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第127章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127章

小说: 中国抗日战争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
边区小学教育发展状况表
时间学校数量 所学生人数 人
成立边区以前120不详
1937年秋季54510396
1938年秋季73315348
1939年秋季78322089
1940年134141458
社会教育
陕甘宁特区政府成立后,就开始大办社会教育。1937年4月颁布《关于群众的文化教育建设草案》中规定:“把广大的群众从文盲中解放出来,普遍的进行普及教育,使每个特区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在社会教育组织形式上,设立夜校、冬学、巡回训练班、俱乐部、识字促进会和识字组。
1937年边区开始大办冬学,当年办起冬学619所,学生人数达1万余人。
1938年,社会教育得到更大普及,办起冬学723所,学生人数达1。2万余人;识字组5560组,人数近4万人;夜校599所,人数8245人;半日校236所,人数3994人。1939年,边区提出当年消灭文盲3万人,社会教育各组织又有了较大的发展。至1940年,各种社会教育组织仍继续发展,共开办5469处,学生近6万人。边区的社会教育,对于提高边区人民文化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
新闻出版工作
中共中央及有关部门在延安出版了关于政治(《解放》、《共产党人》)、军事(《八路军军政杂志》)、文化(《中国文化》、《文艺突击》)、妇女(《中国妇女》)、青年(《中国青年》)、工人(《中国工人》)、科学卫生(《国际卫生》)等专门刊物,并出版了《红色中华报》、《新中华报》、《边区群众报》等,还出版了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
边区各分区也都出版了日报,有的县也办了报纸。广大群众还办了许多大众化的黑板报,随时随地宣传党的政策和新人新事。
卫生工作。边区建立了组织上、设备上相当完善的医院(如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能实行近代医学上的一般手术。最重要的是努力克服了许多医药上的困难,用边区土产的原料,制成了各种中西药品,使一般药品达到部分的自给。各县也兴办了卫生院、医药卫生合作社等医疗机构。提倡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和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同封建迷信和不卫生习惯作斗争。培养医护卫生人员,推广新法接生,禁止妇女缠足等。
通过这些工作改变了边区农村不卫生的落后面貌,增强了人民体质,促进了边区人畜两旺。
文艺工作
全国抗战开始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从全国四面八方云集陕甘宁边区,投身伟大的抗日战争,形成了一支阵容可观的文艺队伍。他们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用文艺这一锐利武器,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延安的民主空气和自由环境,为革命和抗日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各种文艺组织、文艺社团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早在1936年11月22日,由丁玲、伍修权、徐特立、李克农、成仿吾等发起成立了陕甘苏区第一个文艺领导机构——中国文艺协会,使陕甘苏区文艺运动由零星的分散状态发展为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活动。
1937年11月24日,陕甘宁边区成立了文化界救亡协会(简称“边区文协”)。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含有社会科学研究会、国防教育研究会、国防科学社、战歌社、海燕社、音乐界救亡协会、世界语音协会、新文字研究会、民族娱乐改进会、抗战文艺工作团、文艺界抗战联合会、文艺突击社、诗歌总会、戏剧界抗战联合总会、文艺顾问委员会等众多文化艺术团体。协会的任务“在于集中自己的一切力量,唤起我们伟大人民群众之民族的自觉,争取思想界的民主,扩大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运动。”
1939年5月14日,又成立了与“边区文协”并行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简称“延安文抗”)。陕甘宁边区还成立了其他专业性的协会,如1938年1月9日成立的“陕甘宁边区音乐界救亡协会”(简称“边区音协”),1939年2月10日成立的“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边区分会”(简称“边区剧协”)和“陕甘宁边区美术工作者协会”(简称“边区美协”)。这些协会活动内容甚多,如组织创作,观摩演出,举办展览,创办期刊,开办讲座,进行辅导评奖等等。陕甘宁边区还涌现出许多文艺社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抗战剧团”、“西北战地服务团”、“烽火剧团”、“边保剧团”等,出版了《文艺突击》、《文艺战线》、《文艺月报》、《新诗歌》、《部队文艺》、《歌曲月刊》、《部队歌曲》、《边区戏剧》等几十种文艺刊物,创造出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戏剧、诗歌、音乐,有力地促进了陕甘宁边区抗日文艺的发展。
陕甘宁边区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结合起来,构成了陕甘宁边区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宏图,为把边区建设成为全国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第三编 举国奋战(1937。7—1938。10)
第十六章 陕甘宁边区的建设和巩固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建设
一、八路军留守兵团的建设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挺进抗日前线时,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第115师炮兵营、辎重营,第120师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及第359旅第718团,第129师特务营、工兵营、炮兵着、辎重营及第385旅(欠第769团),共9000余人,留守陕甘宁边区,与陕甘宁边区地方武装保安队和自卫军,担负保卫边区的任务。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以萧劲光为主任,统一领导和指挥各留守部队。
1937年9月,在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之下,成立东地区与西地区两个留守处。以神木、府谷、靖边、安定、志丹、肤施、甘泉、鄜县、洛川等县划为东地区留守处,陈伯钧为主任,陈先瑞为副主任,统一指挥第120师第718团、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和第115师炮兵营、辎重营;以定边、盐他、环县、庆阳、合水、正宁、栒邑、淳化等县划为西地区留守处,王宏坤为主任,王维舟为副主任,统一指挥第129师第385旅旅部、第770团和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
