语言虽比不上《水浒传》那样生气勃勃,却也流畅生动。而作者作为“亡国孤臣”的悲愤心情,也常常流露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使读者受到感动。总括来说,《水浒后传》是一部独立性很强的小说,和一般“续书”的价值是不一样的。
《说岳全传》二十卷八十回,题“仁和钱彩锦文氏编次,永福金丰大有氏增订”,书前有金丰康熙二十三年(1684)序。
钱彩、金丰生平均不详。小说写岳飞抗金和最后遭秦桧陷害而死的故事。
岳飞作为南宋初主战派中最有影响的将领,却死于“莫须有”的罪名,这是当代人就感到不满的。数十年后,在主政的韩侘胄一意推进北伐的背景下,朝廷为岳飞平反,并追封为鄂王。此后,奇…_…書……*……网…QISuu。cOm岳飞渐渐成为表达民族意识、宣扬忠节的英雄形象,其事迹成为“说话”和戏剧的素材。小说方面,明代有熊大木编《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武穆精忠传》等),邹元标编《岳武穆精忠传》(此书实即前书的删节归并本),《说岳全传》即在此基础上重新创作而成。金丰在此书序言中说,小说“不宜尽出于虚,而亦不必尽由于实”,《说岳全传》的特点也正是以史实为核心,而虚构成分亦多。
以岳飞抗金故事为素材,这在清代前期容易触犯统治者的忌讳,所以此书在乾隆年间曾被查禁,后来才复得印行。但因此而过分强调小说中的民族意识,却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书中写金人侵宋,是因徽宗祭天时不慎触怒玉皇大帝而受到惩罚,故金兀术屡次遇难,均为“天意”所救,这种安排,已经削弱了敌对情绪;书中对金朝人物的描写,虽指责其“横”,但比较明代同类作品,此书较少使用诟辱的语言,甚至不无誉美,从中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影子。
所以,小说的核心观念并不是民族矛盾,而是“忠”;忠奸之争,是全书的基本线索。书中写秦桧等人陷害岳飞,原是出于宿世冤仇,但“忠”、“奸”不同,故岳飞死后升天,秦桧等入地狱受尽酷刑。甚至金兀术等敌方人物,虽然也利用“奸臣”,内心里真正敬重的却是“忠臣”。是否忠于各自的王朝和君主,始终是评判的最高标准。
作为“忠”的化身的岳飞的形象,具有明显的偶像化倾向。特别是他遇害前后,许多行为极不近人情。他明知朝中有“奸臣弄权”,却丝毫没有想到违抗圣旨;他因为担心儿子岳云、部下张宪会造反,宁可写信将他们召来一起就死;部下张保探监时,见他处境之惨,撞死在狱中,他没有一点惋惜,反而哈哈大笑,说张保成全了自己。这些描写,在作者以为是美化岳飞,其实是以愚昧和奴性教人,而扭曲了岳飞。
同样,秦桧则是朝反方向偶像化、符号化的人物。
当然全书不完全是这样不近人情的封建说教。岳飞早期的生活,写得尚有些趣味;一些次要人物,也显得较有个性。
如牛皋是一个李逵式的人物,鲁莽憨直,常惹是生非,造成一种活跃的气氛。他敢于骂“那个瘟皇帝”,敢于说“大凡做了皇帝,尽是些无情无义的”。他的形象既是岳飞的陪衬,又给予读者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外,如王贵、岳云、高宠等人,都有写得成功的地方。
但总的说来,《说岳全传》并不以人物形象取胜,它能够吸引人的地方,主要在于很强的故事性。全书的情节安排,除最后十几回显得零散、累赘,还是有间架,有波澜,头绪多而不乱。很多场面,如岳飞抢挑小梁王、高宠挑滑车、梁红玉击鼓战金山、岳云踹营,都写得很有气氛,颇能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作为说书的材料,更是适宜。书中的语言虽没有很强的特色,却也堪称纯熟流畅。若不是太多的封建说教,以作者的文化素养,这部小说原可以写得好得多。
