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 >

第612章

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第6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海军的其他合同,今年你们的利润番上一倍应该不成问题吧!”
    那五十岁的男子面带微笑道:“还好,订单虽然有些,不过空军和海军那边压价压的太厉害,利润被滩薄了很多,而且要建立喷气式发动机的生产线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这方面的投入还得集团的支持啊!”
    “不说我,我听说你这次有希望进入总部?而且去的还是行政部门?”
    “你怎么听说了,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你也知道我出身于东南银行,这点可是很多人都不喜欢!”
    “这有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福乐电气不向其他那几家那么注重出身派系,我们讲究的是人才至上,要不然何以发展到现今的规模,当年我们从电力供应一步步扩展,现今除了电力这一快外,已经涉及到了航空、造船、汽车、炼油,硬生生的从国内那些企业口中抢下了这些市场份额。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才选拔制度,我们谈何发展,更不要说稳坐国内第一企业的这个位置了!”——
    中秋期间月票翻倍,手里有月票的同学来张月票……


第七百六十四章 战时经济(二)
    福乐电气如果说早年只是一家电力供应企业,但是自从福乐电气的电力业务因为反垄断法被强行拆分为北方电力公司和南方电力公司后,让福乐电气的核心业务之一也就是电力这一块受到了重创,当时只能依靠另外一块的核心业务,也就是电气化包括家用电器、无线电设备以及其他电气产品支撑,那时候开始福乐电气为了打破僵局,利用其强悍的技术优势和资金迅速向其他行业扩张,先后投资了大连造船厂,广州大洋造船厂,在中国澎湃发展的海军扩张和民间航运扩张中获利颇丰。随后又是响应农林部的号召,大规矩投资化肥产业,其下属的福乐化工已经是国内第三大化肥企业。在中国石油产量井喷的时候,又是投资建设了好几个炼油厂,并开始涉足汽车产业,和国内的几个汽车巨头直接对抗,尽管福乐汽车的市场份额只有十几个百分点,但这依旧为福乐电气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更重要的是通过民间汽车的开发,让福乐电气首次获得了向军方供应军用卡车的订单,并且通过下属的特种机械分公司开始接受芜湖特种机械公司的坦克订单。福乐电气自身虽然没有坦克设计的能力,但是他的技术底蕴雄厚,国内第一大国防承包商的名头也不是白来的,原本芜湖特种机械公司生产的坦克中,也用了一部分福乐电气的汽油发动机,所以仅仅是技术授权制造的话,对于福乐电气来说只是小事一桩。
    而在福乐电气的诸多下属分公司和事业部门中,发展最为迅速的还是航空部门,自从福乐电气投入巨资研发喷气式发动机开始,他们就把航空业作为了下一步的集团业务增加重点,甚至不惜巨资收购了上海动力公司的航空发动机部门,整合为国内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供应商,现在中国海空军的扩张,未来可以预见的数以十万台计的发动机订单足以让航空部成为福乐电气最核心的部门。
    实际上,从表面来说,福乐电气并没有太多直接向军方提供成品,军舰没有多少,飞机一架没有,坦克也只是贴牌生产,军用卡车就那么几千辆订单而已,福乐电气直接提供的军械也就只有无线电设备了。
    但是依旧为什么说福乐电气是中国的第一大国防承包商呢,因为福乐电气虽然很少提供成品,但是几乎所有的中'***'械产品里头,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福乐电气所生产的核心零部件。
    而福乐电气几乎和海空军三军都有着广泛的合作,为军方研究各种技术,提供各种技术解决方案,海军筹备使用的蒸汽弹射计划中,就是由福乐电气下属的实验室和企业负责方案设计研发以及具体技术解决,甚至连旧有的四艘战列舰高速改装计划,具体的改装计划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也是由福乐电气提供的,船厂只是负责施工而已。单单是军方提供的研发合同所涉及的资金,就足以让国内其他的国防承包企业眼红了。但是眼红也没用,福乐电气的这些研发合同是建立在福乐电气雄厚无比的技术底蕴上的,在全国范围内数十间福乐电气和各所大学联合设立的实验室,研究所就是他们的根基所在,垄断了国内二十多年几乎近半的专利就是他们的底蕴。
    国内任何一家从事制造行业的企业几乎都很难绕过福乐电气的存在,不是要用到他们的产品就是需要涉及到他们的专利。
    如果说华夏银行的一举一动都能够影响中国经济体系的话,那么福乐电气的一次技术进步就能够带动国内某种行业的一次产业升级。
    福乐电气没有那种爱迪生的那种天才科学家,但是福乐电气却是世界上拥有最多私营实验室的企业。
    这样的一家企业,如果说中国和其他国家爆发战争了,那么对于他们来说是属于绝对的好事。
    会议室了,这些福乐电气的高官们听着新一任福乐电气公司总裁严傲云说着:“昨晚我已经得到了来自国家军事委员会的通报,并亲自求见了海空的温庭和上将,已经从他的口中得到了准确消息,国家军事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今年的军费预算,虽然具体金额是绝密数据,但是从表面判断,这个数字至少是去年的两倍!”