1937年10月2日,八路军各留守部队除第770团番号不变外,统一改编为警备第1~第8团。另有骑乓营和鄜甘独立营。12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改称为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曹里怀任参谋长,莫文骅任政治部主任。留守兵团的任务是:保卫边区,肃清土匪,安定人民生活,保卫河防,保卫党中央,巩固与扩大留守部队,建设正规化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加强战斗准备,培养与积蓄干部。留守兵团由中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1938年1月,成立绥德警备司令部,陈奇涵任司令员,郭洪涛任政治委员,毕占云任参谋长,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
1938年3月,日军对边区河防开始发起进攻。为统一边区武装部队的指挥,增强河防保卫力量,4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将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及所辖地方部队,统归留守兵团指挥。此时边区部队计有1个旅、10个团、10个保安队、1个独立营,总兵力有1。5万余人。
1939年,根据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军委对边区部队进行了调整。7月,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拨归留守兵团建制,随后与鄜甘独立营合编为留守兵团直属特务团。8月,成立关中警备司令部。
10月,第359旅奉命率第717、第718团由晋察冀边区返回陕甘宁边区,接替绥德警备区防务,并归留守兵团指挥。
12月,以绥德警备司令部为基础,成立警备第1旅司令部,下辖警备第3团、警备第8团,调防关中地区。1940年2月,警备第6团拔归第120师指挥。4月,第359旅雁北支队和第4支队先后到达陕甘宁边区归建。
10月,第719团亦抵达陕甘宁边区归建。至1940年底,留守兵团部队计有第385旅、第359旅、警备第1旅及警备第1、第4、第5团及特务团、骑兵团,连同保安司令部所属备部队,总兵力3。1万余人,长短枪1。5万余支,轻重机枪1077挺,迫击炮17门。
1937年12月,留守兵团成立后,召开了第一次兵团首长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林伯渠等中央领导亲自出席了会议。毛泽东还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指出:军队是根据地赖以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武装力量,要把留守任务看得同前线抗日救国一样重要,使留守兵团尽快走上正规化建军的道路。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以“加强战斗准备”、“部队正规化建设”、“统一战线工作”、“提高部队纪律,紧密与人民团结”作为兵团的主要工作。'萧劲光:《留守兵团五年来工作总结》(1942年7月28日)。'
1938年12月,留守兵团和保安部队第一次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确立留守兵团的工作方针是:“在备战的姿态下,加紧部队的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加紧生产,克服困难,以准备粉碎敌人的进攻,并把部队变成战斗的学校与集体生产的场所,把每个战士变成抗日的优秀干部,是保证今后战斗任务完成的重要条件。”'《陕甘宁解放区抗日战争史》(初稿),第51页。'
从此,留守兵团在政治建军的道路上,向着部队革命化正规化建设迈进。
(一)留守兵团的政治建设
留守兵团成立后,在兵团首长及兵团党代表会议中,都强调了以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为中心。在部队中建立了经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制度,规定了政治教育内容,适时地进行时事政策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部队的思想实际,及时纠正错误思想。留守兵团各部队营以上干部,普遍组织了政治学习小组,并选送干部进入中共中央举办的学校学习。
1940年,留守兵团开办了兵团军政训练班,分批调集兵团营以上军政干部在职学习,施以较系统的军事政治理论教育。对连以下干部战士主要是加强时事与政策教育,普遍扫除文盲。为促进部队的文化学习,留守兵团政治部提出了学习文化的具体要求:干部识字要在2000字以上,战士识字在要500字以上。经过几年学习,留守兵团干部战士的文化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留守兵团还非常重视党内教育,不断加强连队党支部的建设,注意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举办支部委员、支部书记训练班,加强对党员的教育,这对提高党员质量、巩固党组织发挥了作用。留守兵团政治部还出版了《烽火报》和《烽火副刊》,创办了烽火剧团,成立部队艺术学校,用各种形式配合教育。
留守兵团通过不断的政治思想教育,加强政治建设,提高了干部战士的马列主义水平和阶级觉悟,不断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作风,为部队正规化建设和提高战斗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留守兵团的正规化建设
留守兵团在坚持政治建军的根本方向的同时,十分重视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在1937年12月第一次兵团首长会议上,根据毛泽东关于要使留守兵团尽快走上正规化建军道路的指示,确定统一部队建制,提出奠定部队正规化基础的口号,强调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此后,健全了指挥机关,成立了司令部、政治部、供给处、机要处,并召开各种业务会议,研究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
1938年8月第二次兵团首长会议时,颁布了建立正规军队制度各种草则,并开始试行。
1939年5月,在留守兵团军事会议上,进一步颁布了《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参谋工作条例》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军事训练,提高部队军事素质,是留守兵团正规化建设的根本内容之一。留守兵团特别重视部队的军事战术和技术训练,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军事训练主要靠抓干部教育,搞示范教学。留守兵团每半年召开一次兵团干部会议,每次干部会议都是实际的干部训练,一方面汇报交流训练情况,一方面讨论制定下一步教育计划,然后进行统一标准的训练,再回去训练下级干部。在部队,以团为单位,建立由团长、政治委员、副团长、参谋长及各营营长组成的教育委员会,集体领导本单位的教育训练工作。各营有营一级干部和各连连长组成的教育小组,负责训练排以上干部,然后再去带动战士训练,形成了一个教育训练网。在战术训练方面,注意统一战术思想和战斗动作,坚持以近战战术为中心,以班、排夜间战斗、河川战斗等特种地形条件下的作战为训练重点。技术训练方面,着重训练射击、刺杀、投弹、迫近作业,使四大技术得到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