《隋唐演义》一百回,褚人穫著,约成书于康熙年间,系根据元末以来《隋唐志传》、《隋炀帝艳史》、《隋史遗文》等历史小说改编而成,内容除参考正史以外,还大量吸收了有关的野史笔记、传奇小说的材料,收罗广博而又显得庞杂。从隋文帝灭陈写起到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回长安结束,把隋炀帝与朱贵儿、唐玄宗与杨贵妃处理为“两世姻缘”,成为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重点在隋炀帝的宫闱生活和隋末英雄造反的故事。此书取材驳杂,思想倾向也不很明确。例如书中既揭示了隋炀帝的荒淫奢侈,导致天下大乱,又把他描绘成一个多情而仁德的君主,津津乐道地渲染其宫闱生活,故鲁迅批评为“浮艳在肤,沉著不足”(《中国小说史略》)。但这部小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传说故事,许多情节生动有趣,作为一种通俗读物,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其中写隋末英雄的部分,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罗成等人物形象,都有比较鲜明的个性。
与《隋唐演义》内容相近的小说,还有《说唐演义全传》(简称《说唐》)六十八回,或以为产生于雍正年间,但今所见以乾隆年间的刊本为最早,题“鸳湖渔叟较订”。因曾与后出的《说唐后传》合刻为《说唐全传》,故又改名《说唐前传》。内容起于隋文帝平陈,终于唐太宗登基。与《隋唐演义》不同的是,此书的中心是隋末英雄汇聚瓦岗寨造反的故事。因此小说中信史的成分较少而传奇的意味更浓。作为对隋唐易代的历史的解释,小说中强调了所谓“气数”,从而突出了李世民作为“真命天子”的地位。在此前提下,小说对瓦岗寨英雄作了充分的描绘,曾经出现于《隋唐演义》中的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罗成等人的形象,在《说唐》中变得更为丰满了。特别是程咬金,作为一个李逵式的平民英雄,他的粗犷、豪爽、憨厚的个性,以及他的朴素的平等意识,表现了民间的喜好。由于《说唐》在民间有较大的影响,后来又出现了《说唐后传》、《说唐三传》、《后唐演义》等续书,但都写得很粗糙。
上述这一类小说中写了许多民间草莽英雄的形象,很明显受到《水浒传》的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说中的正统道德意识越来越浓厚,小说中英雄人物的性格,虽然还保持着桀骜不驯的特点,但他们受正统人物的支配、约束也越来越严重。沿着这个方向演变下去,就出现了“英雄”与政府、“清官”合作的公案侠义小说。
清代前期还产生了大量才子佳人类型的小说。这些小说大抵是社会下层文人与书商合作的结果,以青年男女诗简唱和、私相爱慕、经历挫折、最后奉旨(或奉父母之命)完婚为基本的模式,陈陈相因,千篇一律。小说中的人物,必定出于显宦或世家(而作者对此却未必熟悉);女子必定美貌无双,且爱才而不慕金钱与权势;男子必定文才出世,考起进士、状元来轻而易举。由于脱离生活实际,一般说来,人物形象都比较单薄,而对情节更为重视。这些小说既反映着人们追求自由的爱情与婚姻的愿望,又竭力与传统伦理调和,还常常摆出一副道学的面孔。鲁迅说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看到了“中国婚姻方法的缺陷”,却“闭上眼睛”来补救它(《论睁了眼看》),是说得很准确的。这种小说的意义和弊病都在于此。
清前期才子佳人小说中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平山冷燕》、《玉娇梨》两种,各二十回,都署“荑秋散人”(或“荻岸散人”等),前者叙燕白颔与山黛、平如衡与冷绛雪两对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后者写才子苏友白兼得两位佳人——白红玉和卢梦梨的故事;另有《好逑传》十八回,题“名教中人编次”,写铁中玉与水冰心的恋爱,穿插“忠臣”与“奸党”的斗争,作者以“名教中人”自居,故书中说教成分较一般才子佳人小说更显著。