    “我想这意味着什么你们也都清楚,这意味着广阔的市场,意味着我们需要扩大产能来满足即将到来的大量订单。而从各方面角度来看,我国的参战已经近在眼前了,在这场大战中对于我们福乐电气而已,就是一个百年难遇的机会,只要把握好了,总产值翻一倍都是有可能的!”
    他的话让下面的一大群高官们个个都是脸上充满了喜色,赚钱谁不喜欢啊。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会道:“而且我来这里之前,早上的时候我接到了来自总统府的电话!”
    为了加强长江三角的联系,为了增加首都南京和上海之间的联系,这里开通了中国第一条远距离电话线路。
    严傲云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了,按照道理来说能够被董事会任命为福乐电气这家国内第一大企业的总裁,这为人沉稳是最基本的了,但是说起这个的时候依旧爱忍不住脸上露出一丝喜色:“总统府秘书处的燕处长打电话过来说,让我准备准备,明曰去南京一趟觐见总统!”
    他这话一落下,下边的人果然一个个都是面色露出羡慕或者惊叹,陈敬云是谁,那可是中国总统,在中国的威望和地位无人能及,除了少数军政要员能够经常看见陈敬云外,其他人可没什么机会能够看见陈敬云,严傲云在国内商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企业家了,但是他也只是见了陈敬云三次而已,第一次是他上任福乐电气总裁的时候受到了邀请和其他国内几个重要企业家参加春节国宴,那也是他这辈子中第一次和那么多权贵共处,入眼都是中将、上将、总长,次长,开国元老,也那是那次的国宴让严傲云获得了进入了共和国的核心阶层的门票,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才能够频繁接触一些共和国核心阶层的人。第二次是去南京工商部办事的时候偶然看见了陈敬云,并且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次和陈敬云握手的机会,严傲云几乎都还记得那时候陈敬云微笑着喊出他的名字,然后亲切的和他握手时,让他差些流下了眼泪,那份激动比他当上了福乐电气总裁更为激动,而第三次见陈敬云,是在去年底陈敬云来上海视察海军的时候,他当时作为嘉宾和上海的十几个商界领袖参加了上海特别市政斧为陈敬云举行的欢迎宴会。
    这一代的中国人,尤其是四五十岁的那一代中国人,也就是中国目前军政工商各界的绝对中坚人士,对于陈敬云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他们从青年时代开始就一路跟着陈敬云,看着陈敬云带领这个国家,带领这个民族崛起,是他们最早把陈敬云当成了人生偶像来崇拜,是他们在国家内外交困的时候因为陈敬云口中的那句‘华夏复兴’而义无反顾的聚集到陈敬云身边,然后共同开创了这个国家的繁荣局面,是他们在1929年末的时候,高喊着让陈敬云为了国家和民族重新执政。
    而随着年纪的逐渐增大,年轻时候的那种崇拜和激情已经逐渐消失,而有些脑子的人也都知道陈敬云正在玩读才,但是他们依旧不愿意去看,甚至都不愿意去想这个问题。因为在他们心中甚至潜意识里,陈敬云这个名字本身就已经代表了国家和民族,很多时候他们已经是不把陈敬云当成了人,而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
    如此也就不难想象严傲云见到陈敬云的时候,会如此激动!其实不但是他,很多中层将领和官员第一次见到陈敬云的时候,表现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我今晚就得去南京,而今天里,我需要各位一个详细的报告,尤其是航空部和无线电部的报告!”严傲云非常清楚陈敬云为什么要见他,福乐电气作为国内最大的国防承包商,中国要扩军甚至参战,那么就离不开福乐电气的大力配合,所以陈敬云需要了解福乐电气方面的情况也是情理所在。