………………………………………………

第三章 清代前期至中期的戏剧

清代戏剧以前期为盛,可视为明代戏剧的延续,但创作的生气已有所衰退。明末清初的李玉、李渔,前者多迂腐的说教,后者则偏于单纯的娱乐。康熙朝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代表了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在某些方面继承了晚明戏剧的精神,但情绪上有一种浓厚的空幻迷惘之感,这和吴伟业、王士禛等人的诗有某种一致之处。
乾隆时代的文学,总体上呈现复苏的势头,但戏剧并未跟上这一步调。这时,高级士大夫蓄养家伶的风气和文人对戏剧创作的兴趣都开始减退。尽管作品的数量还不少,但大多缺乏创造力和新鲜感。乾隆以后,值得一提的戏剧作品更微乎其微了。
当然,民间的演剧并不因此而冷落。清中期以后,随着“雅部”即昆曲的逐渐衰退,“花部”即各种地方戏曲日渐兴盛。但这主要是民间艺人根据以前的剧作或传说故事加以改编来演出,所重的是唱腔与做工,剧本大抵很简陋,所以很难从文学史的角度加以评述。
因此,我们对清代戏剧的介绍,是偏重于前期,兼及中期,后期的情况也在本章中附带作简单的交代,不另立章节。

………………………………………………
第一节 以李玉为首的苏州剧作家

苏州在明代就曾经是戏剧创作与演出的一个中心城市,到了清初,仍有许多作家在这里活动,形成一个重要的创作群。其中李玉最为著名,另有朱翯、朱佐朝、叶时章、张大复、丘园等,除丘园是常熟人而生活在苏州外,其余都是苏州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彼此交往密切,常合作写剧,所以有的研究者称之为“苏州派”。
李玉(1591?—1671?)字玄玉,号苏门啸侣,又以其书斋名称“一笠庵主人”。其生平事迹记载极少,焦循《剧说》说他“系申相国(申时行)家人”,吴伟业《北词广正谱序》说他在明末曾中副榜举人,明亡后绝意仕进。李玉在明末剧坛已有声望,是明末清初创作最多、影响较大的戏曲家,所作传奇三十多种,今存十八种,又曾编订《北词广正谱》,是研究北曲曲律的重要著作。
李玉于明亡以前所作戏剧,以“一笠庵四种曲”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最为有名,合称“一人永占”。此外,《清忠谱》写作年代不详,但吴伟业的序作于清初,剧本大概也是清初所作;《万里圆》(又名《万里缘》)、《千钟禄》(又名《千忠戮》)都作于清初。
李玉属于明末清初力图以旧道德的重振来挽救“颓世”的人物,他的戏剧与明末小说集《型世言》有共通的气息。代表这一倾向的作品有《一捧雪》和《清忠谱》。
《一捧雪》写权奸严世蕃为谋夺莫怀古家传宝物“一捧雪”玉杯而对之加以陷害的故事。在全剧的矛盾冲突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几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物,他们分属“正”、“邪”两个方面。属于反面的,是莫家门客汤勤。他原是流落街头的艺人,因懂得古董、擅长裱褙而得到莫家的照顾,后背恩负义,为巴结严世蕃而为之出谋划策陷害莫怀古,并趁机谋夺莫的爱妾雪艳娘。属于正面的,是莫家义仆莫诚和贞妾雪艳娘,前者代主受戮,使莫怀古得以逃生;后者为了不让汤勤说出莫诚代死的真相,假意嫁给汤勤,在洞房中刺死他然后自杀。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寄托了作者期望于下层人物的“美德”,他以为这是可以纠正“世风”的力量。考虑到李玉本人很可能确是出身于奴仆,这种对奴隶道德的歌颂尤其让人感到可悲。
剧中的汤勤是写得比较鲜活的人物,他善于投机取巧,伶俐而险恶,不信天理,不讲人情,具有相当的聪明才智,为了往上爬而在道德上毫无顾忌。这种市井人物具有时代特点,是过去戏剧中未曾有过的。但由于作者竭力把他作为莫诚等人的反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