    他这一次去就是向陈敬云回报福乐电气的相关事务的,而要汇报这些他自然也需要获得下属各部门的详细业务报告。
    福乐电气的高层会议结束的相当快,而之后就是一片异常的忙碌,到了晚间九点,严傲云乘坐高速火车离开上海前往南京。
    中国的扩军备战行为不但体现在福乐电气这里,几乎所有相关企业都是收到了或大或小的消息,然后一个个都准备着进一步扩大产能,以迎接即将到来的这些庞大国防订单。
    中国虽然没有宣布进入了战时经济,但是国内的工业实际上已经是提前进行了战时经济,扩大产能,扩大生产,一些重要企业甚至有军方代表进驻协助企业转产。而部分重要工厂的安全也是受到了各地军警的高度重视,滁州飞机公司,广安飞机公司、芜湖特种机械公司等已经是进驻了不少现役军人执行安保工作。


第七百六十四章 严傲云(一)
    深冬时分的南京彷佛和北方一样冷,外出的人们一个个都是穿着厚重的衣服,南京总统府以西约一千米外,耸立南京最为著名的一家饭店,南京共和饭店。
    1941年时的南京,从经济地位来说并不算太重要,远不如上海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巨大,经济活力甚至不如广州和天津,而工业上也和中国的那些著名工业城市相比较,南京之所以还保持着一线经济城市的活力,主要还是因为南京靠近上海,同时又是环长三角铁路、京平铁路的交汇点,加上长江的因素,使得了南京具备了比较优越的交通便利姓。
    单纯从经济来说南京或许不算太强,但是南京从来都不是以经济强市的印象出现在世人眼中的,自从辛亥后南京就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城市存在的,辛亥时南方联军想要攻克南京,南北内战期间陈敬云和袁世凯都想要拿下南京,其中目的不是因为南京是多么重要的经济重地,甚至连他的交通地位都只是次要的,人家之所以那么看重南京,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他的政治意义,而这些东西也许说起来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但是对于当时处于内战中的中国而言,谁控制了南京几乎就是代表了谁控制了南方势力。
    中国大城市何其多,但是能够被国人认可并当时做首都的城市只能是有两个,一个南京,一个是北平。
    作为一个很纯粹的政治城市,南京的政治范围浓厚,相对于而言经济和工业就要差一些,尤其是工业制造业就是非常少,陈敬云是要常年住在南京的,自然不希望自己住的城市变成一个灰蒙蒙的雾都,所以就是严格控制了南京市区以及南京周边的工业,除了建国初期从福州搬迁过来并建设的一部分工厂外,此后就很少增加大规模的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某种方面来说,陈敬云不希望南京出现太多工厂,太多工人,泛长江三角那么大,在长江三角地区发达的铁路网以及公路网下,那里建工厂不是建,犯不着挤到南京来,要是南京工厂林立,环境都还是次要的,这万一陈敬云要是搞砸了让底下人弄出来什么大罢工然后起义啊什么的,那个时候不就倒霉了吗。
    从陈敬云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假如那天自己真成了万人厌弃的人,无数工人都喊着自由要把自己赶下台的时候,自己肯定是要镇压的,哪怕是把整个工业城市芜湖烧成火海也在所不惜,烧光了城市就重建,烧光了工人还有无数农民排着队进工厂呢。但是假如南京也爆发无数工人暴~动的话,那么陈敬云处理起来就会麻烦很多,所以他宁愿南京发展慢一些,也希望保持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